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玉娟
論文名稱: 王弼、阮籍《易》學儒道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1
中文關鍵詞: 關鍵詞: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阮籍、〈通易論〉、魏晉玄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 要
    魏晉南北朝是玄風盛行的年代,此時先秦儒、道兩家思想皆已成熟;而在內、外緣因素下,經學的衰落使得儒學地位下降而道學地位上升。然儒學並未消失,此時玄學正借重於道學「以無為本」理論思維的成果,以此幫助缺乏內在約束的名教找出一條解決之道,以「自然」為出發的立場重建順應自然而生之名教。
    魏晉清談盛行《易》、《老》、《莊》三玄,其中《老子》、《莊子》為道家毫無疑義;然《周易》兼具象數(卦、爻)、義理(卦、爻辭)兩層,其由卜筮、占蓍之書轉為義理之書,《易傳》可謂奠定柢基;而王弼(226-249)《周易注》則有著更為深刻的詮釋。本文主要就其《周易略例》闡發《周易》之策略與方法,歸結出其注《易》、解《易》之哲學思想;並以其中「統宗會元」、「執一統眾」之原理方法,擴而充之應用於「本/末」、「有/無」、「動/靜」、「一/多」、「言/意」等較為形上之「本末體用論」;乃至探討王弼如何解決「名教」與「自然」之社會實際運作問題。阮籍(210-263)〈通易論〉係《周易‧象傳》之撮要顯旨,藉由《周易》六十四卦之卦序以闡明時空、政教、人生之興衰治亂、循環變化之理;並通過「大人」、「君子」之形象,進而建立其理想之政治社會。全文字裡行間言簡意賅,可說熔〈卦爻辭〉、〈彖傳〉、〈象傳〉、〈繫辭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及〈雜卦傳〉於一爐,其《易》學造詣可見一斑。
    王弼與阮籍,身處於魏晉之際,面臨調和「自然」與「名教」之時代課題,不同的是,王弼因此建立了「以無為本、以有為末」之「本末體用觀」的哲學理論;相對而言,阮籍則是更加具體地描繪出心中理想政治社會的藍圖。相同的是,二者均摻雜揉合了儒道思想;然王弼以玄思理趣、阮籍則以儒家關懷,試圖詮說及解決實際社會問題。

    The Approaches of Wang Bi and Ruan Ji Toward the Book of Changes
    Yu- Jiuan Hsiau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of metaphysics reached its zenith during the Weijin and South-North Dynasties, by the time of which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d both been well-established. As the canonical studies declined due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Confucianism gave way to Taoism. Such a shift in status, however, did not indicate the slip of Confucianism toward extinction. Metaphysics in effect drew upon Taoism’s fruit of thought—“nothingness is the root” to furnish with adherence to laws of “Nature” scholasticism, which lacked intrinsic constraints.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during the Weijin Dynasties centered around “The Book of Changes” (Yijing), “Laozi” and “Zhuangzi”. The last two books are undisputedly Taoist works; however, The Book of Changes includes both xiangshu (images and numbers)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t is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Yizhuan) that transforms Yijing as a book of prophecy into a book of philosophy. The Annotations of Zhouyi by Wang Bi (226-249 A.D.) provides even more elaborate interpreta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through Wang’s Simple Explanations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thoughts underneath his annot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It also applies his ways of “identifying the common reason” a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 by holding onto the simple” to metaphysical discussions of “root vs. branch”, “being vs. nothingness”, “motion vs. stillness”, “unity vs. plurality”, “words vs. thought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how Wang Bi solved the pragmatic problem arising from coordination between scholasticism and adherence to laws of Nature. The Essay on Comprehens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by Ruan Ji (210-263) succinctly extracts the essence of Xiangzhuan in the Book, explaining through the order of the 64 hexagrams the cycle of change in time, universe, politics and life. Ruan also depicts the ideal state of a civil society by portraying the traits of a noble character. Ruan’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s self-evident throughout the Essay, for it aptly integrates and interprets the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ang Bi and Ruan Ji were intellectuals in the Weijin Dynasties, both confronted with the issue of coordinating “laws of nature” with scholastic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that Wang established his school of thought with the focus on “nothingness as the root and being as the branch”. On the other hand, Ruan clearly illustrated his own ideal state of a civil society. Besides, even though both of them integrated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y approached and addressed social issues in different manners, Wang with metaphysical attitude and Ruan with Confucian concern.

    王弼、阮籍《易》學儒道思想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論題釋義..........................................................................................1 一、《易》學之意涵..................................................................................... 1 二、魏晉《易》學之意涵..............................................................................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一、漢魏之間哲學思維之轉變..................................................................2 二、《易》學在魏晉清談玄思中所起的溝通儒道作用............................5 第三節 文獻探討..........................................................................................8 一、儒道會通................................................................................................9 二、儒道兼綜.............................................................................................10 三、儒道互補..............................................................................................11 四、孔老會通.............................................................................................12 五、儒道混雜.............................................................................................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16 一、傳統之研究方法.................................................................................16 二、傾聽經典之體悟.................................................................................17 第五節 研究步驟........................................................................................19 第二章 王弼及其《周易略例》述評............................................21 第一節 王弼生平及其哲學思想..........................................................21       一、生平大要.............................................................................................21 二、王弼之著作.........................................................................................25 三、王弼的哲學思想.................................................................................28    第二節 《周易略例》之主要思想..........................................................31    一、卦以存時.............................................................................................34     二、爻以示變.............................................................................................37 三、彖以明體.............................................................................................43四、象以盡意.............................................................................................48 第三章 阮籍及其〈通易論〉述評...............................................57 第一節 阮籍生平及其哲學思想..........................................................57 一、生平大要...............................................................................................57 二、阮籍之著作...........................................................................................62 三、阮籍的思想內涵...................................................................................64  第二節 阮籍的〈通易論〉.......................................................................66 一、〈通易論〉概述........................................................................................66 二、〈通易論〉逐段分析...............................................................................68 第四章 王弼《易》學之儒道思想析論..................................79 第一節 以無為本........................................................................................84 一、有與無....................................................................................................85 二、本與末....................................................................................................87 三、動與靜....................................................................................................90 四、一與多....................................................................................................94 第二節 名教與自然...................................................................................96 一、名教本於自然......................................................................................97 二、聖人有情無累...................................................................................100 第三節 得意忘言......................................................................................105 一、意在言外..............................................................................................107 二、言不盡意..............................................................................................110 第五章 阮籍《易》學之儒道思想析論................................117 第一節 〈通易論〉的主要思想...............................................................117    一、〈通易論〉中的自然觀........................................................................117 二、〈通易論〉中的歷史觀........................................................................120 三、〈通易論〉中的宇宙觀........................................................................123 四、〈通易論〉中的自然與名教觀...........................................................129 第二節 基本義蘊......................................................................................133 一、〈通易論〉中的儒家思想.....................................................................133 二、〈通易論〉中的道家思想.....................................................................139 三、〈通易論〉中的儒道思想.....................................................................143 第三節 修養工夫......................................................................................147 一、個體在群體中實現存在之意義........................................................148 二、知識分子對於社會之責任與價值....................................................150 第六章 玄理化《易》學中的儒道思想析論.................153 第一節 由儒而道--明象而析理,用理以化情.......................153 一、就思想關涉而言..................................................................................153 二、就實踐工夫而言..................................................................................158 第二節 自道返儒--歸修齊治平,本人事明道........................160 一、就思想關涉而言..................................................................................160 二、就實踐工夫而言..................................................................................172 第三節 儒道思想--詮理以談象,象理皆融攝.......................178 一、就思想關涉而言..................................................................................179二、就思想交融而言..................................................................................183 第七章 結 論......................................................................................191 參考書目............................................................................................................199

    參考書目
    一、王弼、阮籍及其相關著作
    1.魏‧王弼;西晉‧韓康伯注:《周易注》,刊於《十三經注疏》,第 1-6冊,清嘉慶三年(1798年)汲古閣刊本。
    2.魏‧王弼:《周易略例》,刊於樓宇烈:《老子周易王弼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9月初版。
    3.魏‧王弼;西晉‧韓康伯注、南宋‧朱熹:《周易兩種--周易王韓注、周易
    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4.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三版。
    5.魏‧王弼:《老子微旨略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出版。
    6.魏‧王弼:《論語釋疑》,清光緖十年(1884年)湘遠堂刊本。
    7.西晉‧阮籍:《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3月初版。
    8.唐‧邢璹:《周易略例注》,刊於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12月出版。也收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冊,經部一,易類,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二、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一)經部
    1.魏‧何晏:《論語集解》,刊於《四部叢刊》,影印日本正平刊本,上海:商務
    印書館,1929年出版。
    2.北宋‧程頤:《伊川易傳》,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三,易類,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3.南宋‧吳沆:《易璇璣》,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易類,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4.南宋‧方聞一編:《大易粹言》,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九,易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5.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
    部一九一,四書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6.南宋‧朱熹:《論孟精義‧論語精義》,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
    九二,四書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7.明‧來知德註;楊昇重編:《易經來註圖解》,臺北:大冠出版社,2006年出版。
    8.清‧焦循:《周易補述》,收在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34冊,
    據清道光九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1
    月初版。
    9.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10.清‧皮錫瑞:《經學通論‧癸巳存稿》,收在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
    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出版。
    (二)史部
    1.春秋‧左丘明:《國語》,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一六四,雜史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2.春秋‧左丘明著;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印行,2005
    年9月再版。
    3.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年9月再版。
    4.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前漢書》,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
    部七,正史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5.西晉‧陳壽:《魏志》,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一二,正史類,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6.唐‧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一三,正
    史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7.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出版。
    (三)子部
    1.戰國‧莊周;西晉‧郭象注:《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出版。
    2.魏‧劉劭:《人物志》,刊於《四部叢刊》,初編,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65年出版。
    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四一,
    小說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4.南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收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臺北:
    藝文印書館,1965年出版。
    5.清‧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初版。
    6.清‧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臺北:漢京出版社,2004年初版。
    (四)集部
    1.東漢‧曹操:《魏武帝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第19冊,清光緖己卯
    (1879年)信述堂重刻。
    2.魏‧嵇康:《嵇中散集》,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別集類,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3.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收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四一七,詩文
    評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4.北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出版。
    三、現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多寡為序)
    1.丁冠中:《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阮籍》,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出版。
    2.中華書局編輯部:《魏晉思想論》,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3月第3版。
    3.王曉毅:《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王弼評傳(附何晏評傳)》,南京:南京
     大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
    4.王曉毅:《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5.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9月初版。
    6.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年4月初版。
    7.王壽南、何啟民、林麗真、尤信雄、黃錦鋐、藍吉富、田博元、莊宏誼:《中
    國歷代思想家(六)嵇康、王弼、葛洪、郭象、道安、慧遠、竺道生、寇謙之》,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主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出版。
    8.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10月第3版。
    9.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初版。
    10.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年7月初版。
    11.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出版。
    12.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初版。
    1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初
      版。
    14.李建軍:《李建軍白話六十四卦》,臺北:吉根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15.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出版。
    16.余敦康:《中國哲學論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17.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18.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19.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上、下)》,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10月初版。
    20.何愫編文;歐陽立新繪畫:《六十四卦故事畫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5月初版。
    21.辛旗:《世界哲學家叢書--阮籍》,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6月初版。
    22.林麗真:《世界哲學家叢書--王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年7月初版。
    23.林麗真:《中國歷代思想家六‧王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
      月更新版。
    24.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
    25.林麗真主編:《魏晉玄學論注目錄》,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5年11月初版。
    26.林師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出版社,
    2003年7月初版。
    27.周紹賢:《魏晉清談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年4月初版。
    28.杭辛齋:《學易筆談、讀易雜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初版。
    29.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出版。
    3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出版。
    31.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
    32.高晨陽:《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年5月初版。
    34.孫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35.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初版。
    36.郭梨華:《王弼之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95年出版。
    37.許抗生等著:《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
    38.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12月初版。
    39.許建良:《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40.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9 月初版 。
    41.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出版。
    42.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出版。
    43.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
    44.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
      版。
    45.賀昌群、容肇祖、劉修士、湯錫予、袁行霈著:《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
      局,1984年1月出版。
    46.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初版。
    47.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社,1990年5月初版。
    48.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未註明出版日期與版次。
    49.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出版。
    50.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佛光文選叢書,2001年初版。
    51.勞思光:《哲學淺說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52.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增訂9版。
    5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54.楊憲邦:《中國哲學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
    55.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初版。
    56.賴師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初版。
    57.錢穆:《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出版。
    58.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59.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初版。
    60.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2月初版。
    61.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
      北:長達印刷出版,2002年初版。
    62.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
    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出版。
    63.韓強:《王弼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
    64.顏國明:《易傳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出版。
    65.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初版。
    四、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為序)
    (一)博士論文
    1.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論文,1972年,高明、林尹教授指導。
    2.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
     士論文,1980年,熊公哲教授、楊家駱教授指導。
    3.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年,張亨、戴璉璋教授指導。
    4.莊耀郎:《王弼玄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年,牟宗三教授指導。
    5.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
     士論文,1998年,戴璉璋、楊祖漢教授指導。
    6.陳錦湧:《魏晉玄學存有論之當代詮釋與反省重建》,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莊耀郎教授指導。
    (二)碩士論文
    1.侯秋東:《王弼易學之研究(周易略例疏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高明教授指導。
    2.林麗真:《王弼及其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3年,戴君仁教授指導。
    3.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7年,牟宗三教授指導。
    4.施忠賢:《魏晉「言意之辨」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9年,岑溢成教授指導。
    5.林宴寬:《阮籍「自然與名教」思想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8年,莊耀郎教授指導。
    6.陳錦湧:《郭象玄冥哲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8年,莊耀郎教授指導。
    7.張曉芬:《王弼易學之周易略例分析》,新莊:私立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1999年,曾春海教授指導。
    8.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莊耀郎教授指導。
    9.黃志傑:《魏晉時期周易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莊耀郎教授指導。
    五、學報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多寡為序)
    1.王新華:〈淺說「周易繫辭傳」與「老子」思想之異同〉,《國立僑生大學先修
     班學報》,第2期,1994年7月,頁1-24。
    2.王曉毅:〈漢魏之際儒道關係與士人心態〉,《漢學研究》,第15卷第1期
    =總29期,1997年6月,頁45-71。
    3.日‧本田濟著;李世傑譯:〈魏晉時代的儒、玄論爭(上)、(中)、(下)〉,《恆毅》,分別載於第5卷第8、11、12期,1955-1956年,頁17-20、23-24、13-15。
    4.史作檉:〈孔老哲學之根本精神異同辨〉,《孔孟月刊》,第3卷第3期,1964-1965年,頁20-24。
    5.朱伯崑:〈請來認識《易經》〉,《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
     頁11-16。
    6.成中英:〈《易經》的方法思維〉,《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
     頁24-29。
    7.任文昭:〈王弼及《周易略例》〉,《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
    2001年,頁1-8。
    8.江淑君:〈王弼易注玄學思想探述〉,《鵝湖月刊》,第22卷第3期=總255期,
     頁10-22。
    9.李翠瑛:〈王弼注《易》中有關「理」之闡述〉,《鵝湖月刊》,第26卷第1期
    =總301期,頁1-4。
    10.吳全蘭:〈試論王弼對儒道哲學的新思辨〉,《貴州文史叢刊》,第2期,
    2003年,頁83-86。
    11.吳冠宏:〈王弼聖人有情說與儒、道、玄思想之關涉與分判〉,《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學報》, 第42期,2007年12月,頁55-86。
    12.吳冠宏:〈王弼思想之歷程性的探尋:從聖人無情到聖人有情之轉變的考察〉,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總第9期,2008年6月,頁145-174。
    13.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小乘觀--兼論道安長安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
    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 16 期,1991年8月,頁63-79。
    14.邱宜文:〈王弼《易》注中之老子思想〉,《鵝湖月刊》,第23卷第8期=總272
      期,頁31-38。
    15.韓‧金忠烈:〈孔子精神在王弼心目中〉,《孔孟月刊》,第2卷第10期,
    1963-1964年,頁13-15。
    16.徐芹庭:〈《易經》與算命〉,《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頁
      35。
    17.馬行誼:〈王弼《周易注》的詮釋策略與思想內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第11期,2005年12月,頁57-82。
    18.馬行誼:〈阮籍的群我意識〉,《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
    頁103-127。
    19.陳郁夫:〈完成「元亨利貞」的生命--《周易》的人生哲學〉,《國文天地》,
    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頁30-34。
    20.陳鼓應:〈乾坤道家易詮釋〉,《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0、21期
      合刊,1999年12月-2000年6月,頁21-54。
    21.陳鼓應:〈道家老學與《周易》經傳思想脈絡詮釋〉,《臺大文哲學報》,
    第54期,2001年5月,頁201-226。
    22.陳鼓應:〈王弼道家易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2003年5月,
    頁1-24。
    23.莊耀郎:〈王弼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臺灣師大國文學報》,第23期,
      1994年6月,頁41-62。
    24.莊耀郎:〈魏晉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2002
    年 6月,頁187-210。
    25.張桂珍:〈論王弼玄學的社會現實關懷〉,《經濟與社會發展》,第2卷第6 期,2004年6月,頁130-133。
    26.張曼濤:〈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獅子吼》,1976年11月,頁1-28。
    27.曾守正:〈韓康伯〈繫辭傳〉注的玄理思維〉,《孔孟月刊》,第33卷第5期,
    頁16-23。
    28.曾春海:〈易經哲學的時中理念〉,《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3期,1988年3
      月,頁49。
    29.曾春海:〈王弼聖人有情無情論初探〉,《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9期,1989 年 9 月,頁609。
    30.曾春海:〈《易》、《老》哲學理趣之異同〉,《哲學雜誌》,第16期,1996年4月,頁74-91。
    31.黃沛榮:〈中國人的排列組合遊戲--揭開易卦的秘密〉,《國文天地》,第6
     卷第11期,1991年4月,頁17-23。
    32.黃沛榮:〈遨遊《易經》的天地--初學者如何研讀《易經》〉,《國文天地》,
      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頁43-49。
    33.游志誠:〈《易經》是不是文學?〉,《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
      月,頁36-42。
    34.楊育菁:〈《易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王韓注商榷〉,《鵝湖月刊》,
      第28卷第1期=總325期,頁16-25。
    35.劉謹銘:〈阮籍〈通易論〉研究〉,《華梵人文學報》,第6期,2006年1
    月,頁1-32。
    36.賴溫如:〈論孫盛「以儒統老」之思想〉,《屏東師院學報》,第17期,2002
    年,頁481-498。
    37.戴君仁:〈王弼何晏的經學〉,《孔孟學報》,第20期,1970-1971年,頁29-38。
    38.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年3月,
    頁199-240。
    39.戴璉璋:〈玄思與詭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
    12月,頁31-54。
    40.謝君直:〈王弼的「動」「靜」觀--從《老子注》及《周易注》論其儒道態
      度〉,《鵝湖月刊》,第27卷第11期=總323期,頁34-43。
    六、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多寡為序)
    1.杜保瑞:〈易傳中的基本哲學問題〉,第四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國立臺
     灣師大國文系主辦,1999年8月。
    2.杜保瑞:〈王弼老學的方法論探究〉,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
     朝,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系主辦,2007年4月14日,頁1-27。
    3.吳冠宏:〈王弼聖人有情說與儒、道、玄思想之關涉與分判〉,第三屆儒道國
     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系主辦,2007年4月14日,
     另刊於《臺灣師大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頁55-86。
    4.林忠軍:〈論漢魏易學之嬗變〉,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國立
     臺灣師大國文系主辦,2000年6月8-14日,頁1-4。
    5.林惠勝:〈王弼「崇本息末」說之義蘊及其展開〉,《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11月初版,頁671。
    6.馮友蘭:〈《易經》的哲學思想〉,《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北京師
     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頁70-86。
    7.馮友蘭:〈《易傳》的哲學思想〉,《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北京師
     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頁87-92。
    8.謝大寧:〈王弼哲學進路的再檢討〉,《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頁
     505-537。
    9.顏國明:〈「《易傳》是道家易學」主張的錯覺溯析—「《易傳》是道家《易》學」
     駁議之二〉,《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2003年,頁542-571。
    七、網路資料
    1.張曉芬:〈王弼《易》注中時位進退的倫理觀〉,傳統中國文學網頁,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opic.asp?Topic_id=5187&forum_id=73&cat_id=14
    2.沈順福:〈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學意義〉,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網頁,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kshp/ph95-07.htm
    3.杜保瑞:〈王弼哲學的方法論探究〉, 臺大哲學系杜保瑞教授網頁,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2dao/32.htm
    4.中國古籍全錄--經庫‧經學史及小學類,
    http://guji.artx.c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