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雅婷 CHANG, Ya-Ting |
---|---|
論文名稱: |
針對尼泊爾青少年學生同步視訊華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Synchronized Chinese Teaching Online for Nepalese Teenagers |
指導教授: |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
口試委員: |
李家豪
Li, Jia-Hao 杜昭玫 Tu, Chao-Mei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
口試日期: | 2023/07/2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華語教學 、行動研究 、同步視訊教學 、尼泊爾 、青少年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Action research, Nepal, teenager |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24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1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華語教學進入後疫情時代,遠距線上課程成為新趨勢,鑑於網路學習華語的人數快速成長、學習背景越趨多元,以往單一的線上教學模式將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變化,教學單位迫切希望教學設計能有針對性、適應不同遠距課程的學習環境,並滿足多元學習需求。
本研究為行動研究,以尼泊爾當地華語線上學習者作為研究對象,課程前後歷時兩年半,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由於當地特殊環境特徵、基礎建設不足與數位落差等問題,使得發展華語文教學面臨一些困境與挑戰。為了解決問題,研究者決定把握教學機會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流程分為五個階段,包含發現問題、診斷問題、擬定與實施行動策略、研究方法與分析資料、結論與省思。完整的五個階段視為一次行動迴圈,一共實施兩次迴圈,研究結果發現,一、遠端教室設備問題較難改善,需仰賴多方合作,有時因文化習慣不同,師生之間對於問題的反應不同;二、發展針對性教材以及豐富的媒體內容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則因學生積極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三、師生互動方式受到限制,應採取虛實混合的活動方式。;四、要突破遠距教學的環境限制,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安排,同時也需要學生端積極配合,如何幫助學生保持學習動力是最大的問題。面對背景特殊的線上課程,教師應從設備、媒體、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各方面做「客製化」設計,隨時彈性調整學習任務及互動模式,並提升教師對於該文化的專業知能。透過此研究,冀望能幫助同樣面對海外特殊背景,或是數位落差之線上華語教學環境,適性設計的教學策略。 完整的五個階段視為一次行動迴圈,一共實施兩次迴圈,研究結果發現,一、遠端教室設備問題較難改善,需仰賴多方合作,有時因文化習慣不同,師生之間對於問題的反應不同;二、發展針對性教材以及豐富的媒體內容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則因學生積極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三、師生互動方式受到限制,應採取虛實混合的活動方式;四、要突破遠距教學的環境限制,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安排,同時也需要學生端積極配合,如何幫助學生保持學習動力是最大的問題。
面對背景特殊的線上課程,教師應從設備、媒體、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各方面做「客製化」設計,隨時彈性調整學習任務及互動模式,並提升教師對於該文化的專業知能。透過此研究,冀望能幫助同樣面對海外特殊背景,或是數位落差之線上華語教學環境,適性設計的教學策略。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Nepal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the emergence of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in the post- pandemic era. However, the rapid growth of online Chinese learner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targeted teaching designs adaptable to different remot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is action research study focuses on Nepalese learners of onlin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over two and a half years and seven semesters. Challenges resulting from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and digital disparitie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The research process comprised five stages: problem identification, diagnosis, action strategies, data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The study conducted two cycles of action research, indicating challenges in improving remote classroom equipment and necessitating a blend of virtual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fo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structors must make professional arrangements and encourage active student collaboration to overcome distance learning constraints. The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daptiv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s facing similar overseas backgrounds or digital disparities in the onlin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environment.
中文文獻
王光復(2011)。科技教育界應重視如何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44卷,第3期,P.1-22。
王淑美、溫蓓章、許俊誼、劉大年(2019)。創新成長夥伴:台灣與新南向國家。臺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朱志平(2005)。對尼泊爾中小學漢語教學的考察。《海外華文教育》,第36期,P.77-80。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1期,P.35-54。
呂必松(1996)。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第14期,P.68-86。
李建民(2015)。課堂研究的主體發聲—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行動研究。教師天地,第197期,P.68-73。
周淑清(2004)。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佩璇(2009)。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論述:從自我到社會文化。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2卷,P.95-122。
林威誠(2018)。翻轉教育融入初級語法教學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
林翠雲(2015)華語同步教學四方互動設計線上帶領策略探析--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同步課程之教學設計示例。應華學報,第16期,P.39-60。
洪明州(1999)。課網路教學案例介紹「企業管理」網路教學課程設計與成效評估。《電腦世界》,第128期,P.38-48。
唐宣蔚、張基成(2002)。大學生網路學習社群。資訊與教育雜誌,第79期,P.65-80。
徐莉潔(2011)。以義大利高中生為對象之初級華語教材編寫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玲艷(2017)。尼泊爾大學生漢語學習動機探究。《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P61-66。
張德鋭、李俊達、王淑珍(2014)。認知教練對中小學教師教學省思及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之教師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1期,P.61-80。
梁佳玲、李裕勇、蔡玉娟(2003)。非同步網路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研究。《黃埔學報》,第44期,P.335-355。
陳年興、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效。《資管年會論文集》。
曾淑芬、吳齊殷(2001)。先進各國對消弭數位落差之政策分析。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
曾琳雲(2004)。線上學習環境之優勢、限制與因應。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1卷,P.291-304。
黃志燻(2007)。科技教育的研究與展望-從教學環境的角度探討。生活科技教育,第8期,P.25-44。
黃慧(2011)。海外漢語課程設計的當地化和國際化。上海:學林出版社.
楊忠宜(2012)。青少年華語教材研究與設計—以12-15歲英語青少年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楚洋(2018)。漢語教師支教視角下國際志願組織的文化傳播困境——以尼泊爾VSN志願組織為例。《知識經濟》,第2期,P.138-140。
解麗麗(2021)。尼泊爾語言政策的演變及其啟示。Journal of Tasting the Classics,P25-27。
趙金銘(2009)。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臺灣: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趙賢州(199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伊霖(2012)。Flipped classroom徹底顛覆你的思維。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第十一卷第四期。
劉怡甫(2013)。翻轉課堂—落實學生為中心與提升就業力的教改良方。評鑑雙月刊。第41期,P.31-34。
蔡雅薰、何淑貞、舒兆民、陳立芬、張孝裕、何淑貞、賴明德(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臺灣:三民書局.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9)。新的數位落差:智慧型手機。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65期。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9)。網路普及度,加深學生數位落差。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71期。
謝宜君、紀文章(2003)。從學習動機、學習傾向及學習滿意度來探討遠距教學的學習支援—以網路教學為例。《隔空教育論叢》,第15期,P.39-54。
簡瑋成(2020)。「數位落差」造成的影響因素。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93期。https://reurl.cc/M8Xdvk
蘇以青、柯薰貴、劉雅瑛(2008)。課室教學與數位學習兩種學習模式的比較——學習者之主觀經驗。高雄護理雜誌,第25卷,第一期,P.8-20。
英文文獻
Alavi, M., & Leidner, D.E.(2001). Research Commentary Technology-mediated Learning - A Call for Greater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2, 1-10.
Education, 3(2), 1-7. Retrieved from http://aris.teluq.uquebec.ca/ portals/598/t3_moore1989.pdf
Harris.J, Mishra Koehler(2009)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ves, B., & Järvenpää, S.(1996). Will the Internet Revolutionize Busines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7, 33-41.
Jay & Johnson (2002)Capturing complexity: A typology of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1),73-85.
Kathleen Graves(2008)The language curriculum: A social contextual
Moore, M. G. (1989)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ccoli, G. et al.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m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Skills Training.
Rice, A.S.C.(1995). Topical Spinal Administration of a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 Prevents the Hyper- reflex Associated with a Rat Model of Persistent.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on(1983,1987)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Basic Books.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1993). Technologies for Knowledge-building Discours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6,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