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妤珩
論文名稱: 高三學生「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之精熟學習研究
指導教授: 洪志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CLD理論精熟學習
英文關鍵詞: elements of nature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s, CLD theory, mastery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在高中化學的課程中,都是相當重要的部分,也會影響到將來相關概念的學習。鑑於高三學生普遍對化學科的學習成就低落,故本研究採用Bloom的精熟學習理念,發展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學習模式,並依據認知學習與發展理論將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作學習階層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在設計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的精熟學習,研究流程包括分析學習目標、編製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的教學資料、編製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各階層形成性評量試題、設計校正活動與充實活動及編製總結性評量試題。探討此教學模式在高三化學課程中的實施成效,研究對象為彰化縣某公立高級中學共38名的高三學生為實驗組。
    本研究得到結果如下:
    1.以高中化學課程為主,參考相關文獻統整其中的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完成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內容分析,包括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圖、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鑑別性屬性與可變性屬性分析。
    2.進行精熟學習,並以S-P表分析教學的成效,在校正活動前後進行前測與後測之評量,後測的S曲線和P曲線皆向右下偏移,結果顯示此種教學方法是有效的,顯示全班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可以在各階層的學習中達到其精熟標準,即通過率大於80%。另外,總結性評量的結果,以精熟學習教學之班級的精熟比率為87%,而以傳統教學的精熟比率為23%,證明精熟學習教學策略優於傳統教學。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the concept of molecular structure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are a very important. They will also affect the future learning related concepts. The majority of the 12th grade students are afraid of Chemistry teaching and do not learn well. In concern of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applied the mastery learning concepts of Bloom to develop a model 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elements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s and the learning levels of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CLD theory were also studi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mastery learning model of the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the concept of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s and to identify the efficiency of this model. The procedur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nalyzing learning goals, defining mastery criteria,design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tools and correction activities. The sample were 38 students in the 12th grade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Changhu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es:
    1.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s in the present senior-high Chemistry textbooks and the references of related literature, including a concept mapping, critical attributes, and variable attributes of the elements of nature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s.
    2.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the S-P chart. It showed that this mastery learning process di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learning elements of nature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oncept. Most students achieved the mastery criterion of every CLD theory learning level. The final tes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classes of mastery learning clas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Results showed that 87% of the students in mastery learning class achieved the mastery criterion and only 23%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achieved the mastery criterion.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一﹑研究範圍 6 二﹑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概念學習 7 一﹑概念的意義與特性 7 二﹑概念的屬性及其特性 11 三﹑概念學習的意義 12 四﹑概念的認知心理架構 15 五﹑概念的形成與建構 19 六﹑科學概念的形成 21 七﹑從認知論看概念學習 26 八﹑迷思概念的意義與來源 27 九﹑迷思概念的類型與特性 29 十﹑概念改變 29 十一﹑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之迷思概念與相關研究 36 第二節 精熟學習 38 一﹑精熟學習的理論 38 二﹑精熟學習與Keller計畫的比較 48 三﹑精熟學習於班級教學的應用 52 四﹑實施精熟學習的主要步驟 55 五﹑精熟學習的限制 57 第三節 認知學習與發展理論 58 一﹑Gagné的學習階層 58 二﹑認知學習與發展理論 59 第四節 S-P表學習成就評量 62 一﹑試題反應表(item-response table): 62 二﹑S-P表的建立 62 三﹑S-P表的基本特性 63 四﹑Pj,D,CSi,CPj的定義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6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6 第二節 研究內容 66 一﹑確定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之課程內容 67 二﹑CLD理論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分析 68 三﹑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精熟學習的教學設計 69 四﹑進行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精熟學習教學 77 第三節 研究程序 80 第四節 資料分析 81 第五節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學習評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8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85 第一節 高中課程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分析的結果 85 一﹑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圖 86 二﹑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屬性分析 87 三﹑CLD理論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學習階層 88 第二節 精熟學習的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 89 一﹑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的學習目標 89 二﹑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的教學資料 91 三﹑評量試題 91 四﹑教學模式與校正活動 92 第三節 「精熟學習」策略實施之結果 93 一﹑具體階層的形成性評量: 94 二﹑辨認階層的形成性評量: 97 99 三﹑類推階層的形成性評量: 100 四﹑活用階層的形成性評量: 103 五﹑總結性評量: 106 第四節 總結性評量在另一班級施測知結果 110 第五節 試題分析 112 一﹒試題鑑別力與試題難度 112 二﹑試題作答結果與概念分析 113 第六節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評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124 一﹑信度 124 二﹑效度 126 第七節 研究結果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1 一﹑中文部分 131 二﹑英文部分 134 附錄 137 附錄一 138 附錄二 172 附錄三 182 附錄四 187 表次 表 2 1 傳統教學制度與精熟學習模式之區別 43 表 2 2 Bloom之精熟學習的基本要素 50 表 2 3 Bloom與Keller精熟學習模式比較 50 表 2 4 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之比較 (毛連塭,陳麗華,1987) 51 表 2 5 傳統教學制度與精熟學習模式之區別(毛連塭、陳麗華,1987) 54 表 2 6 試題反應表 62 表 2 7 D(b)值 64 表 2 8 學生作答情形的S-P表 65 表 3 1 高一基礎化學(全)、高二化學(上)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的相關概念 67 表 3 2 CLD理論各階層所涵蓋的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 68 表 3 3 形成性評量各階層試題類型 75 表 3 4 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之比較(黃政傑,1996) 76 表 3 5 各類型校正活動及實施型態(取自陳麗華,1987) 77 表 3 6 20種常見的教學行為(Munby,1984) 78 表 3 7 教學活動流程表 79 表 4 1 CLD理論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學習階層 89 表 4 2 評量試題一覽表 92 表 4 3 具體階層之S-P表-(A)卷 95 表 4 4 具體階層之S-P表-(B)卷 96 表 4 5 辨認階層之S-P表-(A)卷 98 表 4 6 辨認階層之S-P表-(B)卷 99 表 4 7 類推階層之S-P表-(A)卷 101 表 4 8 類推階層之S-P表-(B)卷 102 表 4 9 活用階層之S-P表-(A)卷 104 表 4 10 活用階層之S-P表-(B)卷 105 表 4 11 總結性評量之S-P表 107 表 4 12 各評量試題中學生注意係數CSi值 108 表 4 13 各階層學生學習異常情況分析 109 表 4 14 總結性評量之S-P表(傳統教學) 111 表 4 15 精熟學習與傳統教學之比較 112 表 4 16 「原子軌域、能階及電子組態」之具體階層形成性評量 114 表 4 17 「元素的週期特性」之辨認階層形成性評量 118 表 4 18 「分子結構」之類推階層形成性評量 120 表 4 19 「分子形狀與極性」之活用階層形成性評量 123 表 4 20 評量一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4 表 4 21 評量二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表 4 22 評量三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表 4 23 評量四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表 2 1 傳統教學制度與精熟學習模式之區別 43 表 2 2 Bloom之精熟學習的基本要素 50 表 2 3 Bloom與Keller精熟學習模式比較 50 表 2 4 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之比較 (毛連塭,陳麗華,1987) 51 表 2 5 傳統教學制度與精熟學習模式之區別(毛連塭、陳麗華,1987) 54 表 2 6 試題反應表 62 表 2 7 D(b)值 64 表 2 8 學生作答情形的S-P表 65 表 3 1 高一基礎化學(全)、高二化學(上)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的相關概念 67 表 3 2 CLD理論各階層所涵蓋的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 68 表 3 3 形成性評量各階層試題類型 75 表 3 4 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之比較(黃政傑,1996) 76 表 3 5 各類型校正活動及實施型態(取自陳麗華,1987) 77 表 3 6 20種常見的教學行為(Munby,1984) 78 表 3 7 教學活動流程表 79 表 4 1 CLD理論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學習階層 89 表 4 2 評量試題一覽表 92 表 4 3 具體階層之S-P表-(A)卷 95 表 4 4 具體階層之S-P表-(B)卷 96 表 4 5 辨認階層之S-P表-(A)卷 98 表 4 6 辨認階層之S-P表-(B)卷 99 表 4 7 類推階層之S-P表-(A)卷 101 表 4 8 類推階層之S-P表-(B)卷 102 表 4 9 活用階層之S-P表-(A)卷 104 表 4 10 活用階層之S-P表-(B)卷 105 表 4 11 總結性評量之S-P表 107 表 4 12 各評量試題中學生注意係數CSi值 108 表 4 13 各階層學生學習異常情況分析 109 表 4 14 總結性評量之S-P表(傳統教學) 111 表 4 15 精熟學習與傳統教學之比較 112 表 4 16 「原子軌域、能階及電子組態」之具體階層形成性評量 114 表 4 17 「元素的週期特性」之辨認階層形成性評量 118 表 4 18 「分子結構」之類推階層形成性評量 120 表 4 19 「分子形狀與極性」之活用階層形成性評量 123 表 4 20 評量一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4 表 4 21 評量二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表 4 22 評量三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表 4 23 評量四標準參照測驗百分一致性信度 125 圖次 圖 2 1「知識、資訊形成記憶之過程」的ACT* 模型 19 圖 2 2 Bloom精熟學習理論的因果模式圖 41 圖 2 3 傳統教育的教學順序(a)和成就分配曲線(b) 42 圖 2 4精熟學習的教學順序(a)和成就分配曲線(b) 42 圖 2 5傳統教學的成就分配 圖 2 6 精熟學習的成就分配 52 圖 2 7實施精熟學習法的計畫步驟 56 圖 2 8精熟學習的教學過程 56 圖 2 9 精熟學習的教學過程(毛連塭、陳麗華,1987) 57 圖 2 10 Gagné 的學習階層 59 圖 2 11 CLD理論學習達成的四各階層 59 圖 2 12 概念學習的認知運作(取自Klausmeier等,1976) 61 圖 2 13 S-P曲線分離A 圖 2 14 S-P曲線分離B 64 圖 3 1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精熟學習的教學設計 70 圖 3 2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具體階層概念架構 71 圖 3 3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辨認階層概念架構 72 圖 3 4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類推階層概念架構 72 圖 3 5 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活用階層概念架構 73 圖 3 6 教學內容、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的範圍關係 76 圖 3 7 研究流程 80 圖 3 8 學生診斷分析 82 圖 3 9 試題診斷分析 82 圖 4 1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圖 86 圖 4 2 總結性評量學生在CSi值對分數作圖中的分佈 110 圖 4 3 具體階層形成性評量一(A)卷試題在CPj值對分數作圖中的分佈 115 圖 4 4 辨認階層形成性評量二(A)卷試題在CPj值對分數作圖中的分佈 118 圖 4 5 類推階層形成性評量三(A)卷試題在CPj值對分數作圖中的分佈 121 圖 4 6 活用階層形成性評量四(A)卷試題在CPj值對分數作圖中的分佈 123 圖 5 1 學習金字塔 1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陳麗華(1987)。精熟學習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1995)。成就測驗的編製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宋志雄(1992)。探究國三學生酸與鹼的迷思概念並應用以發展教學診斷工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茂興譯。教學心理學。台北:弘智。
    李詠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策略。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裕益(1986)。標準參照測驗通過分數設定方法之研究。政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民寧(1997a)。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余民寧(1997b)。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生傳(1994a)。概念學習與發展的階次模式理論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生傳(1994b)。概念學習與發展的階次模式理論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振霖(1992)。我國學生分子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的研究:我國學生分子概念的理解與解題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期,407-478。
    林曉芳(1999)。數學低成就國中生在代數概念學習之評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虹(1993)。實體與心智模式之關係──分子模型在輔助學習上所扮演的角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邱美虹(1993)。類比與科學概念的學習。教育研究資訊,1(6),79-90。
    邱美虹(1998)。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 1-34。
    姜嘉瑤(2000)。不同學習風格的兒童在概念改變教學情境下的學習情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朱娟(1997)。國中酸鹼概念精通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科教組碩士論文。
    洪志明(1993)。蒸餾實驗技能之概念學習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峻豪(1999)。個別化教學的基本概念與實施方式,載於吳財順(主編),小而美的教學(頁15-18)。台北縣政府。
    徐志成(1994)。精熟教學介紹。特教園丁,9(4),32-34。
    徐綺穗(1995)。概念教學模式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8期,199-218。
    張春興、林清山(1985)。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書局。
    邵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張銘傑(1997)。利用概念聯想晤談法來探究國二學生的浮力概念及概念結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物理組碩士論文。
    陳珊珊(1993)。我國國三學生酸鹼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森(1998)。從建構主義觀點談概念形成及概念轉變。本文發表於「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郭重吉,吳武雄,張惠博(1988)。從認知狀態與學習風格探討國中學習分子模型的困難。中華民國第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文彙編,455-48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黃台珠(1984a)。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6。
    黃台珠(1984b)。學生所學到的概念正式您所要教的。科學教育月刊,74,41-51。
    黃光雄(1986)。精熟學習的理念與運作。收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局。
    黃政傑(1996a)。個別化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6b)。教學評量。台北:師大書苑。
    黃財堂(1999)。中學生電化學常見的迷思概念及其解決之道。科學教育通訊,5,21-23。
    裘友善( 1978)。顯示對概念形成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召弟等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趙中建(1992)。教學模式。台北:五南書局。
    趙寧(1996)。概念學習的性質-屬性與程序的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4,81-103。
    趙寧(1998)。教學設計之呈現方式在概念學習上的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蔡枚芳(1999)。兒童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相關次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錦廷(1988)。如何運用精熟化的教學方法來改進教學。台灣教育,455,55-58。
    鄭如琳(2000)。國小教師實施「探究--建構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從「磁」的概念談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
    鄭崇趁(1990)。精熟學習法在國小數學科的應用。國民教育,30卷11、12期,30-51。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書局
    歐陽鍾仁(1990)。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書局。
    潘慶輝(1999)。你是我的唯一:以個別化教學培養兒童的學習方格。載於吳財順(主編),小而美的教學(頁2-6)。台北縣政府。
    賴美杏(2000)。從小組討論看問題與生物概念之學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青龍(1994)。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80,23-29。
    鍾聖校(1994a)。不同的教學法對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台北師院學報,7,169-204。
    鍾聖校(1994b)。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二﹑英文部分
    Abraham, M. R., Grzybowsli, E. B., Renner, J. W.,& Marek, E. A.(1992).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eighth graders of five chemistry concepts found in textboo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 105-120.
    Anderson, L. W., & Block, J. K. (1985). Mastery learning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 Husen and T.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Pergmon Press.
    Beasley W. & Heikkenen, H.W. (1983). Mental practice as a technique to improve laboratory skil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0(6), 488-489.
    Ben-Zvi, R., Eylon, B.,& Silberstein, J.(1986). Is an atom of copper malleabl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3, 64-66
    Bloom, B. S. (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 (UCLA-CSEIP) Education comment, 1, 1-2.
    Bloom, B. S. (1974). An introduction to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In J.H. Block (Ed.), Schools, society and mastery learning. (pp.3-14).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loom, B. S. (1974). Time and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9,682-688.
    Bloom, B. S. (1976).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Bloom, B. S. (1984).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to-one tutor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1(8), 4-18.
    Dillashaw, F. G. (1980). The effects of a modified mastery learning strategy on achievement, attitude, and time on task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udents of differing aptitude and locus of contr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Georgia).
    Douglas J. Klein & Nenad Trinajstic(1990).Valence-Bond Theory and Chem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7(8),p 635.
    Fisher, K.M. (1985). A misconception in biology: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1), 53-62.
    Gabel, Dorothy L.(1987).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4(8), 695-697.
    Gagné,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agné, R. M. (1987).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undation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Greca, I. M., & Moreira, M. A. (2000). Mental models, conceptual models, and mode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1), 1-11.
    Griffiths, A. K., Preston, Kirk R..(1992). Grade-12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Relating to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toms and Molecul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60(6), 611-628.
    Guskey, T. R. (1985). Implementing Mastery Learning.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Happs,John. (1980). Particle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 Working Paper No. 18.
    Harrison, A., & Treagust, D. (1996). Secondary students’ mental models of atoms and molecule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hemistry. Science Education, 80(5), 509-534.
    Klausmeier, H. J., Ghatala, E. S., & Frayer, D. A. (1974). Con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 Inc.
    Lawson, A. E., Alkhoury, S., Benford, R., Clark, B. R., & Falconer, K. A. (2000). What kinds of Scientific Concepts Exist? Concept Construction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College Biolog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96-1018.
    Lenneberg, E. (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Y: Wiley and Sons.
    Munby, H. (1984).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 teacher’s belief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1(1), 27-38.
    Nakiboglu, C. & Benlikaya, R. (2001). Misconceptions about orbital concept and modern atom theory (in Turkish). Kastamonu Egitim Dergisi, 9 (1) ,165-174.
    Nelson, K. (1973). Concept, word and sentence: Interrelations in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267-285.
    Nicoll, G. (2001) A report of undergraduates' bonding misconce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 (7) ,707-730.
    Novick,Shimshon;Nussbaum,Joseph(1987). Using Interviews to Probe Understanding. Science Teacher,45(8),29-30
    Pella, M.O. (1966). Concept learning in science. The Science Teacher, 33(1), 31-34.
    Pfundt, Helga.(1981) The Atom – The Final Link in the Division Process or the First Building Block? Pre-Insteuctional Conception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Substances. Published in Chimica Didactica; 7, 75-94.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Posner, G.J., Stricke, K.A., Hewson, P.W., & Gertzog, W.A. (1982). 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2), 211-227.
    Popham, J. (1978). Criterion-referenced measur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olso, R. L. (1995). Cognitive Psychology,4th.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Stavy.(1990) Children’s Conception of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Matter: FromLiquid (or Solid) to Ga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3), 247-66.
    Suping, S. M. (2003). Conceptual Change among Students in Science. ERIC Digest.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 house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RIC Identifier: ED 482 723)
    Taber, K.S.(2001). Building the structural concepts of Chemistry:Some considerations from
    educational research. Chemistry Education: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Europe, 2, 123-158.
    Tennyson, R.D., Wolley, F.R., & Merrill, M.D. (1972). Examplar and non-examplar Variables which produce correct concept classification err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3,144-152.
    Tolumin, S.E. (1972). Human Understanding, Volume 1: The Collective Use Evolution of Concep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saparlis, G. and Papaphotis, G. (2002). Quantum-chemical concepts: Are they suitable for secondary students?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Europe, (3), 129-144.
    Yarroch, W. L.(1985).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equation balance. Journal of Researching in Science Teaching, 22, 449-459
    Zoller, U.(1990). Students’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conceptions in college freshman chemistry(general and organic).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 1053-106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