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靜香
論文名稱: 電視科學節目在「教」與「學」運用上的評價-以「科學小原子」為例
The Evalu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elevision Program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ke "Little Science Hunters"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林如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功與能五年祭典科學小原子
英文關鍵詞: Force, Work and Energy, Five-Year Ceremony, Little Science Hunt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強調以生活化的教學主題和學習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者在教授理化課程中,最常用電視科學節目來輔助教學;其中在原住民電視台播出的「科學小原子」節目,因研究者實際參與部分節目內容的製作,瞭解其製作節目流程與理念,是研究者常運用在教學上的節目。第44集介紹排灣族「五年祭典」的藤球製作及其科學原理,此集的科學原理為國中理化「功與能」之觀念。
    本研究透過準實驗研究法,使用問卷對281名國中生和12位教師進行施測,將問卷所蒐集的資料,透過統計分析的數據結果,了解國中生在觀看節目後,對於此節目內容的理解情形及國中生和老師對節目的評價。
    以下茲將研究結果依國中生對節目的理解程度、國中生對節目的評價、教師對於節目評價等三方面概述:
    一、國中生對節目的理解程度
    已學過「力」、「運動學」與「功」的九年級生對節目的理解情形增加最多。七、八年級學生除了【測量拋體上升高度的方法】外,對於【拋體拋出時的方向與運動路線的關係】、【受力路徑長短、受力大小與功的關係】、【空氣阻力作用在拋體上之大小與方向】和【拋體的最佳重量與拋者之關係】等科學概念,理解程度增加不多。
    二、國中生對節目的評價
    各年級學生對節目的評價都高,尤以九年級生最喜歡節目內容。節目內容與臺東縣學生生活背景相關,因此引起學生較高的參與感與應用能力。
    三、教師對於節目評價
    教師們對節目中的「節目效果」、「教學方法」、「動畫效果」、「教學運用」和「教學成效」評價頗高,也皆願意運用此集節目教學。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針對「節目製作」、「教」與「學」運用提出建議略述如下:
    一、節目製作
    節目主題的方向應以收視觀眾之需求為主,掌握觀眾之先備程度,以循序漸近的引導方式,充分運用電視媒體視聽符號的特性,來傳達複雜的科學概念或專有名詞。
    二、「教」與「學」的運用
    將「科學小原子」每集節目內容分段剪輯分類彙整,建構教學資源於學習平台上,讓教師或學生可以依據本身之教學或學習需求,有效率的播放相關節目段落。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1-9 Curriculum, it has underlined the application of daily life teaching topics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 investigator often uses scientific television programs as a teaching aid. The investigator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ome episodes in the television program, Little Science Hunters, broadcasted by Taiwan Indigenous TV. With an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and concepts of the program, it is one of the many teaching materials used by the investigator. In episode 44 introduces the Five-Year Ceremony of Paiwan tribe, including the making of vine balls as well as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behind it.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in this episode are the concepts of Work and Energy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and chemistry courses.

    In this research, the investigator applied to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to 28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12 teacher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responses reveals how well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program. It also shows h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evaluate the program.

    Her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ogra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valuation toward the program, and teachers’ evaluation toward the program.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ogram.
    Ninth-grade students with prior knowledge in the concepts of Force, Kinematics, and Work increased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ogram the most. Seventh and eighth-grade students learned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a projectile after watching the program. However, the program show little help for them to learn concept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unching angle and projectile’s path, the relation of work and the displacement as well as the magnitude of force,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air resistance on the projectile, and the relation of a projectile’s ideal weight and its launcher.

    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valuation toward the program.
    Students in each grade all gave a high evaluation to the program, especially nine graders. Since the content is relevant to the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in Taitung County, they feel related to it and can have more application in their daily lives.

    3. Teachers’ evaluation toward the show.
    Teachers had given high evaluation to program effect, teaching method, animation effect,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 They are also willing to use the program as a teaching material.

    Summarizing the above results here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ogram pro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1. Program production
    Theme of choice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arget audience and have a handle on their background. Using audio-visual symbols of TV media, audience can understand the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terms step by step.

    2.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 and categorize the content of the Little Science Hunter, then upload to a learning platform.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hoose the desire part to play according to their teaching or learning status and utilize the platform effectively.

    中文摘要………………………………………………………………………………Ι Abstract………………………………………………………………………………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電視科學教育節目 ……………………………………………………5 第二節 迷思概念的探討………………………………………………………14 第三節 學生對力與運動的迷思概念…………………………………………15 第四節 學生對「功與能」的概念與想法 …………………………………18 第五節 POE教學策略理論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2 第二節 研究對象………………………………………………………………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25 第四節 資料處理………………………………………………………………3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32 第一節 國中生對節目的理解度 ………………………………………………32 第二節 國中生對節目的評價 …………………………………………………47 第三節 教師對節目的評價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0 第一節 結論 ……………………………………………………………………60 第二節 建議 ……………………………………………………………………63 第三節 未來展望………………………………………………………………65參考文獻 ……………………………………………………………………………66 圖 目 錄 圖2-1-1:Discovery-Science頻道節目核心精神…………………………………7 圖2-1-2︰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 ……………………………………………………11 圖3-1-1:研究脈絡圖 ………………………………………………………………22 圖3-3-1:對節目理解程度問卷的編擬流程 ………………………………………26 表 格 目 錄 表 2-1-1:節目品質衡量標準…………………………………………………………9 表 2-3-1:力與運動的迷思概念 ……………………………………………………16 表 3-2-1:受試學生分布情形 ………………………………………………………24 表 3-2-2:受訪教師資料 ……………………………………………………………25 表 3-3-1:前、後測題目與之對應的相關科學概念 ………………………………27 表 3-3-2:預測、準後測第1題題目 ………………………………………………28 表 3-3-3:預測、後測第2題題目 …………………………………………………28 表4-1-1:各年級前、後測平均答對題數及p值 …………………………………28 表4-2-1:各年級學生對節目的評價問卷平均答分…………………………………28 表4-2-2:臺東縣學生對節目評價之t檢定…………………………………………48 表4-2-3:嘉義縣學生對節目評價之t檢定…………………………………………48 表4-2-4:臺北市學生對節目評價之t檢定…………………………………………48 附 錄 目 錄 附錄一:「藤球」節目內容與流程……………………………………………………69 附錄二: 國中小課程內容與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能力指標………………71 附錄三:國中生對節目理解程度問卷(預前測) ……………………………………76 附錄四:國中生對節目理解程度問卷(預後測) ……………………………………80 附錄五:國中生對節目理解程度問卷(準前測) ……………………………………84 附錄六:國中生對節目理解程度問卷(準後測) ……………………………………88 附錄七:國中生對於節目評價的問卷 ………………………………………………92 附錄八:教師對於節目評價的問卷 …………………………………………………93 附錄九:對節目理解程度前、後測問卷統計結果 …………………………………98 附錄十:學生對節目評價之問卷統計結果…………………………………………111 附錄十一:老師對節目評價之問卷統計結果……………………………………… 116

    一、中文部分
    郭重吉(1982): 國中學生能量和波動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 3, 505-528。
    黃新生(1987): 廣播與電視下冊。國立空中大學。
    朱則剛(1988): 電視教學節目的評鑑。隔空教育論叢創刊號,125~141。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李麗君(1988): 從電視特性談電視教學節目應具備之要素。空中教學論叢第3
    集,143-162。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郭重吉(1988): 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彰化教育學院學報第13期, 351-379。
    郭重吉(1989): 利用晤談方式探查國中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的另有架構之研究。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78-0111-S018-04-D。
    陳淑英(1991): 教學媒體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侯志欽(1993): 教育電視節目的發展與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第7期,39~43。
    劉幼琍,蔡琰(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
    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關尚仁(1994): 科學教育節目質的評鑑研究-以「每週科技」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3-0111-S-004-001。
    阮志聰(1999): 教學媒體初探--國教研習會體育科教學媒體之簡介。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第16卷,第2期。
    葉辰楨(2000): POE 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全中平(2001): 國民中小學學童在力學概念學習之研究-運動與力、力矩及能量(1),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89-2511-S-152-030。
    陳錦章(2001): 國高中學生在力學概念學習之研究:力與運動(Ⅰ)。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89-2511-S-018-035。
    劉俊庚(2001): 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和後設分析模式探討其意涵與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尚仁(2001): 科學教育宣導節目產製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 NSC 90-2515-S-004-003。
    王俊貴(2002): 國中學生力的概念學習狀況分析研究與建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楷植(2002): 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力與運動」之 迷思概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黃秀珍(2002): 高職學生功與能概念瞭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周承岡(2002): 發展紙筆測驗以探究高中生對牛頓運動定律之迷思概念。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張宗義(2003): POE 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沛瑩(2004):以POE 教學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熱」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明(2004): 國小學童「水的蒸發、凝結、沸騰」迷思概念及心智模式之探討- 以新屋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宇音(2005):「科技萬花筒」節目內容分析與國中生對節目評價及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昆諭(2005): 國中學生力與運動的迷思概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關尚仁(2006): 科學教育節目研討會暨成果發表會記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尤建捷(2007):POE教學策略對於九年級學生學習「凸透鏡成像」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志欽(2008): 尋找科教媒體企劃典範-以When Things Get Small Molecularium™為例-。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工作進度第42期電子報。
    江惟真(2009): 科學傳播影片成功關鍵元素分析座談會記錄。臺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第23期工作進度電子報。

    二、英文部分
    Watts, D.M. (1980):An exploration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Force” and “Energy”. ERIC Document, No. ED231624.
    Bates, A.W.(1982):Ro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levision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Distance Learning.Distance Education,Vol3,No.1,p.28~50.
    Watts, D.M. (1983):Some alternative views of energy. Physics Education, 18(5), 213-17.
    Kemp, J. E.(1985):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New York: Harper &Row.
    Goldberg, F. & McDermott, L.C. (1987):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formed by a converging lens or concave mirror.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5, 108-119.
    Treagust ,D.F.(1988):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e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0(2),159-169.
    Gunstone, R.F., & Champagne, A. B. (1990):Promot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the laboratory. In E. Hegarty-Hazel (Ed,). The Student Laboratory and the Science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Gayeski M.Diane( 1993):Corporate and Instructional Video---Design and Production. Prentice-Hall, Inc.
    Zettle Herbert( 2000):Television Production Handbook, 9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ayer, R. E. (2001):Multimedia learning.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