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明求 Kim Myung-Goo |
---|---|
論文名稱: |
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 Th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luidity of Space in Virtual Reality:An Investigation of Space in Sung Yuan's Hua-Ben Novels |
指導教授: |
張素貞
Chang, Su-Che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83 |
中文關鍵詞: | 宋元話本小說 、文學空間 、虛實空間 、移轉 、流動 |
英文關鍵詞: | Sung Yuan Hua-Ben Novels, Space in Literature, Space in Virtual Reality, Interchangeability, Fluid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3 下載:9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空間」是人類藉以認識外界的基本範疇,而可以說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承載場域。談到空間,可想到具有長度、寬度、高度三維屬性的立體空間,有別於二向度的平面。人為所建構出的空間,它雖然有著非常具體的、物質性呈現,但這種呈現並非只是單純地存在於人類的生活環境之中,因為所謂空間就是人類所建構的行動與思想範圍,也是人類活動的場所與舞台。「空間」是個提供人類活動、思考運作的根基,更重要的是空間本身並不具單一性及絕對性,相反地它可能具延展性及多元性。空間之中還會產生出許多不同的空間,甚至可以無限繼續產生,並沒有限制數量及大小,完全視所要探討的深度及範圍來定。在這樣的空間概念下,可以把情感內涵與心理意識放進去一起思考,就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提供我們思考「人與空間」的本質意義。人在空間裡最能呈現其生存的狀貌與意義,所以從空間的角度來觀察人的生活與環境,就是理解人的最好的方法。從實際生活中把握其中所被構成、組織的人內在、外在情況是相當困難的,因此以空間的角度,先觀察其「人」的社會因素、文化背景,再注視其中流動與移轉的空間特徵,加以進入人的心理層面,而分析其中混淆的心理糾葛、摩擦。所以「整體人文空間」(「實在空間」為基礎聯繫主觀的「心理空間」)觀念,是理解其社會環境、情感生活、文化意識等相當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小說作品反映人生,是觀察生活、社會、文化最為切近的對象,因此以空間的角度來觀察其中涵意,便容易把握以人為主體的各種儀式、心理活動與思考模式。
本論文以「人文空間」為基礎的「和諧」觀念來探討宋元話本小說中的空間內涵,即主觀與客觀方式的和諧;物理與心理方式的調節;實在與想像方式的溝通。因此以物理與心理空間的「相互結合運作」為橫向基礎,進入作品內敘事結構中,以「實在空間」、「主觀空間」、「幻想空間」三維空間為縱向尺度,建立立體空間文化形象來詮釋作品的空間內涵與意識。空間的縱、橫向結構適用於具體故事內容中,仍須再細分為四個主要的空間︰「市井與鄉關的遠近空間」、「狂歡與拘束的空間隔開」、「妖怪與鬼魂的真幻世界」、「夢境、仙境、悟境」。
「市井與鄉關的遠近空間」可再分為「桿棒與盜劫的市井空間」和「離亡與歸鄉的回返空間」。「遠近空間」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空間模式,但離遠、接近的過程之間形成「中心」與「邊界」、「遠離」與「回返」兩個空間的隔斷與結合,而產生心理、現實空間移動與變換,進行「市井」、「回鄉」空間的多樣空間移轉過程,更為呈現空間內涵的多層意義與多元行為。
「狂歡與拘束的空間隔開」可分為「享樂與身亡的情色空間」和「懸宕與破解的公案空間」。「情色空間」中的封閉、外洩和「公案空間」中的聚集、失散間的不同空間現象,在情節進展與與敘述描寫過程中,構成緊密的互動關係,並在自由、暗秘和局限、公開的兩者不同場面中產生緊張的對立局面。在作品中凸顯空間的轉換現象,並顯示因故事進行而改變敘述角度的過程。
「妖怪與鬼魂的真幻世界」可分為「虛幻與真實的怪異空間」和「陽間與鬼域的陰魂空間」。作品中的怪異、鬼魂空間,透過人世的種種場所與地點而呈現其空間形式與意蘊,並建構人妖、陰陽互通的空間系統,充分表現出其中已包含許多獨特的空間現象。這樣的空間現象在情節進展過程中,都有暗示情節、提供線索、解釋疑竇的重要作用。
「夢境、仙境、悟境」可分為「夢境與實境的虛擬空間」和「求道與因緣的仙佛空間」。從脫離現實生活的拘束、空間範圍的限制而言,夢境、仙境、悟境皆是達到理想境界而享受「絕對自由」的「超越空間」,並以人世的生活空間為焦點,進行通往理想境界的空間移轉過程。揣摩其空間的內涵與現象中,可知在人界與神界、現實與理想的空間辨別中,具有「中介」的空間意義,且其空間敘述角度著重於故事空間進行過程,表現出夢境與仙佛空間對人間賦予特別的空間內涵與作用。
在作品裡「市井與邊界」、「狂歡與拘束」、「虛幻與真實」、「世俗與悟境」等的空間聯結過程中,襯托互為接合、反應的主要特徵和相互影響、調整的作用。其中往往充滿異常、奇幻、虛擬的氛圍,並產生跨越虛實、真幻界限的空間現象,更呈現空間移轉與流變時的多采內容與豐富內涵,也在故事空間上建立虛實相生、真幻交錯的緊密空間關係。雖然在妖鬼、夢幻、悟境空間中具有奇異、虛幻的空間現象,並對市井、回返、公案空間的實質、理智間形成明顯對應的結構,但無論虛幻、真實空間,都不可能脫離整個情節進行的主要空間範圍。
從空間的轉移與移動過程來考察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故事中的空間變化相當明顯,對應、流動也是十分凸顯。因為不同的空間,就有不同的空間文化內涵,所以從空間的變化過程中,可知人物如何適應其空間內容與現象,如何接受、改變其行為模式。故事空間的轉換,充分呈現出空間與人物、社會間的聯繫,拒絕、接受、迴避的種種現象,較容易把握故事空間的敘述與人文空間活動之間,深層、多面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是構成故事內容、主題思想相當重要的因素,同時也在故事空間進行中產生關鍵作用,進而凸顯空間現象與過程的種種面貌,成為小說空間的主要表徵。
參 考 書 目
一、古籍文獻(依作者先後排列)
(唐)徐堅編,《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
(宋)李昉編,《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 再版。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世界書局,1999年9月 再版。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宋)吳自牧,《夢粱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宋)羅燁,《醉翁談錄》,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5月 再版。
(宋)周密,《武林舊事》,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6月。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南宋)皇都風月主人編,《綠窗新話》,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12月。
(宋)佚名氏,《宣和遺事》〔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士禮居校刊刻本〕,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明)晁王栗,《寶文堂書目》,收錄於嚴靈峰編輯,《書目類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
(明)洪楩編輯˙石昌渝校點,《清平山堂話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初版2刷。
(明)熊龍峰等刊行˙石昌渝校點,《熊龍峰刊行小說四種》,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初版2刷。
(明)赤心子、吳敬所編輯˙俞為民校點,《繡谷春容》,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明)馮夢龍,《情史類略》,湖南︰岳麓書社,1984年4月。
(明)馮夢龍編˙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喻世明言》,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4月。
(明)馮夢龍編˙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警世通言》,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9月 再版。
(明)馮夢龍編˙廖吉郎校訂˙繆天華校閱,《醒世桓言》,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4月 再版。
(明)凌濛初˙劉本棟校訂˙繆天華校閱,《初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2月 五版。
(明)凌濛初˙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9月 再版。
(清)錢曾編˙瞿鳳起編輯,《虞山錢遵王藏書目錄彙編》(《也是園書目》、《述古堂書目》、《讀書敏求記》合刊),收錄於嚴靈峰編輯,《書目類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
無名氏原著˙程毅中、程有慶校點,《京本通俗小說》,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初版2刷。
《諸子集成(8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初版9刷。
水渭松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尸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1月。
二、近人專著(依出版先後排列)
(1)社會文化
龐德新,《從話本及擬話本所見之宋代兩京市民生活》,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1975年9月。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10月。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
羅光,《生命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1月。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中國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集,《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臺北︰弘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2月。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
陳寶良,《悄悄散去的幕紗︰明代文化歷程新說》,陝西人民教有出版社,1988年12月。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3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初版2刷。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初版2刷。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6月。
錢谷融、魯樞元主編,《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9月。
李亦園、楊國樞合著,《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 初版5刷。
民雄,《道教文化概說》,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初版2刷。
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初版2刷。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
段玉明,《中國市井文化與傳統曲藝》,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劉澤華、葛荃副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初版2刷。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臺北:千華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3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4月。
林禮明,《鬼蜮世界——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的認識》,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高覺敷主編˙燕國材、楊鑫輝副主編,《中國心理學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初版4刷。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出版社,1993年7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9月 初版6刷。
吳靜吉,《害羞.寂寞.愛》,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再版。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憑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初版2刷。
楊鑫輝,《中國心理學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0月 初版3刷。
楊國樞、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張三夕,《死亡之思》,臺北:洪葉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6年3月。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初版5刷。
陸震,《中國傳統社會心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6月 初版2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6年7月 五版。
李慶,《中國文化中的人的觀念》,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9月。
趙伯陶,《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臺北:萬象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0月 初版3刷。
袁陽,《生死事大¾¾生死智慧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馬小紅著˙饒鑫賢審定,《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觀》,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再版4刷。
佛洛姆(Erich Fromm)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5月 再版。
郭肇立主編,《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6月。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6月。
王玉波,《中國古代的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
劉文英,《精神系統與新夢說》,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王兆祥、劉文智,《中國古代廟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吳剛,《中國古代城市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劉修明,《中國古代飲茶與茶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呂伯濤、孟向榮,《中國古代的告狀與判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2月。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5月。
賈二強,《神界鬼域——唐代民間信仰透視》,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2)時空文化
李震,《宇宙論》,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10月 再版。
關華山,《「紅樓夢」中的建築研究》,臺北:境與象出版社,1984年5月。
李烈炎,《時空學說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陳坤宏,《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9月。
王振復,《中華古代文化中的建築美》,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3月。
夏鑄久、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3年3月 增訂再版。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10月。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年12月。
瑪格麗特.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8月。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11月。
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6月 初版2刷。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李清筠,《時空情景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蕭登褔,《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月。
(3)文學及小說
鄭振鐸,《中國文學研究新編》,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月。
蔡英俊、劉岱聰主編,《意象的流變(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10月。
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3月。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Ⅰ》,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3月4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2月。
吳組緗、沈天佑,《宋元文學史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
鄭志明,《中國文學與宗教》,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9月。
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5月。
柯慶明,《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12月 初版6刷。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教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7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王宏維,《命定與抗爭¾¾中國古典悲劇及悲劇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性別/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9月。
謝桃坊,《中國市民文學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周憲,《超越文學——文學的文化哲學思考》,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11月 初版2刷。
康正果,《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 初版2刷。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樂蘅軍,《宋代話本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69年12月。
潘壽康,《話本與小說》,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12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10月。
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
王秋桂編,《韓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9月。
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上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3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初版2刷。
程毅中,《宋元話本》,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那宗訓,《京本通俗小說通論及其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2月。
譚正璧著˙譚尋補正,《話本與古劇(重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
張振鈞、毛德富,《禁錮與超越——從“三言二拍”看中國市民心態》,北京:新華書店,1988年8月。
龍潛庵,《穿梭宋元話本之間》,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4月。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¾¾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4月。
陳永正,《三言二拍的世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1月 初版2刷。
繆口永禾,《馮夢龍和三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2月。
王鴻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國立臺彎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
歐陽代發,《世態人情說「話本」:悲歡離合》,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年9月。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2月。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武漢出版社,1997年6月 初版2刷。
Patrick D. Hanan著˙王青平.曾虹譯,《中國短篇小說》,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7月。
小野四平(日)著˙施小煒、邵毅平等譯,《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王定璋,《白話小說:從群體流傳到作家創造的社會圖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程毅中輯注,《宋元小說家話本集(全二冊)》,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2月。
黎活仁等編,《女性的主體性:宋代的詩歌與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1》,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8月。
柯慶明、林明德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¾¾小說之部(二)》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10月 初版2刷。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6月。
劉子清編,《中國歷代著名小說史話》,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12月。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6月。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研究小說專集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11月。
賈文昭、徐召勛合著,《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6》,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7月。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蔣瑞藻編,《小說考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
聶石樵、鄧魁英合著,《古代小說戲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吳功正,《小說美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7月。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3月。
朱一玄編,《古典小說版本資料選編(上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馬幼垣,《中國小說史論集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3月 再版。
《明清小說論叢》(第五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9月。
段啟明、陳周昌、沈伯俊合著,《中國古典小說新論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11月。
徐君慧,《古典小說漫話》,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3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6月。
王定天,《中國小說形式系統》,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8月。
王麗娜編,《中國古典小說戲曲名著在國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8月。
魯德才,《中國古代小說藝術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年12月。
談鳳梁,《古小說論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吳小如、曦鐘、于洪江合著,《小說論稿合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出版社,1990年5月。
吳士餘,《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馬掁方,《小說藝術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俞汝捷,《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4月。
陳炳熙,《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年9月 初版2刷。
吳士餘,《中國小說美學論稿》,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9月。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初版3刷。
周先慎,《古典小說鑑賞》,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郭豫適,《中國古代小說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修訂三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等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
孫綠怡,《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李悔吾,《中國小說史漫稿》,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伊恩.P.瓦特著˙高 原、董紅鈞譯,《小說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6月 初版2刷。
內田道人(日)編˙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陳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周中明,《中國的小說藝術》,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王枝忠,《古典小說考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湖南出版社,1993年1月。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文藝研究促進委員會、國家印基金管理委員會編,《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臺北,1993年8月。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8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2月。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初版2刷。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11月 初版3刷。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1月。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福斯特(E.M﹒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12月 修訂版1刷。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6月 初版3刷。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
俞汝捷,《人心可測¾¾小說人物心理探索》,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8月 初版2刷。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孟犁野,《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孫一珍,《明代小說的藝術流變》,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10月。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徐朔方,《小說考信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傅惠生,《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臺北: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6月。
孫遜,《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
陳美林、李忠明,《中國古代小說的主題與敘事結構》,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
陳益源,《小說與艷情》,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8月。
駱冬青,《道成肉身:明清小說美學導論》,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三、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
(1)學位論文
樂蘅軍,《宋代話本研究》,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5月。
杜奕英,《短篇話本小說的文學論》,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4月。
王淑均,《三言主題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
咸恩仙,《三言愛情故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5月。
崔桓,《三言題材研究》,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5月。
李騰淵,《話本小說之世界觀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5月。
柳之青,《三言人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黃鉻亮,《先秦兩漢間夢的類型與意義——中國古代夢的迷思》,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王靖芬,《明代百話短篇小說中「反禮教」的思想》,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劉恆興,《話本小說敘事技巧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林麗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6月。
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研究》,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蔡蕙如,《《三言》中的婚姻與戀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賴文華,《三言二拍中的游民探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劉灝,《「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婦女形象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6月。
王吟芳,《三言「發跡變泰」題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國香,《根據三言二拍一型見證傳統的女性生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¾¾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劉威明,《古代中國生死交流空間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呂怡菁,《流動與靜止¾¾從空間感知方式論「神韻」詩朦朧間隔的審美特質》,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月。
(2)期刊論文
范寧,〈馮夢龍和他編撰的《三言》〉,《文學遺產》增刊1卷13期,1963年。
曉華,〈《墨經》中的時間與空間觀念〉,《文史哲》,1964年第2期。
夏志清著˙林耀福譯,〈中國舊白話短篇小說裡的社會與自我〉,《純文學》第2卷1期,1967年7月。
杜若,〈宋人的白話小說〉,《自由談》第32卷2期,1970年2月。
杜若,〈明朝的白話短篇小說〉,《臺北月刊》第22卷7期,1970年8月。
杜奕英,〈談中國短篇小說中話本的藝術〉,《東海文藝》第2期,1971年1月。
徐文助,〈馮夢龍古今小說研究〉,《國文學報》第12期,1972年6月。
胡萬川,〈馮夢龍所編話本小說「三言」的版本與流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6期,1976年6月。
黃永武,〈詩的時空設計〉,梅新等主編,《詩學》第二輯(臺北:巨人出版社),1976年10月。
魏子雲,〈論小說的時空處理〉,《中華文藝》第12卷第5期,1977年1月。
Kern Jean E 著˙張艾茜譯,〈中國通俗小說《三言》、《二拍》、《今古奇觀》中的個人與社會〉,《中華國學》第1期,1977年1月。
孟寰雄,〈時空泛論〉,《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卷第1期,1977年6月。
胡萬川,〈京本通俗小說的新發現〉,《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10期,1977年10月。
黃宣範,〈從中文看國人的時空觀念——中國人思想方式探討之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4期,1978年4月。
蘇興,〈《京本通俗小說》辨疑〉,《文物》,1978年第3期。
余光中,〈連環妙計——略論中國古典詩的時空結構〉,《明道文藝》第32期,1978年12月。
成映鴻,〈古代中國人的時間觀念〉,《臺中師專學報》第8期,1979年6月。
史婉德,〈現在美國漢學界研究中國小說的概況〉,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1》(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8月。
周舸岷,〈《三言》《二拍》反映的明代後期物償和市民經濟生活〉,《浙江師大學報》,1980年第1期。
黎惟東,〈康德時空論之研究〉,《自由青年》第63卷第3期,1980年3月。
莊萬壽,〈古代文化的發展與空間知識的擴展〉,《國文學報》第9期,1980年6月。
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輯室,〈韓南教授(Prof. P. D. Hanan)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6月。
胡萬川,〈從馮夢龍編輯舊作的態度談所謂宋代話本〉,《古典文學》第2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2月。
Andre Levy,〈法國漢學界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過去與現在(A Survey of French Studies on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Past and Present)〉,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6月。
增田涉著˙前田一惠譯,〈論「話本」一詞的定義〉,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6月。
J. Prusek(普實克)著˙陳修和譯,〈中國中世紀小說裡寫實與抒情的成份〉,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6月。
程千帆、吳新雷,〈關於宋代的話本小說〉,《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3期。
張三夕,〈論蘇詩中的空間感〉,《文學遺產》,1982年第2期。
米歇爾.比托爾,〈小說技巧研究〉,《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第4期。
謝嘉璋,〈略論牛頓與萊布尼茲之時、空理論及兩派關於時、空理論的論爭〉,《鵝湖》第89卷第6期,1982年12月。
林樟杰,〈《三言》市民意識淺探〉,《上海師大學報》,1983年第3期。
楊國祥,〈《三言》人物塑造的藝術特色〉,《北方論叢》,1983年第3期。
胡萬川,〈雷威安教授和他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6》(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7月。
姜道群譯,〈地理學中的時間和起源問題〉,《思與言》第21卷第4期,1983年11月。
王麗娜,〈《三言二拍》與《今古奇觀》海外藏本、外文翻譯及研究著作〉,《中華文史論叢》,1984年1月。
李燃青,〈明清小說美學中的典型理論〉,《文藝理論研究》,1984年第1期。
苑坪玉,〈論馮夢龍對話本的編撰〉,《貴州文史叢刊》,1984年第1期。
高文君,〈打開一個新的窗口一小說視點初探〉,《文藝理論研究》,1984年第1期。
松茂黃,〈綜談佛教的時空理論〉,《慧炬》第236期,1984年3月。
澤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¾¾談《三言》主觀思想與客觀形象的結合〉,《文學評論叢刊》(北京大學出版社)22期,1984年第4期。
吳紅,〈中國古代話本小說的典型塑造淺探〉,《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6期。
蕭振邦,〈懷黑德的事件論──時間與空間的關係論〉,《鵝湖》第10卷第7期,1985年1月。
楊仁蓉、張稼仁,〈《三言》《二拍》對商人的描寫及其反映的經濟思想〉,《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5年第1期。
黃居仁,〈時間如流水──由古典詩歌中的時間用語談到中國人的時間觀〉,《中外文學》第9卷第11期,1985年4月。
田宗堯,〈由金瓶梅詞話與話本小說的關係談對六十家小說的一個假設〉,葉慶炳等,《文史論文集(全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
孫全文,〈中國建築的中介空間〉,《成功大學學報》第20期,1985年7月。
歐陽健,〈《三言》《兩拍》中發跡變泰主題新說〉,《文史哲》(山東大學學報),1985年第5期。
熱奈特,〈敘事話語.敘事語式〉,《外國文學報導》,1985年第5期。
陳燮君,〈關於開創空間學的思考〉,《晉陽學刊》,1986年第4期。
蘇丁,〈空間信賴與空間恐懼——中西方藝術的空間意識比較〉,《學術月刊》,1986年第4期。
林顯庭,〈慧遠與道恒辯「心無義」之時間的考察〉,《中國文化月刊》第96期,1987年10月。
董乃斌,〈論中國敘事文學的演變軌跡〉,《文學遺產》,1987年第5期。
寧稼雨,〈論《三言》對通俗文學典文人文學的融合〉,《南開大學學報》,1987年第5期。
劉若愚著˙陳淑敏譯,〈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21卷第3期,1987年12月。
陳遼,〈從《三言》看馮夢龍的儒釋道思想〉,《社會科學研究》,1987年第6期。
趙毅衡,〈敘述中的主體分布〉,《文藝理論》,1988年第1期。
張德林,〈小說敘述視角藝術功能探尋〉,《文藝理論研究》,1988年第1期。
鄭秀玲,〈建築與美學──中國園林建築空間的動態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101期,1988年3月。
徐志平,〈從《三言》看明代僧尼〉,《嘉義農專學報》第17期,1988年4月。
漆俠,〈《三言》《二拍》與宋史研究〉,《河北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劉芝芬,〈人物形象及其語言〉,《瀋陽師院學報》,1988年第3期。
謝桃坊,〈中國白話小說的發展與市民文學的關係〉,《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3期。
張志合,〈馮夢龍小說理論與《三言》〉,《四川師大學報》,1988年第4期。
于平,〈試論宋元話本中市民意識的兩重性〉,《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5期。
寧宗一,〈宋元小說話本流派研究芻議〉,《南開學報:哲科版》,1988年第5期。
張振東,〈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2期,1989年2月。
托多洛夫著˙田佳友、蔣瑞華譯,〈敘事結構分析〉,《文藝理論研究》,1989年第4期。
汪玢玲、羅叢秀,〈《三言》市民文學特色〉,《東北師大學報》,1989年第4期。
朱岑樓,〈時間和空間〉,《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8卷第2期,1989年12月。
張振均,〈小說與史:一樁扯不清的公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陳維昭,〈因果、色空、宿命觀念和明清小說的敘事模式〉,《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0年第3期。
洪城、武鈞,〈《金瓶梅》寫作空間環境考〉,《淮海論壇》,1990年第4期。
張兵,〈話本小說的美學特徵〉,《人文雜誌》,1990年第6期。
李裴,〈《金瓶梅》與《紅樓夢》的時間觀念及期審美效應〉,《貴州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0年第10期。
關永中,〈朗尼根《洞察》釋義──第五章:空間與時間〉,《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19期,1990年10月。
張曉風,〈中國詩中時間與空間並歭的現象——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古典文學》第11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2月。
李雪濤,〈「三言」與佛教〉,《內明》第226期,1991年1月。
謝桃坊,〈宋代瓦市技藝與市民文學的興起〉,《社會科學研究》,1991年第3期。
王波雲,〈宋話本源流及其影響〉,《文藝理論研究》,1991年第4期。
周中明,〈論《醒世恆言》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新發展〉,《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第4期。
周蜀蓉,〈試探中國「女禍」之源〉,《史學月刊》,1991年第4期。
何冠驥,〈中英詩中的時間觀念〉,《中外文學》第10卷第7期,1991年12月。
黃希雲,〈小說的敘述層次及其涵義功能〉,《文藝理論研究》,1992年第1期。
潘朝陽,〈莊子的空間論——「秋水」的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8期,1992年3月。
唐小兵,〈重構空間意識:後現代地理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10期,1992年4月。
黃海鳴,〈神聖空間及世界之神聖化(上)〉,《雄獅美術》第256期,1992年6月。
陳旭光,〈詩歌語言:意象符號與文本結構〉,《文藝理論》,1992年第4期。
金健人,〈敘事藝術之新變〉,《文藝理論研究》,1992年第4期。
黃海鳴,〈神聖空間及世界之神聖化(下)〉,《雄獅美術》第261期,1992年11月。
蔡秀枝,〈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年2月。
蕭嫣嫣,〈論法國女性主義的文化空間〉,《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年2月。
慮興基,〈白話小說系統中的話本擬話本〉,《陽山學刊:社科版》,1993年第1期。
謝桃坊,〈論宋人話本小說的市民女性群像〉,《社會科學研究》,1993年第2期。
王鴻泰,〈「三言二拍」中的情感世界¾¾一種「心態史」趣味的嚐試〉,《史原》第19期,1993年10月。
李建民,〈屍體、骷髏與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論〉,《當代》第90期,1993年10月。
段啟明,〈試說古代小說的概念與實績〉,《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第4期。
陳瑞崇,〈時間、空間與記憶中的搜尋:一項安置本土政治學社群的討論提網〉,《東吳政治學報》第3期,1994年3月。
王志弘,〈空間與社會:邁向社會優位的空間理論〉,《空間雜誌》第60期,1994年7月。
周兆新,〈“話本”釋義〉,《國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第2卷,1994年7月。
鄒暉,〈建築的時空場構想〉,《空間雜誌》第62期,1994年9月。
游喚,〈時間與動作在詩中的作用〉,《臺灣詩學季刊》第9期,1994年12月。
趙建雄,〈中國傳統時空結構化之早期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17期,1994年6月。
南其容,〈文學的空間〉,《語文學刊》,1995年第2期。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年3月。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
顏忠賢,〈疏離的空間書寫〉,《空間雜誌》第72期,1995年7月。
陳清俊,〈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牛津人文集刊》第1期,1995年10月。
杜正勝,〈內外與八方〉,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
陳玉美,〈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
黃應貴,〈土地,家與聚落——東埔布農族人的空間現象〉,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
黃鈞,〈關劇時空結構析評〉,《中國文學研究》,1995年第4期。
黃應貴,〈導論——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年12月。
陳葆真,〈從空間表現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畫的發展〉,《故宮學術季刊》第13卷第3期,1996年春。
康韻梅,〈《三言》中婦女的情欲世界及其意蘊〉,《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4月。
林立韙,〈論中國古典園林之仙境空間形式〉,《中國工商學報》第18期,1996年6月。
鄭毓瑜,〈賦體中「遊觀」的型態及其所發展的時空意識——以天子游獵賦、思玄賦、西征賦為主的討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許祥麟,〈宇宙空間幻化思維與中國戲曲幽冥空間的塑造〉,《戲曲藝術》,1997年第1期。
謝真元,〈古代小說中婦女命運的文化透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1期。
尤雅姿,〈論魏晉士人時空意識之發生與體驗——援近代西方思想體系討論之〉,《文史學報》第27期,1997年6月。
朱雅琪,〈記憶中的城市──《洛陽伽藍記》中的時空建構〉,《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1998年3月。
曾昭聽,《《清平山堂話本》補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1期。
蘇興遺著˙蘇鐵戈整理,〈縱談《金瓶梅》承襲、借用宋人話本小說《張主管志誠脫奇禍》〉,《東北師大學報:哲科版》,1998年第2期。
宋偉傑,〈空間.人.烏托邦——論金庸小說「江湖」與「武林」的正反二重性〉,《北大中文研究》,創刊號,1998年6月。
楊雅惠,〈山水詩意境中的空間意識——以北宋「三遠」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8卷第3期,1998年7月。
孟昭連,〈作者.敘述者.說書人——中國古代小說敘事主體之演進〉,《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
張世君,〈古典小說敘事的時空意識〉,《暨南學報:哲科版》第21卷第1期,1999年1月。
戴偉華,〈唐代文學研究中的文人空間排序及其意義〉,《揚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1期。
紀德君,〈“三言”“二拍”中的吝嗇鬼〉,《廣州師院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1期。
張兵,〈南宋的講史和說經話本〉,《安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1期。
張兵,〈南宋的“說鐵騎兒”話本和《宣和遺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科版》,1999年第1期。
李釗平,〈時空錯位與秩序重建——“小說”說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科版》第28卷第1期,1999年3月。
韓軍,〈古代戲曲敘事結構中的時空處理〉,《藝術百家》,1999年第2期。
段江麗,〈理學與《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說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3期。
任曉燕,〈談“三言”對《清平山堂話本》中詩詞的改動〉,《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3期。
王榮華、張惠玲,〈宋代“說話”家數平義〉,《社科縱橫》,1999年第4期。
張世君,〈《紅樓夢》香氣敘事的空間建構〉,《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4期。
謝穎淳,〈洪楩與《清平山堂話本》〉,《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4期。
王敏,〈近十年來《三言》《二拍》研究綜述〉,《社科縱橫》,1999年第5期。
王毅,〈明代擬話本小說之文化理論與歷史哲學的發生——擬話本作為平民社會倫理小說的成因〉,《文學遺產》,1999年第5期。
張勇,〈宋代說話的商業化及其繁榮〉,《古典文史知識》,1999年第6期。
林永崇,〈中論對「時間」的觀點〉,《中國文化月刊》第238期,2000年1月。
胡淳艷,〈時空的轉換與輪迴——中國古代小說敘述機制之個案分析〉,《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李桂奎、劉廷乾,〈論話本小說創作的“外役力”和“行世觀”〉,《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
范嘉晨,〈宋代話本小說的市民情愛形態〉,《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
李釗平,〈話本二題〉,《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1期。
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形態的時空關係〉,《湖北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7卷第2期,2000年3月。
劉玉紅,〈宋代城市的民間藝術〉,《華夏文化》,2000年第2期。
張稔穰,〈從宋元話本到“三言”中的擬話本〉,《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3期。
牟煒民、楊姍、張侃,〈空間情境類型中的空間關係〉,《心理科學》,2000年第3期。
邢海珍,〈小說的詩意空間與意象化努力〉,《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3期。
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暗示〉,《學術研究》,2000年第3期。
趙奎英,〈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藝術的影響〉,《文史哲》,2000年第4期。
洪鷺梅,〈人鬼婚戀故事的文化思考〉,《中國比較文學》,2000年第4期。
鄒廣文、常晉芳,〈空間與人的文化世界〉,《中國文化研究》第28期,2000年夏之卷。
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喬光輝,〈話本《柳嘗卿詩酒玩江樓記》的寫定年代〉,《文學遺產》,2000年第5期。
吳效剛,〈論小說的敘述空間〉,《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5期。
蕭欣橋,〈話本研究二題〉,《浙江學刊》,2000年5期。
班瀾,〈論中國古代詩歌的詩性時空〉,《內蒙古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吳光正、胡元翎,〈“三言”發跡變泰型故事的母題分析〉,《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1期。
李競,〈space對應的漢語名詞〉,《科技術語研究》,2001年第1期。
蕭佐,〈關於“空間”術語的看法〉,《科技術語研究》,2001年第1期。
馬玨玶,〈宋元話本敘事視角的社會性別研究〉,《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
陳國堂,〈宋代“二郎神”二題〉,《文史雜誌》,2001年第3期。
董上德,〈論《醉翁談綠》的性質與旨趣〉,《學術研究》,2001年第3期。
鄧新躍,〈先秦文學中的夢意象〉,《文史雜誌》,2001年第3期。
夏慧勤,〈元刻〈新編紅白蜘蛛小說〉殘頁淺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