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君健 |
---|---|
論文名稱: |
耕一畝心田-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經驗教師對教育實習學生的專業傳承 Tilling the Fields and Cultivating the Soil for Budding Teachers:A Study of Passing On Knowledge from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Intern Teachers in Intergrated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in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鄧毓浩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教育實習學生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專業傳承 、經驗教師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
英文關鍵詞: | Inter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ssing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perienced Teachers, Learning Area of Integrated Activit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0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研究一群經驗教師透過「大五實習增能班」的課程,如何將教育的專業精神及知能傳承給以童軍專長為主的教育實習學生們,並且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這個增能班因為召集人會「鍥而不捨」地向學員追繳回饋作業而被暱稱「企鵝班」,「企鵝家族」是所有參與的成員的統稱。
本研究採用「文本分析法」分析自95至100學年度的「企鵝班」課程與相關文件,以瞭解企鵝班課程對企鵝家族成員的助益,以及對專業傳承的貢献。並以「訪談法」訪談企鵝家族成員,以補充文本無法呈現之省思與實踐部分。
研究結果顯示:
一、 企鵝班的課程能補足師培課程的不足,並符合教學現場中綜合活動教師的專業需求。
二、 企鵝班課程對企鵝寶寶的實習生活、教師甄試、擔任教職,及講師的專業發展均有實質助益。
三、 教育職場需要被傳承的項目包括:敬業態度與教育熱忱、教學經驗與技巧、班級經營與人際溝通、資源與支援的整合運用。
四、 企鵝班運用了身教與言教的典範學習,體驗、省思與實踐並重的方式達成了傳承的目的。
五、 企鵝家族是一個教師自主形成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不但具有專業發展的功能,還有專業傳承、資源共享等特色。
六、 企鵝家族未來可增加為現職教師辦理增能課程,及設置更周全的交流平台,擴大社群效益。
This research aims at studying a group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who pass on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 to intern teachers specialized in scout-training from an Educational Practicum Program. Du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both the experienced and intern teachers form a hug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empowerment class, the leading experienced teacher persistently sticks on demanding for the intern teachers’ responses of reflection. Thus, the empowerment class is called the Penguin Class, and the members in the class are called Penguins.
This research adapts the method of Textual Analysis, studying related documents of the Penguin Class from School Year 95 to 100. This research also applies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to demonstrate how the interviewees exercise their strategies and how they reflect on their teaching, which may not be presented in the related docu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First, the curriculum of Penguin Class meets the teachers’ needs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Intergrated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Second, the curriculum of Penguin Class provides essential benefits to both the experienced and intern teachers.
Third, knowledges that are required to be passed on in the workplace of education include: dedication and devotio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rategies, skills of class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grated combination of supporting resources.
Fourth, the Penguin Class makes applies the method of model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d teachers’ words and deeds.
Fifth, the Penguin Class is a teachers’ Community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Sixth, the Penguin Class can be expanded as empowerment curriculum for certified teachers. With a more workable communicational platform, the Penguin Class can increase more benefits for the community.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模式驗證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7,(1-26)
大辭典編篡委員會(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中文大辭典。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王文科(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95-113)。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東雲(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威仕曼。
王純瓊(2003)。輔導活動資深教師與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表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芳儀(2011)。國小教師參與專業社群的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師大書苑。
吳修瑋(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96)。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11-153。
吳雅琪(2005)。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以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宗哲,2009,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8)。九年一貫課程的總綱四次變革及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75,5-21。
李惠鈴,2005。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台北縣教師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菁(2004)。教育改革外一章:從教師角色及教師授課時數的角度來談教育改革出了什麼問題?,應用心理研究,(21),123-141。
李麗凰(2008)。我的性別教育專業成長經驗--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靜濤(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周德禎(1998)。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二)-質性研究。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生傳(2004)。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信榕(2000)。影響新制中等學校實習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因素研究,教育學刊,16,73-103。
林思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難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儀(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進材(1990)。從課程改革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輯於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市:復文。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熱情卓越新典範。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6。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36-80。臺北市:高等教育。
施雅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建構與運作-以一所國中創新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繼慈(2011)。國小健康與體育教科書重大議題第一學習階段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臺北市:作者。
張景媛(2002)。教改路上你和我-談三年來投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研發的點點滴滴。中華教育,53,6。
張德銳、王淑珍(2010)。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9。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家政與生活科技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輔導活動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主編)(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主編)(2009)。中小學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國語辭典,第四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教師法(1995),臺北市:總統府。
梁福鎮(2006)。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況、問題與對策。教育科學期刊,6(2),77-90
單文經(1990)。教育專業知識的性質初探。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2)。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香妹(2007)。國小教師發展Creative Drama課程歷程之研究--以台南縣 Drama教師工作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君健(2002)。從童軍教育到綜合活動。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會務簡訊,44,6-7。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怡安(200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美玉(1999)。實現成為教師的夢想-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臺北:學富文化。
陳雅智(1997)。國中理化教師的行動研究:專業改變與學習社群。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麗惠(2006)。學習社群應用於國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若梅,2005。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衝擊與因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童新峯(2011)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及其促進學校文化改變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乃熒(2007)。教師專業倫理及其完整實踐之行動,教師天地,148,11-18。
黃政傑(1996)。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臺北:三民。
賈馥茗(2003)。教育認識論。臺北:五南。
廖添富、劉美惠和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8,1-14。
楊國賜(1992)。提昇教育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26),15-21。
臺北市教育局(2011)。臺北市教育統計。臺北:作者。
劉珍齡(2008)。高中學生對99家政課程綱要學習需求與學習興趣之探討:教師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建宗(2006)。技專校院「最後一哩」的具體實踐-以學界觀點對「Topping」教學與「三明治」教學效能之差異探討。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慶餘(2009)。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1996a)。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b)。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國民小學及幼稚園教師所需教育專業科目及學分數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
歐志昌(2003)。網路學習社群對數學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怡君(2010)。國中學生輔導需求調查研究--以雲林縣三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等(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英姝(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培村(1995)。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54-72。
蔡慧芳(2006)。家政教育議題融入國小中年級綜合活動教科書內容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秀琴(2005)。國民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嘉誼(2008)。臺美高中教育階段家政課程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韓梅馨(2007)。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動機與專業成長取向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茂發、李虎雄、黃長司、彭森明、吳清山、吳明清、毛連塭、林來發、黃瑞榮、張敏雪(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3),1-13。
魏炎順 (1993)。國小美勞科教師學科專門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建忠(2001)。綜合高中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五南。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305-32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饒見維(2000)。如何培養教師之課程設計能力以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34,1-17。
饒見惟(200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西文部分
Ackerman, D. (2008). Continuity of Care, Professional Community, and the Policy Context: Potential Benefits for Infant and Toddl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 19(5), 753-772.
Benveniste, G. (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ielaczyc, K. & Collins, A. (1997).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classroom: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Volume II) (pp.269-292).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Blackman, C.A.(1989). 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tinuing agenda. In M.L. Holly & C.S. McLaughlin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Burke, P.J. (1987).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Darling-Hammond, L. (1990). Teachers and teaching: signs of a changing profession. In W. R. Houst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267-290). New York: Macmillan.
DuFour, R., & Eaker, R.(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loomington, IN:Solution Tree ( formerly N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
Fullan, M. G.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Falmer Press.
Guskey, T. R.(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Corwin Press.
Hoban, G. F.(2002). 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al change. Open U. Pres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Holmes Group(1986). Tomorrow teacher: A report of the Holmes Group. East Lansing, MI: Author.
Hord, S. M. (Ed.). (2004).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s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uffman, J.B. & Hipp, K.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xford: Scarecrow Education.
Huffman, J.B. (2009). Susta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9(2), 173-195.
Hyde, A.A. & Pink, W.T. (1992). Thinking about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In W.T. Pink & A.A. Hyde, (Eds.),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Change. Norwood, N.J.: Ablex Pub. Corporation.
Jackson, D. & Temperley, J. (2007).From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o networked learning community. In Stoll, L. & Louis, K.S. (Ed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ivergence, Depth and Dilemmas(pp.45-62). New York: Open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J. (2008). The 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Creating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hat Supports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47(4), 336-344.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Rosenholtz, S. J.(1989). Teachers’ workplace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New York : Longman.
Williams, L., Atkinson, L., Cate, J. & O’Hair, M. (2008). Mutual Support Between Learn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mpact on School Practic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47(4), 29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