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旭棋
論文名稱: 台灣童話故事的故事結構──以賞善罰惡民間故事為例
指導教授: 林東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敘事理論故事結構Propp童話故事賞善罰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敘事理論中Propp對於故事結構的分析方法,探討台灣童話中關於賞善罰惡此一主題的故事結構,經過34篇故事文本的歸納分析,從中找出台灣童話此類故事的共通結構,並探討童話故事的社會化功能。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架構………………………………………………3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相關名詞………………………………………………………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童話文本………………………………………………………11 第二節 敘事理論………………………………………………………14 第三節 敘事結構的層次………………………………………………17 第四節 Propp 與《故事型態學》……………………………………19 第五節 小結……………………………………………………………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31 第二節 研究流程………………………………………………………40 第三節 分析方法──文本分析………………………………………41 第肆章 文本分析 第一節 各故事文本分析………………………………………………45 第二節 個別文本資料彙整……………………………………………111 第三節 行動功能與角色………………………………………………12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3 第二節 與Propp功能項的比較與討論………………………………145 第三節 賞善罰惡的集體教化…………………………………………149 第四節 研究價值與限制………………………………………………150 第五節 研究建議………………………………………………………151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153 英文部分……………………………………………………………………155 附錄一 賞善罰惡主題的台灣童話文本全文……………………………15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2003年8月)。導讀:創新閱讀童話,創化新視界。載於楊淑智譯,《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的性、道德和演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村賢明(1978)。〈賞與罰的教育意義〉,長島貞夫(編)《兒童賞罰心理學》。台北,巨流。
    王儷錦(2006)。《義大利童話中反派角色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申丹(2004)。《敘事學與小說文体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雲開(2006)。〈李潼兒童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研究〉,《兒童文學學刊》,16:127-165。
    何佩珊(2004)。〈國小生命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以安徒生童話為範例〉,黃惠玲等(著)《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24。台北:富春。
    吳安清(2004)。《虎姑婆故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宋尚倫(1981)。《社會化之社會心理觀》。台北市:巨流。
    林文寶(2000)。《試論我國近代童話觀念的演變:兼論豐子愷的童話》。台北市:萬卷樓。
    林東泰(2008年9月)。《大眾傳播理論》(增訂三版)。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姿君(2008)。《安徒生童話的基督教意涵》。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敏雅譯(2004年5月)。《童話治療》。台北:麥田。原書(Kast, V. [1986]. Märchen als therapie. Patmos Verlag GmbH & Co. KG Walter Verlag.)
    邱妍嘉等著(2004)。〈國小兒童說中文故事的敘事結構〉,趙天儀(編)《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7-260。台北:富春。
    洪汛濤(1989年9月)。《童話學》。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湘華(2008)。《義大利童話中洗冤類型童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辛勇(1987年11月)。《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美鈴(1998)。〈如何以童話導讀協助兒童語言發展〉,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編)《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83-100。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
    陳正治、林文寶等著(1996年9月)。《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思綺(2006)。《格林童話角色模式的分析》。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聰(2003)。《安徒生童話的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1989年6月)。《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惠玲(2002年5月)。〈兒童文學與文化感知〉,譚小媛(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60。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新生(2008年8月)。《偵探與間諜敘事──從小說到電影》。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賈放譯(2006年11月)。《故事型態學》。北京:中華書局。(原書Propp, V. IA. [1928]. Морфол огия сказки.)
    賈放譯(2006年11月)。《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北京:中華書局。(原書Propp, V. IA. [1928].)
    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原書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Y: Doubleday. )
    廖純瑩(2006)。《廣義「兩兄弟」型民間童話探析──以中國民間故事全集為對象》。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趙國端(1998)。〈故事建構幼兒的人格基模〉,瞿立鶴(編)《嬰幼兒人格健構的再探》,頁252-263。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尚志(1986)。《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鄭明韋(1998)。〈以童話對父母離異兒童進行讀書治療之實例分析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編)《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101-126。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
    謝嘉仁(2007)。《格林童話中的罪與罰──古典童話與台灣現行法律的對照》。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玉鳳(1996)。《近十年圖畫故事書內容價值觀之分析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硏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l, M. (1985).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s, R. (1964/1967). The elements of semiology (A. Lavers and C. Smith Trans.). NY: Hill & Wang.
    Barthes, R. (1970/1974). S/Z (R. Miller Tran. & R. Howard Pref.).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1977/1978). 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R. Howard Tran.).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1983).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s. In Sontag, S. (Ed.), A Barthes reader (pp.251-295). NY: Hill & Wang.
    Berger, A. A. (1997).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Sage Publications, Inc.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 , NY:Doubleday.
    Bettelheim, B. (1976). The use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New York: Knopf.
    Bettelheim, B. (1982). On learning to read: the child's fascination with meaning. New York: Knopf.
    Brenner, C. (1974).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f psychoanalysis. Garden City, NY: Anchor.
    Brim, O. G. (1966). Socialization after childhood: Two essays. New York: J. Wiley.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i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W. (1987). Social problems. New York: Harper & Row.
    Elliott, M. A. & Merrill, F. E. (1961). Social dis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Genette, G. (1972/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J. E. Lewin. Tr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ergen, K. 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Haseltine, P. (2000).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temporal meaning in preschool narrative experience. 趙天儀(編)《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5-198。台北:富春。
    Huang, J. (2004). Children in pain: The healing power of story. 趙天儀(編)《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73。台北:富春。
    Hunt, C. L. & Horton, P. B. (1984). Soc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Jung, C. G. (1921). Psychological typ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st, V. (1986). Märchen als therapie. Patmos Verlag GmbH & Co. KG Walter Verlag.
    Propp, V.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 by L. Scott [and] with an introd. by S. P. Jakobs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7). Discourse in psychoanalysis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Methuen.
    Siegler, R. S. (1991). Children's thinking. N.J.: Prentice-Hall.
    Todorov, T. (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gue: Mouton.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Erlbaum.
    van Dijk, T. 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anry study. London: Sage.
    van Dijk, T. A. (Ed.) (2007). Discourse studies. Vol. I,II,III. Los Angels: Sage.
    Wilson, R. W. (1974). The moral state: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New York: Free Press.
    Winnicott, D. W. (2001). Collected papers, 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