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田家瑄 |
---|---|
論文名稱: |
《郁伽所問經》研究─以初期大乘菩薩行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王開府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6 |
中文關鍵詞: | 法鏡經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郁伽長者會 、初期大乘 、菩薩行 |
英文關鍵詞: | Ugrapariprccha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8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郁伽所問經》為初期大乘佛典,論述的重點為在家菩薩行與出家菩薩行。由於其最早漢譯本之譯出年代為東漢年間,又由於本經以教示菩薩行為主,因此本經成為學者探求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重要文獻之一。除此之外,本經亦是《十住毘婆沙論》以及《大乘集菩薩學論》造論者的主要參考經典,由是可知的本經的菩薩行主張受到後世論師重視的程度。
本經在西元二世紀至五世紀之間被漢譯了六次,亦被《大寶積經》收入成為組成該經之一部分,由是可看出受到重視的程度。當代學者對於《郁伽所問經》的研究以歐美與日本為主,國內學者少有述及,而在學者的論述當中,對於本經的字詞、段落意義、經文思想之判定以及本經所呈現出的大乘佛教概況各有不同之理解,而形成眾說紛紜的情況,有鑑於本經之重要性以及當代學者研究成果之分歧,本論欲以確實理解經文詞語、段落、以及整體要義為基礎,探求本經之菩薩行主張以及其所呈現出之社會背景,並檢討當代學者之研究成果。此外,對於本經之翻譯概況、不同譯本之經名、經文之結構組織、後世譯本之增補以及本經受到後代佛教文獻引用的情形進行探討。
本論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摘述有關《郁伽所問經》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並簡述本文之結構。第二章為本經現存之梵文片段以及漢藏譯本、成立時間之推定、經題之分析、以及經文結構等相關問題之檢討。第三章分析經文內容,檢討本經所提及之菩薩行。依照經文之構成,分在家菩薩行以及出家菩薩行二部分。歸納本經所強調之修行方法,探討其思想之傳承與創新處,並對於當代學者有關本經菩薩行的論述有爭議處加以檢視。第四章探討以本經為依據之初期大乘佛教論述。對於平川彰、Nancy Schuster、Reginald A. Ray、Jan Nattier四位學者關於《郁伽所問經》之研究成果加以檢討,並以經文之理解與詮釋為基礎,歸納本經所呈現出的初期大乘佛教面貌。
第五章討論後世佛教文獻對於《郁伽所問經》之引用。檢討引用本經之兩大論書──《大乘集菩薩學論》以及《十住毘婆沙論》。關於前者,除了討論《郁伽所問經》於其中之引用情況外,並對於漢譯加以檢討。其後,依據筆者所能觸及之資料,介紹《郁伽所問經》被其他佛教文獻引用之概況。在結論的部分,則總解全論的重點,檢視本論之研究成果以及未足之處。
參考文獻
說明:
一、文獻編排方式
1.分「經典」以及「學術論著」「工具書」三大項,其下依語言而分目。
2.各項目下,中文藏經依照《大正藏》之冊數、經號排序,當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之不同著作依著作時間先後排序。工具書類,依照首字筆畫排列。
二、引用藏經及古籍編排版本
《大正藏》:新文豐影印版,1983年。略號T。
一、經典
(一) 梵文佛典
Bendall, Cecil, ed., 1897-1902. Wiksasamuccaya:A Compendium of Buddhistic Teaching Complied by Wantideva, Chiefly from Earlier Mahayana-sutras. Biblitheca Buddhica, vol. 1. St. Petersburg: Imperial Academy. Reprint. Osnabruck: Biblio Verlag, 1970.
(二) 中文藏經及古籍
《長阿含》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1.1
《佛般泥洹經》 西晉 白法祖譯 T1.5
《中阿含》東晉 僧伽提婆譯 T1.26
《雜阿含》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T2.99
《增一阿含》 東晉 僧伽提婆譯 T2.125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宋 法賢譯 T2.126
《十住毘婆沙論》 後秦 鳩摩羅什 T26.1521
《五分律》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22.1421
《四分律》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22.1428
《翻梵語》 撰者不詳 T54.2130
《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西晉 竺法護譯 T12.337
《六度集經》 吳 康僧會譯 T3.152
《放光般若經》 西晉 無羅叉譯 T8.22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後秦 鳩摩羅什 T8.223
《道行般若經》 東漢 支婁迦讖譯 T8.224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 施護譯 T8.228
《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譯者未確定 T11.310
《法鏡經》 東漢安玄、嚴佛調共譯 T12.322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西晉 竺法護譯 T12.32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梁 曇無讖 T13.39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宋 惟淨等譯 T13.400
《本事經》 唐 玄奘譯 T17.765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唐 智嚴譯 T17.847
《大智度論》 後秦 鳩摩羅什 T25.1509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元魏 毘目智仙譯 T26.1526
《法蘊足論》 唐 玄奘譯 T26.1537
《大毘婆沙論》 唐 玄奘譯 T27.1545
《阿毘達磨俱舍論》 唐 玄奘譯 T29.1558
《大乘集菩薩學論》 宋 法護等譯 T32.1636
《四諦論》 陳 真諦譯 T32.1647
《陰持入經》 東漢 安世高譯 T33.1694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 唐 法崇述 T39.1803
《歷代三寶紀》 隋 費長房撰 T49.2034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唐 慧立撰 彥悰增補 T50.2053
《高僧傳》 梁 慧皎撰 T50.2059
《華嚴經傳記》 唐 法藏撰 T51.2073
《廣弘明集》 唐 釋道宣 T52.2103
《法苑珠林》 唐 釋道世撰 T53.2122
《諸經要集》 唐 釋道世 T54.2123
《出三藏記集》 梁 僧祐撰 T55.2145
《大唐內典錄》 唐 道宣撰 T55.2149
《開元釋教錄》 唐 智昇撰 T55.2154
《藥師經疏》 唐 釋慧觀撰 T85.2767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元 慶吉祥等撰 龍 1416
《淨住子淨行法門》 南齊蕭子良撰 欽定四庫全書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七十四 明張溥輯 蕭子良集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三) 當代翻譯佛典
Bendall, Cecil, and W. H. D. Rouse, trans., 1922. Wiksasamuccaya: A Compendium of Buddhist Doctrine. London.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1.
櫻部建譯,1974,郁伽長者所問經 (居士問) 收綠於《大乘佛典》第九卷 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二、學術論著
(一) 中文論著
王開府,2000,〈善生經的倫理思想〉《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0.05,p.225-241。
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1,〈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語言學論叢》24 ,北京:商務印書館。
竺家寧,1999,《早期佛經詞彙研究:東漢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執行單位:中正大學。p.71-73。
許地山,1980,《大乘佛教之發展》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卷98,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p.113-278。
梅迺文,1996,〈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p.49-64。
梁啟超,1956,《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
齊 ,2002,〈漢語音譯佛經詞彙中省音現象的分析〉《漢語史學報》第二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130-143。
蔡耀明,1998,〈判定《阿含經》部派歸屬牽涉的難題〉《法光》第111期,台北:法光雜誌社。1998.12。
賴隆彥,1991,〈《集學論‧空品》之菩薩戒思想初探─以十八根本罪為中心〉《諦觀》66台北:諦觀雜誌社。1991.07,p.108-151。
釋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8,《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二) 英文論著
Barnes, Nancy J. (= Schuster), 1993. “Rituals,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Buddhist Sutras in India and China.” McRae, John and Nattier, Jan, eds. Collection of Essays 1993: Buddhism Across Boundaries --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台北:佛光山出版社。1999。
Boucher, Daniel J., 1996. “Buddhist Translation Procedures in Third-Century China: A Study of Dharmaraksa and His Translation Idiom”Ph.D. di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Gombrich, Richard, 1990. “How the Mahayana Began.” The Buddhist Forum, vol. 1. p.21-30.
K. Priscilla Pedersen, 1980, “Notes on the Ratnakuta Collec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3, No. 2, 1980, p.60-66.
Nattier, Jan, 2002. “The eleven precepts for Laity in the Ugrapariprccha” In the 《部建博士喜記念論集──『初期教』 》京都:平樂寺書店。p.33-43。
_____ , 2003. A Few Good M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ccording to The Inquiry of Ug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Ray, Reginald A., 1994. Buddhist Saints in India: A Study in Buddhist Values and Orient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ster, Nancy J., 1976. “The Ugrapariprccha, the Maharatnakutasutra and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2 vol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Toronto.
_____ , 1985. “The Bodhisattva Figure in the Ugrapariprccha ” In Anthony K. Warder, ed., New Paths in Buddhist Research (Durham, North Carolina: The Acorn Press), p. 26-56.
Silk Jonathan, 1989. “A Note on the Opening Formula of Buddhist Sutra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2, p.158-163.
Zyrcher, Erik, 1959.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Reprint. 2 vols. Leiden: E. J. Brill, 1972
_____ , 1977. “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中國語文教師學會學報) vol.12 no.3 p.177-203.
_____ , 1991. “A New Look at the Earli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In Koichi Shinohara and Gregory Schopen, eds., 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Oakville: Mosaic Press), p.277-304.
(三) 日文論著
大野法道,1954,《大乘戒經研究》,東京:理想社。
山崎元一,1983,〈古代森林林住族〉《東洋學報》第64期,東京:巖南堂書店。1983.03.25,p.138-142。
中野義照,1934,〈大乘集菩薩學論解題〉,《國譯一切經》瑜伽部十一,東京:大東出版社。
平川 彰,1957a,〈十住毘婆沙論著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10(5-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57.03.30,p.176-181。
1957b,〈初期大乘教團塔寺意味〉《宗教研究》153號,東京:東京大學文學部宗教學研究室內日本宗教學會。1957.12.25,p.151-172。
1960,〈華嚴經見初期大乘教徒宗教生活〉《華嚴思想》,京都:法藏館。p.145-198。
1983,〈《十住毘婆沙論》在家出家〉《樹教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3.02.28,p.141-184。
1989,《初期大乘佛教研究》Ⅰ,東京:春秋社。
1990,《初期大乘佛教研究》Ⅱ,東京:春秋社。
田村智純,1988,〈中觀實踐─寂天《學處要集》〉見平川彰等編輯《講座大乘佛教》 7 中觀思想,東京:春秋社。
本部圓靜,1979,〈般舟三昧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 (27-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79.03.31,p.225-228。
加藤純章,1996,〈羅什《大智度論》〉《印度哲教》11,北海道:印度哲學佛教學會。1996.10.30,p.32-58。
杉本卓洲,1993,〈『郁伽長者所問』菩薩〉《印度哲教》8,北海道:印度哲教會。1993.10.30,p.84-104。
佐木一憲,2002,〈Śikṣsamuccaya菩薩整理法僧影響〉《哲教研究》9, 東京:哲教研究室。 2002.09.20,p.66-79(L)。
武邑尚邦, 1980, 〈十住毘婆沙論諸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29-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0.12.31,p.1-10。
岡部和雄,1963,〈竺法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11-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3.01.15,p.148-149。
河野 訓,1986,〈竺法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9(35-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6.12.25,p.72-74。
1989a,〈竺法護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4(37-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9.03.20,p.85-88。
1989b,〈竺法護典出年等再考〉《教文化》25術刊(5),東京:東京大學佛教青年會。1989.12.10,p.44-67(L)。
1996,〈竺法護述作〉《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53-58。
2002,〈竺法護典漢特〉《木村清孝博士還記念論集:東教―成立展開》,東京:春秋社。2002.11.16,p.31-46。
香川真二,2000, 〈『郁伽長者所問』五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6(48-2), 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2000.03.20,p.318-320。
2002,〈『郁伽長者所問』説在家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0(50-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2002.03.20,p.159-161。
2003,〈出家者對在家菩薩役割──『郁伽長者所問經』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2(51-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2003,p.176-178。
紀野一義,1957,〈古代銘文長者居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9(5-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57.01.25,p.166-167。
1963,〈教人間尊重精神──存思想比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11-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3.03.31,p.86-91。
1964,〈法華安行品一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24(1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4.03.31,p.59-64
宮本正尊,1954,《大乘佛教成立史的研究》東京:三省堂。
高崎直道,1996,〈聖種aryavamwa種性gotra〉《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2號,1966,p.1-21。
望月良晃,1964,〈郁伽長者菩薩宗教生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24(1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1964.03.31,p.128-129。
1998,《大涅盤經研究》東京:春秋社。
野守信,1996,〈ŚikṣsamuccayaRatnarśistra引用〉《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141-145(L)
鈴木裕美,1994,〈古譯經典譯語──竺法護出典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86(43-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4.12.20,p.49-52。
1996,〈古譯經典譯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49-52。
森 章司,1987,〈菩薩戒大乘佛教教團〉見於《金岡秀友博士還曆紀念論文集:大乘菩薩世界》,東京:佼成出版社。1987.7.20,p25-45。
靜谷正雄,1974,《初期大乘佛教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
藤近市,1995,〈《三品》懺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7(44-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5.12.20,p.22-26。
釋幸紀,1967,〈十住毘婆沙論於菩薩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30 (15-2), 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1967.03.31,p.233-236。
1968,〈十住毘婆論引用二所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7,1968.05.25,p.100-104。
三、工具書
《大明三藏法數》 明 一如等集註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佛教漢梵大辭典》 平川彰編著 東京:靈友會。1997年。
《梵和大辭典》 荻原雲來編纂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新修梵語學》 亮三郎原著,工藤成樹新修,如實佛學研究室編譯。收錄於《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五)文獻部。台北:如實佛學研究室。1995年。
Soothill, William Edward, and Lewis Hodous, 1937,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