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田家瑄
論文名稱: 《郁伽所問經》研究─以初期大乘菩薩行為中心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法鏡經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郁伽長者會初期大乘菩薩行
英文關鍵詞: Ugrapariprcch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8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郁伽所問經》為初期大乘佛典,論述的重點為在家菩薩行與出家菩薩行。由於其最早漢譯本之譯出年代為東漢年間,又由於本經以教示菩薩行為主,因此本經成為學者探求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重要文獻之一。除此之外,本經亦是《十住毘婆沙論》以及《大乘集菩薩學論》造論者的主要參考經典,由是可知的本經的菩薩行主張受到後世論師重視的程度。
    本經在西元二世紀至五世紀之間被漢譯了六次,亦被《大寶積經》收入成為組成該經之一部分,由是可看出受到重視的程度。當代學者對於《郁伽所問經》的研究以歐美與日本為主,國內學者少有述及,而在學者的論述當中,對於本經的字詞、段落意義、經文思想之判定以及本經所呈現出的大乘佛教概況各有不同之理解,而形成眾說紛紜的情況,有鑑於本經之重要性以及當代學者研究成果之分歧,本論欲以確實理解經文詞語、段落、以及整體要義為基礎,探求本經之菩薩行主張以及其所呈現出之社會背景,並檢討當代學者之研究成果。此外,對於本經之翻譯概況、不同譯本之經名、經文之結構組織、後世譯本之增補以及本經受到後代佛教文獻引用的情形進行探討。
    本論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摘述有關《郁伽所問經》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並簡述本文之結構。第二章為本經現存之梵文片段以及漢藏譯本、成立時間之推定、經題之分析、以及經文結構等相關問題之檢討。第三章分析經文內容,檢討本經所提及之菩薩行。依照經文之構成,分在家菩薩行以及出家菩薩行二部分。歸納本經所強調之修行方法,探討其思想之傳承與創新處,並對於當代學者有關本經菩薩行的論述有爭議處加以檢視。第四章探討以本經為依據之初期大乘佛教論述。對於平川彰、Nancy Schuster、Reginald A. Ray、Jan Nattier四位學者關於《郁伽所問經》之研究成果加以檢討,並以經文之理解與詮釋為基礎,歸納本經所呈現出的初期大乘佛教面貌。
    第五章討論後世佛教文獻對於《郁伽所問經》之引用。檢討引用本經之兩大論書──《大乘集菩薩學論》以及《十住毘婆沙論》。關於前者,除了討論《郁伽所問經》於其中之引用情況外,並對於漢譯加以檢討。其後,依據筆者所能觸及之資料,介紹《郁伽所問經》被其他佛教文獻引用之概況。在結論的部分,則總解全論的重點,檢視本論之研究成果以及未足之處。

    《郁伽所問經》 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 ........................................1 二、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二節 近人研究成果 ........................................4 第三節 本論結構 ............................................8 第二章 《郁伽所問經》相關問題探討 ..........................9 第一節 本經現存梵文片段與漢、藏譯本 ........................9 一、現存梵文片段 ..........................................9 二、漢文譯本 .............................................10 三、藏文譯本 .............................................17 第二節 成立時間推論 .......................................18 第三節 經題考察 ...........................................20 一、 「郁伽」一名 ........................................20 二、 「迦羅越」 與「長者」 ...............................22 三、經文所揭示的三個經題 .................................24 四、由〈法鏡經序〉〈後序〉看「法鏡」的意義 ...............25 第四節 《郁伽所問經》結構分析 ..............................28 一、本經之結構 ...........................................28 二、異譯本之差異、發展及其意義 ...........................31 第三章 經文內容分析.........................................47 第一節 在家菩薩的修行 .....................................49 一、三歸依 ...............................................49 二、持戒 .................................................54 三、布施與離執 ...........................................58 四、救渡與教化的責任 .....................................61 五、三品法門 .............................................63 六、在家菩薩入僧坊 .......................................66 七、惡家過患與出離的傾向..................................70 第二節 出家菩薩的修行 .....................................72 一、四聖種 ...............................................72 二、阿蘭若修行 ...........................................75 三、出家菩薩入僧坊 .......................................78 第三節 小結:《郁伽所問經》的修行特色 .....................81 第四章 《郁伽所問經》與初期大乘佛教 ........................83 第一節 以本經為依據的初期大乘論述 .........................83 一、平川彰的大乘佛教起源論 ...............................83 二、Nancy Schuster以《郁伽所問經》推崇在家菩薩行 .........87 三、Reginaled A. Ray以大乘起源於阿蘭若修行傳統 ...........96 四、Jan Nattier 的主張 ..................................100 第二節 《郁伽所問經》所反映的初期大乘佛教 ................106 第五章 後代文獻對《郁伽所問經》的引用 ....................111 第一節 《大乘集菩薩學論》的引用 ..........................111 一、引用段落分布 ........................................111 二、漢譯《集學論》譯文檢討 ..............................113 第二節 《十住毘婆沙論》的引用 ............................138 一、關於《十住毘婆沙論》 ................................138 二、《十住毘婆沙論》對《郁伽所問經》的引用 ..............139 第三節 其他文獻的引用 ....................................143 一、《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引用的經文段落 ..........143 二、《法苑珠林》與《諸經要集》的引文 ....................144 三、其他引用本經的漢傳佛教文獻 ..........................145 第六章 結論 ..............................................149 參考文獻 ..................................................157 附錄一 漢譯本經文對照表 ..................................166 附錄二 《郁伽所問經》梵文片段 ............................218 附錄三 《大乘集菩薩學論》之《郁伽所問經》引文 ............234 附錄四 《十住毘婆沙論》中的《郁伽所問經》引文表 ..........240 附錄五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之《郁伽所問經》引文表.253 附錄六 《法苑珠林》之《郁伽所問經》引文表 ................255 附錄七 僧院比丘類型表 ....................................256

    參考文獻
    說明:
    一、文獻編排方式
    1.分「經典」以及「學術論著」「工具書」三大項,其下依語言而分目。
    2.各項目下,中文藏經依照《大正藏》之冊數、經號排序,當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之不同著作依著作時間先後排序。工具書類,依照首字筆畫排列。
    二、引用藏經及古籍編排版本
    《大正藏》:新文豐影印版,1983年。略號T。
    一、經典
    (一) 梵文佛典
    Bendall, Cecil, ed., 1897-1902. Wiksasamuccaya:A Compendium of Buddhistic Teaching Complied by Wantideva, Chiefly from Earlier Mahayana-sutras. Biblitheca Buddhica, vol. 1. St. Petersburg: Imperial Academy. Reprint. Osnabruck: Biblio Verlag, 1970.
    (二) 中文藏經及古籍
    《長阿含》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1.1
    《佛般泥洹經》 西晉 白法祖譯 T1.5
    《中阿含》東晉 僧伽提婆譯 T1.26
    《雜阿含》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T2.99
    《增一阿含》 東晉 僧伽提婆譯 T2.125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宋 法賢譯 T2.126
    《十住毘婆沙論》 後秦 鳩摩羅什 T26.1521
    《五分律》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22.1421
    《四分律》 後秦 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T22.1428
    《翻梵語》 撰者不詳 T54.2130
    《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西晉 竺法護譯 T12.337
    《六度集經》 吳 康僧會譯 T3.152
    《放光般若經》 西晉 無羅叉譯 T8.22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後秦 鳩摩羅什 T8.223
    《道行般若經》 東漢 支婁迦讖譯 T8.224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 施護譯 T8.228
    《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譯者未確定 T11.310
    《法鏡經》 東漢安玄、嚴佛調共譯 T12.322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西晉 竺法護譯 T12.32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梁 曇無讖 T13.39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宋 惟淨等譯 T13.400
    《本事經》 唐 玄奘譯 T17.765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唐 智嚴譯 T17.847
    《大智度論》 後秦 鳩摩羅什 T25.1509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元魏 毘目智仙譯 T26.1526
    《法蘊足論》 唐 玄奘譯 T26.1537
    《大毘婆沙論》 唐 玄奘譯 T27.1545
    《阿毘達磨俱舍論》 唐 玄奘譯 T29.1558
    《大乘集菩薩學論》 宋 法護等譯 T32.1636
    《四諦論》 陳 真諦譯 T32.1647
    《陰持入經》 東漢 安世高譯 T33.1694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 唐 法崇述 T39.1803
    《歷代三寶紀》 隋 費長房撰 T49.2034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唐 慧立撰 彥悰增補 T50.2053
    《高僧傳》 梁 慧皎撰 T50.2059
    《華嚴經傳記》 唐 法藏撰 T51.2073
    《廣弘明集》 唐 釋道宣 T52.2103
    《法苑珠林》 唐 釋道世撰 T53.2122
    《諸經要集》 唐 釋道世 T54.2123
    《出三藏記集》 梁 僧祐撰 T55.2145
    《大唐內典錄》 唐 道宣撰 T55.2149
    《開元釋教錄》 唐 智昇撰 T55.2154
    《藥師經疏》 唐 釋慧觀撰 T85.2767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元 慶吉祥等撰 龍 1416
    《淨住子淨行法門》 南齊蕭子良撰 欽定四庫全書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七十四 明張溥輯 蕭子良集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三) 當代翻譯佛典
    Bendall, Cecil, and W. H. D. Rouse, trans., 1922. Wiksasamuccaya: A Compendium of Buddhist Doctrine. London.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1.
    櫻部建譯,1974,郁伽長者所問經 (居士問) 收綠於《大乘佛典》第九卷 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二、學術論著
    (一) 中文論著
    王開府,2000,〈善生經的倫理思想〉《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0.05,p.225-241。
    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1,〈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語言學論叢》24 ,北京:商務印書館。
    竺家寧,1999,《早期佛經詞彙研究:東漢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執行單位:中正大學。p.71-73。
    許地山,1980,《大乘佛教之發展》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卷98,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p.113-278。
    梅迺文,1996,〈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p.49-64。
    梁啟超,1956,《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
    齊 ,2002,〈漢語音譯佛經詞彙中省音現象的分析〉《漢語史學報》第二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130-143。
    蔡耀明,1998,〈判定《阿含經》部派歸屬牽涉的難題〉《法光》第111期,台北:法光雜誌社。1998.12。
    賴隆彥,1991,〈《集學論‧空品》之菩薩戒思想初探─以十八根本罪為中心〉《諦觀》66台北:諦觀雜誌社。1991.07,p.108-151。
    釋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8,《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二) 英文論著
    Barnes, Nancy J. (= Schuster), 1993. “Rituals,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Buddhist Sutras in India and China.” McRae, John and Nattier, Jan, eds. Collection of Essays 1993: Buddhism Across Boundaries --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台北:佛光山出版社。1999。
    Boucher, Daniel J., 1996. “Buddhist Translation Procedures in Third-Century China: A Study of Dharmaraksa and His Translation Idiom”Ph.D. di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Gombrich, Richard, 1990. “How the Mahayana Began.” The Buddhist Forum, vol. 1. p.21-30.
    K. Priscilla Pedersen, 1980, “Notes on the Ratnakuta Collec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3, No. 2, 1980, p.60-66.
    Nattier, Jan, 2002. “The eleven precepts for Laity in the Ugrapariprccha” In the 《部建博士喜記念論集──『初期教』 》京都:平樂寺書店。p.33-43。
    _____ , 2003. A Few Good M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ccording to The Inquiry of Ug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Ray, Reginald A., 1994. Buddhist Saints in India: A Study in Buddhist Values and Orient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ster, Nancy J., 1976. “The Ugrapariprccha, the Maharatnakutasutra and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2 vol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Toronto.
    _____ , 1985. “The Bodhisattva Figure in the Ugrapariprccha ” In Anthony K. Warder, ed., New Paths in Buddhist Research (Durham, North Carolina: The Acorn Press), p. 26-56.
    Silk Jonathan, 1989. “A Note on the Opening Formula of Buddhist Sutra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2, p.158-163.
    Zyrcher, Erik, 1959.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Reprint. 2 vols. Leiden: E. J. Brill, 1972
    _____ , 1977. “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中國語文教師學會學報) vol.12 no.3 p.177-203.
    _____ , 1991. “A New Look at the Earli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In Koichi Shinohara and Gregory Schopen, eds., 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Oakville: Mosaic Press), p.277-304.
    (三) 日文論著
    大野法道,1954,《大乘戒經研究》,東京:理想社。
    山崎元一,1983,〈古代森林林住族〉《東洋學報》第64期,東京:巖南堂書店。1983.03.25,p.138-142。
    中野義照,1934,〈大乘集菩薩學論解題〉,《國譯一切經》瑜伽部十一,東京:大東出版社。
    平川 彰,1957a,〈十住毘婆沙論著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10(5-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57.03.30,p.176-181。
    1957b,〈初期大乘教團塔寺意味〉《宗教研究》153號,東京:東京大學文學部宗教學研究室內日本宗教學會。1957.12.25,p.151-172。
    1960,〈華嚴經見初期大乘教徒宗教生活〉《華嚴思想》,京都:法藏館。p.145-198。
    1983,〈《十住毘婆沙論》在家出家〉《樹教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3.02.28,p.141-184。
    1989,《初期大乘佛教研究》Ⅰ,東京:春秋社。
    1990,《初期大乘佛教研究》Ⅱ,東京:春秋社。
    田村智純,1988,〈中觀實踐─寂天《學處要集》〉見平川彰等編輯《講座大乘佛教》 7 中觀思想,東京:春秋社。
    本部圓靜,1979,〈般舟三昧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 (27-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79.03.31,p.225-228。
    加藤純章,1996,〈羅什《大智度論》〉《印度哲教》11,北海道:印度哲學佛教學會。1996.10.30,p.32-58。
    杉本卓洲,1993,〈『郁伽長者所問』菩薩〉《印度哲教》8,北海道:印度哲教會。1993.10.30,p.84-104。
    佐木一憲,2002,〈Śikṣsamuccaya菩薩整理法僧影響〉《哲教研究》9, 東京:哲教研究室。 2002.09.20,p.66-79(L)。
    武邑尚邦, 1980, 〈十住毘婆沙論諸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29-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0.12.31,p.1-10。
    岡部和雄,1963,〈竺法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11-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3.01.15,p.148-149。
    河野 訓,1986,〈竺法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9(35-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6.12.25,p.72-74。
    1989a,〈竺法護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4(37-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9.03.20,p.85-88。
    1989b,〈竺法護典出年等再考〉《教文化》25術刊(5),東京:東京大學佛教青年會。1989.12.10,p.44-67(L)。
    1996,〈竺法護述作〉《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53-58。
    2002,〈竺法護典漢特〉《木村清孝博士還記念論集:東教―成立展開》,東京:春秋社。2002.11.16,p.31-46。
    香川真二,2000, 〈『郁伽長者所問』五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6(48-2), 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2000.03.20,p.318-320。
    2002,〈『郁伽長者所問』説在家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0(50-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2002.03.20,p.159-161。
    2003,〈出家者對在家菩薩役割──『郁伽長者所問經』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2(51-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2003,p.176-178。
    紀野一義,1957,〈古代銘文長者居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9(5-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57.01.25,p.166-167。
    1963,〈教人間尊重精神──存思想比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11-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3.03.31,p.86-91。
    1964,〈法華安行品一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24(1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64.03.31,p.59-64
    宮本正尊,1954,《大乘佛教成立史的研究》東京:三省堂。
    高崎直道,1996,〈聖種aryavamwa種性gotra〉《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2號,1966,p.1-21。
    望月良晃,1964,〈郁伽長者菩薩宗教生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24(1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1964.03.31,p.128-129。
    1998,《大涅盤經研究》東京:春秋社。
    野守信,1996,〈ŚikṣsamuccayaRatnarśistra引用〉《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141-145(L)
    鈴木裕美,1994,〈古譯經典譯語──竺法護出典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86(43-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4.12.20,p.49-52。
    1996,〈古譯經典譯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88(44-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6.03.20,p.49-52。
    森 章司,1987,〈菩薩戒大乘佛教教團〉見於《金岡秀友博士還曆紀念論文集:大乘菩薩世界》,東京:佼成出版社。1987.7.20,p25-45。
    靜谷正雄,1974,《初期大乘佛教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
    藤近市,1995,〈《三品》懺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7(44-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5.12.20,p.22-26。
    釋幸紀,1967,〈十住毘婆沙論於菩薩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30 (15-2), 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1967.03.31,p.233-236。
    1968,〈十住毘婆論引用二所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7,1968.05.25,p.100-104。
    三、工具書
    《大明三藏法數》 明 一如等集註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佛教漢梵大辭典》 平川彰編著 東京:靈友會。1997年。
    《梵和大辭典》 荻原雲來編纂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新修梵語學》 亮三郎原著,工藤成樹新修,如實佛學研究室編譯。收錄於《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五)文獻部。台北:如實佛學研究室。1995年。
    Soothill, William Edward, and Lewis Hodous, 1937,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