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俊達
Chu,Chun-Ta
論文名稱: 幾何擬態應用於社會現象海報創作研究
A Study of Applying Geometric Mimicry to Social Phenomenon on Poster Design
指導教授: 劉建成
Liu, Chien-Cheng
口試委員: 林俊良
Lin,Chien-Yu
朱素貞
Chu, Su-Chen
口試日期: 2021/07/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幾何擬態社會現象海報創作
英文關鍵詞: Geometric Mimicry, Poster design, Social phenomenon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創作實證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4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幾何圖形常見於各類藝術及設計的創作當中,包含平面設計、繪畫、雕塑、產品、建築等,在造形定義上,幾何圖形被歸類於抽象造形,模擬自然物態則是具象造形,兩者似乎為光譜的兩端,但以現今的設計觀點,兩者並非絕對的壁壘分明,故想探討不同的主題下具象與非具象之間的各種可能性。透過幾何圖形做為基礎視覺元素,以仿效各類事物的樣態做為模擬的視覺構成方式,將幾何圖形透過物像擬態的方式建構出視覺,明確表現其核心主題甚至呈現抽象延展概念。 本研究以案例分析法分析Tokoy ADC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年鑑(Tokyo Art Directors Club)2009-2018年間一百件幾何擬態相關海報作品,針對其幾何形狀以及色彩進行分析與檢視,得知形狀特徵以及使用頻率與主題的關聯性,聚焦擬態對象以及構成方法加以探究,並整合學理文獻之相關內容,定義出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形式,將其分析並彙整其資料作於後續創作驗證之指標。創作實證的部分,將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手法應用於社會現象的海報創作案當中,以客觀的角度呈現社會現象,透過視覺海報創作探討社會單一問題的多面向性,期盼使人重新思考社會上不同的立場與角度。本創作研究分為七個系列及兩張單件作品,共十六張社會現象的海報作品,透過創作過程的驗證後,所獲結論如下:(1)定義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方法,分別有「重複」、「大小對比」、「網格」、「散落」、「陣列」、「方向性」、「配置」、「拆分」、「分隔」、「重合」、「透明」、「漸層」、「虛實」、「變形」、「漸變」、「堆疊」、「透視」等,形式多元且樣貌豐富;(2)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可單一使用,亦可混合多種方法同時使用,幾乎無固定的表現模式,須依主題概念或視覺實驗性去選擇使用;(3)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需緊扣擬態對象與作品主題,使其視覺具不同層次的深度性;(4)幾何擬態的「配置」是最常使用的構成表現,做為幾何擬態的變化基礎,作用在讓幾何圖形間產生連結關係,而後易於延展;(5)部分幾何擬態對象會因色彩的色相等改變,而無法判定其內容導致訊息錯誤;(6)幾何擬態的視覺表現需具有足夠象徵性,才能與觀者產生連結與共鳴;(7)幾何擬態可以透過群化原則有目的性的編排視覺元素,利用圖形間的交互關係產生良好的敘事性。

    Geometric figures are commonly seen in all forms of art and design creations, such as graphic design, painting, sculpture, products,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definition of form, geometric figures are classified as abstract forms, while imitating natural objects are defined as tangible forms. Though these two kinds of forms seem to be on the opposite ends, it is not that black and white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design.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under different subjects between concrete and abstract forms. The author presents each poster theme to be concrete and abstract by using geometric figures to build visual elements, applying these elements to imitate various objects. This study applies case study research to analyze 100 posters related to geometric mimicry in the yearbook from 2009 to 2018 of Tokyo ADC (Tokyo Art Directors Club). The author combs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mes by inspecting geometric figures, choice of colors, frequency of use in shapes, mimicry objects, and composition method. Integrating relative contents of academic research to define the 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mimicry, the author later consolidates and analyzes the data for subsequent verification. In the empirical part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social phenomena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geometric mimicry to design posters. In each design, a single social problem is revealed through various aspects.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people rethink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society. The study is implemented by seven series and two independent pieces, in which 16 designed posters of social phenomena. After verification through poster desig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1) Define the 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mimicry, which are: repetition, size contrast, grid, array, directionality, configuration, split, arrangement, decomposition, separation, overlapping, transparency, gradient, fullness and emptiness, deformation, gradation, stacking, and perspective, containing diverse forms and diverse appearance.
    (2) The 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mimicry can be applied either solely or utilized with other techniques. It has no regular expression. The usage depends on its theme concept or experiment techniques.
    (3) The 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mimicry need to be closely linked to the imitating object and theme. The design will have a different level of depth in visual appearance.
    (4)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echnique in geometric mimicry. Because it can be applied as the transforming foundation, making geometric figures have connections and easy to extend.
    (5) Part of the subjects of geometric mimicry cannot be recognized due to changing hues or other color factors, which leads to misidentify in messages.
    (6) The result of geometric mimicry should be specific enough so the audience can feel and resonate with the artwork.
    (7) Geometric mimicry can be arranged properly through the rules of group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graphics can create harmonious narrative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方法與流程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4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相關論文研究探討 7 2-2 幾何圖形的學理 13 2-2-1 幾何的起源與定義 13 2-2-2 幾何的形狀 14 2-2-3 幾何圖形的藝術發展概述 20 2-2-4 圖形的群化原則 25 2-3 擬態的學理 28 2-3-1 擬態的定義 28 2-3-2 擬態的分類 29 2-3-3 擬態的設計手法 34 2-3-4 擬態的相關學理概述 38 2-4 幾何擬態 40 2-4-1 幾何擬態的發展 40 2-4-2 幾何擬態的構成與形式 46 第三章 案例研究 57 3-1 Tokoy ADC年鑑案例分析 57 3-2 幾何擬態表現分析 59 3-2-1 幾何圖形與色彩 59 3-2-2 擬態對象 63 3-2-3 構成方式 66 3-3 小結 72 第四章 設計創作 73 4-1 創作主題與內容 73 4-2 創作流程 83 4-3 創作說明與呈現 85 4-4 創作自我檢核 126 4-5 創作成果展出 129 第五章 結論 131 5-1 研究結論 131 5-2 後續研究方向 133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139

    專書
    Bruno Munari(2020)設計做為藝術:當代藝術大師布魯諾‧莫那利,半世紀不墜的設計論經典。臺北市:臉譜。
    Lunacharsky, A.(1930)藝術之社會的基礎。上海市:水沫。
    Stephen Little(2005)西洋藝術流派事典。臺北市:果實。
    王受之(2002)世界現代設計。臺北市:藝術家。
    王桂沰(2016)符號學設計。臺北市:商周。
    朱光潛(1984)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
    朱孟庠(2008)形‧形‧色‧色。桃園市:高安邦。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藝術。臺北市:藝術家。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美術 。
    周宏智(2010)西方現代藝術史。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
    林俊良(2010)形.意 海報設計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藝風堂。
    林品章(1990)最新平面設計基礎。臺北市:星狐。
    林品章(2009)造形原理.藝術 設計的基礎。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阿諾爾德.豪澤爾Arnold Hauser(2015)藝術社會史。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徐爾烈(1991)擬態和保護色。臺北市:圖文出版社。
    涂爾幹Emile Durkheim(1999)社會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翁秉仁(2011)沒有王者之路: 幾何原本 = The elements。臺北市:大塊文化。
    梁子傑(2005)幾何原本導讀。臺北市:九章出版社。
    陳石定、潘憲榮、潘筆舜(2009)社會科學概論–全球化趨勢下社會現象透視與解析。南投市:領航文化。
    陳藎民(1951)非歐派幾何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隈研吾(2016)隈研吾 擬聲.擬態建築:生涯首本作品集,展現劃時代的建築新方向!。新北市:瑞昇。
    羅成典(2010)西洋現代藝術大師與美學理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
    期刊
    王效岳(2003)蝶與蛾的擬態和演化。臺灣博物,22(1),4–19。
    吳志揚、陳文豪(2004)幾何學發展史簡介。數學傳播,28(1),24–33。
    林崇宏(2003)幾何型態應用在造形設計的探討。東海學報,44,87–96。
    林崇宏(2011)解析造形原理--構成形式與造形內涵的探討。商業設計學報15,179–200。
    張東君(1997)擬態--動物的欺瞞技術。牛頓雜誌,15(4),14–23。
    楊裕隆、陳美蓉(2005)台灣當前仿生設計原理發展現況之初探。4,67–76。
    蔡錦昌(2004)何謂『社會現象』?。東吳社會學報17,131–54。
    龐大慧(1994)平面構成的創作構思方式研究。大葉學報3,129–36。
    論文
    王冠儒(2008)由仿生學探本土蕨類型態導入首飾設計創作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
    王祖珮(2015)設計擬態方法運用於包裝創作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研究所。
    許子凡(2006)網頁形式原則之接收研究—以藝術雜誌類網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郭洪伶(2018)以擬態語彙探討材質視觸覺感性意象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游世賢(2016)群化組織原則對視覺辨識效能之影響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
    黃才駿(2013)“幾何強迫”,服裝創作的癮與解—透過單位方塊版型介入服裝設計與身體空間之研究。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
    黃卿穎(2015)幾何造形應用於立體書的創作與研究。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班。
    黃堯慧(2001)幾何造形構成元素在設計應用之探討─以服裝應用設計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
    黃麟欣(2007)仿生學於產品創新設計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研究所。
    蔡芳姿(2004)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應用於數位影像設計的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廖繼稔(2007)『臟象形變』—擬態在視覺設計之創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賴志芳(2020)視覺擬像運用於憂鬱症防治海報設計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戴琦恩(2009)幾何圖形應用在掛鐘底紋設計表現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網路資料
    CJC設計實驗室(2017)圖形的結構。
      檢自:http://www.cjc116.com/article/article11.html,2021/3/25閱覽。

    MBA智庫.百科,知識分類。
      檢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知识分类,2021/4/18閱覽。
    北京服裝學院色彩中心(2018)史論|新石器時期的色彩與圖形語言,每日頭條。檢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zkkvqva.html,2021/2/25閱覽。
    設計智造(2017)幾何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效果。
      檢自:https://kknews.cc/zh-tw/design/y8g8m3n.html,2021/3/25閱覽。
    顏聖紘(2020)Fritz Müller如何發現『穆氏擬態』?。
      檢自:https://case.ntu.edu.tw/blog/?p=35799,2021/3/29閱覽。
    謝宜君(2018)藝術是與社會相伴而生的產物。
      檢自: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2018/07/13/藝術是與社會相伴而生的產物,
      2021/4/15閱覽。
    維基百科,社會學。
      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4%BC%9A%E5%AD%A6,
      2021/4/28閱覽。
    維基百科,幾何學。
      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7%A0%E4%BD%95%E5%AD%A6,
      2021/3/18閱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