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寧
論文名稱: 解凍天津包子:從敘事分析看<<寶島一村>>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Village>>
指導教授: 林東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敘事理論眷村文化寶島一村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analysis, Taiwan military village, The Village (寶島一村).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針對表演工作坊自2008年推出之舞台劇《寶島一村》進行文本敘事分析。從文本層面的故事內容及表達形式兩層面,來談《寶島一村》因其歷史敘事的權力性和戲劇建構幻覺的本質,造成文本的雙重虛構性。以至於《寶島一村》此齣以劇場媒介再現眷村文化的文本,無須以歷史真確性或正史客觀性評斷之。
    本研究以Chatman敘事理論作為分析架構,研究發現《寶島一村》的故事內容,結合了既個人性又集體性的眷村想像,轉化為具彈性的日常生活實踐論述;而表達形式部分,集體即興創作、劇場網絡建立的真實情感,帶出了模擬真實的懷舊情感,使《寶島一村》得以結合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以可親近性的閱讀,帶領觀眾進入眷村文化想像之中。

    This thesis aims to use Chatman’s narrative analysis(Chatman,1980) to analyze a stage drama, The Village (寶島一村),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Performance Workshop Taiwan since 2008.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story and the form of discourse to discuss the power of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illusion of drama. Through taking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text of the play, researcher attempts to reverse from the critics of obsoleted objectivity to a new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ory of the play combines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to construct a flexible daily life discourse to represent the days of diaspora from China to Taiwan in 1949. And the unique method of improvisation-based rehearsal nostalgically contributes to the real emotional connection from actors to audience. The Village (寶島一村) combines popular culture with high art which made it easily to get into an imagination of a history as a friendly and highly readable text.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敘事理論 17 第二節 眷村文化與再現 21 第三節 當代的新歷史論述—影視史學 32 第四節 大眾化的劇場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分析方法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3 第肆章 文本敘事分析 45 第一節 事件 45 第二節 場景 65 第三節 角色 87 第四節 敘事者與話語時間 120 第五節 情節 134 第伍章 結論 14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48 圖目次 圖一 Chatman(1980)敘事分析架構圖 40 圖二 Chatman(1980)敘事架構橫切面 41 圖三 Chatman(1980)敘事傳播情境圖解 42 圖四 研究分析架構圖 42 圖五 本研究設計之研究架構圖 44 圖六 《寶島一村》敘事架構橫切面 44 表目次 表一 《寶島一村》原著場次暨時間季節表 46 表二 《寶島一村》原著場景表 68 表三 《寶島一村》原著角色表 89

    參考文獻
    《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協會》,取自http://amtorg-amtorg.blogspot.com/search/label/%E9%97%9C%E6%96%BC%E6%88%91%E5%80%91
    《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F0140013
    Edward A. Wright著,石光生譯(1986)。《現代劇場藝術》。台北:書林。
    G. Ritzer著,楊淑嬌譯(2004)。《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巨流。
    Jenkins Keith著,賈士蘅譯(200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
    于善祿(2010)。<懷舊文化與歷史再現:以台灣戲劇為範疇>,《美月雙月刊》。173。
    王昉(2012年6月4日)。<臺綜藝教父王偉忠新書《我住寶島一村》出版>,《深圳日報》。
    王偉忠(2011)。<經歷就是DNA>,《寶島一村》。頁20-21。台北:中正文化。
    《中央社》(2010年1月28日)。<「寶島一村」上海首演 觀眾感動無語無題>。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31044&id2=3
    王德威(1996)。<以愛慾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收於《封閉的島嶼》。蘇偉貞著。台北:麥田。
    王曉晴(2009年3月)。<敢破又敢立,讓觀眾甘心買單>,《Cheers雜誌》。第102期。
    申丹(2004)。《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
    宇若霏(2009年11月17日)。<王偉忠《最大黨》玩上癮 舞台劇再消費壹傳媒>,《蘋果日報》。
    朱安如(2008)。<王偉忠:寶島一村,故事未完>,《RAP表演藝術雜誌》。192。
    朱天文(1986)。<又一齣賴聲川的戲>,《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余靜華(2006)。《歷史敘事、認同建構與政治動能—以台灣1970年代非武力抗日運動史探討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俊彥(2004)。《戲劇歷史、表演台灣--1984-2000賴聲川戲劇之戲劇場域與台灣/中國圖像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德、梁玉芳(2009年4月7日)。<眷村文化 紀錄大變遷的時代>,《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88268
    李依倩(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第87期,頁51-96。
    李宜潔(2006)。《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桂芬(2010)。《花蓮地區外省人口分布研究》。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李世達(2009)。《台灣化與去中國化—高中歷史教材台灣史書寫的批判話語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岳耀鉎(2011)。《再現記憶中的「眷」戀—電視劇《光陰的故事》的接收分析》。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吳忻怡(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忻怡(2010年12月)。<聚光燈下的竹籬笆:從<寶島一村>看眷村集體記憶的再現與形構>,「2010年台灣社會學年會」。新北市新莊。
    吳忻怡(2011)。<昨日的喧嘩:眷村文學與眷村>,《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
    吳明杰(2011年7月25日)。<傳王偉忠籌拍黑蝙蝠中隊>,《中時電子報》。
    吳慧萍(2010)。《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圖像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木材(2008年2月)。<眷村與電影>,《RAP表演藝術雜誌》。
    林海清主編(2007)。《眷戀—海軍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林采韻(2011年9月6日)。<瘋狂偶像劇 編織兩岸文創夢 王偉忠、蘇麗媚聯手舞台劇 陸高度興趣>,《旺報》。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修訂三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洪漢明(2010)。《眷村文化的再現—以《再見忠貞二村》電視劇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行(2008)。<拾起歷史的遺頁,想我眷村的回憶>,《PAR表演藝術雜誌》。192。
    周黎明(2010年2月9日)。<《寶島一村》他們台灣這些年>,《新京報》。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周樑楷(1999年6月)。<影視史學:理論基礎與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頁445-470。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灣:秀威資訊。
    孫惠柱(1994)。《戲劇的結構》。台北:書林。
    孫建中主編(2007)。《眷戀—憲兵與軍情局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莊雪屏(1999)。《眷村意象之新聞再現與社會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雪屏(2011)。<眷村意象:新聞的再現與社會建構>,《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
    莊佳穎(2012年4月)。《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台灣學誌》。第五期,頁85-110。
    陶慶梅(2006年6月)。<體驗賴聲川戲劇>。取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7867/。
    Silverstone, R.著,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
    陳溪松主編(2007)。《眷戀—空軍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陳正熙(2009年2月)。<不是天津包子,而是冷凍包子>,《表演藝術雜誌》。
    陳立華(1998)。<兩岸關係轉捩點上的一顆結晶>。《賴聲川:劇場3》。台北:元尊。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頌聖、劉亮雅(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郭力昕(2009年2月28日)。<消費眷村與歷史記憶>,《中國時報》。
    郭冠麟主編(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史政編譯室。
    梅家玲(2004)。<八、九零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性別,還是家園》。台北:麥田。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彭大年主編(2007)。《眷戀—陸軍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彭大年主編(2008)。《眷戀—後備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社。
    辜振豐(2003)。《布爾喬亞:慾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灣:果實。
    黃俊銘(2010)。《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台北:佳赫文化。
    黃碧瑞(2011)。<《寶島一村》—華人劇場的文化奇蹟>,《寶島一村》。頁16-17。台北:中正文化。
    張茂桂(2011)。<台灣「外省人」之多重側寫 你以為懂,但其實也不一定懂得很多「外省人」>,《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
    張敬原(1959)。《中國人口問題》。台北:中國人口學會。
    張廣智(2000)。《影視史學》。台北:揚智。
    張翰壁主編,張翰壁、吳忻怡、曾意晶、莊雪屏、陳谷萍、柯凱珮、羅於陵、柳慧燕、柯林斯、張茂桂、高有智合著(2011)。《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原作者:Storey John。台北:巨流。
    張艷(2010年10月16日)。<王偉忠談《寶島一村》誕生 :兩年〝追〞到賴聲川>。《揚子晚報》。取自http://big5.huaxia.com/zhwh/rw/2010/10/2145294.html。
    曾意晶(1999)。《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烏、利玉芳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意晶(2011)。<記憶與遺忘: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烏文學創作裡的「眷村」>,《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
    葉石濤(1997)。《臺灣文學入門:臺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
    廖俊逞、朱安如(2008)。<賴聲川:讓故事說自己的故事>,《RAP表演藝術雜誌》。192。
    鴻鴻(2009年1月16日)。<寶島一村 一群移民的流亡史詩>,《聯合報》。
    劉鳳祥主編(2008)。《眷戀—聯勤眷村》。台北:國防部部辦室。
    蔡淑華(1999)。《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樊洛平(2006)。《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紀蕙(2000)。<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的展演>,《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
    賴聲川、王偉忠合著(2011)。《寶島一村》。台北:中正文化。
    賴聲川(2011)。<或許一些人不會被遺忘–關於《寶島一村》的創作>,《寶島一村》。台北:中正文化。
    謝宜蓁、賴守誠(2010)。<現代台灣飲食觀光凝視的形塑:以美濃粄條的報紙分析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第七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論文。
    鍾明德(2009)。《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睿琪(2007)。《眷村圖象˙追憶˙認同—朱天心90年代小說篇章意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Bakhtin, M. M.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 Holquist. Trans. C. Emerson).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l, M. (1997).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s, R. (1977). Image/Music/Text. NY: Hill and Wang.
    Berger, A. A. (1997).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 Sa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Bourdieu, P. (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80).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urrie, M. (1998).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 NY: MacMillan Press.
    Czarniawska, B. (2004). Narrati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London: Sage.
    Daiute & Lightfoot(2004). Narratives analysis: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socie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 Arnold.
    Featherstone, Mike(1991). Consumer Cultural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her, W. 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ludernik, M.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narratology. NY: Routledge.
    Hearn Alison(2008). Meat, Mask, Burden: Probing the contours of the branded self.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8(2):197-217.
    Hirsch, Paul(1972). Processing fads and fashions: an organizational set analysis of cultural industry syste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4): 639-659.
    Illouz Eva(2009). Emotions, Imagination and Consumption: A new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10(3): 377-413.
    Lacey, N. (2000). 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London: MacMillan. Negus, Keith(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16(4): 501-515.
    Propp, V.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White, H. (1987). The content of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y representation. Th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S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