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宗斌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學生遊戲學習與道德認知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 沈六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遊戲遊戲學習道德認知發展
英文關鍵詞: play, play learning, moral cognition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0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遊戲學習對促進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效果,首先探討遊戲理論、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與遊戲的教育功能;接著編選遊戲學習教材,設計遊戲學習策略;繼而進行遊戲學習教學實驗,以兩所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皆有十四人,其中男生六人,女生八人,採「準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不相等控制組」(none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gn)模式,對實驗組進行十週的遊戲學習教學實驗,並在實驗前與實驗後各以道德判斷問卷(MJI)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實施前、後測,最後,將數據以t考驗、共變數分析、百分比整體差異卡方考驗等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以下之研究結果:
    實驗組道德認知成熟分數的增加多於控制組:從兩組前、後測道德認知成熟分數差距的共變數分析得知,實驗組兒童道德認知成熟分數的增加多於控制組,達顯著差異水準;實驗組道德認知成熟分數的增加達顯著差異水準:實驗組前、後測道德認知成熟分數t考驗結果顯示,後測道德認知成熟分數優於前測,達顯著差異水準;實驗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提升多於控制組: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進步程度,以百分比整體差異卡方考驗結果顯示,實驗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提升多於控制組,達顯著差異水準;實驗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提升達顯著差異水準:實驗組前、後測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進步程度,以百分比整體差異卡方考驗結果顯示,後測道德認知發展階段高於前測,達顯著差異水準。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擬提出以下之結論與建議:
    依據遊戲的理論與教育功能編選遊戲學習教材:遊戲學習教材內容包括遊戲競賽以及從遊戲流程中所尋繹的道德意涵,教師可依此意涵編撰道德兩難式困境問題(moral dilemma)作為德育教材;依據遊戲與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設計遊戲學習策略:遊戲學習的策略在於引導兒童進行遊戲競賽,體驗遊戲流程中的道德意涵,包括公平、同理心、互惠、尊重、負責、合作、誠實、公正、守規等。教師據以設計成道德兩難式困境問題,並且透過討論式教學法,進行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綜合討論以提升兒童道德認知水準。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y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in moral cognition for children. The researcher first discussed issues related to play theory,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ogni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play. He then designed a study which involved the compilation of materials for play learning and the choice of related strategies. A teaching experiment of play learning then started right after, involving 28 fourth-graders from two elementary schools as the participants. The participants, six boys and eight girl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none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gn of the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was adopt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The Moral Judgment Interview (MJI) was employ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research data were subject to statistical analyses by using the t-test,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and chi-square approach.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ut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concerning the increase in the score of maturity in moral cognition. The former group achieved a bigger gain in the score than the latter one and their difference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level. A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 of t-test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scores of maturity in moral cognition in the pre- and post-tests. The group also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he change in the stage of moral cognition development, as shown in the result of chi-square analys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utcome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y learning. Teachers are suggested to develop materials for play learning which involve competition and moral implication. Materials that involve moral dilemma serve this purpose quite well. Also, teachers have to design strategies that suit the purpose of play learning by referring to theories about play and moral cognition development.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se strategies are to guide childre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y and competition, through which they learn the moral implications to be emphasized: fairness, empathy, mutual benefit, respect, responsibility, cooperation, honesty, justice, compliance to rules, and so on. These issues are to be put into moral dilemma situations that the teacher designs and to be learned through discussions in small group or the entire class. These measures are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moral cognition for the children.

    第 一 章 緒論 頁次 第 一 節 研究問題的性質與重要性 1 第 二 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0 第 三 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14 第 四 節 名詞釋義 15 第 五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 六 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20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第 一 節 遊戲的理論 23 第 二 節 遊戲的研究與範疇 31 第 三 節 遊戲的特質與結構 40 第 四 節 遊戲的教育功能 56 第 五 節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63 第 六 節 遊戲學習之相關研究 75 第 三 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 一 節 研究架構 83 第 二 節 實驗對象 84 第 三 節 實驗設計 88 第 四 節 研究工具 90 第 五 節 實施程序 99 第 六 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1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 一 節 遊戲學習教材 103 第 二 節 遊戲學習策略 112 第 三 節 道德認知成熟分數 122 第 四 節 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145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第 一 節 結論 153 第 二 節 建議 162 參考書目 165 附錄 附錄一:道德判斷問卷 174 附錄二:道德判斷測驗評分表 178 附錄三: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評定標準 179 附錄四:基本資料 180 附錄五:實驗對象參與實驗之家長同意書 181 附錄六:遊戲學習教材 182 附錄七:實驗對象前、後測道德認知階段改變紀錄表 215

    壹中文部份
    王竹熒 (2007)。具學童創造思考能力評量機制之線上遊戲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克蒂(1998)。數學遊戲教學之效益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貴媖(2005)。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感教學遊戲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陽明(明)。王陽明全書,1967年版。台北:正中。
    存 真(譯)(1985)。E. Fink著。遊戲的本體論。師大體育,20,13-2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沈 六(1981)。道德認知發展與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沈 六(1994)。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水牛。
    沈姿蓉(2006)。遊戲融入英語字母教學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伯黍等(譯)(2002)。A. S. Reber著。心理學辭典。台北:五南。
    李裕光(1979)。角色認取與道德判斷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適中(1976)。團體遊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 :幼獅。
    李嘉鈴(2006)。創意遊戲教學對提昇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正方體長方體和球,周長與面積,統計圖表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憶凰(2007)。遊戲融入一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加減法文字題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蓁(2008)。費爾普斯啟示錄。親子天下2008,十月號,182-184。
    何思慧(2006)。遊戲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節奏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何佳芬(譯)(2007)。S. Laumann著。遊戲中,培養活力優等生。台北:高寶書版。
    社會精英應當懷抱美好大志(2008年,5月18日)。國語日報,2版。
    吳文忠(1957)。體育史。台北:正中。
    吳麗媛(譯)(2005)。J. L. Frost, S. C. Wortham&S. Reifel原著。遊戲歷史-想法、信念與活動。載於吳麗媛等(譯),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頁1-1---1-26)。台北:華騰。
    林玉体(1993)。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南風(1990)。幼兒體能與遊戲。台北:五南。
    林 煌(1991)。道德判斷與道德價值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勤昌(2005)。遊戲課程對學齡前兒童基本動作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意雪(2007年,10月27日)。特別的遊戲時間 。國語日報,12版。
    林意雪(譯)(2007)。L. J. Cohen著。遊戲力---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
    的熱情與自信。台北:遠流。
    林寶山(譯)(1989初版)。J. Dewey著。民主主義與教育。台北:五南。
    洪 蘭(2008)。運動增強腦力與學習力。國語日報,12版。
    胡天玫(1998)。遊戲哲學:海嵐德遊戲姿態的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柯虹如(2006)。從科學玩具遊戲教學探討國小學童的科學相關態度。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俞筱鈞(譯)(1993)。L. Kuhmerker, U. Gielen, R. L. Hayes原著。
    <原序>。載於俞筱鈞等(譯),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頁III-XIV)。台北:紅葉。
    段慧瑩、黃馨慧(譯)(2000)。J. R. Moyles著。不只是遊戲。台北:心理。
    高淑貞(譯)(1994)。G. L. Landreth著。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
    高廣孚(1987)。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
    徐澄清、李心瑩(1983)。啟發兒童發展的遊戲。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徐筱宇(2005)。北市國小英語教師遊戲融入英語教學之現況研究。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凱昕(2005)。線上遊戲式學習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校園霸凌防止 要用教育治本(2008年,5月4日)。國語日報,2版。
    梁培勇(1982)。以團體討論方式促進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天威(1988)。發展學習能力---兒童的遊戲教具。臺北:書泉。
    許玉珮(2007)。以繪本教學提升學生品格之行動研究------以「關懷」與「尊重」品格核心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家琪(2007)。遊戲式直笛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直笛吹奏技巧與合奏能力影響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郭怡玲(2005)。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譯)(1993)。 U. Gielen;雷霆/著。<道德推理的測量>。載於俞筱鈞等(譯),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頁79-117)。台北:紅葉。
    郭靜晃(譯)(2000)。F. P. Hughes著。兒童遊戲。台北:洪葉。
    郭為藩(1993)。L. Kuhmerker, U. Gielen, R. L. Hayes原著。<郭序>。載於俞筱鈞等(譯),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頁I-II)。台北:紅葉。
    莫姑息校園性侵事件(2008年,5月8日)。國語日報,2版。
    陳明珠(1997)。道德推理與同理心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豪(1978)。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的因素。高雄師範教育學院學報,3期,93-159。
    陳英豪(1979)。討論與角色取替對道德認知發展之影響。高雄師範教育學院教育學刊,1期,334-361。
    陳英豪、吳裕益(1980)。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專案研究。
    陳淑敏(譯)(1997)。J. L. Frost原著。兒童為什麼遊戲。載於江麗莉等(譯),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頁1-28)。臺北:五南。
    陳錦賢(2007)。科學遊戲對國二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聰文(1981)。角色取替、同儕互動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教育學院教育學刊,3期,49-110。
    陳聰文、陳明終、劉渭木、李榮昌(1982)。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9期,85-90。
    從遊戲中學習 讓孩子開心上學(2008年,7月4日)。國語日報,2版。
    湯志民(2002)。學校遊戲場。臺北:五南。
    單文經(1980)。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影響因素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譯)(1986)。L. Kohlberg著。道德發展的哲學。台北:黎明。
    舒 煒等(譯)(1996)。J. Huizinga著。遊戲的人。中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張宗治(2005)。靜思語教學對國中生品格促進之行動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1992年11月修正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鳳燕(1980)。性別、道德判斷及情境變項對我國高中生誠實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真(2007)。英語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焦慮、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玲(2006)。遊戲融入國小三年級乘除法教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葉。
    葉玉麟(1982):莊子白話句解。台北:華聯。
    葉光輝(譯)(1993)。L. Kuhmerker, U. Gielen, R. L. Hayes著。柯爾堡的道德發展理論。載於俞筱鈞等(譯),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頁17-48)。台北:紅葉。
    楊文貴等(譯)(2003)。C. D. Shipley著。強化兒童的心智---以終生學習為導向的遊戲本位課程。台北:洪葉。
    楊淑朱(譯)(1997)。J. L. Frost原著。遊戲與遊戲環境研究。載於江麗莉等(譯),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頁101-143)。臺北:五南。
    楊淑朱(譯)(2005)。J. L. Frost, S. C. Wortham&S. Reifel原著。遊戲治療導論。載於吳麗媛等(譯),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頁10-1---10-27)。台北:華騰。
    楊惠芳(2008,8月7日)。玩出學習力,提升創造力。國語日報,2版。
    趙天賜(1983)。道德判斷與認知發展暨自我概念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一民(1995a)。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一民(1995b)。遊戲存有學新詮---透過遊戲聆聽存有的奧秘。載於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編審委員會(主編)。童軍遊戲活動設計與實施,(頁7-16)。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劉秋和(2007)。國小中年級品德教育之研究—以繪本教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晏如(2008)。遊戲教學對促進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大肌肉動作發展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碧如(譯)(1986)。兒童道德判斷。台北:五洲。
    劉美慧(1992)。高職學生認知型態與職業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百勝(1987)。國中生道德判斷與父母管教態度暨人格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桂(1991)。國小資優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穎(2007)。科學遊戲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教(1992)。德育原理修正第五版。台北:文景。
    賴佩以(2005)。遊戲教學對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信念、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冰瑩等編譯(1993)。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
    謝冰瑩等注譯(2007)。古文觀止。台北:三民。
    謝光進等(譯)(1984)。A. Arnold著。兒童遊戲。台北:桂冠。
    隱 者(2008年,5月20日)。無奈的補習。國語日報,13版。
    顏 真(譯)(2003)。H. Spener原著。史賓塞的快樂教育。台北:新手父母。
    羅家倫(1990)。新人生觀。台北:遠流。
    羅素如(2003)。整合性遊戲教學方案對學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社會性遊戲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蘇清守(1972)。我國學童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Bar-yam, M., Kohlberg, L., & Naame, A. (1980). Moral reasoning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cultur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88, 345-362.
    Blatt, M. (1971). Stimulating development in moral judgment. In L. Kohlberg & E. Turiel (Eds.), Recent research in moral development.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uxton, W. M. (2003). Using literacy and play: Young children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The University of Utah, No.3075089).
    Calabrese, N. McCullough (2000). The impact of social-dramatic upon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delayed primary- aged childre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No. 9958245).
    Codone, S. K. (2000). Learning through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play on procedural
    learning, learner enjoyment,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Microfilms No. 9961294).
    Dewey, J. (1915).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Freeman, S. J. M., & Giebink, J. W. (1979). Moral judgment as a function of age, sex and stimulu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2, 43-47.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ueneich, R. (1982).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al study of how children use intention and consequence information to make moral evalu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53, 29-43.
    Haan, N., Smith, M. B., & Block, J. (1968). Moral reasoning of young adults: Political-social behavior, family background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 , 183-201.
    Harrower, M. R. (1934). Social status and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 75-95.
    Hewitt, A. M. (2001). Children’s socio-dramatic play: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interaction during a music cente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Houston Microfilms, No.3003148).
    Holstein, C. B. (1976). Irreversible, stepwise seq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judg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les and females. Child Development, 47, 51-61.
    Huizinga, J. (1949). Homo Lude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Johnson, R. C. (1962). A study of 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 Child Development, 33, 327-354.
    Justin, F. M. (2007).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superheroes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their moral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6, 239.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Harper &Row.
    Medinnus, G. R. (1966).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measures of conscience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09, 147-150.
    Medrano, C., & Angeles De La Caba M. (1994). A model of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moral reasoning: An experiment in the Basque country.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3, 427-437.
    Mercado, B. (2001). Play setting: Its impact on the symbolic play and oral language production of preschooler’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No.3021933).
    Nisan, M., & Kohlberg, L.(1982).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 in moral judgment: A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urkey. Child Development, 53, 865-876.
    Parikh, B. (1980). Development of moral judg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famil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Indian and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51, 1030-1039.
    Piaget J. (1932).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ato,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including the letters, Edited by Edith Hamilton and H. Cairns, 台灣翻印版,台北馬陵,1975.
    Rest, J. R. (1980). Moral judgment research and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8(9), 602-605.
    Selman, R. L. (1971). The relation of role tak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judgment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2, 79-91.
    Sullivan, E. V., McCullough, G., & Stager, M. (1970). A development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ego and moral development. Children Development, 41, 399-411.
    Walker, L. J. (1984). Sex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A critical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55, 677-691.
    Wolanski, A. L. (2001). The use of play observation measures to identify kindergarten children at risk for future learning disabil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crofilms, No. NQ636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