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詩婷
論文名稱: 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 黃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國小英語學習態度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11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學童的英語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基本資料在英語學習態度上所造成的差異、英語學習態度五個層面的相關分析、英語學習態度內、外在層面之迴歸分析、學生基本資料與英語學習態度之迴歸分析等四個部分。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包含影響英語學習的因素、國小英語教學的背景、學習態度的探討。研究對象為大台北地區12所公私立小學。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進行。由研究者親至各施測學校,針對小學六年級上過學校英語課程的男女學童發出問卷393份,回收率100%。據此進行實證研究,最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 國小女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比男生好。
    (二) 私立小學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比公立小學學生好。
    (三) 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比低家庭社經
    地位學生好。
    (四) 專心學習與主動學習能有效預測對英語課程、對英
    語教師、對英語作業的態度,其預測力在44.2%~52.1%之間。
    (五) 學生基本資料(學校、性別、社經地位)能有效預
    測英語學習態度,其預測力為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小英語教學背景分析……………………………... 9 第二節 影響英文學習的因素………………………………...13 第三節 學習態度……………………………………………..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假設……..……………………………..… ...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之設計與編制…………………………….. 3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38 第五節 統計方法…………………………………………….. 4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43 第二節 學生基本資料在英語學習態度上之差異分析…….. 45 第三節 英語學習態度五個層面之相關分析……………….. 58 第四節 英語學習態度內、外在層面之迴歸分析..………… 60 第五節 學生基本資料與英語學習態度之迴歸分析…….…. 7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9 第三節 研究展望…………………………………………….. 8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83 外文部份……..………………………………..……... ...86 附錄 附錄一 英語學習態度問卷…………………………..……… 89 附錄二 統計分析數據………………………………..…… . 92

    一、 中文部分
    王福林(民79),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時報(民87),國小實施英語課程需師資與教材配合。七月九日,第三版。
    石素錦(民81),從認知心理學談兒童英語教學。英語教學,17(2),57-67。
    朱敬先(民76),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振清(民69),老師、學生、教材—談英語教學的三柱石。英語教學,4(4),3-7。
    余玉照(民69),怎樣學好英文十項建議。英語教學,4(3),3-8。
    林崇德(民84),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吳裕益(民82),台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報告。國民小學教育調查報告,台灣省教育廳。
    施玉惠(民80),社會語言學與英語教學。外國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幼獅。
    施玉惠、朱惠美(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7(2),1-5。
    韋金龍(民89),國小英語教學可能面臨的難題及對策。英語教學,24(1),86-90。
    唐璽惠(民77),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貞美(民75),國中學生學習英語動機、態度與成就之相關。師大學報,31,471-493。
    徐貞美(民77),態度、動機與外語學習。英語教學,12(4),
    35-44。
    徐貞美(民82)如何提高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動機與效果。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4(4),6-14。
    秦夢群(民81),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15,172-229。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華民國:教育部。
    陳秀慧(民74),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須姬(民84),英語教學法的沿革。中等教育,46(2),20-250。
    張文哲(民63),態度的測量。測驗與輔導,,106-107。
    張春興、林清山(民78),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汪榮才(民65),洛氏教育心裡學。台北:大聖。
    張春興(民83),教育心裡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曹素香(民76),兒童英語教學之我見。國民教育,28(4.5),20-22。
    曹素香(民82),大台北地區兒童英語現況調查研究。北師語文教育通訊,49-61。
    曾燦金(民87),邁向國際化、提昇國家競爭力----談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3期,34-37。
    彭美玲(84),台北市國小校內團體活動與兒童英語組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素月(民79),誰有學外語的天分?英語教學,16(1),73-76。
    黃自來(民76),動機、教材、教法與管理—從教育心理學談英語教學。第四屆英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鶴。
    黃自來(民78),年齡、動機與學習第二語言。英語教學論文集。台北:文鶴。
    黃自來(民81),美國文化價值觀與英語教學。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3(4),1-24。
    國立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學(民77),國小雙語語文教學實驗第二年期成果報告。
    楊懿麗(民76),對「愈早學習英語愈好」的幾點看法。英語教學,12(2),37-41。
    楊昕昕(民90),走出自己的路—台灣國民小學英語教育課程的預備、起跑和展望。國教天地,144,12-18。
    鄧慧君(民83),文化背景知識與語言理解。英語教學,18(4),48-54。
    錢蘋(民58),增訂教育心裡學。台北:文風。
    盧美貴(民71),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態度及困擾之調查分析。教與學,4(5),23-27。
    盧丹懷(民88),何時學英語:台灣小學英語教學評析。英語教學,23(4),26-35。
    謝季宏(民62),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經地位與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平(民80),第二語言習得的兩個課題與英語教學。英語教學,16(2),29-33。
    鍾榮富(民87),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觀念與方法。國教天地,127,54-59。
    外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5). Attitudes. In C.A. Murchison (Ed.),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798-844.
    Brookes, N. F. (1981). Encouraging sig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35(2), 95-96.
    Brown, H. D. (1987). Principl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urstall, C. (1975). Factors affecting foreign-language learning: A consideration of some relevant research findings.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Abstracts, 8, 5-125.
    Chastain, K. (1975) Affective and ability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25(1),153-161.
    Daneman, M. & Carpenter, P. (198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and reading.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 450-466.
    Ekstrand, L. H. (1976). Social and Individual Frame Factors in Learning: Comparitive aspects. Paper presented at Scaninavian Conference on Bilingualism, 29.
    Fathman, A. (197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ve ability. Language Learning, 25, 245-253.
    Freeman, D. L. & Long, M. H.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New York: Longman Inc.
    Gardner, R. C. (1973).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Their r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Oller and Richards, eds,235-345.
    Gardner, R. C. (1980). On the validity of 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ceptual, contextual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Language Learning, 30, 255-270.
    Genesee, F. (1976). The role of intelligen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26, 267-280.
    Hallingshead, A.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eaven: Yale.
    Helper, M. M. (1958). Parental evaluations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s self-evalu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190-194.
    Kachru, B. B. (1990). World English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World English, 9, 3-20.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386-433.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ergaman.
    Lai, Hsiu-Mei. (1984). Attitudes and Attained EFL Perficiency: A Study of the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 A. Thesis. NTNU.
    Lenneberg, E. H. (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Maehr, M. L. & Archer, J. (1987). Motivation and school achievement. In L. G. Katz (Ed.), Current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8(11), 85-107.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W. Morris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nfield, W., & Roberts, L. (1959). 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 New York: Atheneum Press.
    Reddin, E. (1973).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Doctoral Seminar at the Inter American University of Puertorico, April, 1973,140.
    Rivers, W. M. (1982).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Forum, 20(2), 2-9.
    Scott, W. A. (1969). Attitude Measurement. In G. Lindzey & E. Aronson (Ed.),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enlo Park, California: Addison-Wesley.
    Singleton, D. (1989).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ge factor.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Snow, C.E. Hoefnagel-hohel, M. (1978). Age diff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M. Hatch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book of readings.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Stephens, J. M. (195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i, Rinehart & Winston.
    Stranchfield, J. (1973). Sex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to read. Bloomington, Ind.: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Stennett, R.G. (1978). Elementary French program evaluation: preliminary report. The Base-Line Cahort: The Grade & Clas of 1977-1978. London Board of Education (Ontario). Educational Research Services, 38.
    Stern, H., Burstall, C., & Harley, B. (1975). French from age eight or eleven? Toronto :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Thurstone, L.L.& Chave, E.J.(1929).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