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世暉 Hsiao, Shih-Hui |
---|---|
論文名稱: |
Rgrgyax Hlahuy-解殖山林: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人的空間重構 Rgrgyax Hlahuy-Decolonizing forested mountains: Tayal people’s spatial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Mt. Papak Waqa |
指導教授: |
汪明輝
Tibusungu Vayayana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9 |
中文關鍵詞: | 解殖化 、主體性 、空間重構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泰雅族 、山林 、gaga(泰雅族規範與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decolonizing, subjectivity, spatial reconstruction, indigenous traditional territory, Tayal people, forested mountains, gaga(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orms of Tayal peopl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55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8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北部山林地區為泰雅族傳統生活領域,在現代國家的勢力侵入,納入其治理空間範圍之後,泰雅族主體性空間逐漸衰微,對於生活週遭環境地理的知識與權利,逐漸被現代國家及社會所信靠的科學知識與權力所排除與取代。族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傳統知識,並在當代生計生活的需求下,進行傳承、調適與轉化,遊走在國家治理的時空縫隙中,繼續以所信靠的傳統環境地理知識,行使傳統生活領域農耕、狩獵、採集等權利,發展現代生態產業經濟,實踐在外來國家保育/開發之外的山林環境知識。
本文以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部落族人,在中華民國時代重返祖傳山林,在其山林生活實踐當中,如何因應國家山林治理,進行傳統領域權利、知識文化傳承與主體性空間重建的努力為例,探討解殖化的環境知識與權利實踐,並反思國家與原住民族如何建構解殖化的山林治理。
在國家山林治理與泰雅族人生活實踐之間所發生的衝突當中,被壓抑的知識與權利現身。國家所仰賴援用的現代科學知識之普同性與治理權的排他性,合理化了殖民知識與權力霸凌在地,族人則運用長期與在地環境互動的傳統知識,融合現代知識與經濟,建構解殖化的知識與權利及其空間。
原住民族被納入國家治理以來,往往被迫從殖民國家的他者所繪製的地圖來認知所身處的空間,並被迫從統治者的角度來定位及再現自身,形構著殖民文化景觀。當代原住民族在還我土地及文化復振運動中,體認到,要定義並定位原住民族自己的生活空間,就必須由族人來繪製自己的地圖,近年來興起部落繪製地圖的一股風氣。部落繪製地圖不但是一種提出土地權利訴求的方式,同時也是建構解殖民文化景觀的實踐。地圖作為再現地景的工具,除了政治權力的角力之外,如何繪製,也包羅了文化差異與競爭在當中。本文同時也以致力於以泰雅族傳統吟唱方式,來進行泰雅族傳統領域地圖繪製的實踐行動為例,來探討其解殖民文化景觀建構的意涵。
在國家民主轉型,社會交流日益頻繁的時代,殖民所包含的族群不平等議題逐漸淡化。從泰雅族gaga的文化觀念來理解殖民與解殖民,族群社會文化壓迫的意涵也逐漸轉化為以關注治理性及其所關聯的人地關係的差異衝突為主,而是指原住民族生活空間的gaga治理規範被外來國家gaga治理規範凌駕、取代,與加以解除,回歸原住民族自主治理。當代泰雅族人也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求解殖民之道,從稱為sbalay和解修好的儀式實踐中重新獲得力量,透過這個教育/療癒/和解的過程,進行著一種主體性空間及社會建構的象徵行動,為實際面對國家殖民治理的解殖行動蓄積能量,而其內容也必包括sbalay所指的尋求真相,釐清責任,賠償贖罪,進行和解,恢復平等互惠關係。也就是關於修復國家與原住民族空間的、社會的及歷史的不平等權力關係的轉型正義實踐。
The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Taiwan belong to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for living of the Tayal people. Since the invasion by the modern state forces, it has been included within the boundary of the national state governance. The autonomous spaces of the Tayal people have gradually declined. Their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their living surroundings have gradually been excluded and replaced by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power that the state and society rely on. The Tayal people maintai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conduct their inheritance, adap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needs of contemporary daily life including modern ec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uarding knowledge and its spatiality of indigenous traditional territory beyond the foreign national conservation/development, they move in time-space sli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ntinue to exercis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territory rights such as hunting and gathering while relying o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n this paper, I will take the Tayal peoples’ struggl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utonomous spaces in the basin of River Papak Waqa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practice decolonizing knowledge, rights and spatialities, and do reflect on how national state, society and indigenous peoples could construct decolonizing spaces, as well as their correspondent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s. xample, to ethe nation state governance is attempt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of fixed spatiality that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stinct by functional zoning, and to incorporate and erase indigenous diversified and dynamic spatialities of traditional territory, Tayal people have been engaging in re-adapting local sustainable knowledgies generated from long-term human-land interactions. Thus the decolonizing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its spacialities have been created.
Betwee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of forests and mountains, and the daily life practice of Tayal traditional territory, many conflicts occur. When this happens, the oppressed knowledge and rights appear, shaping the spaces of resistance for Tayal people. The universality of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exclusivity of the powers of nation-state governance have been constructing the colonizing knowledge and powers are used to rationalize the bullying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rights.
Since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assimilated into nation state governance, they are often forced to recognize their own living spaces from map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lonial powers. They are also forced to place and represent themselves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vaders. Thus has the configuration of colonial cultural landscape been shaped.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movements about land and cultural restoration, indigenous peoples realize that, they must make their own maps in order to redefine and relocate their own living spaces. In recent years, indigenous community mapping has been prevalent. Indigenous community mapping is not only a way to appeal the land rights, but also a way to decolonize cultural landscapes. As mapping having been a tool of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 how to do that,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power struggle, but also include struggl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mpetition. This paper will also take a Tayal people’s traditional territory mapping action as an example that are committed to the Tayal traditional way of mapping by chanting, to explore the decolonization implication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by indigenous mapping.
In the era of the democratic nation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increasingly frequent social contact, colonial ethnic inequalities gradually fade. From cultural thinking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olonization and decolonization, the Tayal people recognize the ethnic meaning of social and cultural oppression have transformed into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on governance and its associated human-land relationship. But rather refers to indigenous living space governance practices be overridden and substitution by foreign state governance. This situation must return to autonomous indigenous governance. Contemporary Tayal people are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for the way toward decolonization us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he ritual practice called sbalay (reconciliation) could find a way to regain pow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healing/reconciliation, performed with a subjective constructed symbolic action to accumulating energy for the actual decolonizing action at the nation state colonial governance. And its contents shall include within the meaning of truth seeking, responbility clarification, compensation, reconciliation, equality resto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relationship. That is about repairing the unequal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t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e practices of transformative justice about the issues of spatiality, historicity, and sociality.
中文部分
王丹(2014):〈柄谷老師說了什麼?〉,《自由時報電子報》副刊,2014年11月19日。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831410。(2016/6/21瀏覽)
王志弘(譯)(1996):《地圖權力學》(The Power of Maps )。台北:時報文化。(原著作者 D. Woods)
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2000)(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 (二版)。台北:立緒文化。(原著作者 E. Said)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原著作者 M. Crang)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台北:桂冠。(原著作者 E. Soya)
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台北:巨流。(原著作者 P. Cloke , P. Crang, and M. Goodwin)
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台北:群學。(原著作者 D. Harvey)
王志弘(2009):〈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王泰升(2013):〈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之法治經驗〉,《原住民族文獻》,11:23-31。
王前龍(2008):〈台東地區國中小原住民族教育活動課程發展之研究第二年成果報告:以民族教育夥伴關係發展為例〉。
王梅霞(2006):《泰雅族》。台北:三民書局。
王梅霞(2009):〈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再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71:93-144。
王舒俐(2014):〈全球原住民運動與文化資產權:現狀、困境與呼籲〉,《芭樂人類學部落格》。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153。(2016/1/12瀏覽)
王錦義(2013):〈林務局運珍貴倒木 銅門村民阻路留樹〉,《自由時報》,2013-12-27。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41741。(2016/5/31瀏覽)
王增勇(2002):〈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文化的相容性〉,《中央社會文化學報》,14:131-166。
中央研究院(2003):《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第一版,(台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9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編繪,森林計畫事業林野區分圖(電子地圖,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37《森林計畫事業報告書》),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http://thcts.sinica.edu.tw/view.php)。】(2016/3/15瀏覽)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96[1915]):《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著作者: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10):《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七冊,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著作者: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11[1939]):《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著作者: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中村勝、洪金珠(1997):《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台北:時報出版。
中國地理學會(2002):《91年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
文化資產創藝學系(2015):〈司馬庫斯頭目長老蒞佛大 分享部落文化〉,《佛光大學電子報》,2015年9月25日。http://www.fgu.edu.tw/newpage/fguwebs/webs/fguepaper/?pd_id=10145&typenum=121。(2016/6/15瀏覽)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2002):《生命開始的地方》DVD影片。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瓦歷斯‧諾幹(1999):〈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二十一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臺北: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27-151。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布興.大立(2007):《泰雅爾族的信仰與文化-神學的觀點》。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布興.大立(2012):《台灣原住民族生存的神學》。花蓮: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玉山神學院。
司法院(2012):〈司法院指定9地院102.1.1設原住民族專庭或專股〉,《司法周刊》,1615:1。http://www.judicial.gov.tw/jw9706/pdf/1615-1.pdf。(2016/3/12瀏覽)
司馬庫斯部落議會、泰雅爾司馬庫斯部落發展協會、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2011):《司馬庫斯SMANGUS》。苗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台邦.撒沙勒(2001):〈畫一張會說故事的地圖-魯凱族部落地圖的經驗〉,《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頁129-138。
台邦.撒沙勒(2008):〈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gane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69:9-44。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基金會(2014):《北泰雅原住民族土地使用計畫暨空間發展策略研擬成果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委託研究。
台灣原住民族自治聯盟(1999a):〈「讓原住民守護自己的家園-與愛護這塊土地的人們攜手合作」連署聲明〉,《中山大學-美麗之島BBS》, 1999年12月11日。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earth/M.944874012.A.html。(2016/04/13瀏覽)
台灣原住民族自治聯盟(1999b):〈請把馬告(棲蘭)林區還回來讓我們為它守護── 搶救台灣山林及護衛山林的文化〉《南方電子報》1999年12月22日。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991222.htm。(2016/04/13瀏覽)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2013):〈首次兩公約國際審查 盼各界重視〉,《台灣立報 》,2013年3月1日。https://tw.news.yahoo.com/首次兩公約國際審查-盼各界重視-160841421.html。(2016/06/23瀏覽)
比令亞布(2006):《泰雅族北勢群Maho(祖靈祭)復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蒙仁(1978):〈黑色的部落―¬―秀巒山村透視〉,《黑色的部落》。台北:時報文化。165-209。
古蒙仁(2014):〈重返司馬庫斯(上)(下)〉,《中國時報》藝文副刊。2014年3月3、4日。
多奧(2012):〈從土地政策談原住民土地為何流失〉(原刊《一九八八還我土地運動座談會專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計畫(Facebook社團檔案)》。https://www.facebook.com/notes/207725329242652/原住民土地為何流失:從土地政策談起%20%20多奧講/1302192479795926/。(2016/4/13瀏覽)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1991):《泰雅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新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
朱瑞墉(2009):〈照亮深山裡的部落司馬庫斯的故事〉,《源 》,77:4-1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補辦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實施計畫》,行政院 96 年 1 月 12 日院臺建字第 0960080865 號函核定。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mypdf/ABLAND03.pdf (2016/4/13瀏覽)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打造一座原住民族文獻館──「原住民族文獻現況」座談會〉,《原住民族文獻》,創刊:4-22。
伊凡諾幹(2012):〈泰雅族傳統領域及其行政區劃的歷史政治地理研究以Tayal[Meicyubus](泰雅族鹿場社群)〉,《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2(1):131-174。
伊凡諾幹(2010):〈由「蕃地」到「山地鄉」—戰後初期臺灣行政區域調整下的空間政治與原住民族領土權〉發表於「新區劃.新思維:2010年地方自治新局的開創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辦。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
余光弘(1984):〈台灣高山族農業技術的變遷及調適〉,《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18、19、20 (合刊): 181-197。
李文良(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日章譯(1984):《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Natural Law: 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Philosophy)。台北:聯經。(原著作者 A. P. d’Entreves)
李永展、林泠(譯)(1999):《土地的守護神:原住民與地球的健康》(Guardians of the Land: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 Health of the Earth)。台北:綠科資訊-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原著作者 A. T. Durning)
李尚軒(2014):《從山林開發與榮民安置到觀光發展-以戰後棲蘭山開發與轉型為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慈敏 (1991):《族群動員--以台灣原住民二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根政(2005):《台灣山林的悲歌,森林大滅絕》,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李涵茹、王志弘(2016):〈構框與織網:臺灣濕地的社會生產與治理〉,《地理研究》,64:115-148。
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台北:左岸文化。(原著作者 A. Giddens)
李靜慧(2013):《從贈禮到封鎖: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北部山區原住民的認識與控制》(1895-1909)》。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2006):〈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3:93-103。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原著作者 B. Anderson)
吳信政、汪明輝(2003):〈原住民族山川傳統名稱調查研究第三期計畫〉,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吳宛憶(2010):〈《原報》與《獵人文化》的抗爭與回歸〉,《原教界》,35:20-23。
吳錦發主編(1987):《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出版社。
吳樹欉(2000):《台灣原住民族土地財產權制度變遷之研究─日治時期迄今從共同所有到個別所有的演變》。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吳樹欉(1999):〈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劃設「高砂族保留地」的探討--統治者意識形態與現實利益衝突觀點的分析〉,《近代中國》,133:140-161。
汪明輝(1992):〈Hupa: 阿里山鄒族傳統的領域〉,《地理研究》,18:01-52。
汪明輝(1998):〈原住民空間策略-分享與共有台灣:一個內在研究者關於原住民族領域的幾點思考〉。收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頁205-245)。台北:台灣師大人文中心。
汪明輝(2002):《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與歷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汪明輝(2009a):〈臺灣原住民族知識論之建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汪明輝(2009b):〈原住民研究生的解殖方法:回應Linda Tuhiwai Smith的25套計畫,《原教界》,0 : 26。
花孟璟(2014):〈噴漆光復鄉公所 馬太攻守聯盟爭改鄉名〉,A14北部新聞,《自由時報》,2014年10月21日。
法務部(2011):〈文化資產保存法〉(民國100年11月09日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1。(2016/4/13瀏覽)
林俊強(2005):《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柏燕(2009):《前進李崠山》。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林茂成、范燕秋、瓦歷斯‧諾幹撰稿(2005):《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林益仁(2002):〈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 〉,《文化研究月報》。第11期,2002年1月15日。http://in.ncu.edu.tw/csa/oldjournal/11/journal_park76.htm。
林益仁(2004):〈「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博物館學季刊》,18(2):25-38。
林益仁(2015):〈泰雅族的生態觀〉,《原住民族文獻》,23:23-28。
林益仁、馬薩道輝(2003):《泰雅族生態智慧之探討:以雪見為例》,苗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益仁、王信翰(2014):〈自然資源的治理 :〈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 (4 ):139-72。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
林淑雅(2006):《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家鴻(2016):〈泰雅爾族福音傳入70週年神學講座〉,《台灣教會公報》,3363:6。
林暉鈞(譯)(2013):《世界史的結構》。台北:心靈工坊。(原著作者柄谷行人)
林暉鈞(譯)(2014):《哲學的起源》。台北:心靈工坊。(原著作者柄谷行人)
林詩庭(譯)(2014):《總力戰與臺灣: 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著作者近藤正己)
林誠(2014):《大甲溪流域泰雅爾變遷傳奇─林誠牧師回憶錄》。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林鴻信(1997):《繼續改革中的教會--認識長老教會》。台北:禮記。
拔尚(蕭世暉)(2010):〈希望的種籽〉,《主流與支流的匯流─災後的文化再生》(第四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手冊),蔡瑞月文化基金會。59-63。
宜蘭縣史館網站(2015):〈Puqing na Tayal泰雅的根源〉,http://ylhm.e-land.gov.tw/exhibition/gaga/2-2.html。(2016/4/13瀏覽)
拉互依.倚岕(2006):〈Qyunam Smangus : Klahang Hlahuy ru Mqbaq Minnanaq
司馬庫斯傳統領域踏勘紀實:自然學習與森林守護〉,《生態臺灣》,11:69-84。
拉互依.倚岕(2008):《Ima nyux Kmal Kinbaqan Mnanu: Gaga ru Sngusun Qalang Smangus是誰在講甚麼樣的知識-Smangus部落主體性建構與地方知識實踐》。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
紀駿傑(1996):〈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第一屆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紀駿傑(1998):〈環境殖民--資本主義生產擴張下的台灣原住民土地與資源權〉,《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8-1~8-23。
周婉窈(2014):《少年台灣史》。台北:玉山社。
官大偉(2008):〈從泰雅族部落的人河關係談石門水庫集水區治理:一個結合民族生態學與政治生態學的觀點〉,《生態台灣》,20:38-43。
官大偉(2010a):〈空間秩序、地理再現與生態政治-從台灣山地資源利用/保育的歷史談起〉,《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年11月6日至7日。
官大偉(2010b):〈Gaga的空間性:以馬里光(Mrqwang)流域泰雅部落的經驗為例〉, 《2010第三回日台原住民研究フオ-ラム: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主辦。168-194。
官大偉(2015):〈泰雅族的土地與正義:從Sbalay哲學談起〉,《原住民族法學通訊》(TIPSLAW電子報) 九月號。http://tipslaw.dscloud.me/wordpress/每月主題論文/九月份主題論文-泰雅族的土地與正義:從sbalay哲學談/。(2016/6/21瀏覽)
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與國土計畫 原住一個民族生態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4):43-61。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
范燕秋(2016):〈森丑之助與泰雅族醫師樂信‧瓦旦(Losin Wadan)的故事─追求和平共生之道〉,《臺灣博物季刊》,35(1):20-31。
姚人多(2003):〈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文化研究〉,《臺灣社會學》,6:223-266。
南投新聞(2014):〈信義布農族丹大立柱與宣示主權〉,2014年01月07日,http://www.youtube.com/watch?v=KIhjIfEAaYU&feature。(2015/12/20瀏覽)
洪廣冀(2000):《森林經營之部落、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以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廣冀(2006):〈林野利權的取用與控制、人群分類及族群: 以蘭陽溪中上游地域為中心(1890s-1930s)〉,《族群文化──「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許美智編),243-376。
洪廣冀(2014):〈看見百年前的臺灣山林〉,《故事》,2014年1月16日,http://gushi.tw/archives/331。(2015/6/20瀏覽)
洪廣冀、林俊強(2004):〈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展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37:51-96。
洪雯柔(2009):《批判俗民誌:比較教育方法論》。臺北:五南。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施正鋒編著(2015):《原住民族事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臺北:翰蘆。
施聖文(2012):《劃界的政治: 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孫大川(2000):《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3):〈(山海世界─《山海文化》暨月刊創刊號序文),《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台北:印刻出版社。
孫大川(2008):〈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4):175-196。
孫理蓮(1972):《這是我的同胞》(These my people)中譯本。台北:基督教芥菜種會。(原著作者 Lillian R. Dickson)
高日昌(2013):《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群對馬告國家公園設立意願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高雄縣鄉土教育教材研發與教學推廣小組(2008):〈抗日英雄拉荷阿雷〉,《中之關鄉土教材》。http://content.ks.edu.tw/33k/006_historictrail/004_kno06.html。(2015/12/20瀏覽)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資訊網(2015):〈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文版),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推動專案辦公室,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http://ctm-indigenous.vm.nthu.edu.tw/about-database/foregin-organization/61-2015-04-03-11-34-33。(2016/3/1瀏覽)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4a):〈丹大林區標部落名 布農族宣示主權〉,2014-01-0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g00HveyIy0&feature。(2015/12/20瀏覽)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4b):〈石磊腹地小 泰雅家族遷徙重"領域" 〉,2014-09-22,Atayal 原視族語新聞報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bx6CYmPT8。(2015/12/20瀏覽)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6):〈捍衛原民生態系統 9國代表簽台灣宣言〉,2016-03-20,新聞報導,file:///Users/mac/Desktop/IP%20/ip-eco/國際生態農夫交流2010-2016/國際生態農夫2016/捍衛原民生態系統%209國代表簽台灣宣言。(2016/4/10瀏覽)
泰雅爾民族議會Facebook粉絲專頁(2015):〈Tayal民族土地宣言〉,網誌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泰雅爾族民族議會-tayal-national-assembly/tayal民族土地宣言/961558527221479。(2016/4/13瀏覽)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原著作者 T. Cresswell)
特別報告員埃麗卡-伊雷娜·澤斯夫人(2001):〈原住民族與其土地的關係〉(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land),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文件,E/CN.4/Sub.2/2001/21,中文版。
特別報告員埃麗卡-伊雷娜·澤斯夫人(2004):〈原住民族對其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Indigenous peoples21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landYmPT8" ature"),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文件,E/CN.4/Sub.2/2004/30,中文版。
黃邦平(2014):〈原住民:部落正名 不要光復〉,A3焦點新聞,《自由時報》,2014年10月25日。
黃邦平、花孟璟、林子翔、佟振國、陳信仁、張瑞楨(2014):〈拒復興仁愛 山川部落爭「原」味〉,A12生活新聞,《自由時報》,2014年10月25日。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第一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康培德(2004):〈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台大文史哲學報》,299-318。
陳芷凡(2014):〈「第三空間」的辯證—再探《野百合之歌》與《笛鸛》之後殖民視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115-144。
陳政三(2008):〈郇和「北泰雅印象」:奎輝社紀行〉,《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台北:台灣書房。56-75。
陳舜玲(2002):《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炳琨(2010):〈地理學的區域研究進展與議題、尺度分析〉,《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1):59-95。
郭俊麟,黃清琦,鄭安睎(2014):〈「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的典藏現況與版本之考察〉,《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24:13–3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2):〈生態帝國主義〉(詞條),《環境科學大辭典》。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6803/。(2016/6/23瀏覽)
許哲明、王明志(2008):〈外國地名譯寫作法之探究〉,《編譯論叢》,1(1):141-182。
許春金等(2008):〈泰雅族傳統正義內涵之探討〉,《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0:125-174。
許瑞宋(譯)(2016):《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2版)(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臺北:聯經。(原著作者 D. Harvey)
許毓良(2008):〈清末桃園山區的原住民(1885-1895)─以「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為主的討論〉,《戀戀桃仔園:桃園文史研討論叢》。桃園:私立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育燕(2013):《再現Smangus:文化再現與地方主體再造》。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旭宜(譯)(1995):〈台灣總督府的「理蕃」體制和霧社事件〉,《台北文獻》,直字111:163-184。(原著作者 近藤正己)
張旭宜(1998):〈日據時期台灣原住民法律地位之爭辯〉,《台灣史料硏究》,12:14-24。
測量總隊編(1967):《五十三年度至五十五年度臺灣省山地保留地地籍測量、勘界、調查三年計劃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藏。
董恩慈、蕭世暉、蔡慧敏(2015):〈達悟人對現代環境治理的回應及永續性環境治理之開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3):1-42。
曾旭正(2010):〈地點、場所或所在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58:115-132。
黑帶巴彥(曾作振)(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黑帶巴彥(曾作振)(2004):〈現代泰雅族語的發展現況〉,《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19-1-28。
彭淮棟(譯)(2000):《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Out of Place: A Memoir)。臺北:立緒。(原著作者 E. Said)
詹素娟(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詹素娟(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 ─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 -166。
詹素娟(2011):〈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的身分變遷(1895-1950)〉,《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14。
達少瓦旦(2013):《「阿嬤說故事」歌曲專輯》。臺北市:禾廣娛樂。
傅大為(1993):〈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試讀台灣原住民的漢文書寫〉,《當代》,83 :28-49。
傅琪貽(2010):《大嵙崁流域北泰雅族抗日事件始末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楊長鎮(2000):〈土地與殖民:資源掠奪、生態變遷與土地所有制-一個初步的觀察與建議〉,「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簽訂週年研討會。2000年9月10日,台大法學院國際會議廳。
楊政賢(?):〈泰雅族鐵器、農具起源〉,《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619。(2016/5/25瀏覽)
楊南郡(1996):〈三百年夢魘─台灣大自然的退縮歷程〉,《尋訪月亮的腳印》,台中:晨星,119-136。
楊南郡編譯(2000):《生番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原著作者 森丑之助)
楊南郡(譯)(2011[1935]):《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南天。(原著作者 移川子之藏)
楊德睿(譯)(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原著作者 C. Geertz)
蔡慧敏等(2014):〈島嶼韌性社區與小島住民環境治理研究〉,《2014 科技部自然司永續發展整合研究成果發表會》。E77-90。
蔡源林(譯)(2000):《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原著作者E. Said)
蔡侑霖(2015):〈老哈盆部落遷村異地始末考察與歸還保留地的初步思考〉,《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第07期(2015 年12月24日),《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編輯委員會。http://interlocution.weebly.com/uploads/4/0/4/5/40456423/7n-1.pdf 。(2016/6/21瀏覽)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劉世鼎(2007):〈澳門的新殖民主義:透視2007年五一大遊行〉,《思想》,7:55-83。
劉阿榮(2005):〈永續發展與族群夥伴關係〉,《研考雙月刊》,29(5),92-102。
劉得興(2013):《後殖民語境下的神話再現: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書寫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論文。
劉翠溶(1999):〈中國歷史上關於山林川澤的觀念和制度〉,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6),1-4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劉宇陽(2008)〈「llingay na Papak-Waqa」~從泰雅繪本製作經驗談中文對泰雅語翻譯〉,2008全球原住民文化會議,http://indigenous.pristine.net/events/2008/wsic/presentations/liu_yu_yang_paper.htm。(2016/4/13瀏覽)
鄭光博(2006):《懷念、遙想泰雅故鄉的根源:從祖源觀念爭議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舞賽(2007):〈頭目保存法草案改稱傳統領袖〉,台灣立報 2007-7-18,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2037。(2016/4/5瀏覽)
墨科(譯)(2007):《邁向世界共和國》。台北:臺灣商務。(原著作者柄谷行人)
錢乃瑜(2014):《尖石泰雅鄉的前山與後山:地域資本化下的族群政治空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優繞‧依將、拉互依‧倚岕(2008):〈從 Smangus部落看服務與學習〉,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演講摘錄,國立交通大學開放教育推動中心。http://ocw.nctu.edu.tw/course_detail_1.php?bgid=18&gid=0&nid=168&pid=158#.V2Yj-0smUTQ。(2016/3/15瀏覽)
謝世忠(2008):〈界定狩獵-泰雅與太魯閣族的山林行走〉,《台灣風物》,58(2):69-94。
顏愛靜(2013):《土地資源概論》。台北:五南。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板橋:稻鄉。
藤井志津枝(1999):《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
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三)》。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蕭世暉(2012):〈矢志為受苦族人射下烈日的泰雅勇士—多奧.尤給海〉,《新使者雜誌》,133:63-70。
蕭世暉(2015):〈從光復地名到空間解殖化〉,《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1):117-126。
蕭世暉、蕭惠中(2003):〈國家公園是什麼?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談永續發展政策改革〉,《看守台灣》,5(1):44-49。
蕭惠中(2003):《一個抵抗空間的建構─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脈絡下的部落繪圖實踐》。國立臺灣大學環境資源及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恩加(2016):《原住民知識、農業生產與部落發展:泰雅族石磊部落自然農業》。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鐘丁茂、徐雪麗(2008):〈生態殖民主義與第三世界的環境正義〉,《台灣人文生態研究》,10(1):57-72。
顧恆湛(2014a):〈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台灣學誌》,9:83-109。
顧恆湛(2014b):〈隔離、監視與滲透--戰後初期臺灣山地治安體制建構之歷史考察(1945~1952)〉,《臺灣史學雜誌》,17:73-103。
Icyeh Sulung撰文 ; 張才洪繪圖(2009):《Pqwasan Tayal Qalang Smangus : 司馬庫斯泰雅學校》。司馬庫斯部落發展協會。
funformosa(2008):〈壯遊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淨身祈福儀式〉影片,上傳日期:2008年7月21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_T5k8b_ms。(2016/6/27瀏覽)
Pasang Hsiao(2013):〈20130225兩公約國際審查會原住民長老祈福〉影片,發佈日期:2013年2月25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IjlXpJqiU。(2016/6/27瀏覽)
Tasaw.Watan(2016):〈南澳泰雅族遷徙 口傳歷史傳千年宣言〉,2016-05-25,原住民族電視台新聞報導。http://titv.ipcf.org.tw/news-21276。(2016/6/5瀏覽)
Yuraw總編(2011):《自然人文手札》,司馬庫斯部落議會。
日文部分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0):《蕃地事情》,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科。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警務局編(1916-1943):《蕃社戶口》。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桂長平編(1938[1989]):《理蕃誌稿》第五編。
英文部分
Berkes, F. (1999). 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PA: Taylor & Francis.
Bishop, R. & Glynn, T. (1999). Culture Counts: Changing Pow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Dunmore Press Limited.
Braun, B. (2002). The Intemperate Rainforest: Nature, Culture and Power on Canada’s West Coas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x, P. & Elmqvist, T. (1997). Ecocolonialism and Indigenous-controlled Rainforest Preserves in Samoa, Ambio,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26(2):84-89.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Harvey, D.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Oxford :Blackwell.
Harvey, D. 2001. Globalization and the “Spatial Fix”, geographische. 2001(2):23-30.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1989). Indigenous and Tribal Peoples Convention, (No. 169),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http://www.ilo.org/dyn/normlex/en/f?p=NORMLEXPUB:12100:0::NO::P12100_ILO_CODE:C169. (Accessed Jan 16, 2016)
IPKRC(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s and Rights Commi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Union). (2010). Indigenous Geography. http://www.indigenousgeography.net. (Accessed Jan 16, 2016)
Jacoby, B. and Associates(ed.). (2003).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Service-Learning. Jossey-Bass.
James, K. (1999). Understanding successful partnerships and collaborations, Parks & Recreation, 34(5), 38-47.
Leedy, P. D., & Ormrod, J. E. (2005). Practical research: Planning and design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riginally published 1974.
Louis, R. P. (2007). Can You Hear us Now? Voices from the Margin: Using Indigenous Methodologies in Geographic Research, Geographical Research, 45(2):130 – 139.
Massey, D. (2005). For Space. SAGE Publications Ltd.
Mayo, M. and Taylor, M. (2002). Partnerships and power in community regeneration. In: Balloch, S. and Taylor, M. (Eds.). Partnership Working: Policy and Practice, 39-56.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Nan Wehipeihana. (2013). A Vision for Indigenous Evaluation, keynote address at the Australasian Evaluation Society Conference, in Brisbane, Australia. 3 Sep., 2013. http://nanwehipeihana.wordpress.com/2013/11/02/a-vision-for-indigenous-evaluation/ (Accessed May 10, 2016)
Nyikal, Harold. (2005). Neo-Colonialism In Africa: The Economic Crisis In Africa And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By The World Bank, IMF And WTO”. http://www.stanford.edu/class/e297a/Neo-Colonialism%20in%20Africa.pdf
(Accessed June 27, 2016)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2013).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System, Human Right Fact Sheet, No.9, Rev.2.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 http://www.ohchr.org/Documents/Publications/fs9Rev.2.pdf (Accessed July 20, 2015)
Scott, J. C. (1987).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iva, V. (2009). Soil Not Oil: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an Age of Climate Crisis(Excerpt). Alternatives Journal, 35(3):19,22-23.
Smith, Tuhiwai L.(1999&2012(2nd ed.)).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London: Zed Books Ltd.
United Nations. (2008). 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New York. http://www.un.org/esa/socdev/unpfii/documents/DRIPS_en.pdf (Accessed July 20, 2015)
United Nations. (2009). State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2007). Indigenous Peoples - Lands, Territori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Backgrounder of The sixth session of the 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New York. http://www.un.org/en/events/indigenousday/pdf/Backgrounder_LTNR_FINAL.pdf (Accessed July 20, 2015)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Paris: UNESCO.
Wilson, C. (2001).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by Linda Tuhiwai Smith, 1999, Zed Books, London.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 Issue 17, pp.214-217.
Wu, Rwei-ren. (2003). 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