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麗華 |
---|---|
論文名稱: |
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1 |
中文關鍵詞: | 時態 、中文態 、中文完成態 、語境單位 、語境組模 、動狀 、完結 、達成 |
英文關鍵詞: | tense and aspect, Chinese Aspect, Chinese Perfective aspect, situational context units, situational context components, activity-state, accomplishment, achiev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7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
以動詞「吃」為例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李麗華
摘要
研究中文態(Chinese Aspect),不能單從語法表層結構入手,還要從上下文語境觀察。本文從學生認知的角度介紹中文態,分析學習者中文態語境認知的情形,幫助學習者建構中文的時態認知體系。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語境構擬測驗問卷,由學習者自行構擬情境。受試者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程度,每一個程度各三十人,測驗題數共二十題,共取得1800筆學習者設計的情境。 針對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建構過程中錯誤認知和模糊認知的部分,根據學者理論和本文研究假設進行分析和討論。藉由統計方法,分析出學習者中文態認知標準定位、中文態認知差異情形、中文態語境類型。
研究結果有四:
(1) 學習者中文態認知的順序
過去動作(已經)現在動作(正在)未來動作(馬上)完結狀態(動量)達成狀態(口語化)完結狀態(經驗)完結狀態(複句)達成狀態(時量)達成和完結共存的狀態(V了O了)
(2) 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偏誤問題
「了」的時態認知、受事賓語特指性認知、語境包含關係認知、時間斷層的認知、動狀態語境認知、完結和達成狀態語境認知、兩種語法單一語境認知,和單一語法多種語境的認知。
(3) 句尾語境單位的六個功能解說
標示動作語境的時間參照點、標示完結狀態語境的完結時間點、隱含達成狀態情形說話者當時語氣、標示說話時點之前達成狀態、突顯動作進行和說話時間點重疊的當時動狀,以及達成動狀產生。
(4) 中文態語境的五個教學建議
介紹中文態時間結構的三個標示軸,時間結構認知和時間斷層修復,完結和達成語境教學,加強受事賓語限定認知,和加強動作和動狀語境的認知。
參考書目
Andersen, R. W. & Shirai, Y. 1996. Primacy of Aspect i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idgin/Creole Connection. In W. C. Ritchie and T. K.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Bardovi-Harlig, K. 2000. The Aspect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Vol. 50. Supplement 1, P. 191-275.
Chang, Vincent W. 1986. The Particle LE in Chinese Narrative Discourse: An Intrgrative Descriptive. Gainesville FL: Univerity of Florida PhD dissertation.
Comrie, B. 1976. Aspec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 1994.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siao, Yuchau E. 2003. Conceptualizations of GUO in Mandar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2:279-300.
Huang, Lillian M. 1988. Aspect: A General System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Rice University, 1988). Taipei: Student Book Co.
Li, Charles and S.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 P., & Shirai, Y. 2000. The Acquisition of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Salaberry, R., & Shirai, Y. (Eds.) 2002. The L2 Acquisition of Tense—Aspect Morphology.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Schell, Karyn. 2000. 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Aspect in L2 Spanish: A Longitudinal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0. MI: Bell & Howell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Smith, Carlota S. (2nd ed.) 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ai, James H-Y.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In D. Testen, V. Mishra and J. Drogo (eds.).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289-295.
Teng, S. H. 1973. Negation and Aspect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 15-37.
Teng, S. H. 1998. Acquisition of le in L2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Teachers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cago, IL.
Wen, Xiaohong. 1997. Acquisition of Chinese Aspect: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language of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LI, 117-118.
Yang, Jun. 2003. Back to the Basic: The Basic Function of Particle 了 Le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8:1, pp.77-96.
Yang, Suying. 1995. The Aspectual System of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ctoria, 1995). Michigan: A Bell & Howell Company.
王金鑫. 1998.〈動詞時間分類系統補述〉. 於《漢語學習》.第五期.總第107期. P.48-54。
王建華. 2002. 〈關於語境的構成語分類〉. 於《語言文字應用》.2002年第3期.P.2-9。
王建勤. 1997.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P.166-193。
左思民.1998.〈試論“體”的本質屬性〉. 於《漢語學習》.1998年第四期.總第107期. P.7-11。
石毓智. 2001.〈漢語的限定動詞和非限定動詞之別〉. 於《世界漢語教學》.第56期. P.23-27。
何寶璋.1994.〈談和語語法的一些特點〉.於《華文世界》.第71期. P.50-57.
吳福祥. 2002. 〈漢語能性補數結構”V得/不C”的語法化〉.於《中國語文》.第286期. p.29-49。
呂淑湘主編. 1999 《現代和語八百詞》台北:商務印書館,P.351-359。
李英哲. 2003. 〈從認知的視角看華語語會和語法教學〉. 於《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 P.1-11。
李鐵根. 1998.〈連動式中”了、著、過”的單用和連用〉.於《漢語學習》.第104期。P.14-18。
李鐵根. 1999.〈“了、著、過”呈現相對時功能的幾種用法〉.於《漢語學習》.第110期. P.15-17。
李鐵根. 1999.〈定語位置上的“了、著、過”〉.於《世界漢語學習》.1999年第3期.總第49期. P.55-63。
周紅. 2002. 〈漢語認知語法研究動態〉. 於《漢語學習》.2002年第6期。P.51-57。
屈承熹. 2003.〈功能篇章與法及其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 於《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教學處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立鑫. 1998. 〈試論“了”的時體特徵〉.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年第1期。P.105-120。
胡壯麟. 2002. 〈語境研究的多元化〉. 於《外語教學語研究》.第34卷.第3期. P. 161-166。
崔希亮. 2003. 〈認知語言學: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
張佩茹. 2004. 《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慎敏、黃居仁. 1997. 〈現代漢語「起來」的方向語意及起始動貌〉. 於《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 .P. 147-157。
張曉鈴. 1986. 〈試論“過”與“了”的關係〉.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年.第1期。P.48-57。
莊舒文. 2002.《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 於《中國語文》.第六期. P.401-422。
陳立民. 2002. 〈漢語的時態和時態成分〉. 於《語言研究》.2002年.第3期。P.14-31。
陳忠. 2002. 〈“了”的隱現規律及其成因考察〉. 於《漢語學習》.2002年第2期。P.22-27。
陶紅印. 2000. 〈從吃看動詞論元結構的動態特徵〉. 於《語言研究》.第40期. P.21-38。
曾金金. 2003. 〈由平衡語料庫和中介語語料看漢語被字句表述的文化意蘊〉. 於《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Vol.14, No.2.
黃美金. 1990 .〈’了’:漢語中一個標示「界限」的符號〉. 《第二屆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P.247-259
楊永龍. 2002. 〈已經”的初見時代及成詞過程〉. 於《中國語文》.第286期。
楊德峰. 2001. 〈初級漢語教材語法點確定、編排中存在的問題〉. 於《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2期。P.81-87。
靳洪剛.1997. 《語言獲得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熊文華. 1999.〈關於漢語和英語的時與體〉. 於《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集刊》.第三輯。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和語學院. P.331-334。
趙元任. 1968.《中國話語法》.香港:中文大學。
趙立江.1997.〈留學習者“了”的習得過程考察與分析〉.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P.112-124。
劉月華、潘文娛和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勳寧. 2001. 〈現代和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解說〉. 於《對外和語研究的跨學科探索》。P.56-73。
鄭良偉. 1997. 《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鄧守信. 1986.〈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於《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P. 30-37。
魯川、繼瑞隆、劉欽榮.2002.〈漢語句子語塊序列的認知研究和交際研究〉. 於《漢語學習》.2002年第2期. P.13-23。
蕭國政、.郭婷婷. 2001. 〈“動詞+了+數量+了“的動態結構及“了”的意義語功能〉. 於《現代中國語研究》創刊第2期. P.50-58
鍾紹春、劉大有. 1996. 〈時態逼近關係及時態邏輯的擴充〉.《軟件學報》. Vo.7, No.2, p.119-127。
譚曉晨. 2002. 〈語境的動態研究〉. 於《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6期. .P. 50-53。
中央研究院 《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