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沛青
Kuo, Pei-Ching
論文名稱: 南管新錦珠交加戲研究
A Study of Sinjin Jhu, Traditional theater groups
指導教授: 呂錘寬
Lu, Chui-K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新錦珠錦上花交加戲王包南管戲
英文關鍵詞: SinjinJhu, Jinshanghua, kau1-ka1-hi3, Bao Wang, Nankuan Opera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8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管新錦珠」交加戲班,創立於1949年。光復後帶領交加戲至全新局面,豐富表演內涵並開枝散葉,進而影響其他劇種。新錦珠承襲自泉郡錦上花,其音樂特點為前場唱腔運用南管曲,後場音樂為北管系統鑼鼓。身段保留七腳戲優雅婉約之特色及加入京劇武戲熱鬧之風格。其劇種特點為「南唱北打」及「南北交加」,有南北融合之意味。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在於研究新錦珠交加戲班,從創立至今的歷史過程以及其劇種的藝術特色。從探究泉郡錦上花歷史背景,來瞭解當時為了生存加以變化至交加戲的過程及後來新錦珠承襲的戲劇特點,包括音樂運用、身段藝術、展演特色,加以記錄並探討新錦珠從起始至今的藝術傳承以及其貢獻。
    本論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為南管新錦珠成立沿革,從泉郡錦上花歷史脈絡展開做介紹,再對新錦珠成立至今的時間過程,劇團組職、養成訓練、重要成員藝術貢獻做概括性敘述;第二章為南管新錦珠經典劇目記錄分類及重要演出敘述;第三章為南管新錦珠音樂藝術展演特色,藉由採譜、記錄、訪問、影像呈現交加戲之藝術特點,進而瞭解新錦珠發展轉變以及為台灣傳統藝術文化的貢獻。

    NanguanSinjinJhuTraditional theater groups of kau1-ka1-hi3, established in 1949, played a big role in leadingkau1-ka1-hi3 into a new era since Taiwan handed over from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1945.
    SinjinJhu not only enriched the performance contents but also influenced other type of dramas when ex-SinjinJhumembers joined in various type of performances arts.
    SinjinJhu, inherited from CyuanjyunJinshanghua,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northern and southern of China art skills, nanguan singing techniques, beiguan background music, tsit4-kio2 hi3 graceful postures, Chinese opera kongfu style called "North-South Cross", and therefore makesSinjinJhua new fusion performance art.
    SinjinJhu as the research target of this essay, we will study on it’s history and also cover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erformances.
    By Starting from research onSinjinJhu’s predecessor CyuanjyunJinshanghua, we are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kau1-ka1-hi3evolving process and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SinjinJhu inherited, including music, postures, performances traits and we also cover the legacy and contributions that SinjinJhuachieved.
    Following this research process, we structured this essay into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contains the SinjinJhuhistory, including how they inherited from CyuanjyunJinshanghua, development timelin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ining techniques and key members’ contributions.
    Chapter two cove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njinJhuperformances lists and briefs on key signature performances.
    In chapter three we will have a discussion 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jinJhuperformances by sheet music collecting, interviews and video recording. Finally, to conclude on SinjinJhu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aiwan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iii 凡例 v 序論 1 一、關於交加戲名稱略述 3 二、交加戲發展 9 三、台灣交加戲相關研究概況 12 四、研究方法 15 第一章 南管新錦珠成立沿革 17 第一節 南管新錦珠劇團的承襲–泉郡錦上花 18 ﹙一﹚ 泉郡錦上花劇團 18 ﹙二﹚ 泉郡錦上花劇團創辦人–王包、王萬福 21 ﹙三﹚ 戲曲特色 25 第二節 南管新錦珠劇團的創立 28 ﹙一﹚ 台中南管新錦珠劇團 28 ﹙二﹚ 錦玉鳳、台南新錦珠劇團 31 ﹙三﹚ 南管新錦珠劇團 33 第三節 南管新錦珠劇團組織與養成訓練 35 ﹙一﹚ 劇團組織 35 ﹙二﹚ 演員來源 38 ﹙三﹚ 養成訓練 39 ﹙四﹚ 歷年團員 40 第二章 南管新錦珠演出劇目來源分類與活動 57 第一節 演出劇目來源分類 57 ﹙一﹚ 承襲「泉郡錦上花」劇團劇目 57 ﹙二﹚ 七腳戲劇目及改編其他劇種劇目 58 ﹙三﹚ 南管新錦珠保存經典劇目 59 第二節 歷年比賽與演出活動 60 ﹙一﹚ 全國戲劇比賽 60 ﹙二﹚ 國外演出活動 60 ﹙三﹚ 政府機關邀約演出活動 61 第三節 推廣教學與兩岸交流演出活動 64 ﹙一﹚ 大專院校教學活動 64 ﹙二﹚ 社區傳習計畫教學 65 ﹙三﹚ 海峽兩岸交流演出活動 66 第三章 南管新錦珠音樂藝術展演特色 69 第一節 前場唱腔的運用 69 ﹙一﹚ 南管曲 70 ﹙二﹚ 創作曲 81 ﹙三﹚ 民間小調 84 第二節 後場音樂的樂器使用與編制 87 ﹙一﹚ 文場樂器使用與編制 87 ﹙二﹚ 武場樂器使用與編制 91 ﹙三﹚ 交加戲過場音樂的運用 94 第三節 南管新錦珠展演特色呈現 100 ﹙一﹚ 腳色與身段 101 ﹙二﹚ 劇本文學分析-以《一文錢》為例 108 ﹙三﹚ 唱腔藝術 112 結論 117 附錄 121 引用資料 130

    專書
    王振義 著,《台灣的北管》,台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王耀華、劉春曙 著,《福建南音初探》,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呂訴上 著,《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市:銀華出版部,1974。
    呂錘寬 著,《泉州絃管(南管)研究》,台北市:學藝出版社,1982。
    呂錘寬 著,《臺灣的南管》,台北市:樂韻出版社,1986。
    呂錘寬 著,《泉州絃管指譜叢編》,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87。
    吳捷秋 著,《梨園戲藝術史論》,台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3。
    李國俊 著,《千載清音–南管》,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呂錘寬 著,《台灣傳統音樂》,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1996。
    辛晚教 著,《南管戲》,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呂錘寬 著,《臺灣傳統樂器》,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呂錘寬 著,《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
    孟瑤 著,《中國戲曲史》,台北市:傳記文學,1979。
    林麗紅、李國俊 著,《周永松先生紀念專輯: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0。
    林珀姬 著,《南管曲唱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4。
    林朝號 著,《簡約、雍容、狂野–亞太傳統打擊樂器特展》,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徐亞湘 著,《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0。
    張炫文 著,《台灣歌子戲音樂》,台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許常惠 著,《民族音樂學導論》,台北市:樂韻出版社,1993。
    許常惠 等著,《彰化縣音樂發展史論述稿》,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莫光華 著,《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市:南天書局,1999。
    曾永義 著,《說戲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6。
    曾永義 著,《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市:東華出版社,1997。
    溫秋菊 著,《平劇中武場音樂之研究》,台北市:學藝出版社,1989。
    溫秋菊 著,《平劇鑼鼓結構與應用的分析》,台北市:學藝出版社,1989。
    溫秋菊 著,《侯佑宗的平劇鑼鼓》,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
    劉鴻溝 編,《閩南音樂指譜全集》,台北市:學藝出版社,1953。
    劉嘯高、顧曼莊 合著,《福建的高甲戲》,華東戲曲劇種介紹第五集,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5。
    劉念茲 著,《南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
    (未註明),《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林鶴宜 著,《台灣戲劇史》,頁171~172 台北:空大出版社,2003。
    呂錘寬 著,《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
    呂錘寬 著,《台灣傳統音樂概論•器樂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
    陳之正 著,《民樂瑰寶–台灣的北管與南管》,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
    呂鈺秀 著,《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
    李紹宗、夏玉潤 主編,《中國劇目辭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徐培均、范民聲 主編,《中國古典名劇鑑賞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黃菊盛 主編,《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董忠司 總編纂,《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董峰政 主編,《台語通用拼音字典(推廣版)》,台南:寧南語言文化協會,2006。
    劉波 主編《中國民間藝術術語大辭典》,大陸農村讀物出版社,1990。

    學術論文
    吳慧甄,《台灣北管藝師邱火榮先生福路派鑼鼓樂之收集整理》,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報告,1999。
    何翎甄,《南管散曲【長潮陽春】滾門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音樂理論組畢業論文,2003。
    林麗紅,《台灣高甲戲的發展–以員林生新樂劇團為研究對象》,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陳永生,《京劇鑼鼓中鼓佬的手勢研究》,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班研究報告,1999。
    陳怡璉,《南管曲〈望明月〉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音樂理論組學士論文,2006。
    陳佳雯,《台灣所見南管系統的戲劇鑼鼓研究–以小梨園《高文舉》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莊惇惠,《【倒頭風入松】曲牌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布袋戲後場音樂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音樂理論組畢業論文,2002。
    張桂菁,《台灣歌子戲文場樂器的變遷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曾宇歆,《定本制歌子戲劇本中的曲調應用–以廖瓊枝之《山伯英台》和《陳三五娘》演唱版本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音樂學組學士論文,2005。
    楊堯鈞,《臺灣高甲戲及其基本唱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廖秋霞,《高文舉故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振家,《臺灣亂彈戲西路鑼鼓的戲劇應用》,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論文,1997。
    施宜君,《從「高文舉」一劇探討臺灣交加戲音樂之運用–以南管新錦珠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呂冠儀,《臺灣歌子戲武場音樂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論文,2002。
    林茂賢,《民間藝術綜合論文集–台灣傳統戲曲發展的困境》,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900。

    研討會論文
    林麗紅,〈台中南管新錦珠劇團的經營、演出及其影響〉,兩岸高甲戲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
    郭昭汝,〈從【長潮陽春】到【長滾】看南管曲中門頭的轉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07年音樂學研討會論文,未出版,2007。
    蔡欣欣,〈高甲戲淵源形成與藝術發展之考述–以雜技為基礎形成發展之地方戲曲劇種舉例〉,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簡巧珍,〈〈相思引〉〔主韻〕之曲、詞結構分析〉,八十三年全國文藝季千載清音–南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期刊
    王秋桂、吳素霞、陳美娥、楊玉君、莊淑芝,〈南管曲譜所收梨園戲佚曲表初稿〉,《民俗曲藝》,1992,卷76,頁114-144。
    田永輝,〈南管戲雜〉,《民俗曲藝》,1992,卷75,頁73-98。
    呂錘寬,〈臺灣的南管音樂與南管活動〉,《民俗曲藝》,1981,卷5,頁38-51。
    呂錘寬,〈南聲社與臺灣的絃館活動〉,《民俗曲藝》,1981,卷7,頁64-66。
    呂錘寬,〈近年來台灣南管戲活動〉,《民俗曲藝》,1982,卷15,頁67-73。
    吳捷秋,〈梨園戲研究〉,《民俗曲藝》,1992,卷75,頁4-72。
    吳捷秋,〈梨園戲研究〉,《民俗曲藝》,1992,卷76,頁1-58。
    林守武,〈深夜,他仍在琢磨–記高甲戲著名丑角演員蔡友輝〉,《戲劇論叢》,1984,卷2。
    采儀,〈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周永松先生紀念專輯〉,《彰化藝文》,2001,卷49。
    施瑞樓,〈南管戲曲與我〉,《民俗曲藝》,1981,卷7,頁67-75。
    施叔青,〈閩南梨園戲初探〉,《聯合文學》,1988,卷5,頁122-131。
    張伯萍,〈讓你眼花撩亂的高甲丑〉,《福建戲劇論叢》,1982,1。
    陳炎正,〈南管界的遺珠–王萬福先生〉,《民俗曲藝》,1987,卷50,頁91-94。
    黃美英,〈拜訪南管戲大師李翔石〉,《民俗曲藝》,1982,卷20,頁41-46。
    黃美英,〈隱沒在現在社會的民間劇團與藝人–記新錦珠的陳秀鳳〉,《民俗曲藝》,1984,卷31,頁36-49。
    曾金錚,〈梨園戲傳統劇目考〉,《民俗曲藝》,1992,卷75,頁99-133。
    楊玉君,〈梨園戲藝人–吳素霞小傳〉,《民俗曲藝》,1992,卷75,頁163-167。

    影音資料
    《高文舉》。南管新錦珠劇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
    《高文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6。
    《昭君和番》。南管新錦珠劇團,2014。
    《秦香蓮》。南管新錦珠劇團,20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