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妮端
Hung, Ni-Duan
論文名稱: 上古漢語副詞「乃」的來源與功能研究
A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Functions of Adverb "Nai" in Ancient Chinese
指導教授: 郭維茹
Kuo, Wei-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時間副詞承接副詞判斷副詞限定副詞
英文關鍵詞: Nai, time adverbs, consecutive adverbs, judge adverbs, limit adverb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副詞「乃」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副詞「乃」的來源與功能為研究主題,旨在爬梳語料文獻,以探求「乃」的發展脈絡,並就各功能的來源與使用進行討論。
    本文第二章嘗試考察副詞「乃」的來源。我們在參看前人研究,以及爬梳甲骨文語料的過程中,發現「乃」與「迺」關係密切。我們認為應是動詞「迺」藉由隱喻機制虛化為副詞,由原本表空間域的遠離,轉為表時間域的遠離,即「未來、後時」的時間概念,並根據主觀化與否,可分別作表順序與表後時兩類功能。隨後書寫者為求便利,遂以同音的「乃」通假為「迺」使用。
    本文第三、四章意在探討「乃」的功能來源與用法。由於語源不同,因此我們將把「乃」的副詞功能分為兩章探討:在第三章以時間副詞和承接副詞功能的討論為主,第四章則探討判斷副詞與限定副詞。在時間副詞方面,「乃」自商代始承繼「迺」的時間副詞功能,至周代以降,便全然取代「迺」在文獻中的使用。在承接副詞方面,當「乃」所承接的前後事件含有事理關係時,此時「乃」便經由語境吸收,發展為承接副詞;而其承接副詞功能可分為順承和逆承,表順承的「乃」可承接因果和條件關係的文句;表逆承的「乃」則表示與上句文意相悖的結果。在判斷副詞方面,其功能以表示對主語的特質、範圍、數量等進行解釋辨別;而判斷副詞「乃」的來源,我們認為可能是由指示代詞「乃」發展而來。在限定副詞方面,當「乃」處於對比語境時,便可表示對該謂語的限定,其限定功能可能來自「乃」的判斷功能,或者表順序、邏輯關係的功能。
    本文第五章主要討論「乃」自中古以降的發展,經爬梳語料發現:「乃」的使用數量與主要功能自元代開始發生變化。經考察語料,我們認為是同功能的「便」、「就」、「才」興盛,以致「乃」呈現衰落之象;至於限定功能則因受限於語境,且在中古時期有其他專職限定副詞的盛行,因此「乃」的限定功能就此衰落。
    此外,我們經考察發現:有些「乃」類雙音詞是「副詞 + 副詞」的組成,如「乃遂」;有些則是經由語用推理機制而來,如「無乃」、「毋乃」;有些則是偶然結合的詞組,如「而乃」、「非乃」。

    In this articl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make the adverb “Nai”(乃) as the subject for the research.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of the adverb.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reference from previous works, we would like to look deep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erb and do further discussion for each function on its origin and usage.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ould be focus on tracing the origin of the adverb “Nai”(乃). In the process of referring to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sourcing from oracle bone script, the word Nai(乃)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word “Nai”(迺). We consider the verb of“Nai (迺)”was being functional deprived and turned into a adverb due to metaphorical mechanism. And thus, the meaning conversed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space into the concept of time to show the idea of future tense in Chinese. The usage of the word had transferred along the subjective judgement of the user to illustrate the two functions: representing the meaning of “order” and “afterwards”. Subsequently, the writer adopted the homonymous “Nai(乃)” as the word “Nai”(迺).
    As 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of this article are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functional origin and the usage of "Nai"(乃).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source, we separate the discussion into two chapters. For chapter three, the discussion would be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 for time adverbs and the of consecutive adverbs. In chapter four, the discussion would be targeting on the function for judgement adverbs and the limit adverbs. On the aspect discussing the function of adverbs of time, the word Nai(乃) succeeded to the function of time adverb since the Shang Dynasty and fully took over it and adopted it in the literature during Zhou Dynasty . As for the searching of adverb of consecutive connections, the word“Nai”(乃) could be absorbed by the context and developed into consecutive connection adverb when Nai is connecting two events with affairs. The function of the adverb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two directions, including the successive and adversative directions. When the Nai is showing the successive function, which means the sentence is in the relation of causation and condition. On contrary, when the Nai is representing the adversative function which means the sentence would show contrary result against the former sentence. In terms of judge adverbs, its function is to explain and distinguish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cope, quantity, etc. of the subject while judging the origin of the adverb "Nai"(乃), we consider it may developed from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Nai"(乃). In terms of limit adverbs, when "Nai" is being put in a contrasting context, it can indicate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dicate. The limiting function may come from the judg function of "Nai"(乃), or the function of order or logical relationship.
    The fifth chapter would main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Nai(乃) since the middle ages. Through identification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and main function of "Nai" have changed since the Yuan Dynasty. After examining the literature, we believe that the words with same functions like "Bian", "Ji" and "Cai" (便、即、才) prospered, and led to the decline of Nai(乃). As for the limited function of Nai was limited by the literature context during the Middle Ages when qualified adverbs were prevalent, and thus the limited function of Nai(乃) had declined.
    As for the part of disyllabic words, we found that some disyllabic words are in the composition of "adverb + adverb", such as "NaiSui"(乃遂); while some are obtained through pragmatic inference mechanism, such as "WuNai”(無乃) and "WuNai"(毋乃). And others were accidentally combined phrases, such as "ErNai”(而乃) and "FeiNai”(非乃).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語料 4 1.3 文獻回顧與探討 5 1.3.1 副詞類別與定義 5 1.3.2 副詞來源 9 1.3.3副詞「乃」研究回顧 11 1.3.3.1 出土文獻 11 1.3.3.2傳世文獻 15 1.3.3.2.1上古時期 16 1.3.3.2.2中古以降 22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24 1.4.1 研究方法 24 1.4.2 研究步驟 24 第二章 副詞「乃」來源試探 26 2.1 過去文獻評述 26 2.1.1副詞「乃」的由來 26 2.1.2過去「迺」的相關研究 29 2.2 「乃」與「迺」 34 2.2.1 「乃」、「迺」的性質與關係 35 2.2.2 「乃」、「迺」使用情況與興替 38 2.2.2.1「乃」替代「迺」 39 2.2.2.2「迺」和「乃」的使用情況 43 2.3 副詞「乃」來源 47 2.3.1 「迺」演變為副詞的條件 48 2.3.2 副詞「迺」語法化歷程 52 2.3.3 「乃」成為主流字形 58 2.4 小結 63 第三章 時間副詞、承接副詞 66 3.1 時間副詞功能 66 3.1.1 表後時功能 67 3.1.2 表示順序功能 69 3.1.3 時間副詞功能形成 72 3.2 承接副詞功能 76 3.2.1 從時間到邏輯 76 3.2.2 順承功能 81 3.2.3 逆承功能 84 3.2.3.1「乃」表逆承的使用情況 84 3.2.3.2 逆承功能來源 87 3.2.4 「乃遂」、「而乃」 91 3.2.4.1 「乃遂」 91 3.2.4.2 「而乃」 95 3.3 小結 98 第四章 判斷副詞、限定副詞 100 4.1判斷副詞功能形成 100 4.1.1 何以稱作「判斷副詞」 100 4.1.2 判斷功能形成來源 102 4.1.3 「無乃」、「毋乃」、「非乃」 108 4.2 限定副詞功能形成 117 4.2.1 限定副詞「乃」來源 118 4.2.2 限定副詞「乃」的演變機制 124 4.2.3限定副詞「乃」用法 126 4.3 小結 129 第五章 「乃」自上古以後的發展 131 5.1「乃」的衰落 131 5.1.1「乃」在中古的使用情形 131 5.1.2「乃」在近代的使用情形 140 5.1.2.1隋唐至宋代 140 5.1.2.2元代以後 142 5.2取代「乃」的成分 149 5.2.1表後時 150 5.2.2表順序 153 5.2.3承接邏輯關係 156 5.2.4判斷副詞之功能 160 5.2.5表限定義 164 5.2.5.1「便」、「就」、「才」 164 5.2.5.2其他成分對「乃」限定功能的抑制 167 5.3小結 171 第六章 結論 173 6.1研究成果 173 6.2未來展望 176 參考文獻 177

    1.古典文獻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1999,《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
    〔晉〕張華撰,范寧校正,1980,《博物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梁〕顧野王撰,1963,《玉篇》,台北:新興書局。
    〔唐〕釋慧琳正編,〔遼〕釋希麟續編,1985,《一切經音義》,新北:大通書局。
    〔唐〕陸德明撰,黃焯斷句,1983年,《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
    〔唐〕房玄齡等撰,曹文柱等標點,1995,《晉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宋〕陳彭年等重修,1976,《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清〕劉淇,1954,《助字辨略》,北京:中華書局。
    〔清〕王引之,1956,《經傳釋詞》,北京:中華書局。
    〔清〕馬建忠,1959,《馬氏文通》,臺北:新興書局。
    〔清〕阮元校勘,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清〕朱駿聲,1974,《說文通訓定聲》,台北:宏業書局。
    〔清〕徐中舒主編,1988,《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清〕章太炎,2006,《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顧靄吉編撰,1986,《隸辨》,北京:中華書局。
    〔清〕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清〕鈕樹玉,2002,《說文解字校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近人論著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瑞〕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1995,《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美〕屈承熙著,潘文國等譯,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丁素紅,2017,〈「無乃……乎」構式化的語用動因─基於《左傳》用例的分析〉,《陰山學刊》,第30卷第3期,頁5-8。
    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王 力,1937,〈中國文法中的繫詞〉,《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期,頁1 – 67。
    ───,1954,《中國語法理論》,北京:中華書局。
    ───,1962,《古代漢語(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4,《同源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叔岷,1978,《古書虛字新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王 娟,2004,《甲骨文時間範疇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 寧,2010,〈卜辭「易日」與《堯典》「平在朔易」合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67#_edn1)。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編,1996,《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
    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琳儀,2004,〈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頁1-11。
    刑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44,《文言虛字》,臺北:開明書店。
    ───,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5,《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宋華強,2006,〈新蔡簡和《柬大王泊旱》的「乃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25)。
    谷峰,2010,《先秦漢語情態副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吳福祥,2006,〈語法化演變的共相與殊相〉,《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頁107-140。
    吳克毅,2016,〈試論先秦條件後項標記「斯」的形成-兼論構式對語法標記功能的約制〉,《中國文學研究》第41期,頁1 - 40。
    李宗江,1999,〈「即」、「就」、「便」的歷時關係〉,《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頁139-150。
    ───,1999,〈漢語限制副詞的演變〉,《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頁240-261。
    李佐豐,1998,〈先秦漢語副詞分類〉,《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言出版社),頁161 – 171。
    ───,2003,《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
    李 明,2008年,〈說「即心即佛」 ─ 唐宋時期的一類特殊焦點格式〉,《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一輯,頁96 - 107。
    ───,2010年〈從話題看唐五代的虛詞「即」- 兼談唐五代虛詞「便、則、遂、乃」的用法〉,《漢語史學報》第十輯,頁157 – 169。
    沈家煊,1998,〈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當代語言學》第3期,頁41-46。
    ───,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3卷第4期,頁268 - 320。
    ───,2009年〈跟語法化機制有關的三對概念〉,《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四)》(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33 – 345。
    肖婭曼,2006,《漢語係詞「是」的來源與成因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何琳儀,2004,〈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頁 1 – 11。
    巫雪如,2010,〈上古語氣詞「與」「邪」新探─以出土文獻為主的論述〉,《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二期,頁79-118。
    巫稱喜,2016,《甲骨命辭新說》,香港:世界華語出版社。
    武振玉,2007,〈兩周金文中「乃」字的詞性和用法〉,《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82–85。
    ───,2010,《兩周金文虛詞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周法高,1972,《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篇》,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1972,《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篇》,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1988,〈論上古漢語中的繫詞〉,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周世平,2019,〈上古語氣詞「邪/與」的來源與表達功能─補證與新說〉,《中國文學研究》第四十八期,頁33-70。
    房玉清,2008,《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洪 波,2010,《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
    洪 颺,2016《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文類纂》,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
    屈萬里,1984,《尚書今註今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3,《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胡雲鳳,2014,〈甲、金文「廼」字用法研究〉,《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5期,頁97-104。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2017,《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孫玉文,2002,〈說無(毋)乃〉,《中國語文》,第2期,頁8-9。
    孫尊章,2005《先秦時間副詞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雅平,2017,《漢語轉折義詞的來源考察》,江西:江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小薇、李小軍,2016,〈限定副詞來源探析〉,《歷史語言學研究》,第1期,頁159-174。
    馬承源主編,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順全,2012,《多義副詞的語法化順序和習得順序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年福,2001,《甲骨文動詞詞匯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張玉金,1994,《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2001,《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亞軍,2012,《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齊瀘揚、陳昌來,200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顯成、熊昌華,2015,〈簡帛副詞研究價值〉,《古漢語語法研究新論─出土文獻與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2-22。
    張麗麗,2009,〈從限定副詞到充分條件連詞〉,《清華學報》第三十九卷第3期,頁355 – 388。
    ───,2011,〈轉折義副詞「反」、「卻」、「倒」的歷史演變與用法分布〉,《漢學研究》第二十九卷第4期,頁253 – 288。
    ───,2012a,〈從回指到承接──試論「就」與「即」承接功能的來源〉,
    《台大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頁309 – 358。
    ───,2012b,〈從限定到轉折〉,《臺大中文學報》第36期,頁245 –298。
    ───,2015a,〈「即」、「就」、「便」時間副詞功能的形成〉,《語言曁語言學》第十六卷第2期,頁139 – 168。
    ───,2015b,〈「便」的語法化考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三期,頁151-202。
    張國艷,2002,《甲骨文副詞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所碩士論文。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201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
    ───,2012,《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上海:中西書局。
    ───,2013,《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
    ───,2015,《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
    ───,2016,《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上海:中西書局。
    ───,2017,《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中西書局。
    ───,2018,《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上海:中西書局。
    梅 廣,2018,《上古漢語語法綱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陸儉明、馬真,1999,〈關於時間副詞〉,《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頁98 – 127。
    ───,1999,〈說「反而」〉,《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頁143-152。
    梁銀峰,2012,〈漢語繫詞「是」的形成機制〉,《語言研究》第32卷第4期,頁43 - 49。
    郭錫良,1990,〈關於繫詞「是」產生年代和來源論爭的幾點認識〉,《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22-239。
    ───,2005,〈先秦語氣詞新探〉,《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53- 81。
    ───,2005,〈遠古漢語的詞類系統〉,《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92 - 216。
    郭 莉,2004,《兩周金文副詞初探》,廣東:華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衛東,2008,《高僧傳時間副詞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許 娟,2003,《副詞「就」的語法化歷程及其語義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楊如雪,2016,《國文語法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樹達,2006,《詞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黃易青,2016,〈先秦虛詞「實」、「維」、「伊」、「繄」的用法及其詞源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57-67。
    黃 珊,1996,《古漢語副詞的來源》,《中國語文》第3期,頁220 – 228。
    黃 綺,1980,〈論古韻分部及支、脂、之是否應分為三〉,《河北大學學報》第2期,頁73-93。
    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2008,《古書虛詞通解》,北京:中華書局。
    裴學海,1975,《古書虛字集釋》,臺北:成偉出版社。
    葛佳才,2005a,《東漢副詞系統研究》,湖南:岳麓書社。
    ───,2005b,〈《太平經》中表順承關係的「反」〉,《語文研究》第1期,頁32-36。
    趙 娟,2007,〈《戰國策》副詞與甲骨文副詞比較研究〉,《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83期,頁82 – 84。
    董俊彥,1997,〈「無乃」(毋乃)語法解〉,《國文學報》第26期,頁207 – 223。
    管燮初,1981,《殷虛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1981,《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秋平、王慧萍,2011,〈從語義地圖談「然後」〉,收錄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五)》(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54 - 311。
    劉承慧,2003,〈古漢語實詞的複合化〉,《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頁107-139。
    ───,2010,〈先秦「則」、「即」的功能分化及演變機制〉(未刊稿)。
    劉景農,1994,《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劉麗慧,2012,《複音順承連詞演化考察》,江西: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魏培泉,1982,《莊子語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頁199-230。
    ───,2004,《漢魏六朝稱代詞》,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2019,〈上古漢語指示詞的語法化〉,漢語語法化的通與變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會議論文。
    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著,2011,《漢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魯實先,1973,《假借溯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蘭碧仙,2016,〈從出土文獻看副詞「乃」的順承義衍化〉,《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頁127–131。
    嚴明,2009,〈也說上甲微的「假中」與「追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76)。
    裘錫圭,2008,〈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93)。
    Paul J. Hopper&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張麗麗譯,2013,《語法化》,臺北:中研院語言所。
    Bernd Heine&Tania Kuteva.2002.”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電子資源
    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cgi-bin/kiwi/akiwi/kiwi.sh/
    中央研究院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middle/
    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cgi-bin/kiwi/pkiwi/kiwi.sh/
    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http://inscription.asdc.sinica.edu.tw/
    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https://ctext.org/zh
    小學堂上古音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shangguyin/
    小學堂字形演變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yanbian
    漢語多功能字庫,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