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樓毓珮
論文名稱: 實踐人文精神的教育改革對教師自我反思影響之研究~以開平高中人文精神教育實驗為例~
指導教授: 郭生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人文精神教育改革教師自我反思開平高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行動研究的方法,探討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影響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為何,期以此反思經驗作為教師建構教育行為的使用理論(act-in-theory)。
    本研究以台北市開平高中為研究背景,探討該校三年來各項教育改革行動的意義,以及教師面對這些改革行動的自我反思。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蒐集該校87年至90年間的相關文件,資料來源有:教師的反思心得254篇、校長的反思心得73篇、教師反思團體的對話記錄10篇、以及研究者本身的反思心得32篇,透過「批判性反省」的方法來分析人文精神對學校教育改革的影響,以及教師對改革行動的詮釋與自我反思為何。
    透過研究者的反省、詮釋和行動實踐,本研究發現開平高中實踐的教育改革行動意義有以下四點:
    (一)改革傳統教育價值所導致的「失序」現象,正是催化教師自我反思和謀求解決教育困境的動力。
    (二)教師實踐人文精神的教育改革過程,亦是教師自我價值澄清的歷程。
    (三)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影響學校教育改革的品質,愈多「自主性行動反映」的教師,愈能發展出自主性的實踐理論。
    (四)透過教師的反思團體歷程,一方面提供教師情感性的支持,另一方面讓教師願意深度的自我揭露與反省,重新建構教育問題的解決模式。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和對本研究的反思心得,建議開平高中和當前的教育改革者都必須不斷的反省台灣教育背後的價值系統和推動教育改革的目的,唯有教師能自我反思,不斷地探索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的問題時,才能將人文精神落實於教學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定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人文精神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7 第二節 人文精神的教學改革行動……………………….11 第三節 教師自我反思對學校改革的意義……………….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33 第二節 研究的實踐層次………………………………….33 第三節 研究步驟………………………………………….34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35 第四節 資料分析的檢核………………………………….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38 第一節 改革過程中「失序」的意義…………………….38 第二節 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與意義……………………43 第三節 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歷程…………………………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75 參考文獻………………………………………………….………75 圖表 圖一 ……………………………………………..………34

    一、中文部分
    天下編輯(民86)海闊天空—教育的美麗新世界。台北:天下雜誌。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吳芝儀、李奉儒(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坤崇、歐慧敏(民89):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香君(民90):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實踐歷程之反思。開平高中教育行動研究報告(未出版)。
    洪謙德(民88):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出版社。
    孫中欣(民88):學業失敗的社會學研究。台北:揚智。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徐崇溫(民83):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結構群文化。
    夏林清、鄭村祺譯(民85):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台北:張老師。
    郭生玉(民75):教學的人本心理學基礎,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郭為藩(民73):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為藩(民84):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文化。
    陳伯璋(民76):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頁231-243。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民85):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民85):新竹市國小教師進修與辦理模式之研究—以國小上課五日制之實施為探討背景。新竹市政府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黃政傑(民86):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蔣年豐(民82):從海德格得現象學論中國先秦儒家的天命觀,載於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台北:桂冠。
    詹志禹、蔡金火(民90):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教師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揚智出版社。
    歐用生(民86):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9):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民88):教育哲學。台北:麗文文化公司。
    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顧忠華(譯)(民85):社會學的基本概論。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Adlman, C. (1989). The practical ethic takes priority over methodology, in : W. Carr(ed.)Quality in Teaching,173-182,London :Falmer.
    Apple, M .W.(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 RKP.
    Brown, A.(1988).Motivation to learn and understanding : On taking charge of one own learning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 5,311-321.
    Brubaker,D.L.(1994).Cre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Ca:Crowin Press.
    Buter, M. (1965) .The knowledge of man. 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translated by M. Friedman and R. G. Smith)
    Cohen,L. & Manion. L.(1985).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 Croom & Helm.
    Connelly,F.M. & Clandinin ,D.J.(1990).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 Educational Research,19(5),2-14.
    Elliott,J.(1991).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Elliott,J.(1993b).Re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 .London:Falmer.
    Grundy, S. (1987).Curriculum : products or praxis ? London / Philadelphia / NY : Falmer.
    Halliwell, G. (1993).Teacher networking :working :working together to improve practice. The Professional Exchange(4),3-5.
    Hargreaves,A.(1994).Changing teacher ,changing times. London:Cassell.
    Holly,M.L.(1989).Reflective writing and the sprit of inquiry.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19(1),71-80.
    Hoyle,E. (1986). Politics of school management. London : Hodder & Stroughton.
    Kemmis,S.(1989).Eman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nd 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Perspectives,11(4),59-65.
    Lomax. P.(1994a).Standards, criteria and the problematic of action research within an award bearing cours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2), 113-126.
    Lomax. P. & Paker,Z.(1995).Accounting for ourselves: the problematic of presenting action research .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5) , 301-314.
    Lomax. P.(1995) An intervention in practice to bring about improvement, British Journal of In-Service-Education.21(1),49-61.
    McDonald , B.(1976).Evaluating and the control of education , in: D. Taway (Ed.)Curriculum Evaluation Today. London : MacMillian.
    Oberg,A.A. & Artz,S.(1992).Teaching for reflection : being reflective.In A.C. Ornstein (Ed.),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Boston:Allyn and Bacon.
    Popkewitz,T.S.(1991).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eform. N.Y.: Teachers College.
    Posner,G.F.(1992).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Y.: McGraw-Hill.
    Rogoff,B.(1990).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ason,S.B.(1996).Revisiting the culture of school and problem of change. N.Y.: Teacher College.
    Stenhouse,L.(1975) Authority , education and emancipation . London : Heinemann.
    Stodolsky,S.S.,Salk,S., & Glaessner,B.(1991).Student views about learning math and social studies.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28,89-116.
    Winter, R. (1989).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London :Falmer.
    Yager,R.E.(1991).A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model. Science Teacher,September,53-57.
    Young,M.F.D.(1998).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 London:Falmer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