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慧英 Chen Hui Ying |
---|---|
論文名稱: |
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Creative Teaching of Origami to the Graphic Creativity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林仁傑
Lin, Je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7 |
中文關鍵詞: | 摺紙 、創意教學 、圖形創造力 |
英文關鍵詞: | Origami,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graphic creativ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0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本研究根據「問、想、做、評」的創意教學模式,設計一套以創造思考技法之「創意十二訣」為核心概念的「摺紙創意教學」,作為研究教案進行教學,期待提升學童圖形創造力的發展。
本實驗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小五年級兩班共36個學童進行摺紙創意教學。教學期間各為九次,每次一單元教一摺紙基本形,每個單元進行一小時。另一班對照組則不進行摺紙創意教學。研究者除了以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TTCT)(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施測學童圖形創造力外,並自編摺紙創造力量表,對教學期間收集學童部分作品進行質性分析。其結果如下:
一、「摺紙創意教學」對實驗組在圖形創造力的改變
兩班實驗組學童在經過「摺紙創意教學」課程後,學生的「流暢力」「開放
力」「獨創力」「精密力」,均比對照組學童有顯著提升效果。
二、自編摺紙創造力評量表與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兩者之間各分量表跟總量表
雖都沒有相關,但本身具有測創造力的信度,仍有待發展研究。
三、經過實驗教學之作品分析,不論是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和精進力的表
現,普遍而言都較優於未經實驗教學的對照組學童作品。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reative teaching of Origami to the graphic creativity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tuden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 of “asking, thinking, doing and evaluating. Designing a set of “Creative Origami Teaching Program” and focusing on “12 creative formulas” of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as its concept, expect to boost Graphic creativity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tudents.
This experiment picked out 5th grader students with general ability and gifted students with ordinary capability as models for this research.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consists of 9 units.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received a total of 9 hours teaching activity (1-hour teaching activity per unit) – one basic origami shape for each meeting.
In addition to the used of TTCT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analyzing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ers also based their score on some of the students completed handiwork.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Creative Teaching of Origami” shows changes on the graphic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undergoing “Creative Teaching of Origami” program, the participants from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demonstrated an apparent increase in their overall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ability.
2. Based on my personal evaluation form and TTCT interpretation, show though the individual and overall assessment sheets don’t correlate, but with the reliability of measuring creativity.There is still a room for development.
3.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ldren who underwent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works, regardless of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are better off compared to those children who didn’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provides findings and suggestion.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寺西 惠里子(2009)。 。日本東京:図書印刷株式會社。
李建華、楊晶(譯)(2000)。杉浦 康平著。造型的誕生~圖像宇宙論。臺北:
雄獅美術。
李乙明 (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指導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朝金(譯)( 2002 )。黑川 雅之著。設計的未來考古學(the Future Archeology
of Design)。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余鴻榮(譯)(1983)。Nietzsche, F. W.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臺北 : 志文出版社。
林仁傑(1991)。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科學習成效之評量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林仁傑(譯)(2011)。Clark, G. & Zimmerman, E.著。美術資優教育原則與實務(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風南(2002)。幼兒體能與遊戲。臺北:五南圖書。
林崇宏(2001)。設計原理—基礎造形理念與創意思考的探索。臺北市:
金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崇宏(1995)。造形基礎。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林振成(2011)。大學設計科系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其造形創造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邱玉如(2004)。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意義:以三所參與學
校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胡寶林(1986)。戲劇與行為表現力。臺北︰遠流。
胡寶林(199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臺北:遠流。臺北市:三民書局。
洪文東(2011)。空間主題教學活動對幼兒空間概念學習與認知之影響。美和學報,
30(1),125-146。
洪萬生、彭良禎、黃俊瑋、陳宥良、趙君培、譚克平、謝豐瑞、謝佳叡、蘇惠玉、
劉柏宏(2011 )。摺摺稱奇:初登大雅之堂的摺紙數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桑慧芬(2009,11月)。從艾斯納教育想像探討學校課程美學的實踐。發表於
國家教育研究院「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臺北市。
陳李綢(2008)。中學生情緒智慧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測驗
與評量專刊,39卷,61-82。
陳龍安(1988)。做個聰明人:創造與批判思考的自我訓練。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1989)。「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智能結構模式在
創造思考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建豪(2009a)。動手吧!別讓學生笨學習。遠見雜誌,2009創造力特刊,107。
陳建豪(2009b)。發展創造力的關鍵就在小學。遠見雜誌,2009創造力特刊,
122-125。
陳春延(2002)。流程圖設計要素之研究--以紙鶴摺紙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
傳達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陳宥良(2008)。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透過摺紙活動進行尺規作圖補救教學之成
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雅慧(2012)。跨國直擊英國教改現場¬¬--把創造力找回來。親子天下-創造力的
學習(34),158-186。
許信雄(譯)(1979)。Viktor, L. and W. Lambert, B.著。幼兒藝術性發展與輔導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臺北:女師專。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第三版)。臺北,
心理出版社。
郭有遹 (2001)。創造心理學(第三版)。臺北:正中書局。
許義宗(1981)。幼兒繪畫教育。臺北,理科出版社。
許寧(2009)。摺紙的歷史。早期教育(美術版)。中國:南京。
張玉巍(2006)。遊戲活動介入對發展遲緩幼兒精細動作之學習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張雅齡(2012,8月4日)。文茜世界周報。臺北:中天電視。
教育部(2000)。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教師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臺北:教育部。
黃壬來(1982)。國小美術教育實驗班與普通班學生繪畫創作能力之比較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黃壬來(1996)。幼兒造形藝術教學-統合理論之應用。臺北:五南。
黃慧真(譯)(1994)Dinae & Sally著。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臺
北:桂冠。
游韻馨(譯)(2010)。株式會社主婦之友社編著。培養圖形認知力與創造力:
益智摺紙(益智摺紙進階書)。新北市:漢欣文化。
董奇 (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五南圖書。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臺北:開明書店。
潘裕豐(2010,11月)。漫談創意、創造力與創意思考教學。論文發表於師大
主辦之「教師專業成長系列活動講座創意思考教學」學術講座,臺北市。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
著(1991)。發展心理學。臺北:心理。
蘇月霞(2008)。繪畫創意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Ed.)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Y:
Longman.
Boakes, N. J.(2009).Origami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ts impact on spatial visualization and geometry knowledge of
students. Research in Middle Level Education, 32(7),1-12 .
Bobis, J., Sweller, J. and Cooper, M. (1993).Cognitive load effects in a
primary-school geometry task. Learning & Instruction, Vol. 3, 1-21.
Clark, G. & Zimmerman, E. (2004/2011).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orrance, E. P. (1968).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grade slump in
creativity . Gifted Child Quarterly,12,195-199.
三、網路資料
洪新富(2011)。摺紙童玩。2012年4月12日,取自小康軒幼教網:
http://06kids.knsh.com.tw/Member_Password.asp
張文亮(2012)。創意的由來 -- 讓人可以躺著安歇的水邊。2012年3月9日,
取自河馬教授網站: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letter/letter-19.htm
Roa於東倫敦街頭塗鴉http://www.spreadartculture.com/tag/r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