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敏慧 Ming-Hui Chen |
---|---|
論文名稱: |
台灣博物館策展發展與生態之研究-以「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與「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為例 A study of the Curato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y in the field of Museum in Taiwan:Case-Studies of 〝Harmony and Integrity:the Yongzheng Emperor and His Times〞and 〝the Flaming Soul:Van Gogh〞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曾永寬 Tseng, Yung-K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2 |
中文關鍵詞: | 博物館 、策展 、雍正展 、梵谷展 、故宮 、歷史博物館 |
英文關鍵詞: | museum, curatorial, the Yongzheng Emperor and His Times, the Flaming Soul:Van Gog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4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究的範疇是策展本身與其組織工作的連結。任何形式的策展都是再現的詮釋,因此,不同時空下的策展與其當時社會文化、權力結構、思潮等均有特定關聯,有待理解與辨識。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探討策展理論,並透過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等行動研究進行個案研究,以了解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歷史博物館策展的互動關係,用以反省博物館自身展覽的決策、再現、詮釋等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策展即實踐」,博物館進行策展時必須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運用選件、展示、詮釋、行銷及教育推廣等方式,並企圖展現多元文化的價值觀,不斷地超越典型化的展覽體制,以提升台灣文化知識水準。
The category of this research is about curatorial itself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uratorial. Any form of curatorial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presentation; therefore,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will have a specific association with the history, culture, power composition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The correlation need to b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This research applies literature analysis to confer curatorial theory, and make use of action research, such as 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o do the case studi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rators and museums, such a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make a self-examin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represen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museum's own exhibition.
The research shows: "Curatorial is a practic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cultural diversity, museums and curators need to use good methods such as option, presentation, interpretation, market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tc. to show the value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integrate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ships to promote the culture and knowledge level of Taiwan audience.
一、專書
Alison Carrol,桂雅文譯(2004),《獨立策展人》,台北:五觀。
Burcaw,G.Ellis,張譽騰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
Berger,John,戴行銊譯(1993),《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商務。
Bruno S.Frey,蔡宜真.林秀玲譯(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
Claude Mollard,梁蓉譯(2002),《法國文化工程》,台北:麥田。
Duncan,Carol,王雅各譯(1998),《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
Diana Crane,趙國新譯(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出版社。
Françoise Benhamou(2002),《文化經濟》(L’Economie de la culture)。
Heather Maitland,林潔盈.廖梅璇譯(2005),《藝術經理行銷手冊》,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00),《如何解讀博物館》,台北:文建會。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
漢寶德(2004),《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田園城市。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城市。
呂清夫(1995),《藝術批評與藝術生態(上)(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1998),《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徐純(2003),《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臺南縣:徐純出版。
連俐俐(2010),《大美術館時代》,台北市:典藏。
劉婉珍(2007),《博物館就是劇場》,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並木誠士(2003),《日本現代美術館學》,台北市:五觀。
高千惠(2006),《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台北:遠流。
典藏藝術家庭編(2005),《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台北:典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圖錄》。
二、期刊及論文集
台灣省立美術館編(1998),《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台灣省立美術館編(1999),《發現亞洲藝術新航線—亞洲美術策展人會議》。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2005),《國際交流的拋物線連結—2004策展人論壇》。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從展覽籌劃出發:博物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2007),〈博物館現象與對應〉,《博物館學季刊》,No.22(1):頁21。
黃光男(2006),〈博物館展覽理念與規劃〉,《2006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頁1-14。
黃文美(2008),<以專業延續博物館發展之路>,《史博館學報》,No.38:頁139-150。
黃海鳴(1992),〈傳統之「延續與斷裂」:美術館首次藝評籌劃之專題展的思考〉,《雄獅美術》,259期,頁45-47。
黃明玉(2008),〈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博物館學季刊》,No.22(2):頁27-37。
胡永芬、石瑞仁、張元茜(2000),〈魅力與權力的操作:策展人談台灣當代藝術的內外處境〉,《典藏》,94期,頁48-55。
郭繼生、高千惠(2002),〈藝術策展.雙年展與全球化〉,《藝術家》,322期,頁386-390。
林惺嶽(1994),〈藝術的展覽與展覽的藝術-試論策展人角色及功能〉,《台灣美術》,42期,頁12。
林宏璋(2009),〈策展主體〉,《今藝術雜誌》,No.230:頁107-109。
林平(2004),〈台灣策展人「光環」的漫漫長路〉,《藝術家》,352期,頁228-233。
林平(2004),〈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試析台灣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育環境〉,《當代藝家之言》,9月號,頁12-21。
林平(2005),〈策展人光環-台灣策展事業的漫漫長路〉,《美術論叢》,82期,頁213-236。
林平(2005),〈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頁29-37。
張譽騰(2007),〈台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月刊》,頁28-31。
張婉真(2000),〈當代藝術.展覽.策展人〉,《歷史文物》,87期,頁81-89。
張婉真(2006),〈博物館研究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關於其工作性質與養成教育的發展歷程與趨勢〉,《博物館學季刊》,No.20(3):頁23-24。
張晴文(2009),〈藝術行政算不算是一行?林平談策展與藝術行政的學院教育〉,《藝術家》,4月專輯。
石瑞仁(1994),〈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臺灣美術》,42期,頁17。
劉怡蘋(2007),〈獨立策展人的「作者功能」與當代藝術館〉,《藝術觀點》,31期,頁59-64。
高千惠(2005),〈當代藝壇的三頭巨人走了—評介策展教父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對當代藝壇的影響〉,《藝術家》,頁324-331。
高千惠(2004),〈當代藝壇的「三位一體」--論藝術家、藝評人與策展人的角色重疊〉,《當代藝術之言》,頁26-36。
蔡幸伶(2007),〈藝術作品的展示空間與設計實務〉,《博物館學季刊》,頁51-66。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台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頁5-37。
李靜芳(2007),〈符號學在台灣博物館教育研究與實踐上的應用:閱讀國立故宮博物院〉,頁27-65。
賴瑛瑛(2006),〈展覽詩學-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意涵之反思〉,《開疆立幟: 臺灣美術史學的展望論文集》,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賴瑛瑛(2007),〈世界‧視界—國際展覽在台灣的權力策略〉,《第14屆北美臺灣研討會》。
賴俐俐(2000),<美術館與經濟—新舊典範的衝突>,《博物館學季刊》,No.24(1):頁79-91。
蔡振家、陳佳利、李捷葳(2010),<博物館中的文學聲景—試析聲音元素在文學展示中的角色與功能>,《博物館學季刊》,No.24(1):頁93-115。
楊翎(2004),〈全球化與大英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No.18(4):頁25。
曾信傑(2010)〈英姿煥發:英國博物館展示新面貌〉,《博物館展示的景觀》,頁146。
林淑心(1994),〈略談博物館國際交流的相關問題〉,《博物館學季刊》,No.8(4):頁52。
黃建宏(2009),〈誰不是公務策展?:在台灣〉,《典藏今藝術》,No.204。
陳瑞文(1998),〈當代藝術的一種鑑賞與評論方向〉,《美育》,No.93:頁1-12。
曾肅良(2003),〈文化霸權與政治權利交錯的博物館政策〉,《美育雙月刊123期》,頁47。
吳岱融(2007),〈博物館界的文化霸權〉,《建築雜誌》,No.114:頁79-80。
藍雅婷撰文,〈策畫雍正、梵谷來台 為老報業打造獲利新模式〉,《今周刊》,No.670,發行日期:2009年10月21日。
張卓撰文,〈台北故宮,年輕態的借展路子〉,《青年周末》,2009年3月。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高玉珍(2010),《論國際規劃的展覽與轉變-以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論文。
吳岱融(2001),《台灣美術館中的獨立策展人現象》,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佩璇(2007),《九○年代以來臺灣視覺藝術機構與獨立策展人興起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佩怡(2001),《後九○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符惠敏(2004),《台灣公立博物館委外策展問題探討》,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瑛瑛(2008),《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台北市立美術館歷任館長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柳鳳儀(2007),《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台北雙年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芳(2001),《藝文活動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報社贊助大型展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玲(2002),《博物館特展與傳播互動之研究-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 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2008),《一個新的展覽場域觀念:從理論到實際操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四、報紙
〈富春山居圖合璧展 拍板定案 明年6月故宮展出 中國繪畫史大交響曲〉,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旺報,2010年07月30日。
〈藏家吳宗明:真偽由故宮決定〉,記者王昶閔、凌美雪/台北報導,自由時報,2009年11月4日。
〈兩宮會 「不談名稱、法令」將訂合作共識與框架 北京同意借展廿九件藏品 免扣押問題「由高層解決」〉,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聯合報,2009年2月16日。
〈兩岸故宮歷史性合作 雍正打頭陣 北京主動提議「合作展」 台北擬商借雍正畫像、讀書圖等17件文物 下月將訪北京 兩岸文化交流突破性進展〉,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2009年1月6日。
〈「雍正」作媒 台北北京一家親 兩岸故宮攜手 純藝術避政治〉,紐約時報台北12日電,世界日報,2009年2月13日。
〈兩宮會 「不談名稱、法令」將訂合作共識與框架 北京同意借展廿九件藏品 免扣押問題「由高層解決」〉,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聯合報,2009年2月16日。
〈故宮回應:歡迎學者專家討論〉,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自由時報,2009年11月4日。
〈梵谷展首日 萬人朝聖〉,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2009年12月12日。
〈12月11日星期五 梵谷展登場 投保250億〉,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2009年12月06日。
〈一場特展… 許多第一!〉,經濟日報,2009年12月21日。
〈史博館變身 迎梵谷最後星空〉,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2009年12月06日。
〈力晶 邀八八災童看梵谷〉,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2009年12月30日。
〈「燃燒的靈魂」特展 今天登場 梵谷近百件真跡 總統驚艷〉,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200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