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昺麟
Chen Ping-Lin
論文名稱: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之研究:由禮治文化走向法治化
A Study on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from "Rule by Li 禮" to " Rule of Law"
指導教授: 林世華
Lin, Sieh-Hw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7
中文關鍵詞: 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法治化紮根理論
英文關鍵詞: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 rule by li禮, rule of law, grounded the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研究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實際運作情形,主要研究方法為理論分析和質化研究。研究發現,未來能保障學生學習權的學校組織乃一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之組織,且應是一個在重要事項具良好規範,結合「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兩種改革方式優點的本位管理組織,並兼具有學習型學校的特質。此外,並透過理論探討建構出「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走向法治化的可能模式」此一初步理論模式。該模式中包含三個法治化的可能模式與一個回復禮治文化的可能模式。
    接著利用紮根理論立意選擇台灣某區的一所國立高職(A校)與同區一所國立高中(B校),由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以驗證、擴展該理論模式,藉以了解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的實際情形,及未來可能努力方向。根據A、B兩校的資料分析結果,大致證成了理論模式的存在,而且法治化的部分有逐漸增加而禮治文化的部分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研究結果也獲知「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或法治化的發展模式」中的三個法治化模式是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可行方向。例如依法成立的學校權力制衡組織,其運作過程中如有相關法令規範的配合,再加上學校成員適當的法治知能,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能水到渠成。
    因此,本研究建議教育主管機關應強化監督、指導和擘劃的功能與責任,並致力於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應有的法令規範的訂定,以法律做為學校組織權力運作轉化之觸;並應建立客觀監督評鑑的機制、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強化學校組織成員的法治理念與素養;在研究方法上,建議再多選幾所國立高中職,以了解「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或法治化的發展模式」在其他學校應用的可能性;未來在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相關研究上,應多考量文化差異的因素,落實本土化研究;且應多強化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實務研究,以助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實現。

    A Study on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from “Rule by Li禮” to “Rule of Law ”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re relative theory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By means of jurisprudence analysis, we know that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is one kind of public authorities which must be fulfilled lawfully. And based on relative theory analysis, a preliminary model about approaches in which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may occur is constructed. There are four approaches in the model, three approaches belonging to “rule of law ” and one belonging to “rule by li禮”. To testify and develop the model , one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chool A) and one senior high school (school B) in the same area in Taiwan are selected intentionally.
    After data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by means of grounded theory, the model is testified smoothly,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First,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belonging to “rule of law ” is increasing, and that belonging to “rule by li禮” is decreasing. Second, three approaches about “rule of law ” can make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be fulfilled lawfully. Third, the procedural justice of the exertion of the power in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immediatedly.
    In view of the conclusions mentioned above, we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chools and future studies.

    目 次 謝 誌 I 摘 要 III 目 次 I 圖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六節 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禮治文化影響下的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 15 第一節 對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解釋 15 第二節 禮治社會的意涵 26 第三節 禮治文化影響下的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 33 第四節 結語 53 第三章 保障學生學習權的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運作:從法學與教育學的探討 55 第一節 學生學習權與學校組織 55 第二節 由法學的角度探討對學校組織的規範 58 第三節 由教育學探討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的未來 67 第四節 結語 86 第四章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意涵 91 第一節 法治的意義與內涵 91 第二節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意涵 100 第三節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理由 109 第四節 重要相關研究的啟示 115 第五節 結語 137 第五章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可能與窒礙 141 第一節 由西方法治社會形成的因素分析談起 141 第二節 傳統禮治社會法治的窒礙 154 第三節 傳統禮治社會與現代法治社會法治思想比較的啟示 162 第四節 結語:國立高中職實施法治可能的展望 165 第六章 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的可能模式 169 第一節 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法治化的概念架構 170 第二節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政治行為的意涵 175 第三節 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的政治行為 177 第四節 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的可能模式 186 第七章 質化研究方法:紮根理論 191 第一節 研究緣由 191 第二節 研究程序 196 第三節 研究學校與受訪樣本 202 第四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20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208 第八章 質化研究資料分析 211 第一節 「A校」質化研究分析結果 211 第二節 「B校」質化研究分析結果 265 第三節 A、B兩校資料分析結果的討論 285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301 第一節 結論 301 第二節 建議 313 參考文獻 321 一、中文部分 321 二、英文部分 328 附 錄 333 附錄一:本研究所收集A校文件資料一覽表 333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334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示例(BM1摘錄) 335 附錄四:逐字稿受訪者意見回函 337 圖表目錄 (1)附表目錄 表1費孝通對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解釋及西方社會的解釋 18 表2地方基層運作的主體或理念 19 表3金觀濤對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解釋 23 表4權力運用策略與權力基礎之關聯分析表 40 表5台灣1950、1960年代主要思想版塊概述 43 表6學校作為「公營造物」與「學校本位管理」不同組織模式的比較 74 表7行政學的發展歷程與學習型組織之源起 77 表8法治思想的傳統與現代 163 表9中國傳統儒家社會與現代法治社會法治思想的比較 164 表10禮治文化意涵類目在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中具體意義 170 表11法治化意涵類目在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中具體意義 173 表12受訪樣本基本資料表 203 表13受訪人物訪談時間表 204 表14受訪者對逐字稿內容的贊同度 206 表15A校84學年度共同科目中甲科教師來源與專業背景分析表 216 表16A校84學年度以後甲科新進教師來源與專業背景分析表 218 表17A校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授課、監考時數表 236 表18AM科部分教師授課、監考時數的比較 242 表19T5與T6兩人的授課、監考時數的比較表 242 表20L4與J7兩人的授課、監考時數的比較表 243 表21O4與R3兩人的授課、監考時數的比較表 243 表22本研究所收集A校文件資料一覽表 333 (2)附圖目錄 圖1研究架構圖 10 圖2章節安排架構圖 13 圖3中國傳統社會的雙軌政治運作圖 17 圖4社會結構分析圖 20 圖5中國傳統社會整合方式 21 圖6中國與西歐封建社會結構的對比 22 圖7權力的來源與基礎之關係 37 圖8權力來源、權力基礎與權力運用策略之關係 39 圖9儒學的演變與影響分支 44 圖10中國人的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式 46 圖11教師法施行前學校人情互惠模式 47 圖12學校組織變革的來源 69 圖13學習型組織之概念架構 83 圖14法治化與法制化的關係 107 圖15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的學校組織變革模式 119 圖16西歐封建社會結構 123 圖17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結構 123 圖18經濟結構的變化與政治結構中三種力量的關係 124 圖19政治結構中三種力量與資本主義結構的形成 125 圖20和諧至上的禮治文化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概念架構圖 172 圖21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概念架構 175 圖22權力者私利為目的的政治行為概念架構 181 圖23權力者以學生學習權優先政治行為之概念架構 183 圖24行政人員堅持依法行政的政治行為之概念架構 184 圖25權力制衡下的政治行為之概念架構 186 圖26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的可能模式 187 圖27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可能模式之一 188 圖28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可能模式之二 188 圖29禮治文化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的可能模式之三 189 圖30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或法治化的可能模式 190 圖31紮根理論的研究周期 201 圖32A校和諧至上禮治文化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概念架構 225 圖33A校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之概念架構圖 229 圖34「禮治文化權力運作」轉化成「彼此妥協之政治行為」 244 圖35「彼此妥協之政治行為」轉化成「禮治文化權力運作」 245 圖36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禮治文化模式 246 圖37「禮治文化權力運作」轉化成「學生學習權優先政治行為」 252 圖38「學生學習權為優先政治行為」轉化成「法治化的學校組織權力運作」 253 圖39學生學習權為優先的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模式 256 圖40「和諧至上禮治文化學校組織權力運作」轉化成「權力制衡下的政治行為」 261 圖41「權力制衡下的政治行為」轉化成「法治化的學校組織權力運作」 261 圖42權力制衡下的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法治化模式 262 圖43權力制衡概念為核心的主題編碼過程圖示 262 圖44國立高中職學校組織權力運作屬禮治文化或法治化的發展模式 264

    一、中文部分
    王泰升(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
    王佳煌譯(2000)。溫格(Roberto M.Unger)著,現代社會的法律(Law in Modern Society)。台北:商周。
    石之瑜(1999)。中國戀賢情結與西洋民主制度。聯合報,民國88年1月4日11版。
    石元康(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載於石元康等著,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1-18。
    朱敬一、戴華(1996)。教育鬆綁。台北:遠流。
    羊憶蓉(2002)。從社會秩序到社會正義,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著,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 : 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桂冠,95-122。
    成窮(1994)。從紅樓夢看中國文化。上海:三聯,13-19。
    何勤華(2004)。載於何勤華主編,德國法律發展史。台北:韋伯文化。
    李用兵(1995)。中國古代法制史話。台北:商務印書館,3-4。
    李亦園(1980)。文化與行為—心理人類學的發展與形成,載於氏編,文化人類學選讀。台北:食貨,473。
    李茂生(1992)。法律與生活。台北:正中。
    李建良(2002a)。遭留校察看的私校學生,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40-143。
    李建良(2002b)。「合法」的違章建築?--「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22-124。
    李建良(2004a)。行政法之基本問題,載於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114-161。
    李建良(2004b)。行政法之基本原則,載於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77-89。
    李淑珍(2004a)。徐復觀在台灣—兼論外省知識分子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當代,198期,66-85。
    李淑珍(2004b)。徐復觀在台灣—兼論外省知識分子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當代,199期,88-105。
    李惠宗(2002)。行政程序法要義。台北:五南。
    李震山(2002)。行政法意義下之法律明確性原則,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20-121。
    李鴻禧(1995)。李鴻禧憲法教室。台北:月旦。
    李鴻禧(1997a)。百年來的台灣的法治發展—西方法治東漸的遞移變化—載於氏著,憲法與憲政。台北:植根雜誌,398-399。
    李鴻禧(1997b)。司法審查的政策形成功能底緒說—以立法權與司法審查為著眼—,載於氏著,憲法與議會。台北:植根雜誌。
    李鴻禧(2000a)東方世界法治主義之錯綜複雜底政治意涵—台灣移植繼受之歷史素描—。法令月刊,51(10),130-136。
    李鴻禧(2000b)。台灣行憲半世紀之病理病灶—以法治與人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82-97。
    余英時(1987)。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載於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51。
    汪文濤(1999)。儒家政治倫理影響下的政治行為模式,立法院院聞,27(11),78-91。
    杜正勝(1981)。蓽路藍縷:從村落到國家,載於邢義田主編,永恆的巨流—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台北:聯經。
    周天瑋(1998)。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台北:天下文化。
    周志宏(2000)。社會權(一)─總論、教育權。載於許志雄等合著,現代憲法論,179-194。台北:元照。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
    周昌龍(1991)。傳統禮治秩序與五四禮教思潮—以周作人為例之研究。漢學研究,247-271。
    周昌龍(2001)。超越西潮—胡適與中國傳統。台北:學生。
    林三欽(2000)。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與國家賠償,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台北:五南,1110-1132。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3)。憲法—權力分立。台北:學林。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2期,57-63。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孟皇(1999a)。學校組織之民主化與學校自治--兼論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務會議之召開 (上)。研習資訊,16卷1期,49-75。
    林孟皇(1999b)。學校組織之民主化與學校自治--兼論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務會議之召開 (下)。研習資訊,16卷2期,68-80。
    林孟皇(2000)。學校為達成教育目的之內部行為的程序保障。研習資訊,17(4),60-77。
    林孟皇(2001a)。論「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法制之建構 (上)。教育研究,83期,94-106。
    林孟皇(2001b)。論「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法制之建構 (下)。教育研究,84期,74-84。
    林佳範(1999)。從現代法律理念—論公民意識的形成。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267-282。
    林佳範(2000)。『法治教育』或『教育與法治』—從教師管教行為淺談法治教育之言教與身教。公民訓育學報,第九輯,201-217。
    林佳範(2002)。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第十一輯,53-66。
    林佳範(2003)。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近代說起。律師雜誌,281期,24-37。
    林 端(1994)。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巨流,79-95。
    林毓生(1989a)。兩種關於如何構成政治秩序的觀念—兼論容忍與自由,載於氏著,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4-5。
    林毓生(1989b)。法治要義,載於氏著,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99-105。
    林毓生(1989c)。新儒家在中國推展民主的理論面臨的困境,載於氏著,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337-349。
    林騰鷂(1999)。行政法總論。台北:三民。
    吳 庚(200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八版(新刷)。台北:吳庚。
    吳 思(2004)。潛規矩—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台北:究竟。
    吳信華(2002a)。法治國家原則(一),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6-7。
    吳信華(2002b)。法治國家原則(二),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8-9。
    吳信華(2002c)。法治國家原則(三),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0-11。
    吳信華(2002d)。法治國家原則(四),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2-13。
    吳信華(2002e)。法治國家原則(五),載於許志雄等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4-15。
    吳清山(2000)。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載於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研討報告。高雄:高雄師大,9-38。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金觀濤,、唐若昕編著(1987)。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從古羅馬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台北:谷風。
    金觀濤、劉青峰(2000a)。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代。
    金觀濤、劉青峰(2000b)。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
    俞秀玲(2002)。儒家禮治思想的合理內涵及其現代義蘊。孔孟月刊,40(11),22-29。
    洪鎌德(2001)。法律社會學。台北:揚智。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筱菁(2003)。學校行政行為與法律保留原則—論行政程序法第三條第三項第六款。東吳法律學報,1-25。
    徐燕山(1982)。領導者的權力基礎與領導行為、員工工作滿足。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漢寶(1999a)。自然法之現代的意義,載於氏著,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發展。台北:馬漢寶。
    馬漢寶(1999b)。個人在中國傳統與現代法律之地位,載於氏著,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馬漢寶。
    郭冠廷(2000)。基督新教與當代新儒家法律思想的比較研究,載於鄭志明主編,儒家與基督宗教對談。嘉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
    黃乃熒(1991)。從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建構學校組織變革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45-164。
    黃乃熒(2001)。學校權力生態重建之研究--以教評會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3),229-246。
    黃仁宇(1991)。蔣介石,載於氏著,地北天南敘古今。台北:時報。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桂冠。
    黃光國(2003)。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台北:印刻。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銘傑(2005)。組織內部不法資訊揭露法制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0期,1-5。
    黃嘉雄(2001)。學校本位管理制度比較研究。台北:五南。
    黃錦堂(2000a)。行政組織法之基本問題,載於翁岳生編,行政法。台北:翰蘆,241-348。
    黃錦堂(2000b)。依法行政原則,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台北:五南,29-56。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高等教育。
    許志雄(2000)。人權的思想與歷史。載於許志雄等合著,現代憲法論,69-91。台北:元照。
    許宗力(1999)。教育行政體制法治化之研究,載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439-465。
    許慶雄(1996)。憲法入門。台北:月旦。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五南。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伯璋(2002)。落實學校本位經營政策之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台北:高等教育,5-33
    陳志華等(2002)。行政組織與救濟法。台北:空大。
    陳思賢(1999)。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
    陳奎(2001)。陳序,載於許籐繼著,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五南。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第19期,327-342。
    陳昺麟(2002)。從西方法治的形成論傳統中國法治社會的阻卻。暨大學報,6(1),95-128。
    陳昺麟(2004)。教育基本法與學習權保障。中農學報,創刊號,35-52。
    陳清秀(2000)。依法行政與法律的適用,載於翁岳生編,行政法。台北:翰蘆,145-221。
    陳新民(2000)。行政法學總論。台北:三民。
    陳新民(2001a)。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文化。
    陳新民(2001b)。行政法。台北:空大。
    陳慈陽(2004)。憲法學。台北:元照。
    陳愛娥(2000)。公營造物的概念與公營造物利用的法律關係,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台北:五南,1305-1323。
    陳愛娥(2004a)。導論,載於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165-167。
    陳愛娥(2004b)。憲法對建構行政組織法制的約束,載於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168-174。
    陳愛娥(2004c)。幾種重要的行政組織型態,載於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218-240。
    陳榮捷(1984)。中國哲學史話,載於東海大學哲學系編譯,中國人的心靈 : 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台北:聯經。
    章英華主編(2000)。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五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梁治平譯(1991)。柏爾曼(Haroid J. Berman)著,法律與宗教。北京:三聯。
    梁漱溟(1982)。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
    曹學仁(1996)。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逯扶東(1979)。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逯扶東。
    張包意琴、陳麗雲(2000)。和諧中變革:易經與華人的心理輔導,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4期,199-235。
    張君勱等著(1981)。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為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載於程文熙編,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台北:學生。
    張明貴(1998)。自由論—西方自由主義的發展。台北:台灣書店。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8期,2-21。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台北:學富。
    張秋政(2005)。威權時代並不遠,2005.06.04,中國時報,A15頁,時論廣場。
    張萬洪、蔣偉(1999)。柏拉圖:法律篇,載於張萬洪等著,西方法學名著提要(一)。台北:昭明。
    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
    張翰書(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
    張學智(2000)。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7(9),852-861。
    葉連祺、林淑萍(2001)。我國國民中小學學校行政規則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65-192。
    傅振焜譯(1999)。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著,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湯德宗(2000)。權力分立新論。台北:元照。
    湯德宗(2001)。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
    楊泰順(1997)。民主與社會。台北:空大。
    鄒川雄(1996)。社會科學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載於葉啟政等編著,社會科學概論。台北:空大,23-30。
    鄒川雄(1997)。和諧型思維與張力型思維:《老子》與《聖經》思維方式之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第7期,30-68。
    鄒川雄(1998)。中國社會學理論。台北:洪葉文化。
    遠志明(2000)。神州懺悔錄—上帝與五千年中國(台灣版)。台北:台視文化。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
    廖元豪(2005)。行政不只是「執行」,而是「決策」!-行政決策的程序民主不容輕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0期,6-8。
    翟本瑞(2004)。台灣教育體系中近親繁殖的影響研究:以師範院校為例,載於林本炫、鄒川雄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161-198。
    蔡茂寅(2002)。比例原則在授益行政領域之適用,載於許志雄等合著,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116-117。
    蔡茂寅(2000)。比例原則的界限與問題性,月旦法學,59期,30-31。
    蔡震榮(1993)。公法人概念的探討,載於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月旦。
    劉惠琴(1996)。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7-H-031-002G6。
    鄭曉江(1997)。儒家德治、教化與禮制之現代沉思。孔孟月刊,36(3),12-18。
    閻 韜(1995)。孔子與儒家。台北:商務印書館。
    潘慧玲(1998)。教育研究,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台北:師大書苑,254-258。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顏厥安(1993)。中國法制史與其他法學課程之關係-以法理學為例檢討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載於《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82-196。
    羅傳賢(2004)。立法學實用辭典。台北:五南。
    蘇俊雄(1990)。法治政治。台北:正中。
    瞿同祖(1982)。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
    魏惠娟(1998)。邁向學習型組織的教育行政領導,教育政策論壇,1(1),135-173。
    魏惠娟(2002)。學習型學校—從概念到實踐。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 L. (1998).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Berman, H. J.(1983 ). Law and revolution :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rch, I.& Richter ,I.(1990). Comparative school law.Oxford: Pergamon Press.
    Blase,J.(1991). The Politics of life in schools : pow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Bodenheimer, E.(1974 ). Jurisprudence: 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the la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y, R. (1998). Critical art pedagogy : foundations for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New York : Garland Pub.,338.
    Dewey, J.(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Drake ,T. L.& Roe,W.H. (1994). School business management : supporting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280.
    Erickson, F. (1973). What makes school ethnography〝ethnographic〞?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9, 58-69.
    Etzioni,A.(1993). Power as a societal force. In Olsen & Marger (ED.),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Inc,18-26.
    Forsyth ,D. R. (1999). Group dynamics. Englewood Calif.:Wadsworth.
    Foucault, M.(1980). Power/knowledge, Colin Gordon(ED.),New York: Pantheon.
    French J. R. & Raven, B. (1959). The base of social power. In D. Cartwright(ED.) ,Studies in social power,150-167.A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Research center for group dynamics,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1959.
    Goetz, J. P. & LeCompte, M. D.(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Orlando [Fla.] : Academic Press.
    Held, D.(1987). Models of democrac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llriegel, D. ,Slocum, J. W. & Woodman, R. W. (198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West.
    Heywood, A.(2002). Politics. New York : Palgrave.
    Hobbes, T. (1991). Leviath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7-121.
    Iannaccone, L.(1975). Politics in education. New York,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Jos Ramos-Horta(1997). Taiwan and East Timor: Human Right, Rule of Law, Self-Determination. Jos Ramos-Horta's keynote speech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Taiwanese Associations, I-Lan,Taiwan,23 August 1997,104.
    Kakabadse,A &Parker, C(1984). Power, politics, and organizations : a behavioural science view. Chichester ; New York : Wiley.
    Kant, I.(1964). Groundwork of morals. New York: Harper& Row,96-98.
    Kelly, J.M.(1992).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leg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Morte, M. W.(2002). School Law: case and concepts. Boston: Allyn & Bacon.
    Lunenburg, F. C.& Ornstein,A.C.(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concept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Co..
    MacBeath, J. & Mortimore, P. (2001).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Buckingham ; Phildelphia, Pa. : Open University,176-184.
    McCarthy ,M. M., Cambron-McCabe, N. H., Thomas , S. B.(2004). Public school law :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Mill, J. S. (1975). On liberty . New York: Norton.
    Miles ,M. B.& Huberman ,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64.
    Murphy, J.(1992). Restructuring America’s Schools: An Overview, in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90s.N.Y.:Macmillan,10.
    Pandit, N.R.(1996).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ume 2, Number 4, December, 1996,3-4.
    Passerin d'Entreves, A.(1951). Natural law : 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philosophy. London; New York: Hutchinson's University Library.
    Pfeffer, J.(1981). Power in organizations.Marshfield, Mass.:Pitman Publishing.
    Ranney, A.(1993). Gover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Raskin, J. B.(2000). We the students.Washington: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Richardson ,R. C.(1981). Ego development and power base reliance of school principa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2,2421A.
    Richardson ,R. C.(1989). A comparison of measures of administrator reliance on power bases for infl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we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D 303516.
    Richter & Birch(1990). Law and education—education and law. In Birch, Iank& Richter ,Iank(ED.) ,Comparative school law.Oxford:Pergamon Press,350-365.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5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senbaum, A. S.(1988). Introduction, in Constitutionalism:The Philosophical Dimension(Alan S. Rosenbaum ed.),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Seddon,T., Angus, L. & Poole, M.E.(1990). Pressures on the move to school-based descis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In J.D. Chapman(ed.),School-based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29-54).London:The Falmer Press.
    Senge,P.(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Duubeday Currency.
    Shoop, R. J., Dennis R. Dunklee (1992). School law for the principal :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Strauss, A & Corbin, J.(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Newbury Park,CA:Sage.
    Strauss, A & Corbin, J.(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Newbury Park,CA:Sage.
    Strauss, J. B.(1983). Power and Control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ntrol Attitude Scale. PH.D.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Tesch, R. C.(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Analysis types & software tools. NY:Falmer.
    Tierney, B.(1982). Religion, law, and the growth of constitutional thought, 1150-165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23.
    Tonnies, F. (1988). Community & society. New Brunswick, N.J., U.S.A. : Transaction Books.
    Wartenberg, T. E.(1990). The forms of power : from domination to transformation. Philadelphia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7-18.
    Weber, M.(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Weber, M.(1993). Power, domination and legitimacy. In Marvin E. Olsen & Martin N. Marger (ED.), 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 Boulder : Westview Press,Inc,37-47.
    Wolcott, H. F.(1992). Postur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M.D. Lecomyste. W.L. Millroy & J.Presissle(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3-52) NT:Academic.
    Yukl, G. A.(1981).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Zane, J. M.(1927 ). The story of law. New York: Ives Washburn, 250-25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