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佳軒 Lee, Chia-Hsuan |
---|---|
論文名稱: |
矛盾、溶解、劃界:從兩岸合製電影談臺灣觀眾的認同 Mixed Feeling about China: How Taiwanese Audiences Negotiate Identities in the Era of Cross-Strait Film Co-production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兩岸 、合製電影 、金馬獎 、文化認同 、國族認同 、臺灣觀眾 |
英文關鍵詞: |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Golden Horse Awards, Cultur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Taiwanese Audienc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2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2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2008年《功夫灌籃》在中國獲得票房的成功後,尋求中國方面資金、人力、拍攝場景的合作已然成為近十年臺灣電影產業擴大市場的重要策略。當臺灣的國片漸漸出現中國演員、簡體字等中國符號以及混合兩岸場景的狀態,被譽為「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金馬獎政治風波不斷,跨兩岸藝人也時不時地出現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臺灣的年輕觀眾是如何去看待、感受日漸被中國侵蝕/混合的臺灣電影,便是本文的核心關懷。
本研究訪談了20位成長於臺灣民主化後並且有在觀看兩岸影視作品的年輕人,針對《被偷走的那五年》、《六弄咖啡館》、《神秘家族》、《吃吃的愛》等四部在內容上有明顯混雜現象的兩岸合製電影,以及金馬獎的政治風波和跨兩岸藝人的政治認同/表態進行討論。本次受訪的對象,除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背景之外,喜愛收看的影視內容也各有所異,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面貌:臺灣電影產業相關工作者,包含製片、剪輯、美術、電影部落客等、喜愛觀看中國影視產品的觀眾,包含時裝片、古裝片、獨立電影等、以及其他偏好好萊塢巨製和日韓電影的觀眾。
本研究將觀眾同時具備的政治化公眾身份揭露出來,在合製電影、金馬獎等兩岸並存的空間當中,觀眾與政治化公眾兩者的角色將如何協商,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產品的認同與傳統的國族認同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關聯。
研究發現,本次的受訪對象即便都成長於民主化的時代,卻因著喜愛收看的電視電影內容、文化資本以及與中國的互動經驗,這群臺灣年輕觀眾對於兩岸合製電影以及政治攪動影視產業的風波,持有了各種不同的解讀脈絡。喜愛觀看中國影劇的臺灣觀眾,明顯地能夠適應兩岸的演員/口音以及場景混搭的狀態,這群觀眾面對跨兩岸藝人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也展現較高的包容。對於注重電影的觀眾來說,則展現出「藝術應該超越政治」的價值,拒斥「政治黑手」伸進電影的「殿堂」當中。而沒有對中國影視產品有特殊的觀影偏好以及僅將電影視為休閒娛樂的觀眾,在面對混雜兩岸的電影文本時則展現出較高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國族認同是不可被協商的態度。
Since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Kung Fu Dunk succeeded at the box office, seeking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with China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market strategy of Taiwan film industry. Taiwanese film started incorporate the actor/actress from China, simplify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cenes combined with Taiwan and China. Besides,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which be known as the most important film festival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was caught up in by the cross-strait political issue.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cross-strait actors/actresses stated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This thesis talks about how young Taiwanese audiences feel while Taiwanese film “invaded” by China.
This thesis interview 20 young Taiwanese who have experiences of watching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and grown-up after Taiwan became a democracy country. This study specifically discusses four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The Stolen Years, At Café 6, The Mysteries Family and Didi's Dream, and the political debates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cross-strait actor/actress. The interviewer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irst group is whose work relative to the film industry, the second group is the audiences who enjoy China’s drama and film, and the third one is who prefer other types of the movie including Hollywood, Japanese and Korean.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an individual has multiple characters, such as an audience have its political ideology. How Taiwanese audience negotiate their identity while watching the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lthough the interviewers were all grown up in Taiwan’s post-martial law, democracy era, they still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cross-strait co-production film and the political issue in the film festival.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capital and experiences of interact with China bring huge impact. For those Taiwanese audiences who enjoy China’s drama, apparently, they have more tolerance for Taiwanese film mixed with China’s culture and the China-bound career migration of Taiwanese actors and actresses. For those audiences who pay attention to movies, they are more critical of how politics influence movies. For those audiences who prefer Hollywood, Japanese, Korean movie, they demonstrate stronger nationalistic sentiments while watching the film mixed cross-strait culture and a non-negotiable attitude of national identity.
中時電子報(2016年2月3日)。〈國民黨公布敗選檢討 周子瑜事件壓垮選情最後稻草〉,《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203004750-260407
天下雜誌(2018年1月2日)。〈2018《天下雜誌》國情調查:年輕人外逃,「臺灣人」認同創新低〉,《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302
尹鴻、何美(2009)。〈走向後合拍時代的華語電影:中國內地與香港電影的合作/合拍歷程〉,《傳播與社會學刊》,7:31-60。
王志弘譯(1995)。《性別、身體與文化》。台北:明文書局。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
王寓中(2017年11月28日)。〈反服貿又前進大陸 藝人們遭起底都喊冤〉,《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843291
王麗珠(2005)。《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北京:中國電影年鑑社。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市:聯經。
石琪(1996)。〈80年代香港電影的成就感和危機感〉,《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市:時報。
朱耀偉(2000)。〈(不)真實香港:後殖民香港電影的「全球/本土」文化身分〉,《中外文學》,29(10):6-18。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碩文。
江凌青、陳建光(2015)。《新空間‧新主體: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視野》。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行政院新聞局(2008)。《2008臺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09)。《臺灣電影年鑑・2009》。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臺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臺灣政治學刊》,1:5-39。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5-40。
吳乃德(2008)。〈書寫「民族」創傷: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月刊》,8:39-70。
吳介民(2009)。〈中國因素與臺灣民主〉,《思想》,11:141-157。
吳介民(2013)。〈權力與資本的雙螺旋運動〉,《權力資本雙螺旋:臺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新北:左岸。
吳介民(2017)。〈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新北:左岸。
吳介民、曾嬿芬(2013)。〈跨國治理場域中的身分政治競賽〉,《權力資本雙螺旋:臺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新北市:左岸。
吳姿賢(2018年2月12日)。〈為什麼「中國人」又回來了〉,《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394190
吳柏羲(2011)。《與中國市場緊密結合下的香港電影: 產業、文本與文化的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睿慈(2016年1月18日)。〈羅志祥「我們都是中國人!」大陸出席活動影片瘋傳〉,《 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632684
吳叡人(2016)。〈認同的重量:《想像共同體》導讀〉,《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時報文化。
宋昀姮(2013)。《女時代臺灣女迷的跨國認同與性別展演》。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陳兆勇(1997)。〈衛星電視與文化認同: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鐸(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市:時報。
李育倩(2010)。《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臺灣偶像劇價值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怡瑩(2014)。《喜歡韓綜、討厭韓國? 臺灣的韓國綜藝節目閱聽人矛盾情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芳(2014年7月20日)。〈小英:台獨是年輕世代天然成分〉,《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97533。
李金梅譯(2000)。《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市:聯經。(原書:Gellner, Ernest. (1997).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NY: NYU Press.)
李莉(2012)。〈中國式“小妞”-國產“小妞電影”面面觀〉,《當代電影》,5:51-55。
李雅筑(2013)。《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文化──以「少女時代」MV的看/用經驗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道新(2005)。《中國電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鐵成(2013)。〈香港電影的新發展:重拾“港味” ──以2012年為例〉,《當代電影》,4:97-101。
汪宏倫(2012)。〈淺論兩岸國族問題中的情感結構:一種對話的嘗試〉,《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新北市:左岸文化。
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新北市:心理。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邱子珉(2016)。《解構幸福: 從「小確幸」現象看臺灣八〇後世代的失權》。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佩姍(2013)。《韓流在臺灣的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柏右銘(2000)。〈臺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蔣後的迷態敘述〉,《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
洪健倫(2017年1月26日)。〈專訪《健忘村》監製李烈、葉如芬-為臺灣電影累積大片經驗,合拍救市的理念實踐〉,《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649
胡晴舫(2010)。《我這一代人》。新北市:八旗文化。
唐維敏(2003)。〈介入「華語」電影論述領域〉,《傳播簡訊》,32:5-7。
孫瑞穗(2005)。〈中國熱·女兒身·我的臺灣腔以及她的歷史糾結:-上海研究田野筆記〉,《當代中國研究通訊》,4:53-57。
孫慰川(2008)。《當代臺灣電影》。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時光網(2013年08月29日)。〈專訪演員白百何〉,《時光網》。取自:http://news.mtime.com/2013/08/20/1516654.html
耿曙(2005)。〈「兩岸族」?大上海地區台商的國家認同〉,《全球化之下的人權保障與人才共享研討會》,1-24。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0)。《臺灣電影年鑑・2010》。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1)。《臺灣電影年鑑・2011》。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2)。《臺灣電影年鑑・2012》。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3)。《臺灣電影年鑑・2013》。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4)。《臺灣電影年鑑・2014》。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5)。《臺灣電影年鑑・2015》。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6)。《臺灣電影年鑑・2016》。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17)。《臺灣電影年鑑・2017》。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康育萍(2012)。《集體北上-中港合製電影中的文化勞動分工:以CEPA為分界》。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進(2016)。〈學術的主體性與話語權:「華語電影」爭論的觀察〉,《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54:47-60。
張詠瑛(2018)。《日常國族性:跨國K-pop中臺灣粉絲的實作》。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錦華(2013)。《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臺北市:黎明。
梁良(2010)。《臺灣的那些事,那些人:梁良的文化觀察筆記》。台北市:秀威資訊。
章玉萍(2013)。〈刻奇還是坎普?──反思「小清新」現象〉,《文化研究雙月報》,138: 32-38。
粘妙如(2010)。《張艾嘉電影敘事中的女性》。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嘉(2009)。〈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40(1):39-74。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遠流。
郭家平(2007)。《臺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向明(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臺北市:富學文化。
陳旭光(2014)。〈“後華語電影”:“跨地”的流動與多元性的文化生產〉,《藝術百家》,2:64-70。
陳林俠(2015)。〈“華語電影”概念的演進、爭論與反思〉,《探索與爭鳴》,11:44-49。
陳虹瑾(2017年3月17日)。〈調查:史上最高投資兩岸合拍片遭遇政治獻祭背後〉,《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317-taiwan-cooperation-filming/
陳犀禾、劉宇清(2007)。〈華語電影新格局中的香港電影-兼對後殖民理論的重新思考〉,《文藝研究》,11:14-23。
陳犀禾、劉宇清(2007)。〈跨區(國)語境中的華語電影現象及其研究〉,《文藝研究》,1:85-93。
傅紀鋼(2015年11月26日)。〈臺灣需要自己的國家電影獎嗎?談金馬獎想像的「華人共同體」意識形態〉,《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1478
彭小妍(2010)。〈《海角七號》:意外的成功?回顧臺灣新電影〉,《Fa電影欣賞》,142:124-136。
彭向棻(2013)。《兩岸電影合製的歷程與發展探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芷筠(2010年8月26日)。〈ECFA時代的臺灣電影前景──專訪電影處副處長田又安、科長林成家〉,《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14
焦雄屏(2011)。〈臺灣電影、動畫產業與中國市場之關係佈局策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黃式憲(2008)。〈華語電影:世紀性文化整合及其當下的現代性抉擇〉,《上海大學學報》,15(6):52-59。
黃含(2014)。〈論兩岸三地華語電影領域中的文化適應性〉,《當代電影》,12:166-168。
黃宗儀(2014)。〈「襟兄弟」與「自己友」:從親密性談《低俗喜劇》的本土主義與中港合拍片想像〉,《中外文學》,43(3):43-76。
黃茂昌(2016)。〈華語電影的製片、市場與融資〉,《華語電影融資、市場與製片管理》,卓伯棠(主編)。香港:天地圖書。
黃國樑(2017年11月23日)。〈瞿友寧導大陸新戲被停播 陸媒:對台獨零容忍不是空話〉,《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835382
黃瀞琦(2011)。《與K-pop共舞:Cover Dance 與臺灣年輕女性的身體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想想論壇(2016年12月21日)。〈「臺灣市場太小」只是假議題?知名導演:臺灣影視政策,只為對岸中國電影抬轎〉,《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lifestyle/203987
楊華慶譯(2013)。《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台北市:聯經。(原書:Shih, Shu-mei. (2007).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葉月瑜、卓伯棠與吳昊(1999)。《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頓河(2017年11月14日)。〈《相愛相親》:女性困惑及自覺意識的再發現 〉,《文匯報》。
廖炳惠(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媒體、消費大眾、跨國公共領域〉,《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市:麥田。
聞天祥(2012)。《過影:1992-2011臺灣電影總論》。台北市:書林。
趙毓琪(2017)。《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分析華語兩岸青春電影》。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趙衛防(2017)。〈港台青春片的美學流變及當下狀態〉,《電影藝術》,374:15-19。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齊力、林本炫(編)。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昌德(2015)。〈國族主義的娛樂化與經濟邏輯: 臺灣媒體運動報導中「仇韓」與「仇中」言論的演變〉,《新聞學研究》,122:79-120。
劉桂清編(2014)。〈海外華語電影研究與“重寫電影史”〉,《當代電影》,4:62-67。
蔡如音(2005)。〈全球化/後殖民亞洲的跨國明星論: 媒介文化生產關係中的金城武〉,《中外文學》,34(1),67-88。
蔡惠婷(2015)。《後海角時代下臺灣觀眾的「國片」想像與消費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惠婷(2015)。《後海角時代下臺灣觀眾的「國片」想像與消費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建邦(2009)。〈跨界流動下中國大陸台商的認同〉,《流轉跨界:跨國的臺灣,臺灣的跨國》,王宏仁、郭佩宜(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鄭人豪(2017)。《我要活下去:中國影視生產場域中的臺灣編劇、導演、與製作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仲嵐(2019年03月21日)。〈臺灣金馬獎風波四個月之後:傅榆談致辭爭議和臺灣民主〉,《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621099
鄭樹森(2003)。《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市:麥田。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市:遠流。
盧彥彰(2017年6月13日)。〈《吃吃的愛》──蔡康永的中國夢〉,《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2113
盧家豪(2017年1月5日)。〈為強國票房低頭!陳玉勳特發聲明力撇台獨〉,《自由時報》。取自: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38430
蕭阿勤(2012)。《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市:聯經。
霍勝俠(2017)。〈《拆彈・專家》:“港味”的回歸與變奏〉,《電影批評》,375:83-85。
戴樂為、葉月瑜(2011)。《東亞電影驚奇:中港日韓》。台北市:書林。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謝國雄(主編)。臺北市:群學。
鍾明非(2016年1月14日)。〈面對中國市場 合拍片是出路還是困局?〉,《娛樂重擊》。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19909
魏玓(1998)。〈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臺灣電影全球化過程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6: 65-92。
魏玓(2006)。〈合製文化:反思全球化下的國際電影合製〉,《新聞學研究》,89:127-164。
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erry, C. (2017). ‘Welcome to Chollywood: Chinese language cinema as a transborder assemblage’,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Browne, Nick (1994).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ubaker, R. and Cooper, F. (2000).‘Beyond “identity”’. in Theory and Society, 29:1-47.
Chang, Jung-Chun.(2015).‘Korean wave as a factor on Taiwan's entertainment, consumer behavior,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about “My Love from the Star” ’. in Journal of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6(2): 74-79.
Chu, Yiu-wai (2015). ‘Toward a New Hong Kong Cinema: beyond Mainland Hong Kong co-productions’, i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9(2):111-124.
Chua, Beng Huat. (2012). ‘Pop Culture as Soft Power’, in Structure, Audience and Soft Power in East Asian Pop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Clarke,S., Hoggett, P. & Thompson, S.( 2006). The Study of Emotion: An Introduction, in Emo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pp.11-21).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ung, Anthony Y. H. and Chan, C. K. (2017). Post-handover identity: contested cultural bonding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in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0(4):395-412.
Jin, D. Y. & Lee, D.-h. (2007). The Birth of East Asia: 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through Co-production Strategies in Spectator, 27(2): 31-45.
Lee, H.-s. (2007). Hybrid Media, Ambivalent Feelings: Media Co-Productions and Cultural Negotiations in Spectator, 27(2): 5-10.
Lee,M,-t.(2015).Discoursing "Japan" in Taiwanese Identity Politics: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of the Young Harizu and Old Japanophiles in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5(2): 49-103.
Liew, K. K. (2013). ‘K-pop dance trackers and cover dancers: global cosmopolitanization and local spatialization’, in Kim, Y. (Ed.) The Korean Wave: Korean Media Go Global. New York: Routledge.
Liu, Josephine K. (2015). Living among Enthusiasm and Antagonism: A Study of Korean Wave Fans in Taiwan. Unpublished master's dissert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u, Sheldon H. & Yeh, Yueh-yu (2005).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Lu, Sheldon H. (2012). ‘Notes on four major paradigms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studies’, i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 6(1): 15-25.
Ma, Eric K. W. and Fung, Anthony Y. H. (2007). Negotiating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 Hong Kong Identity Surveys 1996-2006, i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2):172-185.
Maple(2016年4月25日)。〈線上影評/《美人魚》:悠遊在獨樹一格的美麗水域〉,《娛樂重擊》。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4747
Marshall, P. D. (1997). 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cDonald, P. (2000). The Star System: 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 London: Wallflower Publishing Limited.
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and Maxewll, R. (2001). Global Hollywood.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ori, Y. (2004).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on the World Cup in Japan and the unspoken consensus of Japaneseness’,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1): 106-114.
Sparks, C.(2015). ‘China, soft power and imperialism’,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Szeto, M. M. and Chen, Yun-chung . (2011). ‘Mainland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with postcolonial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s for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in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Cinema: Capital, Culture, and Marxist Critique. New York: Routledge.
Szeto, M. M. and Chen, Yun-chung. (2012). ‘Mainlandization or sinophone translocality? challenges for hong Kong sar new wave cinema’, i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6(2):115-134.
Szeto, Mirana M. & Chen, Yun-chung. (2011). Mainland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with Postcolonial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s for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In Kapur, Jyostna & Wagner, Keith B. (Eds.) ,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 Cinema. Capital, Culture, and Marxist Critique (pp. 239-260). London: Routledge.
Tsai, Eva (2007). Caught in the terrains: an inter-referential inquiry of trans-border stardom and fandom.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137-156.
Wang, Chih-ming. (2017). Tracking the Affective Twists of Nationalisms in Asia. In Precarious Belonging: Affect and Nationalism in Asia.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