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安琪
Lo An-Chi
論文名稱: 魏晉「有、無」思想之研究
Research on Yu and Wu Thoughts of Ancient Chinese Wei Chin
指導教授: 黃錦鋐
Huang, Jin-H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8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魏晉;有無;老子;莊子;何晏;王弼;裴頠;郭象;僧肇
英文關鍵詞: Wei Chin;Yu Wu;Lao Tze;Chuang Tze;Ho Yen;Pei Wei;Guo Xiang; Sen Cha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老子以來,「有、無」思想就是中國哲學上重要的一環,老子第一章與
    第四十章提到了有與無,引起後世學者極大的研究興趣,到了魏晉,有無
    之爭更是學術思想的主流。就老子本身來說,他之所以提出「有、無」思
    想,是從人生界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體驗作為出發點,把工夫修養上當作
    動詞的無,提昇為精神實體名詞的無。莊子繼承老子的精神方向,以「有
    、無」作為化解執著的方法。到了魏晉,何晏以無概念之無所不包來指稱
    道,他主張: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有只屬於形下世界。王弼比何晏更進
    一步,除了貴無之外仍然注意到了有--貴無而不賤有;此外,老子具有宇
    宙論姿態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王弼的理解之下,也轉化為本體
    論的意味。在魏晉一片談有論無的風氣之下,裴頠提出一個方向截然不同
    的崇有論,他認為無就是空無所有,不能生有,遂從現象界實然的角度提
    出個別之有生出個別之有的自生說。裴頠的自生說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共鳴
    ,但是在他之後,郭象也有自生說的提出;與裴頠不同地,郭象自生說不
    認為有生有者存在,而以非有因非有故作為其自生說的內涵,因此,在形
    上學方面,郭象切斷了有與無的關聯;不過在工夫論方面郭象仍承襲道家
    以無破有的傳統,以無心無待破玄學的有無之爭到了郭象,已經發展到一
    個高峰,這個時候,佛教剛剛傳入中國,佛學真正的面貌還處於朦朧不清
    的階段,佛學中的般若思想因為觀念的類似就很自然地與玄學結合,產生
    了六家七宗時期對佛學猜測式的解說;著不真空論,批判這些受到玄學重
    主體性思維影響的說法,提出即萬物之自虛的命題,以萬物非真有非真無
    之非有非無,詮釋了佛家的般若性空義。「有、無」思想經由魏晉思想家
    的努力,實已發展到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此後談有說無成了佛老思想的
    標幟,也因為佛道兩家「有、無」思想的刺激,儒家的形上學從此開始發
    展。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