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維庭 |
---|---|
論文名稱: |
以消費者行為檢視購物中心定位策略之研究--以京華城為例 |
指導教授: | 張少熙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9 |
中文關鍵詞: | 購物中心 、定位策略 、消費者行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71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購物中心在台灣地區的發展日漸成熟,零售產業將由於購物中心與百貨公司或量販店等相似業態彼此之間的替代關係,而使競爭情形變得更加激烈。故本研究旨在針對京華城之業者與消費者進行個案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並且透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多重比較分析、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與重要-表現程度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580份有效的消費者問卷,盼能以京華城消費者行為之觀點檢視購物中心定位策略的效用與價值。研究結果發現京華城消費者以女性、年齡介於20-40歲居多,消費目的多為購物、用餐、看電影,但結果亦顯示年齡介於20-40歲之消費者滿意度低於19歲以下與40歲以上之消費者。此外,根據重要-表現程度分析之結果則可得知,消費者普遍對京華城在環境與空間舒適感營造、休閒娛樂機會提供等方面的表現,較為重視也較為滿意,可視為京華城最大的優勢所在;而動線規劃流暢度、指標標示清晰度,及部份商品、活動和顧客服務水準的提升,則為目前京華城較須改進的重點。最後,根據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結果發現,京華城業者與消費者對於購物中心屬性的重視度等級達到高度相關,表示業者不僅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並能給予同等甚至更多的重視。本研究認為購物中心必須致力於商品、活動、服務及空間四大定位策略之發展與整合,以獲得消費者更多的認同與支持,此結果亦可做為其他現有及潛在購物中心業者改進和發展策略之參考依據。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2007a)。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scdc.org.tw/front/bin/home.phtml
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2007b)。2007年台灣購物中心大觀—第六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台北市:作者
中華徵信所(1993)。流通革命—購物中心。台北:作者。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2003)。京華城顧客滿意度調查。台北市:京華城股份有限公司。
司徒達賢(200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市:智勝文化。
朱芳汝(2006)。新光三越與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之比較分析—以商店形象和顧客滿意度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桃園縣。
江宜珍(2001)。運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解說媒體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7)。大型購物中心設置政策之影響評估。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6)。行業標準分類(第八次修訂)。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6333&ctNode=1309
吳俊彥(2003)。消費者行為。台北縣:高立。
呂湘南(2002)。商店印象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區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李文傑(1999)。大型購物中心內消費者行為特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李明軒、邱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台北:天下遠見。(Michael E. Porter, 1985)
李建興(2008年4月7日)。新高鐵時代引爆四大商機—跟著黃金動脈賺錢。今周刊,589,78-84。
京華城(2007)。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eb01.livingmall.com.tw/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遠見。(Michael E. Porter, 1980)
周琦智(1999)。台灣地區不同型態購物中心競爭優勢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千如(2003)。大陸專業人士在台購物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欣儀(2004)。商店形象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台中縣。
林金榜(譯)(2003)。策略巡禮 : 管理大師明茲柏格的策略管理全書。台北市:商周。(Mintzberg, H., Ahlstrand, B., & Lampel, J., 1998)
林彥廷(2006)。消費者對大型購物中心意象與體驗之研究—以台北市微風廣場購物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林祐全(2001)。購物中心環境與購物型態對惠顧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發祥(2005)。從價值網、財務績效來分析購物中心之關鍵成功因素—以台茂、大江購物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叡君(1998)。台灣大型購物中心之行銷規劃研究—以金銀島廣場與京華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栢年、李權益(1999)。台灣購物中心的發展。空間雜誌,120/121,33-38。
邱宗祺(2001)。台灣地區購物中心競爭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的: LISREL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市 : 雙葉書廊。
施忠楨(1995)。由購物導向研究大型購物中心設計之功能-以中部地區為實證。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縣。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馬友薏(2001)。主力商店業種認知與消費者對大型購物中心評估之關連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高雪珍(2003)。次區域中心商業空間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豐原市太平洋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高薇婷(2005)。百貨業關係結合策略、服務品質與服務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顧客知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苗栗縣。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簡玉琪(2002)。大台北地區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服務品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縣。
第一銀行徵信室(2005)。其他综合商品零售業—購物中心。一銀產經資訊,482,73-78。
許建德(2003)。主力商店與商店組合對零售業態定位之研究—台北市購物中心之個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世展(2005)。從消費行為與商業空間探討社區型購物中心發展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縣。
陳立中(1998)。台灣地區大型購物中心定位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志嘉(2005)。不同區位大型購物中心之消費者行為比較研究—以台茂家庭娛樂中心與京華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維凱(2000)。以消費者行為探討台南地區開發工廠直銷購物中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璟峰(2003)。大台北都會區購物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縣。
陳耀茂(譯)(2000)。顧客滿意的商品革新。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秋庭雅夫,1999)
黃永志(2002)。購物中心的策略定位—以台北京華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芳銘(2006)。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楊錦洲(2001)。顧客服務創新價值。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零智精實整合行銷集團(2004)。京華城顧客滿意度網路問卷調查。台北市:京華城股份有限公司。
葉佳宜(2001)。大型購物中心之區位與消費者生活型態對消費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經濟部商業司(2007)。工商綜合區政策說明。2007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moea.gov.tw/~meco/doc/ndoc/alexweb1/c1/c1-index.htm
經濟部統計處(2007a)。零售業營業額及年增率。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news/news_files/gnNews_146_668.xls
經濟部統計處(2007b)。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及年增率─按細業分。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news/hot_files/gnHot_126.xls
鄒韻婷(2008)。百貨公司煉金新招術—兒童職業體驗城開幕。2008年5月29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129/52/snte.html
廖啟順(2003)。零售業服務品質與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台北市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縣。
彰化銀行徵信室(2003)。購物中心。彰銀資料,52(7),100。
樓永堅、蔡東峻、潘志偉、別蓮蒂(2003)。消費者行為。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蔣文宜(2008)。兩岸比一比育兒觀調查—大陸父母願為子女花月收入2/3。2008年5月29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02/17/10eh4.html
蔡文甲(1999)。台灣大型購物中心競爭力指標之建立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蔡鎮隆(2002)。購物中心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市場區隔之研究—以板橋地區居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鄭曉茹(2004)。購物中心人潮吸引力關鍵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鄧汝舜(2003)。從整合理論研究影響台灣購物中心經營績效之關鍵因素—以日本和台灣之購物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謝靜琪(1999)。購物中心開發。載於李鴻毅(主編),土地開發論(頁579-608)。台北市:中國地政研究所。
流通快訊叢書部編(2001)。二十一世紀台灣20大購物中心全覽。台北市:流通快訊雜誌社。
魏吉冠(2006)。體驗媒介、品牌關係及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美麗華百樂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羅清達(2000)。台南地區工商綜合區規劃休閒購物中心有關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E. W., & Sullivan, M. W. (1993).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 Marketing Science, 12(2), 125-143.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 ed.). Mason, Ohio : South-Western.
Brueckner, J. (1993). Inter-store externalities and space allocation in shopping center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7(1), 5-16.
Byrne, B. M. (1994).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EQS and EQS / Windows.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2), 224-249.
Churchill, G.,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91-504.
Fornell, C., Johnson, M. D., Anderson, E. W., Cha, J., & Bryant., B. E. (1996).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Nature, purpose, and finding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 7-18.
Goodman, J. (1989). The natur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Quality Progress, 37-40.
Grace Khei Mie Wong, Yu Lu & Lim Lan Yuan (2001). SCATTR: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shopping centre attra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29(2), 76-86.
Howard, J. A.,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Hu, L.,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1), 1-55.
Kettinger, W. J. & Lee C.C. (1999).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us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 function. Decision Sciences, 25(5/6), 737-765.
Kirkup, M. H. & Rafiq, M. (1994). Managing tenant mix in new shopping cent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22(6), 29-37.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Hall Inc.
McDonald, R. P., & Ho, M. R. (2000).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repor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 64-82.
Marr, J. W. (1986). Letting the customer be the judge of quality. Quality Progress, 19(10), 46-49.
Martilla, J. A.,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1), 77-79.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 inertia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Sampson, S. E., & Showalter, M. J. (1999).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 1-25.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2000).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Spies, K., Hesse, F., & Loesch, K. (1997). Store atmosphere, mood and purchas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4(1), 1-17.
Wakefield, K. L., & Baker J. (1998). Excitement at the mall: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n shopping response. Journal of Retailing, 74 (4), 515-540.
Westbrook, R. A. (1980). Intrapersonal affective influences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produc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7,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