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藍淑珍 Lan, Shu-Chen |
---|---|
論文名稱: |
影響未婚單身教師婚姻價值之因素 The Impact Factors of Unmarried Single Teachers’ Marital Values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未婚單身教師 、婚姻價值 |
英文關鍵詞: | Unmarried single teachers, Marital valu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未婚單身教師個人變項(性別、年齡、異性交往情形、性別平等課程或研習參與經驗、婚姻與家庭課程或研習參與經驗)、社會學習變項(性別角色態度、同儕影響)、家庭變項(父母婚姻和諧度、親子關係)與婚姻價值之關係,以40歲以下且未曾有過合法婚配行為的未婚單身教師為研究對象,採方便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計619份,所使用問卷包含婚姻價值之「婚姻酬賞量表」、婚姻價值之「婚姻成本量表」、「個人基本資料」三個部分。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19.0版進行處理分析,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分析結果如下:
一、未婚單身教師之不同個人變項、社會學習變項、家庭變項,其婚姻價值有顯著差異、顯著相關。
(一)個人變項
1、男性比起女性持較高的婚姻酬賞認同,女性則較男性持較高的婚姻成本認同。
2、年齡越大,婚姻酬賞認同度越低,婚姻成本認同度越高。
3、目前有固定交往的男女朋友者較曾交往過但目前並無男女朋友者和從未交往過男女朋友者較認同婚姻酬賞及較不認同婚姻成本。
4、選修過性別平等課程者比未選修過者較認同婚姻酬賞。
5、參加過性別平等研習者比未參加過者認同部份婚姻酬賞和婚姻成本整體面向。
6、選修過婚姻與家庭課程者比未選修過者認同婚姻酬賞。
7、參加過婚姻與家庭研習者比未參加過者認同婚姻酬賞。
(二)社會學習變項
1、性別角色態度越刻板者,越同意婚姻兼具有酬賞與成本。
2、同儕越常在言語中透露認同婚姻者,越認同婚姻酬賞,越不認同婚姻成本。
(三)家庭變項
1、父母婚姻越和諧者,對婚姻酬賞認同越高,對婚姻成本認同越低。
2、親子關係越良好者,越認同婚姻酬賞,越不認同婚姻成本。
二、影響婚姻價值之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異性交往情形、性別平等課程與研習、性別角色態度、同儕影響、親子關係
(一)影響婚姻酬賞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齡、異性交往情形、性別平等研習、性別角色態度、同儕影響、親子關係。
(二)影響婚姻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異性交往情形、性別平等課程與研習、性別角色態度、親子關係。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針對未婚男女、課程實施、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nmarried single teachers’ marital values and 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status, the experiences of attending or participating in gender equity courses/workshops and marital or family classes/workshops) , social-learning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ttitude, peers’ influence) and family factors (parental marital harmony, parent- children relationship) .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onvenient sampling responded by unmarried single teachers who were under 40 years old and have not legally married before. The instrument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cluded marriage rewards scale, marriage costs scale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619 eligible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were assembled. All statistics were computed by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SPSS) 19.0 vers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tiliz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above. The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
First: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unmarried single teachers’ individual factors, social-learning factors and family factors.
1. individual factors
(1) Males tend to recognize and possess more perception of marriage rewards and females tend to recognize more perception of marriage costs.
(2) When one gets older, he/she tends to recognize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rewards more than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costs.
(3) Compared with the people who have ever mad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but do not associate fixed heterosexual people in current stage and the people who have not mad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the people who currently associate with fixed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instead of marriage costs.
(4) The people who used to attend the gender equity courses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more than the people who have never attended this kind of courses.
(5) The people who us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gender equity workshops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some items in marriage rewards criteria and whole items in marriage costs criteria more than the people who have never participated in this kind of workshops.
(6) The people who used to attend the marital and family classes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more than the people who have never attended this kind of classes.
(7) The people who us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rital and family workshops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some marriage rewards more than the people who have never participated in this kind of workshops.
2. social-learning factors
(1) The people who possess more rigid gender attitude are tending to agree that marriage contains both rewards and costs.
(2) People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instead of marriage costs if their peers reveal their recognitions towards marriage frequently.
3. family factors
(1) People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instead of marriage costs if their parents’ marriages are more harmonious.
(2) People who have better parent- children relationships are tending to recognize marriage rewards instead of marriage costs.
Second: the impact factors of marital values include gender, ag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status, the experiences of attending or participating in gender equity courses/workshops, gender attitude, peers’ influence and parent- children relationship.
1. Ag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status, gender equity workshops, gender attitude, peer’ s influ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al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recognition of marriage rewards.
2. Factors including gender, age,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status, gender equity courses and workshops, gender attitu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ould influence the recognition of marriage costs.
At the end, the researcher also gives suggestions to the unmarried group, the content design of marital and family courses and to the future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壹、中文文獻
王震武(1979)。結婚動機與擇偶條件。基隆:大洋。
王儷靜(2004)。師範學院兩性教育課程之課程內涵與教學實踐之探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153-007-),未出版。
王儷靜(2005)。修習兩性教育課程對職前教師性別意識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3-H153-009-),未出版。
白秀玲、柯淑敏(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民法。西元2012年7月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0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家庭教育法。西元2012年7月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50
朱鴻鈞(2008)。單身男女之擇偶條件與婚姻態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軍公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淑玲(2006)。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江福貞(2006)。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行政院主計處(1999)。國情統計通報。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192871.doc
利翠珊(2007)。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4),357-386。
吳心芝(2003)。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如茵(2010)。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與擇偶偏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玲佳(2004)。國小未婚女性教師感情態度與感情抉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明玨(2002)。臺灣婚姻教育的里程碑-研發本土化婚姻教育教材之啟示。推動婚前教育種子培訓工作坊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合辦。
吳明燁(1999)。婚前準備。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主編),婚姻與家人
關係(108-126頁)。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就君(1999)。婚姻與家庭。臺北:華騰文化。
李春吟(2010)。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59-88。
谷寒松(1992)。婚姻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新使者,12,9-11。
周彥亨(2005)。臺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原作者:Jary, D., & Jary, J.)。臺北:貓頭鷹。
周曉虹、楊語芸(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Albert Bendura)。臺北:桂冠。
周麗端(1999)。婚姻與家庭概觀。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主編),婚姻與家人關係(2-25頁)。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麗端、林如萍(2003)。婚前家庭教育四小時課程大綱規劃。臺北市:中華民國教育部。
林如萍(2001)。家庭的建立。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主編),家庭概論(98-119頁)。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2003a)。婚前教育方案之發展-以「婚前101」為例分析。生命歷程中的家庭教育國際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林如萍(2003b)。婚前教育方案之發展-以「遇見幸福」婚前教育活動為例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121-14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如萍(2004)。婚姻教育(一)婚姻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主編),家庭生活教育導論(91-114頁)。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盈聿(2006)。未婚男性性別角色態度、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北部地區高科技產業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貞(譯)(1994a)。海蒂報告:單身遊戲(原作者:Shere, Hite.)。臺北:張老師。
林淑貞(譯)(1994b)。海蒂報告:婚戀滄桑(原作者:Shere, Hite.)。臺北:張老師。
林喬瑩(2006)。高中職學生異性相處、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雅娟(2009)。社工員性別角色態度、婚姻態度與婚姻暴力認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瑞庭(譯)(1994)。海蒂報告:浮世戀情(原作者:Shere, Hite.)。臺北:張老師。
林儒君(2005)。大學生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2(3),451- 472。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臺北:雙葉書廊。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施佳慧(2009)。國中小學未婚教師婚姻態度之研究: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及親子情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柳杰欣(2007)。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柳杰欣、吳麗娟、林世華(2009)。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4),641-662。
洪櫻溶(2006)。男性性別角色態度與擇偶偏好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未婚男性為對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育瑄(2007)。未婚男女婚姻態度對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贺晓娟(2007)。都市农家女婚姻:経済動机与行为模式。社会主义研究,172(2),131-133。
唐先梅、周麗端(2008年7月)。走在女人生命的十字路口:從生命歷程理論分析原生家庭對女性婚姻抉擇的影響。「2008年擇偶、婚姻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思嘉、周玉慧、黃宗堅(2008)。新婚夫妻的婚姻適應:概念測量與模式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0(4),425–446。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瑞真(2001)。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蕙雯(2006)。公主獨睡雙人床-「五年級」未婚女性婚姻觀與生涯發展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2010)。婚前最需要學習的事Top10,教育部呼籲「學習讓我們更相愛
!」。2012年6月27日取自社會教育司即時新聞附件http://www.edu.tw/files/news/EDU02/附件,990914-1婚前最需要學習的事-婚姻教育(社教司).doc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11)。99學年度各級學校專任教師人數。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eriesdata.xls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臺北:學富文化。
莊瑞飛(2003)。原生家庭與其他重要他人經驗對女性婚姻恐懼者之影響研究-以客體關係理論分析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淑佳(2008)。原生家庭與教會生活經驗對基督教會中適婚者兩性交往與婚姻觀念影響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瑜珍(2007)。未婚男女家庭承諾對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郭育吟(2004)。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曉瀅(2004)。臺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珮庭(2004)。她為什麼還沒嫁?~臺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雅慧(2008)。未婚男女參與婚前教育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儀潔(2006)。適婚男女婚姻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慧娥(2004)。雙親婚姻衝突與不同性別大學生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以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靜宜(2006)。個人背景特性、婚前關係發展與婚姻調適狀況的關係:以家庭建立期之夫妻為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8,45-68。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游秀慧(2008)。複製愛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互動對青少年愛情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原作者:Normon Goodman)。臺北市:桂冠。
馮傳蓉(2006)。高職單身未婚女教師生涯選擇及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靖棻(2008)。國小單身女性教師之婚姻態度、單身壓力及其身心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父母婚姻對孩子的影響(原作者:Siegel, J. P. )。臺北:新苗文化。
楊千慧(2008)。三十歲以上國小未婚教師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惠敏(2007)。國小未婚教師原生家庭經驗、人際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智喬(2008)。適婚年齡未婚男性如何面對婚姻—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楊靜利(2004)。臺灣婚育狀況與婚姻配對模式之變遷。載於臺灣社會政策學會舉辦之《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E5%88%9D%E5%A9%9A%E3%80%81%E5%86%8D%E5%A9%9A%E8%88%87%E9%9B%A2%E5%A9%9A
楊靜利、李大正(2007)。臺灣婚姻機會成本之變遷。建立永續發展的家庭、人口、健康、社區與勞動保障體系」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大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三民。
廖和敏(1993)。不婚俱樂部。臺北:方智。
熊鈍生(1980)。辭海。臺北:中華。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劉明佩(2004)。結婚動機篇 你結婚的理由是什麼?。健康世界,228,22-23。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雙葉書廊。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宗和(2010)。未婚男女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婚姻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蔡淑敏(2009)。大學婚前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以「婚姻與家庭」通識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4),201-238。
鄭春梅(2009)。用「親密」來填補婚姻的缺口。諮商與輔導,283,33—36。
鄭郁筠(2006)。男性準教師的性別意識形成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賴佳玲(2008)。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承泰(2003)。臺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2011年5月10日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3/theme-245.htm
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文宜(2005)。從國內將婚伴侶的婚姻承諾談婚前教育。諮商輔導學報,13,39-58。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宜吟(2008)。臺灣地區民眾婚前同居、婚姻態度之相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臺灣民眾的分析。研究臺灣,5,43-72。
鍾珮純(2008)。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子女婚姻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幼獅文化。
羅欣怡(2007)。三位未婚單身資深女性教師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蘇季玲(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貳、英文文獻
Bumpass,.L., Choe, M. K., Tsuya, N. O., & Rindfuss, R. R. (2010). Role overload: Preferencec for wife’s employment in Japan.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010 Annual Meeting Program.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Dallas. TX United States.
Deloach, K. P. (2010). Marital attitudes of never married black wome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A.
Goldscheider, F. K., & Waite, L. J. (1986).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ntry into marri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1), 99-109.
Goldstein, J. R., & Kenny, C. T. (2001). Marriage delayed or marriage forgone? New cohort forecasts of first marriage for U.S. wom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4), 506-519.
Jones, G.. W. (2002). The “Flight from marriage”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6(1), 93-119.
Jones, G. W. (2007). Delayed marriage and vary low fertility in Pacific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3), 453-478.
Knox, D. (1975). Marriage: who? when? wh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Ono, H. (2003). Women’s economic standing, marriage timing, and cross-national contexts of gender. Journai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2), 275-286.
Raymo, J. M. (2003).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the transition to first marriage among Japanese women. Demography, 40(1), 83-103.
Reczek, C., Liu, H., & Umberson, D. (2010). Just the two of us? How parents influence adult children’s marital qua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2(5), 1205-1219.
Retherford, R. D., Ogawa, N., Matsukura, R. (2001). Late marriage and less marriage in Japa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1), 65-102.
Sabatelli, R. M., & Bartle-Haring, S. (2003). Family-of-origin experiences and adjustment in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1), 159-169.
Schwartz, J. (2005). The socio-economies benefits of marriage: A review of recent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 45-51.
South, S. J. (1993). Raci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desire to mar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5(2), 357-370.
Stanley, S. M. (2011 May a). Commitment and the Perils of Ambiguity in Relationship Formation. 黃迺毓(主持人),專題演講。2011婚姻與家庭承諾國際研討會,臺北市真理堂。
Stanley, S. M. (2011 May b). Marriage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Issues. 晏涵文(主持人),專題演講。2011婚姻與家庭承諾國際研討會,臺北市真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