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詩涵 Chen, Shih-Han |
---|---|
論文名稱: |
表達性藝術融入輔導活動課程對提升國中生自我概念之探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Expressive Arts into Counseling Activity to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4 |
中文關鍵詞: | 表達性藝術 、輔導活動 、自我概念 |
英文關鍵詞: | Expressive Art, Counseling Activity, Self-concep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30.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表達性藝術做為媒材,使用肢體活動、劇場遊戲、戲劇及繪畫等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自我覺察與接納的探索,探討運用表達性藝術融入於國中七年級輔導活動課程實施情形以及學生自我概念之轉變情況。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任教之國中七年級17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表達性藝術融入輔導活動課程之中,進行為期六週,每週一堂輔導活動課45分鐘的教學實施。透過課堂觀察記錄、教學省思、學生學習單、學生回饋表,以及訪談資料等進行研究結果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表達性藝術融入輔導活動課程讓學生有機會探索自我。
二、表達性藝術融入輔導活動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
三、表達性藝術融入輔導活動課程能提升學生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
四、多數學生能透過冥想儀式安定自我。
This study aimed to integrate various expressive arts, such as physical movements, theater games, and paintings into Counseling Activity to help students explore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self-acceptance. Then, the researcher adopted action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udents’ self-concept.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17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during the Counseling Activity. The instruction was conducted for six weeks, one session per week. Each session consisted of 45 minutes.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qualitative data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worksheets, students’ feedback, an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Integrating expressive arts into Counseling Activit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mselves.
2.Integrating expressive arts into Counseling Activity helps improv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3.Integrating expressive arts into Counseling Activity can improv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and self-acceptance.
4.Most students are able to settle themselves through the ceremony of expressive arts.
朱玲億(譯) (2000)。原著:Corsini, R. J. & Wedding, D 主編。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台北:心靈工坊。
李瀚倫(2003)。藝術治療對行為與情緒困擾兒童之處遇--以繪畫為導向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縣。
何長珠等(2017)。表達性藝術治療15講-悲傷諮商之良藥。台北:五南。
汪育樁(2008)。表達性藝術課程方案促進國中生自我概念的行動研究-以七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明富(2010)。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錦松(199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5,103-109。
林侑萱(2010)。視覺藝術課程影響國中生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以「我的個性自畫像」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玟君、林佩儒(譯) (2010)。原著:Barbara Salisbury Wills。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台北:心理。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曉華主編(2008)。表演藝術120節戲劇活動課。台北:書林。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院。
陸雅青(2016)。藝術治療。台北:心理。
陸雅青(1993)。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已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
陳韻薇(2012)。創作性戲劇對國中生創造力、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表演藝術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婷婷(2011)。「自我概念」議題融入國中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自畫像為課程主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市。
黃德祥 (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瀞瑩(2011)。戲劇活動策略運用在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輔導慈暉班學生自我概念形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台南市。
廖婉如(2006)。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心靈工坊。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 : 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于菁、符逸群(2013)。運用兒童故事引導學生藝術創作自我探索之初探。視覺藝術論壇,2013,82-107。
蔡清田(2015)。行動研究的功能限制與關鍵條件。T&D飛訊,209,1-19。
賴念華(譯) (2013)。藝術治療與團體工作:實例與活動。原著:Marian Liebmann。台北:張老師文化。
賴念華(2001)。小團體中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個人工作模式。測驗與輔導,167, 3516-3522。
蘇湘婷、陳雅莉、林開誠(譯) (2007) 。Stephen K. Levine & Ellen G. Levine 主編。表達性藝術治療概論。台北:心理。
教育部(2015)。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5年10月26日查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0467,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6年2月4日查自http://12cur.naer.edu.tw/upload/files/96d4d3040b01f58da73f0a79755ce8c1.pdf。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003年1月15日查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