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廣銓 Kuang-Chuan, Yang |
---|---|
論文名稱: |
舞蹈融入南湖高中排球校隊訓練之行動研究 The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Dance Experiences Into Volleyball School Representative Team Training at Nan Hu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張中煖
Chang, Chung-Shiuan 麥秀英 Mai, Hsiu-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舞蹈 、排球 、運動訓練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dancing, volleyball, sports training, action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分析研究舞蹈融入南湖高中排球校隊訓練之可行性與功效,瞭解學生對舞蹈融入運動訓練的接受程度、身體感知能力及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模式進行,以南湖高中排球校隊一、二年級學生共十名為研究對象,針對排球的動作特性及身體訓練所需之運動要素,對應舞蹈元素概念為課程設計主軸,分成四個階段實施。透過實際體驗,觀察校隊選手的表現,以開發身體感知能力為主題,並廣泛收集相關資料,歸納彙整後以三角檢核法進行分析探討。結果發現:
一、對舞蹈融入運動訓練的接受程度
學生能了解並接受舞蹈融入運動訓練所帶來的樂趣與益處。
二、對身體使用方式感知經驗的影響
學生能感知及描述動作過程中身體所發出的訊息,能透過舞蹈活動的練習,來做到身體肌肉使用的控制與掌握。
三、對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
學生能說出於排球訓練時身體所面臨的運動技術動作及動作使用方式等問題,並提醒自己於技能學習時應注意要點及動作時肌肉用力的方式。
由於學生能透過舞蹈探索身體要素能力及自我感知經驗,提醒自己身體各部位使用肌群與施力方式之不同,故可達到整體身體運動能力與素質不斷自我提升之功效。
This action research aims at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n integrating dance experiences into volleyball school representative team at Nan Hu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 accepting dance within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influences of dance experiences on students’ body awareness and their motor skill learning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en students from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s in the volleyball school representative team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targets. The combination of volleyball training components and dancing elements are explored and conducted through four stages. After observing and inquiring students’ performances, all related data are gathered extensively, and all the information data are induced and arranged by the triangulation.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1.Students’ attitude to accepting dance within sports training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realize and accept the enjoyment and benefits that dance experiences integrate with their volleyball training.
2.The influences of dance experiences on students’ body awareness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perceive and describe messages from their own body during the moving process. They become more aware of how to use the body and control muscles through dance practices.
3.The influences of dance experiences on students’ motor skill learning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raise questions such as the motor skill movement and movement mode problems while they are taking volleyball training. Also, they are able to remind themselves of those tips and techniques while they are doing motor skill learning.
Through the dance practices, ten students’ abilities in exploring and sensing their own body are obviously enhanced. By consciously reminding themselves of the use and function among different muscles, the students have efficiently improved their physical ability and movement quality in both dance and volleyball training.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石志如(2003)。葛蘭姆技巧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嘉義國中舞蹈才能班現代舞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何郁玟(2000)。芭雷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臺北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李小華(1998)。劉鳳學訪談。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玉鳳(2001)。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臺北市。
李立亨(2000)。Dance:我的看舞隨身書。臺北市:天下遠見。
李安格、黃輔周(1995)。現代排球。北京市:人民體育。
李宗芹(1994)。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動作探索成長的自我。臺北市:遠流。
李祖壽(1981)。行動研究法。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臺北市:黎明。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正常、蔡崇濱、劉立宇、林政東、吳忠芳(譯)(2001)。運動訓練法。臺北市:藝軒圖書。(Bompa, Tudor O., 1999)
林佩璇(2004)。學校課程實踐與行動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威玲(2005)。以多元舞蹈課程協助大專學生對身體認知及肢體運用能力提升之探討。臺北科大體育,19-33。
林純玉(2005a)。體能訓練大綱。中華民國94年A級籃球教練講習會。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林純玉(2005b,12月20日)。利用黃色橡皮繩練手臂伸展。民生報,B2版。
林惟華(2003)。芭蕾Pass動作踮立身體重心轉移之實驗研究—以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學系七位舞者為例。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林維芬(2004)。跨越時空的身體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姚明麗(1978)。古典芭蕾技巧與原理。臺北市:三民。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市:遠流。(Herbert Altric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
徐本力、曾慶裕(2002)。現代競技運動訓練原理。臺北縣:輔仁大學。
國立編譯館(2004)。舞蹈辭典。臺北市:作者。
張中煖(1997)。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
張中煖(1997)。舞蹈統整課程之研究。臺北市: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張中煖(2000)。拉邦動作分析在國小舞蹈班即興創作課之應用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1-H119-001。
張中煖(2000)。從DBAE談我國舞蹈課程的改革與發展。藝術評論,11,259-272。
張中煖、林惟華、林維芬、謝慧超(2003)。舞蹈教學中意象導引之運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1-H119-001。
張中煖、林惟華、劉純英(2001)。現代舞教師對專業認知之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1-H119-008。
張中煖、陳勝美、曾明生、黃瑄珮(2000)。拉邦動作分析在國小舞蹈班即興創作課之應用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1-H119-001。
張惠如(1999)。舞蹈教學的回顧與展望。中師體育,1,32-38。
張麗珠(2003)。分析舞蹈教育在新教改政策中之發展。北體舞蹈系刊,2,28-33
許義雄(1994)。體育教學應重視動作發展程序。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4(6),4-50。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0103-11-77A-F-215。
陳碧涵(1997)。談創造性舞蹈。舞蹈教育,1,27-29。
曾明生(2005)。訪談紀錄。94年11月27日。
曾馨慧(2000)。學校舞蹈教育的發展期望與方向。舞蹈教育,3,110-112。
黃輔周(1992)。排球。載於李誠志(主編),教練訓練指南(頁890-912)。臺北市:文史哲。
黃齡萱(2005)。訪談紀錄。94年11月29日。
黃齡萱(2005)。舞蹈課程融入選手訓練之行動研究—以人魚花式溜冰團為例。《2005當舞蹈遇見科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灣舞蹈研究學會。
新古典舞團(2005)。回首來時路。94年11月28日,新古典舞團網址http://www.neo.org.tw
楊芬林(2004)。舞蹈課程統整設計及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舞蹈班跳鼓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楊廣銓(2002)。手舞足蹈—舞蹈。載於賴昭順等編著,國中健康與體育第一冊(頁24-31)。臺中市:仁林文化。
楊廣銓(2003)。手舞足蹈—走跑。載於賴昭順等編著,國中健康與體育第二冊(頁108-117)。臺中市:仁林文化。
楊慧鉑(2001)。建構論地理環境資源教學研究:一位高中教師的行動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臺北市。
過家興(1994)。運動技術訓練。載於李誠志(主編),教練訓練指南(頁238-247)。臺北市:文史哲。
劉美珠(1998)。身體像是....從身體的隱喻(Body Metaphors)看動作教育。大專體育,36,119-125。
劉美珠(2000)。舞者身心統合運動之授課大綱。2000年2月24日。
劉美珠(2005)。從身心學(Somatics)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知。臺灣舞蹈研究。2,112-148。
劉美珠、林大豐。(2001)。身心學。體育經典論著叢書(總論),141-166,教育部體育司(未出版)。
歐用生(1994)。提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11(2),1-6。臺北縣:台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薛美良(2002)。從芭蕾技巧之訓練原則探索腿形異常之改善教學。2002臺灣舞蹈研討會專輯(頁10-46)。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
二、英文部分
Boyce, B. A. (1991). Beyond show and tell-teaching the feel of the movement. JOPERD. 62(1), 18-20.
Chapman, S. (1974). Movement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A: Movement Education Publications.
Hamburg, Janet. (1995). Coaching athletes using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JOPERD. 66(2), 34-37.
Honda, Charlotte M. (1995). Cultural diversity: Tai Chi Chuan and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JOPERD. 66(2), 38-40.
Moore, C. L. (1987). Body metapho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movement education. Interchange, 18(3), 31-37.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三、電子網路部分
SportsNT運動神網(2005)。花式滑冰介紹。94年11月27日,取自SportsNT運動神網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Contents/FairSingle_Sample.asp?struct_id=5883
SportsNT運動神網(2005)。韻律體操歷史。94年11月27日,取自SportsNT運動神網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1.asp?struct_id=4913
張中煖(2002)。創造性舞蹈教學。94年5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網址http://www.arte.gov.tw/91dance-seminar/91_dance_03_03_01.htm
華立平(2005)。排球訓練中的心理學問題。94年11月29日,取自SportsNT運動神網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3.asp?struct_id=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