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曼如
Wei, Man-Ju
論文名稱: 外在威脅與內部凝聚⼒—以臺灣北部⼤學⽣為探索性研究對象
External Threats and Internal Cohes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 徐筱琦
Hsu, Hsiao-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社會認同理論國家認同兩岸關係⼤學⽣實驗
英文關鍵詞: Social Identity Theory, national identity,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llege students, experimen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22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過去特殊歷史背景,中國被視為是臺灣的敵人。在1995-96年及1999-2000兩次台海危機讓李登輝和陳水扁高票當選,以及陳水扁時期利用中國作為轉移國內政治爭議的對象,都可看出中國身為敵對的「他者」對於臺灣的領導人而言,似可作為轉移國內危機以及凝聚內部支持度的對象。
    依照社會認同理論,個人基於對我群的認同以及向心力,會對我群做出有利的行為,本研究基於社會認同理論的論述,欲觀察中國身為「他者」的狀態下,臺灣人基於「我群」的意識,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凝聚力如何,以及抱持不同我群意識所產生凝聚力的差別。本研究用問卷與實驗研究法,來分析大學生遇到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威脅時,是否會因此增加對於領導人以及國家的凝聚力,以及此一凝聚力之變化程度是否會因其自身國家認同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主力,了解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和大學生對外在威脅的反應,對於了解臺灣的政治態度會有很大的助益。而本研究關注個人層面,探討個人國家認同對於威脅反應之影響,希望能更進一步地的瞭解情感因素和外在威脅的關聯。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a has been seen as an enemy to Taiwanese people for a long time. As a result, people's perception of China often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political actions. For example, the crise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on 1995-96 and 1999-2000 affected the results of the 1996 and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s. Politicians have also used the anti-China sentiment as a tool to divert public attention away from their internal political disputes, a manipulation known as the strategy of using external crisis to boost internal cohesion.
    According to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ut-group crises can increase the cohesion of in-group. Based on the theory,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college student react when they receive the threats from China, and whether these students' responses vary based on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group of the society. Studying the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attitude of Taiwanese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aiwan, it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politics of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二章 研究設計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2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5 第三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26 第四節 實驗受試者 34 第三章 外在威脅與凝聚力 39 第一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政黨與國家認同比較 39 第二節 政治威脅組 48 第三節 經濟威脅組 49 第四節 軍事威脅組 50 第五節 國家認同態度與外在威脅 52 第六節 小結 55 第四章 國家認同與凝聚力 57 第一節 政治威脅組 57 第二節 經濟威脅組 60 第三節 軍事威脅組 64 第四節 小結 67 第五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2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大學生認同問卷 83

    英文部分
    Williams Jr., Robin M. (1947).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tensions: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ethnic, racial, and religious group relation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Bulletin.
    Blechman, Barry., Kaplan, Stephen. (1978), Force Without War: U.S. Armed Forces as a Political Instrument.Washington, DC: Brookings.
    Chang, Yu-tzung., & Jie Lu. (2014), “Language Stereotyp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Evidence from an Experiment Study. ”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211-248. ‬‬‬‬‬‬‬‬‬‬‬‬‬‬‬‬‬‬‬‬‬‬
    Chatagnier, Tyson J. (2012), “The effect of trust in government on rallies 'round the flag. ”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49 (5): 631-645.
    Fox, Gerald‭ T. (2009), “Partisan Divide on War and the Economy: Presidential Approval of G. W. Bush.’’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 53 (6): 905-933.‬‬‬‬‬‬‬‬‬‬‬‬‬‬‬‬‬‬‬‬‬‬‬‬‬‬‬‬‬‬‬‬‬‬‬‬‬‬
    Hetherington, Marc J., & Michael Nelson. (2003), “Anatomy of a Rally Effect: George W. Bush and the War on Terrorism.”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36 (1): 37-42.
    Ho, Ming-sho, & Chen-Shuo Hong. (2012), “Challenging New Conservative Regimes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Asian Survey , 52 (4): 643-665 .
    Huddy, Leonie. (2003),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ohesion”,In David O. Sears, Leonie Huddy & Robert Jervis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pp. 511-55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su, Hsiao Chi. (2010), “Domestic Vulnerability and Nationalist Propaganda:Taiwan's National Unification Council Campaign in 2006.” Issues & Studies, (46): 37-72.
    Kam, D. Cindy., & Jennifer M. Ramos. (2008), “Joining and Leaving the Rally: Understanding the Surge and Decline in Presidential Approval following 9/11.”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2 (4): 619-650.
    Kernell, Samuel. (1978), “ Explaining presidential populari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5: 506-522.
    Ladd, Jonathan McDonald. (2007), “Predispositions and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resident during the War on Terrorism.”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1(4): 511-538.
    Lai Brain., & Dan Reiter. (2005), “Rally‭ '‬Round the Union Jac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Use of For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48-2001. ”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9 (2): 255-272.‬‬‬‬‬‬‬‬‬‬‬‬‬‬‬‬‬‬‬‬‬‬‬‬‬‬‬‬‬‬‬‬‬‬‬‬‬‬‬‬‬‬‬‬‬‬‬‬‬‬‬‬‬‬‬‬‬‬‬‬‬‬‬‬‬‬‬‬‬‬‬‬‬‬‬‬‬‬‬‬‬‬‬‬‬‬‬‬‬‬‬‬‬‬‬‬‬‬‬‬‬‬‬‬‬‬‬‬‬‬‬‬‬‬
    Lambert, J. Alan., Laura D. Scherer., John Paul Schott., Kristina R. Olson., Rick K. Andrews., and Thomas C. Obrien. (2010), “Rally Effects, Threat, and Attitude Change: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6): 886-903.
    Lee, Junhan., & Wonjae Hwang. (2015), “External Crisis‭, Information Cues‭, and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in Korea.” Asian Survey, 55 (4): 665-690.‬‬‬‬‬‬‬‬‬‬‬‬‬‬‬‬‬‬‬‬‬‬‬‬‬‬‬‬‬‬‬‬‬‬‬‬‬‬‬‬‬‬‬‬‬‬‬‬‬‬‬‬‬‬‬‬‬‬‬‬‬‬‬‬‬‬‬‬‬‬‬‬‬‬‬‬
    Lee, John R. (1977), “Rallying 'round the flag.”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7: 252-256.
    Lian, Brad. & John R. Oneal. (1993), “Presidents,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and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7: 277-300.
    Mueller, John E. (1970),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from Truman to Johnson.” American Pokitical Science Review, 64 (1): 18-34.
    Mueller, John E. (1973) War, Presidents, and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Wiley.
    Oneal, John R., & Anna Lillian Bryan. (1995), “The 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 in U. S. Foreign Policy Crises, 1950-1985.” Political Behavior, 17 (4): 379-401.
    Roberts, Kenneth M. (1995), “Neoliberal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pulism in Latin America : The Peruvian Case.” World Politics, 82-116.
    Simmel, Georg. (1955)., Conflict and the Web of Group Affiliations. Translated by Kurt H.Wolff. Glencoe, Ill.: Free Press. Reprint.
    Tajfel, Henri., M. G. Billig., R. P. Bundy., & Claude Flament. (1971),“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2): 149-178.
    Tajfel, Henri. (1978). Social Categorization,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mparison. In Henri Tajfel (Ed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pp.27-76). England: Academic Press.

    二、中文部分
    (一) 專書
    Anderson, Benedict(1982),吳叡人 譯(201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nged Communities) (第二版),台北市: 時報文化。
    Babbie, Earl(2013),林秀雲 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 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Coser, A. Lewis(1956),孫立平 譯(1991),《社會衝突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臺北市: 桂冠圖書。
    Heywood, Andrew,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 譯(2009),《Heywood's政 治學新論》(Politcs),新北市: 韋伯文化。
    Heywood, Andrew,李智 譯(2009),《政治理論教程》(Political Theory:An Induction), 中國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Jenkins, Richard,王志宏、許妍飛 譯(2006),《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Milgram, Stanley,黃煜文 譯(2015),《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law),臺北市: 經濟新潮社。
    Huntington, Samuel P.,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 譯(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新北市: 左岸文化。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吳明隆(2014),《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台北市:五南。
    若林正丈(2014),《戰後臺灣政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李承機, 林果顯, 林 琪禎, 岩口敬子, 洪郁如, 周俊宇,等譯,台北市: 台大出版中心。
    楊國樞, 文崇一, 吳聰賢, & 李亦圓(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 台 灣東灣。
    瞿海源, 畢恆達, 劉長萱&楊國樞(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ㄧ):總論與量化研究法》,台北市: 臺灣東華書局。

    (二) 期刊
    石之瑜(2001),〈民族、民族研究、民族主義:兼論作為意識形態的科 學研究〉,《問題與研究》,(3),頁 97-110。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 (2),頁 5-39。
    李佩雯(2014),〈我群與他群:兩岸學生社會認同差異之跨群體溝通研究〉, 《傳播研究與實踐》, 4 (1), 頁129-171。
    李冠成(2009),〈政治社群與族群的難題—以我國大學生為例〉,《政治學報》,(48),頁 115-152。
    林瑞華, 胡偉星, &耿曙(2011),〈「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當地融入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 54 (4), 頁 29-56。
    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 49(3),頁 29-70。
    張瑩瑞&佐斌(2006),〈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展〉,《心理科學進展》,頁476-477。
    陳陸輝, 耿曙, 涂萍蘭, & 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 (2),頁 87-125。
    黃秀瑞, 徐永明, & 林瓊珠(2014),〈政治知識的測量〉,《選舉研究》,21 (1), 頁89-126。
    楊開煌, & 劉祥得(2011),〈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 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 12 (3), 頁 49-94。
    鄭夙芬(2013),〈2012年總統選舉中的認同〉,《問題與研究》,52 (4),頁101-132。
    鄭宏文(2011),〈政治社會化媒介對政治態度的影響:以我國大學生民主價值為例〉,《復興崗學報》,(101),頁 67-96。
    賴怡忠(2014),〈三一八學運及其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臺灣思想坦克》,頁60-65。
    關弘昌(2014),〈總統選舉來臨對大陸政策合作衝突方向的影響:2008總統大選前的檢視〉,《全球政治評論》, (46),頁 25-42。

    (三) 研討會論文
    童振源(2002),〈臺灣對於大陸在1995-96年及1999-2000年武力威脅的反應〉,發表於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中國山東省。

    (四) 研究報告
    張佑宗(2013),《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和平效能感分析—一項社會心理學的實驗調查研究結案報告》,臺北: 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五) 網際網路
    TVBS民意調查中心(2014),〈台北市選情民調〉, http://home.tvbs.com.tw/static/FILE_DB/PCH/201409/20140919190200499.pdf。
    中央通訊社(2016年1月16日),〈不捨周子瑜 朱立倫喊話:歡迎回家〉,《聯合新 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8/1445529-%E4%B8%8D%E6%8D%A8%E5%91% A8%E5%AD%90%E7%91%9C-%E6%9C%B1%E7%AB%8B%E5%80%AB %E5%96%8A%E8%A9%B1%EF%BC%9A%E6%AD%A1%E8%BF%8E% E5%9B%9E%E5%AE%B6。
    中央通訊社(2016年1月15日),〈周子瑜遭指台獨分子 拍影片公開道歉[影]〉,《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1155026-1.aspx。
    方志賢(2015年11月21日),〈國旗代表中華民國主權獨立 52.1%網友這麼說….〉 擷取自 國立中山大學: http://www.nsysu.edu.tw/files/13-1000-126338-1.php?Lang=zh-tw。
    吳學展(2016年1月16日),〈周子瑜公開道歉引爆「救國潮」,鄉民半夜訂機票從東京趕回臺灣投票〉,《報橘》 http://buzzorange.com/2016/01/16/come-back-and-vote/。
    周應龍(2015年7月7日),〈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資料研究方法說明〉,《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7。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5年7月7日),〈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 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http://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5年7月7日),〈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年12月~2015年06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http://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7#。
    政治中心(2016年1月16日),〈總統大選/【全文】談周子瑜 蔡英文:團結國 家是最大責任〉,《三立新聞網》: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9014。
    陳婉琪(2014年6月30日),〈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像〉,《巷仔口社會學》: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楊湘鈞(2016年1月16日),〈馬總統:周子瑜不必道歉 展示國旗應支持〉,《聯合 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1/1445670-%E9%A6%AC%E7%B8%BD%E7%B5 %B1%EF%BC%9A%E5%91%A8%E5%AD%90%E7%91%9C%E4%B8%8 D%E5%BF%85%E9%81%93%E6%AD%89-%E5%B1%95%E7%A4%BA% E5%9C%8B%E6%97%97%E6%87%89%E6%94%AF%E6%8C%81。
    葉素萍(2016年1月21日),〈周子瑜事件 民調稱約影響1成選票〉,《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601210169-1.aspx。
    蔡孟妤(2014年6月11日),〈國台辦:臺灣前途由「全中國人民」決定〉,《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611002789-260409‬‬‬‬‬‬‬‬‬‬‬‬‬‬。‬‬‬‬‬‬‬‬‬‬‬‬‬‬‬‬‬‬‬‬‬‬‬‬
    蔡曉穎(2016年1月16日),〈周子瑜事件持續發酵 兩岸三地反應強烈〉,《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1/160116_taiwan_chou_tzu_yu。
    儲百亮&王霜舟(2016年1月17日),〈臺灣藝人周子瑜為國旗事件道歉,島內強烈反彈〉,《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0117/c17taiwansinger/zh-hant/。
    瞿宛文. (2016年3月19日),〈從太陽花學運談起:反全球化與反中〉,《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4806。
    蘋果日報(2015年12月12日),〈紅色錢潮強襲 中國紫光1天買2台廠〉,《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1212/36950702/。
    蘋果日報,(2014年6月12日),〈國台辦:臺灣前途由中國人決定 臺灣人怒吼干你屁事〉,《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612/3588806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