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欉明泓 Tsung, Ming-Hung |
---|---|
論文名稱: |
游移的邊界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臺中新社地區水底寮為例 The Shifting Borders and Local Society Development-The Case Study of Shueidiliao , Taichung Hsinshe |
指導教授: |
張素玢
Chang, Su-Bing |
口試委員: |
溫振華
Wen, Chen-Hua 鄭螢憶 Cheng, Yin-Yi 張素玢 Chang, Su-Bing |
口試日期: | 2022/07/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新社 、水底寮 、軍工寮 、界外私墾 、樟腦產業 、地方社會 、地方公廟 |
英文關鍵詞: | Hsinshe, Shueidiliao, Supply depot, unlicensed cultivation beyond boundary, Camphor industry, Local Society, Local Temples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7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4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新社地區水底寮為研究個案,試圖釐清一個長期位處於邊界最前緣的國家邊區,其地方社會形成的歷史歷程。並且,面對族群、政治、經濟與社會面向的變遷,地方社會又是如何因應與調整。
經本研究發現,乾隆30年代中部軍工寮的東遷,開啟了漢人界外私墾熱潮,同時亦導致界外人群複雜化。起初,官方考量到隘番招佃墾耕界外,除有助於彌補其口糧,亦能保護軍工匠採料之安全,故選擇採默許態度。不過,如此決定也令界外面臨失序的風險。林爽文事件後,新興入墾的粵人由於在事件期間積極參與平亂,藉此取得「社丁」或「義民」身分,因而逐漸取代漳泉籍漢人,成為中部沿山拓墾主力。儘管水底寮在番屯制施行後,正式被納入界內,成為屯丁養贍埔地,但界外原住民的威脅與地方自然環境的限制(缺乏水資源)仍無法使地方聚落有顯著的發展。
19世紀末葉,隨著沿山產業的興起,以及開山撫番政策的確立,水底寮搖身成為重要的山區產業集散地,可是原墾佃擁有的土地卻在新政的執行下受到地方有力士紳的強行收購,以致於原居粵人未能發展出自身的在地信仰。直至日治時期邊區隘勇線的推進,有力士紳勢力的退去,地方家族經濟能力的提升,地方公廟的出現也象徵聚落人群被有效統合。
This thesis takes the Shuidiliao in the Hsinshe as a case study, tries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local society in a border area of a country that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border for a long time. Additionally, faced with changes in ethnic,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how does the local society respond and adjust.
This thesis found that the eastward relocation of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amp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Qianlong in the 1930s started a boom in private cultivation by the Han people outside the world, and it also complicated the population outside the world. At first, the officials considered that in addition to helping supplement their food rations, the officials chose to acquiesce to the safety of military craftsmen. However, such a decision also puts the outside world at risk of disorder. After the Lin Shuang-wen Revolt, the new Cantonese people who entered the reclamation area gradually replaced the Han people from Zhangquan and beca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reclamation along the mountains in the central part, because they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quelling of the chaos during the incident and obtained the status of " Charity Ferry " or " Yi-min". Although Shuidiliao was offici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rritor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ntun System, it became the village's sanctuary area, but the threat of the aborigines outside the territory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still could not enable the local settlement to develop significantly .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rise of the industry along the mountai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ufan policy of opening up the mountain, Shuidiliao became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enter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but the land owned by the original reclamation tenant was forced by local powerful gentry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eal. acquisition, so that the original Cantonese people failed to develop their own local beliefs. Until the advance of the Ai-Yong Line in the border area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retreat of the powerful gentr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capacity of local families, and the appearance of local public temples also symbolize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settlement people.
參考書目
一、史料
〈全臺前後山輿圖〉(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藏)
〈乾隆中葉臺灣軍備圖〉(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圖書館藏)
〈乾隆中葉臺灣輿圖〉(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
〈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臺灣堡圖〉
《光緒朝月摺檔》
《寺廟臺帳 臺中州東勢郡Ⅰ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藏)
《岸裡大社文書》(國立臺灣大學藏、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軍機處檔摺件》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
《聯合報》
(清)王元稚
1959《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余文儀
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沈葆楨
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周璽
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姚瑩
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柯培元
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胡傳
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唐贊袞
1958《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夏獻綸
1959《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陳文達
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黃叔璥
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劉良璧
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劉銘傳
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1980《天地會(第一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980《天地會(第二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伊能嘉矩
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
1994《臺灣文化志》。臺北:南天書局。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編
2015《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連橫
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金田譯
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森丑之助
1917《臺灣蕃族志 第一卷(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黃富三等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
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墾務‧腦務‧林務》。臺北:國史館。
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等相關信函》。臺北:國史館。
溫廷敬
1980《丁中丞政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福康安(藏)、林熊祥(編)
1954《廷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中廳蕃務課編
1914《臺中廳理蕃史》。臺北:臺中廳蕃務課。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9《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編
1983〈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四)〉,《臺灣文獻季刊》,34(4):83-14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4《臺案彙錄庚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71《臺灣霧峰林氏族譜(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9《臺案彙錄甲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1《臺灣私法商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2005《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臺北:行政院文化部。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編
1904《臺灣氣象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編
1911《臺灣氣象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9《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如仲、苗學孟
1984《臺灣林爽文起義資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澤民
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 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二、專書
王世慶、陳漢光、王詩琅
1991《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臺北:林本源基金會。
池永歆
2011《清代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新北市:博揚文化。
吳長錕總編輯
2002《戀戀白冷圳:新社鄉文化生態巡禮》。臺中:新社鄉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
邵式柏著(John R.Shepherd)、林偉盛等譯
2016《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 上、下冊》。臺北:臺大出版社。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林香梅、邱月秋編
2008《永遠的新社:新社鄉老照片專輯》。臺中:臺中縣新社鄉公所。
林朝綮
1957《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 地理篇第1冊(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
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施添福總編纂、吳連賞編纂
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四 屏東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2021《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洪敏麟編
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下)》。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洪麗完
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
夏黎明
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出版。
張世賢
2009《晚清治臺政策: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一年》。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張耀錡編
1951《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雪姬
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志豪
2019《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陳芳惠
1984《村落地理學》。臺北:五南圖書。
陳國川、翁國盈編纂
200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 臺中縣(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漢光、賴永祥編
1957《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清琦編
2010《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黃智偉
2002《省道台一線的故事》。臺北:城邦文化。
溫振華
1992《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臺北:日知堂出版社。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7《臺中縣蔗廍研究》。臺中:臺中文化。
廖隆仁總編
1998《新社鄉誌》。臺中:大社會文化事業。
臺灣彭氏宗祠大公嘗族譜編修委員會編
1959《彭氏族譜》。新竹:臺灣彭氏宗祠大公嘗族譜編修委員會。
劉益昌
1999《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劉達雄提供
《劉家自古歷代族譜源流》,未出版。
潘大和
1998《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北:南天書局。
蔡相煇編
1995《北港朝天宮志》。雲林:北港朝天宮。
衛惠林
1999《埔里巴宰七社志》。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三、期刊論文
王世慶
1994〈日據初期臺灣撫墾署始末〉,收於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頁203-244。臺北:聯經。
石再添等
1986〈新社河階群的活斷層與地形面〉,《地學彙刊》5:29-39。
李文良
2006〈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考察——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3(2):87-122。
邱正略
1992〈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玉茹、畏冬
2012〈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4-182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阿部公彥
2008〈日治初期對於泰雅族的南勢蕃的理蕃事業〉。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姜明雄
2011〈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施添福
1994〈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39-7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301-33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11〈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成和轉變〉,收於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頁57-13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舉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頁1-7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
2019〈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知興衰為例〉收於謝世忠編,《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4:客家族群關係》,頁42-51。新竹:交大出版社。
張士陽
1988〈雍正九、十年の臺灣中部の先住民の反亂にっぃて〉,《臺灣近現代史研究》6:5-55。
張士陽著、鄧孔昭譯
1991〈雍正九、十年臺灣中部的原住民叛亂(續)〉,《臺灣研究集刊》3:76-84。
張聖翎
2006〈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楚淋
2013〈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究(1730’s-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志豪
2015〈隘糧與大租:清代竹塹地區合興莊的隘墾事業與閩粵關係〉,《全球客家研究》4:1-30。
陳國棟
1995〈「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1683-18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123-158。
陳慧先
2007〈半斤八兩?:清代臺灣度量衡之探討〉,《臺灣文獻》58(4):203-236。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4-17。
程士毅
1994〈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94〈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13-49。
黃富三
1994〈簡介岸裡社文書之史料價值-以臺大「岸裡大社文書」為中心〉,收於林治平主編,《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3-35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000〈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收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頁1161-1189。臺北:國史館。
2016〈林朝棟與清季臺灣樟腦業之復興〉,《臺灣史研究》23(2):1-64。
楊慶平
1995〈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
2003〈鄭成功治水神格形成試探─以臺中縣為例〉,收於陳志聲編,《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9-181。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2005〈客家鄉新社之歷史與產業變遷〉,《臺灣風物》,55(4):1-21。
葉高華
2016〈分而治之:1931-1945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123-172。
葛滿龍、張瑞津、王乾盈
2004〈以折射震測法探討新社河階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41:49-60。
劉怡伶
2021〈清代臺灣的庄規與社會秩序──以三重埔的溪尾庄規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益昌
2003〈大甲溪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的初步探討〉,收於陳志聲編,《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40。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蔡淵洯
1985〈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275-302。
蔡懋棠
1980〈鹿港綠香居主人自述--蔡耕紀事〉,《臺灣風物》30(2):84-102。
鄭安睎
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鄭螢憶
2016〈王朝體制與熟番身分:清代臺灣的番人分類與地方社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8〈以屯養贍:嘉道年間番屯改革與彰化縣熟番社〉,收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主辦《「帝國、邊區與流動:18、19世紀臺灣沿山社會秩序」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頁1-20。南投:國立暨南大學。
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
2005〈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 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臺大地理學報》42:47-68。
簡史朗
2014〈西部平埔族群入墾埔里後之聚落形成〉,收於潘英海編,《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頁191-218。新北:華藝學術出版。
四、計畫報告書
林美容
1999《臺中縣新社鄉九庄媽信仰調查計劃期末報告》。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溫振華計畫主持、劉益昌協同主持
2013《白冷圳文化景觀基礎調查暨保存維護計畫結案報告書》。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2002《臺中縣白冷圳重建工程規劃》。臺中:臺中農田水利會。
鄭螢憶
2014〈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103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7〈熟番、傳說與家族:清代大甲溪中游的族群互動與「客家」地方社會〉,《107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潘開華
1985《臺中縣市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五、電子資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歷史人口研究計畫,https://www.rchss.sinica.edu.tw/popu/introduction.html。
中央研究院,https://thcts.sinica.edu.tw/themes/rc19.php。
文化部典藏網,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Object.aspx?SYSUID=13&RNO=QUgwMDIzOTItMDA2。
開放博物館,https://reurl.cc/A7E3xK。
新社區地區災害防救計畫,https://www.xinshe.taichung.gov.tw/1111549/post。
農業試驗所土壤資料供應查詢平台,https://tssurgo.tari.gov.tw/Tssurgo/Map。
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
歷史學柑仔店,https://reurl.cc/p1ka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