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慧
Lin, Jia-Hui
論文名稱: 美感教育題材融入國中閱讀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Materials into Liter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指導教授: 黃麗娟
Huang, Li-Juan
口試委員: 蔣興立
Chiang, Hsin-Li
柯響峰
Ke, Xiang-Feng
黃麗娟
Huang, Li-Juan
口試日期: 2023/07/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閱讀題材美感教育行動研究安妮新聞時報
英文關鍵詞: Maxine Greene, Reading materials,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Action research, The Anne Times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2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感教育融入國中閱讀教育的影響性,並希望培養學生在美學思維、生活經營、社會參與及美感感知的能力,使其能藉由閱讀課程中的美感文學達成美感文學教育的涵養。筆者採取行動研究取向,研究過程分為三階段:規劃、實施、完成。規劃行動研究方向時,筆者首先確認教學中的問題,進而分析成因,最後擬定行動方案及評鑑工具;實施階段開始進行課程,並檢視及分析以進行修正;完成階段則是發表結果。本研究以Maxine Greene的「美育思想」作為美感教育閱讀策略的理論基礎,探討以美感教育融入閱讀策略後對於國中八年級學生的閱讀態度及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以筆者任教的桃園市Z公立國中八年級班級,該班共29位學生為研究參與者。閱讀題材融入美感教育方面,筆者從教育部發行的《安妮新聞時報》中選擇〈夏季特刊〉設計五個單元,分別是〈童話、傳說與他們的產地〉、〈芬蘭如何從小學開始打擊假新聞〉、〈地球的每日概觀〉、〈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通貨膨脹加上債務,貧窮國家面臨飢餓邊緣〉,進行12節的美感閱讀課,為期約三個月,以學生學習單、學生回饋單、教師的觀察記錄,與教師的省思札記為主,訪談為輔,進行研究分析及討論的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一、閱讀題材融入國中美感教育,閱讀《安妮新聞時報》中,啟發學生對美感閱讀具內化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具有美感思維、能欣賞《安妮新聞時報》的插畫、為自己設立閱讀目標,教師引導其學習制定具體的實踐方法。
    二、閱讀題材融入國中美感教育,在美感思維中,對學生的生活美感經營及美感文化的參與具正面影響。學生能察覺閱讀中的美感模式、願意透過美感文字、知曉閱讀審美的內化學習方法。
    三、從閱讀題材的美感性、文化性及實踐性得知閱讀題材融入國中美感教育具適切性。閱讀題材融入美感教育使筆者在教材設計及教學技巧上有所成長。最末,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推動美感教育閱讀策略者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research propos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reading class in secondary school in hope to cultivate the aesthetic philosophy, life management, social involvement and the ability for aesthetic senses. In the atmosphere of pursuing short-term benefits and money-centered Taiwan’s society,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the literary aesthetic sens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general reading class.To fulfill the aforementioned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action research and separates the research processes into three phases: 1. planning 2. implementation 3. achievement. In the planning phase, the researcher firstly identifies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eaching, then analyze the causes behind the issues, and finally fabricate the action plan and develop assessment tools for teaching resul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the researcher starts to implement course planning and inspect, analyze for improvement. In the final stage of achievement is to demonstrate the teaching results.The resear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Maxine Greene’s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a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construct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yramid of a Fulfilling Life” and uses the model to buil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29 eight graders in researcher’ homeroom class. A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reading materials,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5 lessons from “The Anne Times”, which are “Fairy tales, Fable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How Finland Fights Fake news from elementary school”, “Daily Glimpse of the Earth”, ” From Hieroglyphs to Emojis”,“Inflation plus debt put poor countries on the brink of starvation”, and. There are 12 aesthetic reading classes in total withing the duration of 3 months. Learning sheets, feedback sheets from students along with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reflections from the homeroom teacher as the main analytical documents. Added up wi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has concluded and organized the following analytical findings:In the project of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Reading materials in middle school, when reading “The Anne Times”, it can inspire students to internalize the reading experience for deeper thinking. Through awakening the aesthetic senses within students, the educator can guide them to appreciate the illustrations of “The Anne Times”, set personal reading goals, and set up feasible reading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by arousing students’ aesthetic senses, it can create posi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active pursuing for aesthetics in daily lives and search for more involvement in aesthetic cultures. Students are able to be aware of the aesthetic modes in reading experiences, and they are willing to internalize their learning through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of words and the aesthetic sense in reading.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謝誌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一、學生閱讀素材缺乏美感閱讀經驗 5 二、美感教育閱讀策略推廣困境 9 三、美感閱讀教學的迷思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3 一、研究目的 13 二、研究問題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6 一、研究範圍 16 二、研究方法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 美感教育閱讀策略的內涵與教學應用 25 一、美感教育閱讀策略的緣起 25 二、美感教育閱讀策略的義涵 32 第二節 美感教育閱讀策略跨領域之相關研究 35 一、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定義 35 二、跨領域美感閱讀課程模組 36 第三節 素材融入美感教育教學之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4 第一節 研究素材 44 第二節 研究程序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取樣及施測 7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1 第五節 研究程序 9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6 第四章 教學研究結果與分析 97 第一節 美感題材融入閱讀策略對學生閱讀態度影響之分析 97 第二節 閱讀策略融入美感題材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分析 1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省思建議 12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0 一、國中階段透過美感閱讀素材結合閱讀策略提升學習意願 120 二、美感閱讀素材融入國文閱讀教學增加閱讀學習方式 121 三、美感教育閱讀策略對學生行為與班級經營之影響 122 四、美感教育題材融入國中閱讀活動的建議 122 第二節 歷程省思 123 一、增加美感教育閱讀策略課程中「人與自然共鳴」的設計 124 二、實施前測與後測,看見學生想法的轉變 124 三、美感教育閱讀策略課程,宜與跨領域學科的教師合作 125 四、增加家長觀察學生行為表現的觀察紀錄 126 五、增加樣本數,以提升不同情境下課程設計的有效性 12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7 一、建議實施相關延續性研究,以觀察課程長期發展及影響 127 二、教師實施融入式教學應採取多元化課程設計 128 參考文獻 130 附錄 138 附錄一 美感教育閱讀策略自主學習閱讀態度量表 138 附錄二 學生閱讀策略活動回饋問卷 140 附錄三 美感閱讀教學實驗課程教案 142 附錄四 學生閱讀理解歷程學習方法單 144 附錄五 教育部因材網前、後測閱讀題目 145

    一、專書
    1. 周浩中:《藝術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
    2. 謝明昆:《道德教學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4年)。
    3. 施良方《學習理論:學者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麗文文化,1996年)。
    4. Richard E.Mayer,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遠流出版社,1997年)。
    5. Costa & Kallick,陳佩秀譯:《活化和運用心智習性》(遠流出版社,2001年)。
    6. 黃光雄:《教育概論》(師大書苑,2004年)。
    7.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6年)。
    8. 漢寶德:《如何培養美感》。(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9. STANISLAS DEHAENE:《大腦與閱讀》。(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2012年)。
    10. 鄭圓鈴、許芳菊:《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5大閱讀策略,9種課堂情境,19篇操作練習與引導示範,有效提升閱讀素養!》(親子天下,2013年)。
    11. 蔣德仁:《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概論》(出版社:五南出版社,2013年)。
    12. 東尼.博贊:《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出版社:商周出版,2015年)。
    13.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主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台灣》(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年)。
    14. 凱利·費德曼《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社會生活》(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15. 張輝誠:《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出版社:親子天下,2018年)。
    16. 漢寶德:《漢寶德談美》(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17. 黃國珍:《閱讀素養》(出版社: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18. 葉思、鄧敦:《思辨式寫作【新制學測國寫哪有那麼難 知性題&情意題12招全破解】》(出版社:野人出版社,2019年)。
    19. 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新論》(五南出版社,2020年)。
    20. 曾世杰:《有效讀寫》(出版社:親子天下,2020年)。
    21. 梁虹瑩:《國中會考閱讀素養課:學生怎麼學?老師、家長該怎麼教?》(出版社:晨星出版社,2021年。)
    22. 卡拉.馬修;瑞秋.法蘭奇:《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促進理解與遷移的策略寶庫》,(出版社:心理出版社,2021年。)
    二、期刊論文
    1. 林國平(1984)。杜威美學的探討(下)。國教園地,頁10-14。
    2. 王建柱(1989):從美感啟發至美育理想的實踐。國教研究雙月刊,第7期,頁 23-26 。
    3. 林逢祺(1998)。美感創造與藝術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0,51-72。
    4. 梁蓉(2003)。法國小學、國中藝術教育概況。美育雙月刊,131,62-67。
    5. 傅大為(2006)。跨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概念分析與一點個人經驗。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6.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35,65-98。
    7. 吳清山、林天佑(2011)。課程轉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203-204。
    8. 李鴻生(2011)。落實美感教育之探詢。耕莘學報,9。78-92。
    9.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台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40,31-44。
    10. 洪詠善:〈文化創意世代中美感教育的課程圖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八卷第二期 2012年6月 頁61-86。
    11. 洪詠善(2012)。跨域SAS(社會/ 藝術/科學)美感教育的課程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P.55-60。
    12. 于承平(2013)。學校推動美感教育之探討。學校行政,101-117。
    13. 李思儀(2015)。Eisner 藝術性的教育評鑑對臺灣教育評鑑的啟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8),91-98。
    14. 花英德(2015)。美感經驗的理論與實踐。「104 年藝術與美感知能創新教案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15. 呂傑華(Chieh-Hua Lu);陳逸雯(Yi-Wen Chen):《參與媒體素養研習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調查研究》,22卷1期。
    16. 陳錦惠〈教學經驗中的美感特質探討:杜威美學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2005年第8期。
    17. 林素卿〈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 2009,3,頁43-70。
    三、學位論文
    1.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邱兆偉(1992):美感教育的哲理與省思。載於高雄師大主辦「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p.113-136)。
    3. 林青津(2004):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4. 呂玉環(2006):《國小國語科美育教學之研究--從Maxine Greene美育觀點來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廖玟雅(2006):《利用媒體實施國小學童美感教育的教學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2006年)。
    6. 曾千芳(2006):《蘇東坡處世態度融入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6年)。
    7. 賴品儒(2006):《MaxineGreene之美育思想》(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 朱怡珍(2008):《鷹架寫作教學對於提升國小學生描述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9. 林妤璠(2009):《美育如何充實生命教育的內涵—論美育對人生藝術化的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2009年)。
    10. 吳思穎(2010):《國小四年級數學美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11. 王琁毓(2012):《從朗讀教學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對兒童詩歌的欣賞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12. 李宜臻(2012):《Maxine Greene的美育思想對高中英語教育之啟示》(彰化,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3. 鄭素雲(2012):《圖像式刺激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4. 歐用生(2014):《「共鳴的課程美感經驗」之研究》(台北,台北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15. 洪翠吟(2016):《Maxine Greene之美感教育個案研究——以臺史博戲劇課程方案為例》(台南,國立臺南大學,2016年)。
    16. 陳韻如(2017):《國小教師美感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7. 蔡紫德(2017):《素養教學融入高中階段美感教育多元選修課程研究「枝附葉著──印花布製作」課程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8. 鄭亞盈(2017):《電影融入生命教育課程對增進國小學童關懷盲人成效之探討》(台北,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9. 吳冠蓓(2017):《繪本融入生命教育之自我探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20. 蔡佳吟(2019):《美感教育融入國語文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台北,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21. 陳玠英:〈台灣教育制度中的傳統社會文化慣性探索〉第 15 期(2017 年 3 月)。
    四、網路資料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2018。連結網址:https://www.rootlaw.com.tw/Attach/L-Doc/A040080081018500-1071023-1000-001.pdf
    2.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的基本理念(草案)。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連結網址:https://stv.naer.edu.tw/classic/data/course_outline/pta_18533_2143291_60289.pdf
    3. 黃祺惠《共好賦能的美感教育—臺北市北政國中服務學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頁 123-144)。國家教育研究院。連結網址:https://teric.naer.edu.tw/wSite/PDFReader?xmlId=&fileName=1633468881987&for
    4. 教育部《美感智能閱讀使用指南》:https://www.aade.org.tw/publish/%E7%BE%8E%E6%84%9F%E6%99%BA%E8%83%BD%E9%96%B1%E8%AE%80%E4%BD%BF%E7%94%A8%E6%8C%87%E5%8D%97/
    5.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642550
    6. 《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https://www.aestheticell.org/
    7. 《教育部因材網‧智慧適性診斷》https://adl.edu.tw/systemIntor.php
    8. 《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https://www.inarts.world/edubox/%E7%BE%8E%E6%84%9F%E8%B7%A8%E5%9F%9F%E2%80%A7%E5%9C%A8%E5%9C%B0%E8%B5%B0%E8%AE%80%E5%B7%A5%E4%BD%9C%E5%9D%8A/
    9. 〈有感嗎?傳說中的美感教育〉(Feel it?The so-called Aesthetic Education):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627_w080-089%E5%BC%B5%E6%95%8F%E7%90%AA.pdf
    五、英文部分
    1. Adelman, C.(1993). Kurt Lewin and the Origins of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1(1), pp. 7-22.
    2. Bond, F. F.(1961). An 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New York, NY: Macmillan.Carr, W. & Kemmis, S.(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England: Falmer.
    3. Corr, C. A. & Nabe, C. M. & Corr, D. M.(2003).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4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4. DeFleur, M. L. , & Dennis, E. E.(2001).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A Liberal Arts Perspective(7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5. Harcup, T. , & O’Neill, D.(2017, 12). WHAT IS NEWS? News values revisited(again). Journalism Studies, 18(12), pp. 1470-1488. Hartley, J.(1982). Understanding News. London, England: Methuen.
    6. Kalish, R. A.(1989). Death education . In R. Kastenbaum & B. Kastenbaum(Eds.), Encyclopedia of death(pp.75-79). Phonix, AZ: Oryx Press.
    7. Kilmann, P., & Thomas, K.T.(1975). Interpersonal conlict-handling behavior as reflections of Jungian personality dimensions. Psychological Reports, 37, pp. 971-980.Lubich, C.(2007). Essential Writings. New York, NY: New City Press.
    8. 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 J.(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9. News peg. The Oxford Pocket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Retrieved July 25, 2018 from Encyclopedia.c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humanities/dictionaries-thesauruses-pictures-and-press-releases/news-peg.
    10. Noddings, N.(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1. Schmuck, R. A.(2006).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2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12. Tomal, D. R.(2010).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ors(2 ed.). Lanham, M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3. Tronto, J. C.(1993). Moral boundaries : a 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 of ca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14. Walters, D. J.(1986). Education for Life. Nevada City, CA: Crystal Clarity.
    15. Wong, P. T. P. & Bowers, V.(2018). Mature happiness and global wellbeing in difficult times. In N. R. Silton(Ed.), Scientific concepts behind happiness, kindness, and empath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ershey, PA: IGI Global.
    16. Wong, P. T. P. (2017a, October 14).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PP 2.0.Invited talk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17. Wong, P. T. P. (2017b, 8). Reflections on My Psychology Career: Where I Came From, and Where I Am Going(Autobiography, Ch. 24). Retrieved from http://www.drpaulwong.com/reflections-on-my-psychology-career/
    18. Wong, P. T. P. (2017c, May 16). Courage, faith, meaning, and mature happiness in dangerous times. Positive Living Newslett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drpaulwong.com/inpm-presidents-report-may-20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