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康自強
Kang Tzu-chiang
論文名稱: 王船山周易系譜學研究
A Study of the Wang Fu-chih's genealogy of Book of Changes
指導教授: 林安梧
學位類別: None
None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船山知識體系人性政治權力系譜學族群歷史文化工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船山的「周易系譜學」指的是一套由知識、道德與權力三端共構的關係網絡,它以道德為理論核心,從轉化自然知識開啟修養工夫,又自工夫歷程通往歷史文化。
    就方法論的角度而言,筆者「系譜學」的理論架構雖來自法國當代學者傅柯的間接啟發,但已經過一番轉化地詮釋,故船山易學中隱含之系譜學,已與傅柯原本的理論內容不同。
    船山的周易系譜學以「陰陽二氣」的辯證性為其基本的論述形式,透過同樣一個符號系統,陰陽法則對自然而言展開為知識體系;對道德而言展開為修養工夫;對權力而言則展開為歷史論述。因此周易六十四卦本身,每一卦皆兼攝三重意義,各有不同的理論訴求。
    對知識而言,隱藏在船山周易系譜學中的知識體系與當時的知識水準有密切關聯。大體上,它由傳統思想中的「陰陽典範」與「渾天典範」構成,故船山詮釋易學中任一觀念的自然意義時,大多運用這兩者解說其原理,使易學中的道德或權力論述最終皆有通極自然的理論效力。
    就道德而言,船山易學中的道德哲學以「人性」為核心,形成由「主體」與「工夫」兩端構成的雙向實踐迴圈,人性不但是整套道德哲學的起點,並且是其終端。大致上,船山的道德哲學即以「由主體開工夫」和「從工夫到主體」兩條主軸構成;相較於「理學」與「心學」較偏前者而言,船山易學則偏向後者,特別強調工夫歷程的重要性。
    就權力而言,船山易學由重視歷程轉而重視歷史,由主體之涵養轉而強調群體之文化,終而推導出船山史論的價值核心:族群自主性。因此,船山史論以族群問題作為理論焦點而提出「三維說」,據此批判了專制皇權的弊病,進而討論相關的政治議題:例如中央與地方的棟榱理論,或是士人的社會實踐,故整理了許多史料,討論了很多歷史問題。
    總之,藉由這個以知識、道德與權力三端共構而成的關係網絡,基本上已可掌握船山易學的總體架構及其主旨所在,故本文遂以「系譜學」作為開啟整個船山周易哲學的關鍵。

    The “Wang Fu-chih’s genealogy of Book of Changes” is composed of knowledge, moral and power which construct a kind of network of relations. It is moral that both knowledge and power come from, so this is the center of his theory.
    About the methodology, the idea of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transformed from the French philosopher “Michel Foucault”, but the really important point of the Wang Fu-chih’s genealogy is distinctive of the Foucault’s. The basic discursive form of his theories i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yin and yang that 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is classic also. Through the same symbol syste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yin and yang can interpret the knowledge of nature, the cultivate practice of moral, and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s of political power. So his interpretations about all the diagrams of this classic create triple meanings constructed by knowledge, moral, and power.
    First, for the knowledge investigations in his interpretations, the knowledge system included in the genealogy of Book of changes is related to the scientific horizon at that time. Briefly speaking, it was based on the “yin and yang paradigm” and the “cosmology paradigm” that which belonged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so that his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sentences of the classic applied them to explain the laws of natural phenomena within the classic narrative.
    Second, for the moral problems in his interpretations, the moral philosophy in the Wang’s genealogy was according to the “human natur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but he had himself opinions we called “creative hermeneutics”.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his theory was the circle constructed by subject and practice. So the human nature was not only the origin of his moral philosophy, but was the end of it. In other words, his theory contained two ways: one was “from subject to practice”, and the other was “from practice to subject”. 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tter.
    Third, for the power issues in his interpretations, his studies about the Book of Changes put much emphasis on practical process, and he also emphasized the social practice that should name “history” as well . Because he transited to society his original theoretical attention, he thought deeply historical crisis of his time. On the basis of it, he took the “autonomy of ethic group” as the central value of history.
    In short, the complicated network of relations made by knowledge, moral, and power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Wang Fu-chih’s genealogy of Book of Changes.

    凡例----------------------------------------------------07 第壹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8 ﹝一﹞研究動機-------------------------------------------08 ﹝二﹞研究目的-------------------------------------------12 第二節 船山身世簡述評及其著作版本--------------------------12 ﹝一﹞船山身世簡述評--------------------------------------13 ﹝二﹞著作版本-------------------------------------------18 第三節 船山學的發展--------------------------------------19 第四節 周易系譜學的方法反省-------------------------------26 第貳章 周易系譜學的展開 前言----------------------------------------------------30 第一節 知識與道德的連結-----------------------------------30 第二節 道德與權力的連結-----------------------------------33 第三節 知識與權力的連結-----------------------------------36 小結-----------------------------------------------------41 第參章 系譜式的自然法則 前言-----------------------------------------------------44 第一節 陰陽典範下的自然法則--------------------------------44 第二節 乾坤並建的天文學意義--------------------------------51 小結-----------------------------------------------------64 第肆章 系譜式的道德主體 前言-----------------------------------------------------65 第一節 乾坤並建的工夫意義----------------------------------65 ﹝一﹞自然與道德-------------------------------------------64 ﹝二﹞乾坤知能的意義----------------------------------------67 ﹝三﹞健順互補論-------------------------------------------70 第二節 陰陽和合的修身技術-----------------------------------77 ﹝一﹞融合占學---------------------------------------------78 ﹝二﹞易傳的繼善成性論--------------------------------------79 ﹝三﹞人性的根據義與工夫義-----------------------------------81 ﹝四﹞身心協調論--------------------------------------------84 ﹝五﹞主體與工夫的辯證--------------------------------------88 小結------------------------------------------------------90 第伍章 系譜式的政治權力 前言------------------------------------------------------93 第一節 儒學權力史的考察-------------------------------------93 第二節 船山史論的核心論題:族群自主及其實踐-------------------98 ﹝一﹞權力轉讓的法則----------------------------------------98 ﹝二﹞權力的起源問題---------------------------------------100 ﹝三﹞中央與地方的棟榱關係----------------------------------102 ﹝四﹞謙豫對比的權力解讀------------------------------------108 ﹝五﹞權力轉移的價值判準------------------------------------112 第三節 士人的社會實踐:仕隱問題和朋黨問題--------------------114 ﹝一﹞仕隱問題--------------------------------------------116 ﹝二﹞朋黨問題--------------------------------------------119 小結-----------------------------------------------------125 第陸章 結論 第一節 重要觀念的回顧與整理-------------------------------127 第二節 可能之限制----------------------------------------129 參考書目-------------------------------------------------130

    ※依作者筆劃多寡,同作者按年代先後,同姓則按名字筆劃多寡

    一、船山原典部分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台北:太平洋出版社,中國船山學會,1972。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王夫之,《梨州船山五書》等。台北:世界書局,1974。
    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尚書引義》。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世界書局,1980。
    王夫之,《宋論》。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
    王夫之,《船山全書‧第一冊》﹝周易內傳附發例、周易稗疏附考異、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湖南:嶽麓書社,1988。

    二、周易古籍部分﹝僅此部分按作者年代先後﹞

    西漢‧焦延壽,《焦氏易林》。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
    魏晉‧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唐‧李鼎祚集解;李道平纂疏,《周易集解纂疏》。台北:廣文書局,1989。
    北宋‧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1990。
    南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世界書局,1983。
    明‧來知德,《周易集注》。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明‧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台北:廣文書局,1974。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台北:真善美,1981。

    三、近人研究船山之專著

    方克,《王船山辯證法思想研究》。湖南:湖南人民,1984。
    王之春,《王夫之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
    王孝魚,《船山學譜》。台北:廣文書局,1975。
    王樹槐,《王船山的重農思想》。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吳立民,《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等。湖南:湖南,1992。
    李守庸,《王船山經濟思想研究》。長沙:湖南人民,1987。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1987。
    陸復初,《王船山學案》。湖北:湖北人民,1987。
    許冠三,《王船山的歷史學說》。香港:中文大學,1978。
    許冠三,《王船山的致知論》。香港:中文大學,1981。
    張西堂,《明王船山先生夫之年表》。台北:台灣商務,1978。
    張懷承,《王船山倫理思想研究》等。湖南:湖南,1992。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2004。
    陳遠寧,《中國古代政治觀的批判總結──王船山政治觀研究》。長沙:湖南,1992。
    陳遠寧,《中國古代易學發展第三個圓圈的終結:船山易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2002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台北:谷風,1986。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1983。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
    劉春運,《王夫之學行繫年》。河南:中州古籍,1989。
    輔仁大學,《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縣:輔仁大學,1993。
    鄭潭洲,《王船山傳論》。湖南:湖南人民,1982。
    蕭天石,《船山學術研究集》。台北:中國船山學會,1973。
    蕭萐父,《船山哲學引論》。南昌:江西人民,1993。
    蕭漢民,《船山易學研究》。北京:華夏,1987。
    鄧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
    羅正鈞,《王船山師友記》纂。長沙:岳麓書社,1982。

    四、近人研究船山之學位論文

    王季香,《王船山格物致知論》。高師大國文所碩論,1986。
    李增財,《從讀通鑑論宋論淺窺王船山的思想》。輔大哲研所碩論,1973。
    杜英賢,《王船山的歷史哲學》。文大哲研所碩論,1974。
    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進路並重的形上學進路》。臺大哲研所博論,1993。
    李美惠,《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1998。
    李恆源,《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高師大國文所碩論,2004。
    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05。
    林文彬,《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臺師大國研所碩論,1986。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師大國研所博論,1994。
    林碧玲,《王船山之禮學》。政大中文所碩論,1986。
    林海樹,《王船山與顧亭林之政治思想比較研究》。文大政治所碩論,1986。
    林宣惠,《論船山實踐進路的兩端一致論》。中央哲研所碩論,1994。
    金納德,《論船山易學之乾坤並建說》。臺大哲研所碩論,2002。
    周冠宇,《船山氣論進路的道德建構》。文大哲研所碩論,2005。
    柯義龍,《王船山民族思想之研究》。臺大政研所碩論,1984。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臺大中文所博論,1991。
    涂治瑛,《王船山宋論之研究》。高師大國文所碩論,2002。
    陳忠成,《王船山研究》。臺大中文所碩論,1975。
    陳章錫,《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臺師大國研所碩論,1985。
    陳忠成,《王船山研究》。臺大中文所碩論,1975。
    陳章錫,《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文大哲研所博論,2001。
    陳啟文,《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展》。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06。
    許長謨,《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臺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論,1989。
    許慧玲,《船山心性論研究》。中山中文所碩論,2005。張靜婷,《王船山《尚書引義》政治實踐問題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2000。
    黃懿梅,《王船山的倫理學》。臺大哲研所碩論,1974。
    曾春海,《王船山周易闡微》。輔大哲研所博論,1977。
    曾昭旭,《王船山及其學術》。臺師大國文所博論,1978。
    劉健明,《王船山之天道論》。文大哲研所碩論,1981。
    劉紀璐,《論王船山哲學中「歷史中之天理」的問題》。臺大哲研所碩論,1985。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東海中文所碩論,1986。
    戴景賢,《王船山的道器論》。臺大中文所博論,1982。

    五、近人研究船山之單篇論文

    丁禎彥,〈王夫之「體用不二」的方法論意義〉。船山學刊1993第1期。
    方豪,〈王船山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東方雜誌6期卷3。
    王興國,〈清末民初船山學論述評〉。船山學刊1994第1期。
    方紅姣,〈從船山論史看其史論之精神原則〉。湘潭大學學報29卷第2期。
    王丹宇,〈船山研究二題〉。船山學刊1997年第2期。
    王立新,〈從胡宏到船山─看湘學經世特點的形成與轉型〉。船山學刊1997第2
    期。
    王立新等,〈船山的發現與誤讀─兼論民族主義之作為動力〉。湘潭大學學報23卷6期。王立新,〈船山人性論及其思想史意義〉。船山學刊2000年第4期。
    王學先等,〈船山經濟思想的合理內核及其現實意義〉。船山學刊2005年2期。王興國,〈船山研究四十年之回顧〉。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王興國,〈蕭箑父先生對船山學的貢獻〉。船山學刊2004年第1期。
    王興國,〈侯外盧先生對船山學的貢獻〉。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5卷第4期。
    朱迪光,〈三百年船山學術研究史的分期及其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5期。﹝2002﹞
    朱迪光,〈船山學術研究初期及其特徵〉。船山學刊2003年第2期。
    成曉軍,〈曾國藩重刻船山遺書及傳統中國出版業的近代轉型〉。歷史教學2005年第8期。
    安載皓,〈船山論朱學與王學〉。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
    安載皓,〈論船山之心概念─以理性的兩種義涵及其關係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1期。
    李國英,〈王船山學說〉。孔孟學報12期。
    李若暉,〈以不誤為誤之勘誤一例〉。船山學刊2001第1期。
    李鎮東,〈知識經濟時代船山學傳播初探〉。船山學刊2003第3期。
    何萍等,〈王船山科學方法論初探〉。船山學刊1992第1期。
    肖起來,〈淺析王船山以德為本的政治觀〉。船山學刊1998第1期。
    吳乃恭,〈略論王夫之的範疇和思維方式〉。孔子研究1990年3月。
    杜維運,〈王船山之史學方法論〉。幼獅學誌9卷3期。
    林安梧,〈對於船山哲學幾個問題之深層反思─從勞思光對船山哲學的誤解說起〉。船山學刊2003年第4期。
    周曉陽等,〈論船山精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周曉陽,〈2002年中國王船山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1
    期。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近代民族意識的形成〉。雲夢學刊23卷5期。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湖湘文化的近代化〉。湘潭大學學報26卷6期。
    周輝湘,〈船山學復甦與戊戌思潮〉。船山學刊2004年第3期。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辛亥革命思潮〉。長沙理工大學學報19卷3期。
    胡漸逵,〈馬宗霍船山遺書校記述評〉。船山學刊2000年第2期。
    陳來,〈道學視野下的船山心性學─以《讀四書大全說》的大學部分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船山哲學基本問題及其精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1期。
    陳贇,〈幽明之故與天人之際─從船山易學的視域看〉。周易研究2004第5期。
    陳郁夫,〈王船山對禪佛的闢評〉。師大學報第32期。
    陳遠寧,〈船山治易歷程追蹤〉。吉首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彭澤華等,〈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船山學研究〉。船山學刊2004第1期。
    唐亦男,〈與現代文明接軌的船山思想〉。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4卷1期。
    唐明邦,〈王船山的周易象數論〉。船山學刊1993第1期。
    唐斌成,〈王船山主體性思想述評〉。船山學刊1992第2期。
    徐孫銘,〈船山人學論鋼〉。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5卷第4期。
    許冠三,〈原王船山之理〉。香港中文大學學報5卷1期。
    許冠三,〈王船山的宇宙觀〉。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0卷1期。
    許定國,〈船山學研究走向芻議〉。船山學刊2002第4期。
    黃守紅,〈船山理欲觀與湖湘文化〉。湘潭大學學報27卷1期。
    黃守紅,〈試論船山的重民思想〉。船山學刊2005年第3期。
    張立文,〈船山論道器、理氣與物器─上〉。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張立文,〈船山論道器、理氣與物器─下〉。船山學刊2001年第2期。
    張岱年,〈王船山的主動哲學〉。船山學刊1993第1期。
    郭齊勇,〈淺析王船山的思維模式〉。江漢論壇1983第6期。
    梁韋弦,〈讀船山先生《周易大象解》〉。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梁韋弦,〈船山先生對邵雍、朱熹易學的批評〉。船山學刊2004年第3期。
    馮契,〈論王夫之的辯證邏輯思想〉。中國社會科學1982第4期。
    曾昭旭,〈朱子、陽明與船山之格物義〉。鵝湖54期。
    熊考核,〈船山人論〉。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第5期。
    熊考核,〈船山仁人之道〉。船山學刊2000年第3期。
    熊考核,〈曾國藩為何力倡船山學〉。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2期。
    劉茂華,〈王夫之先生學術思想繫年〉。香港新亞學報5卷1期。
    劉梁劍,〈百年船山學的變遷、困境與出路〉。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卷第1期。戢鬪勇,〈船山橫渠辨異〉。船山學刊1993第2期。
    趙秉理,〈論王夫之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青海社會科學1983第3期。
    蔣昌和,〈論王夫之對中國哲學由傳統向近代演變之轉戾作用〉。船山學刊1992
    第1期。
    鄧輝,〈船山歷史哲學思想研究綜述〉。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滕海濱等,〈氣與船山心性論〉。船山學刊2004第3期。
    蕭平漢,〈十年來王夫之研究概述〉。船山學刊1992第2期。
    蕭萐父,〈王夫之的自然史觀〉。武漢大學學報1982第5期。
    賴永海,〈王夫之辯證法思想的「細胞」──陰陽對立統一〉。求索1982第1期。
    譚崇恩,〈論船山精神〉。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六、近人研究周易之專著

    于省吾,《易經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1988。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學生,2003。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1995。
    屈萬里,《讀易三種》。台北:聯經,1983。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學生,1985。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台北:文史哲,1980。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台北:新文豐,1979。
    徐芹庭,《易經研究》。台北:五洲,1976。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1978。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3。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書考佚》。台北:幼獅文化,1975。
    楊樹達,《周易古義》。台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4。
    趙中偉,《易經圖書大觀》。台北:洪葉,1999。
    戴君仁,《談易》。台北:開明書局,1980。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1989。
    嚴靈峰,《易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1984。

    七、近人研究周易之單篇論文

    于春海,〈論周易的思維方式〉。延邊教育學院學刊1990第1期。
    朱志凱,〈周易系統論方法思想發微〉。復旦學報1991第4期。
    汪惠敏,〈宋代易學中之圖與數〉。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4期。
    李偉泰,〈論宋儒河圖洛書之學〉。孔孟學報第26期。
    胡自逢,〈史記易學觀〉。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
    胡自逢,〈論周易「動」之大義〉。中國學術年刊第13期。
    周瀚光,〈論周易「倚數──極數──逆數」的數理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8第6期。
    黃慶萱,〈周易時觀初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
    莊春波,〈周易與原始思維〉。齊魯學刊1991第6期。
    鄭吉雄,〈論宋代易圖之學及其後發展〉。中國文學研究創刊號。
    謝維揚,〈論周易的形上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0第5期。

    八、其他專著

    王雲五,《清代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1970。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1980。
    王造時譯,G. W. F. Hegel著,《歷史哲學》。台北:里仁,1984。
    王德威譯,M. Foucault著,《知識考掘學》。台北:麥田,1993。
    王道還譯,T. Kuhn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2004。
    王維蘭譯,C. Levi-Strauss著,《神話與意義》。台北:時報,1983。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198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199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199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2002。
    杜念中、楊君實編,《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台北:允晨,1989。
    朱高正,《康德四論》。台北:台灣學生,2001。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台北:幼獅,1996。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北縣:讀冊文化,2003。
    吳文勇譯,H. 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台北:南方叢書,1988。
    李增譯,P. T. Raju著,《比較哲學導論》。台北:黎明,1980。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學院,1979。
    何乏筆等譯,F. Gros著,《傅柯考》。台北:麥田,200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90。
    余英時等,《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199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2001。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200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2004。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85。
    李偉俠,《知識與權力》。台北:揚智文化,2005。
    岡田武彥、溝口雄三等,《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北縣:駱駝,1987。
    席澤宗,《科學史十論》。上海:復旦大學,2003。
    柳詒徵,《國史要義》。台北:中華,1979。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開明,1962。
    徐光台,《近代科學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台北:中央研究院,2003。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1985。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台北:廣文,198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2004。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1。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台北:聯經,2002。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2003。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台北:食貨,2004。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1971。
    黃煜文,《傅科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2000。
    黃俊傑編譯,N. Ernest著,《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197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1987。
    黃瑞祺,《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新論》。台北:松慧,2005。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1965。
    傅偉勳等,《西方思想家論中國》。台北:正中,1994。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1994。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初探》。台北:谷風,1986。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1994。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2003。
    陳明福譯,R. G. Collingwood著,《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1982。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2000。
    陳遵媯,《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台北:木鐸,1982。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縣:稻鄉,1999。
    張君勱,《比較中日陽明學》。台北:台灣商務,1970。
    崔朝慶,《中國人之宇宙觀》。台北:台灣商務,1965。
    許順富,《湖南紳士與晚清政治變遷》。長沙:湖南人民,2004。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199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2001。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200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2001。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1982。
    董作賓,《中國年曆簡譜》。台北:藝文,1960。
    楊凱麟,《德勒茲論傅柯》。南京:江蘇教育,2006。
    熊十力,《十力語要》。台北:洪氏,1975。
    熊十力,《原儒》。台北:明倫,1975。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洪氏,1976。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台北:萬卷樓,2000。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1979。
    蔡采秀譯,B. Smart著,《傅柯》。台北:巨流,1998。
    鄧曉芒譯,I. Kant著,《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2004。
    鄧曉芒譯,I. Kant著,《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2004。
    黎東方,《細說明朝》。台北:傳記文學,1983。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1968。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1971。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三民,1978。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聯經,1999。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北京商務,2004。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文津,1996。
    龔卓軍,《文化的總譜與變奏》。台北:台灣書店,1996。
    簡惠美譯,M. Weber著,《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1991。
    簡惠美譯,M. Weber著,《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1993。
    關子尹譯,R. Kroner著,《論康德與黑格爾》。台北:聯經,1985。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台北:宗青,1979。
    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北京:商務,200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台北:台灣學生,1981。
    羅達仁譯,W. Windelband著,《西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98。

    九、英文專著﹝按照作者字母順序,相同則按年代先後﹞

    Black, A. H.[1979]. Nature, Artifice, Expression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1619-1692].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ucault, M. [1977].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S. Smith, Trans.].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C. Gordon, Trans. and Ed.]. Brighton: Harvester.
    Foucault, M. [1991]. The Foucault Effor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ell[Ed.]. Exeter: Harvester.
    Foucault, M. [2005]. The Hermeneutics of Subject[G.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Huang, R. [1974]. 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Century Ming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nt, I.[1991].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M. Gregor, Trans. a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on, W. W. [2006].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 on Human Nature. New York: New Press.
    Russell, B. [1993].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Scruton, R. [1995]. A Short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from Descartes to Wittgenstein. New York: Routledge.
    Tu Wei-ming [1974] Neo-Confucian Thought in Action: Wang Yang-Ming’s Yout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ndelband, W. [1958]. A History of Philosophy[J. H. Tufts, Tran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