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珈彣 Liu, Jia-Wun |
---|---|
論文名稱: |
國小學生的考試觀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Examinations |
指導教授: |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國小學生 、考試 、校內考試 、學生考試觀 |
英文關鍵詞: |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xamination, School-based Examination,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Examin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2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乃在探討學生的考試觀,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具體而言,本研究欲達成下列目的:
一、瞭解國小學生對校內考試的分類與定義。
二、描述國小學生面對各類校內考試會採取哪些行動策略。
三、分析國小學生形成校內考試觀點的社會文化脈絡。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為觀察、訪談和文件分析。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探究,研究者獲得幾個主要的研究結論,以下分四方面加以說明:
一、玩樂比考試還要重要。
二、考試與學生未來息息相關。
三、考試必須要公平。
四、學生考試觀有階級差異。
This thesis aims to investigat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examination. To be specific,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1. Exploring how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ategorize and define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based examinations.
2. Describing what actions and strategi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ll take and present in fa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based examinations.
3.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leads to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school-based examin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my analysis of the document, through which I collected the data I ne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takes one year, and I get some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and that will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Play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xaminations.
2. Examin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students’ future.
3. Examination must be fair.
4.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examination based on social classes.
壹、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1985)。大辭典。臺北市:三民。
中小學段考多 國教院研議改革(2009)。2013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4/today-life8.htm
天下雜誌(2013)12年國教國中現場大調查:「家長」是學生最大的壓力。2013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089
天下雜誌(2003)超過半數國中生︰作弊沒關係。2014年1月2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1720
方炳林(1979)。教學原理。臺北市:教育文物。
方程釋(2011)。考試。2013年12月3日,取自:http://blog.udn.com/Equation1/5939793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五南。
王淑蕙(2005)。國中生考試壓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清水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玉汝(2005)。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ㄧ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耀明(2004)。從再製理論看學校教育角色。屏東師院學報,21,217-242。
林進材(2006)。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高等教育。
建中校長:好的考試引導好教學(2012)。2013年12月9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5%BB%BA%E4%B8%AD%E6%A0%A1%E9%95%B7%E5%A5%BD%E7%9A%84%E8%80%83%E8%A9%A6%E5%BC%95%E5%B0%8E%E5%A5%BD%E6%95%99%E5%AD%B8-093708880.html
施淑慎(2004)。我只是不為,而非不能:教室目標結構與學童之成就目標,考試焦慮,以及自我阻礙策略的運用之關係。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唐淑華(2006)。會作弊的小孩是「壞」小孩?—目標導向觀點在品格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9(3),139-150。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臺北市:東華。
徐盈真(1990)。考試壓力與身心健康的關係─壓力模式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翁世雄(2010)。分數。2013年12月3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poe/archives/13666955.html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2014)。2014年5月2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19
國民中學辦理升學模擬考試處理原則(2012)。2013年12月25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490&KeyWordHL=&StyleType=1
張向恆(2013)。國中生之考試壓力、休閒因應策略、幸福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建成(1999)。課程規劃與社會正義。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高雄市:麗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鐸嚴(1993)。功績主義教育選擇之評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許惠茹(2009)。國三學生考試經驗之詮釋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2(2),33-66。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修訂版)。臺北市:精華。
陳人豪(2010)。我國公職考試之國文科寫作命題與應試策略研究——以民國八十五至九十七年度高等、普通與初等考試之作文試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奎憙(2009)。教育社會學(增訂三版)。臺北市:三民。
陳婉琪(2013)。一堵打不破的牆?從高中女生程度落後談起。2013年12月25日,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11/25/chenwanchi/
黃炳城(2004)。國小學生評量經驗的歷程之研究-以一個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黃瑞琴(譯)(1981)。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T. Parsons & R. Merton等著)。臺北市:巨流。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董玉如(2002)。試煉:分數對學生的意義與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董幸正(2008)。過去五十年來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試題變革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管美蓉(2005)。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台灣地區的歷史考察(1949-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政宏(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及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家樺(2007)。國中生作弊的決定因素及其對成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碧夆(2008)。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蔚群(2005)。世界大不同:學生眼中的學科能力測驗。東吳歷史學報,14,253-285。
謝昇佑、魏龍達(譯)(2010)。常民風格的社會學(D. M. Newman著)。臺北市:學富。
謝淑敏(2003)。從犯罪學理論探討考試作弊預防策略,復興崗學報,78,315-332。
簡茂發(1988)。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393-422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1),23-51。
貳、西文部分
Becker, H. S. (1995). Making the grade: The academic side of college life.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88/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D.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owles, S. (1972). Unequal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 In A. P. M. Coxon & C. L. Jones (Eds.), Social mobility : Selected readings (pp. 258-282). Harmondsworth, Penguin Education.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rgreaves, D. H. (1984). The delinquent group.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178-190).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euristic (n.d.). In Merriam-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11th ed.). Retrieved from http://www.m-w.com/dictionary/heuristic
Holland, D. C., & Eisenhart, M. A. (1990). Educated in romance: Woman,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cultur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S. (2005). Pedagogy of examination: A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 into the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students’ lived experiences of examina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Paechter, C.F. (2000). Changing school subjects: Power, gender and curriculum. Buckingham,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Warren, J. R., & Grodsky, E. (2009). Exit exams harm students who fail them and don’t benefit students who pass them. Phi Delta Kappa, 90(5), 645-649.
Weber, M. (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