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介汶
論文名稱: 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及處理方式研究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Solving of College Residential Students –Take Universities in Taipei Area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1
中文關鍵詞: 大學學生宿舍人際問題人際問題處理方式處理方式效果評價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5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之現況,探討大學宿舍內存在的人際問題對學生的困擾程度;了解住宿生面對人際問題時的處理方式,及對處理方式效果的評價之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住宿學生在人際問題、人際問題處理方式及效果評價之差異情形;最後探討宿舍內人際問題處理方式與效果評價不一致的原因。
    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輔以焦點團體訪談。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個人基本資料、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處理方式及其效果評價等三部分。研究樣本是以台北地區八所公私立一般大學住宿大學生為對象,問卷共發出800份,回收771份,有效問卷計742份。並依問卷填答結果選取自願參與學生進行焦點團體座談。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宿舍內人際問題現況:大學住宿生對於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的困擾程度,在「沒有困擾」與「困擾較小」之間,但即便是困擾程度最小的問題,也有2.4%的學生感到困擾極大。而住宿學生對宿舍內人際問題類型的困擾程度平均得分高低排序,依次為:生活作息習慣差異、為人處事態度不同、公有資源爭奪、私有利益受損、溝通不良。
    二、 大學住宿生在面對宿舍內人際問題時,最常使用的處理方式係「合作處理」,其次為「遷就忍耐處理」,最少使用「競爭攻擊處理」;而處理方式的效果評價得分高低依序為:「合作處理」、「遷就忍耐處理」、「競爭攻擊處理」。
    三、 性別、年級、身分別、大學以前住宿經驗、宿舍方案參與程度、在寢室最常從事活動、同住人數等不同之住宿學生,其宿舍內人際問題有差異。
    四、 性別、身分別、住宿時間長短、宿舍方案參與程度、平均一天上網時間、同住人數、室友組成方式、公共空間數量、宿舍方案舉辦等不同之住宿學生,其人際問題處理方式有差異。
    五、 性別、年級、住宿時間長短、宿舍方案參與程度、平均一天上網時間、於寢室最常從事活動、同住人數、公共空間數量、宿舍方案舉辦等不同之住宿學生,其處理方式效果評價有差異。
    六、 處理方式使用頻率與效果評價不一致的情形,呈現使用頻率高但效果評價低的有:「壓抑心中的憤怒或不滿,把不愉快埋藏在心裡」;「自我安慰,碰到這樣的室友,自認運氣不好」;「改變自己,盡量去適應對方」。而不一致情形呈現出使用頻率偏低、效果評價較高的處理方式為「漠視或忽略他的意見」。
    本研究依研究結論,對學生、學校提出建議,以作為大學及宿舍輔導工作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in Taiwan, and to explore those students' degrees of being bothered by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approaches of residential students dealing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valuations of effectiveness of approaches, and to compare if they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how it would affect residential students dealing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Finally,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ich make approache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approaches different.
    This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and the focus-group interviewing as supplements. The questionnai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personal basic informati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and the approaches of residential students dealing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es. The objects are residential students from public and/or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aipei area, while questionnaires 771 copies from 800 copies had been sent out, and 742 copies are effective samples. Importan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ed:
    I.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The bothered level of students in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is between “not botherd” and “little botherd,” but there were still 2.4% students said they feel very bothered. And to rank by averaged points of bothered levels from high to low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college types were ask ranked: the difference of daily routines, the difference of ways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fighting for public resources, personal profit damages, and in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II. When residenti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to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the most common approach is “co-operation,” the second “putting up with/tolerating,” and barely use “competition/fighting.” The points of evaluations of effectiveness of approach ranked high to low were “co-operation,” “putting up with/tolerating,” and “competition/ fighting.”
    III. The situation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s influenced by gender, grade, identity, the former dorm experience before college, the involvement of dorm programs, activities in dorm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IV. The approache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re influenced by gender, identity, the time period living in dorms, the involvement of dorm programs, average times a day spending on Internet,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roommates, the quantities of public space and holding dorm programs.
    V. The evaluations of effectiveness of approaches are influenced by gender, grade, the time period living in dorms, the involvement of dorm programs, average times a day spending on Internet, activities in dorm, the numbers of people living with, the quantities of public space and the dorm programs.
    VI.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inconsistency between frequency of approache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some were shown high rate of using but the low evaluation: “who suppress anger or dissatisfaction and hide them in mind,” “who has self-comfort: to admit bad luck to meet such roommates,” and “who changes self to adapt others.” In contrast, which shows the lower rate of using, the higher evaluation: “ignore or neglect others’ opinions.”
    This study makes suggestions to students and colleges as dormitory counseling re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大學學生宿舍工作現況及其使命與功能 15 第二節 人際問題之內涵及相關理論 37 第三節 宿舍經驗及人際問題相關研究 51 第四節 大學宿舍人際相關輔導方案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8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8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8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9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9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1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13 第一節 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現況分析 113 第二節 人際問題處理方式使用頻率及其效果評價現況分析 13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住宿大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之差異分析 145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住宿大學生人際問題處理方式之差異分析 175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住宿大學生處理方式效果評價之差異分析 199 第六節 人際問題處理方式與效果評價之一致性 2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48 參考文獻 257 中文部分 257 英文部分 265 附錄 269 附錄一 「專家效度」專家學者名單 269 附錄二 專家效度評定問卷 270 附錄三 專家效度修正彙整 281 附錄四 預試問卷 288 附錄五 正式問卷 292 附錄六 前導調查問卷 296 附錄七 焦點團體座談流程 297 附錄八 焦點團體座談同意書 300 附錄九 背景變項與三量表之關係一覽表 301

    一、中文部分
    毛小玲(2005)。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7),473-475。
    中時電子報(2008,10月28日)。中原大學女學生宿舍跳樓意外頓時爆紅。2008年11月2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
    方紫薇(1996)。大學生人際衝突因應方式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1-43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Sharon, V., Jeanne, S. S., & Jane, S.著。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臺北:五南。
    王宜燕(2003,8月,12日)。生活新風向─大學生挑室友 電腦配對送作堆─新鮮人入學大工程 隱私習慣詳細填 速配機率八九不離十。民生報,A4版。
    王淑芳(2002)。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生住宿組經驗分享。載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主編),第三屆兩岸三地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王淑芳(2004)。東吳大學學生宿舍同儕輔導制度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芳、黃玉(2006)。東吳大學學生宿舍同儕輔導制度實施成效之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舉辦:2006臺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19-20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世新大學學生輔導中心(2000)。大學生人際關係問卷研究結果。2009年2月11日,取自http://cc.shu.edu.tw/~a10/stu5-4/mn_research.htm
    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03+132008102801071,00.html
    任以容(2003)。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肖建偉(2005)。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毓璱(2004)。大學生住宿生活適應相關因素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亦園(1996)。傳統中國價值觀與華人健康行為特性。載於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頁29-52)。台北:桂冠。
    李雪莉(2007)。學會與別人團隊合作。載於蕭富元(主編),競爭實力─台灣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成人才(頁291-294)。臺北市:天下。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70。
    李郁文(200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
    汪珊妃(2001)。具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之生活型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文彬(2002)。大學生容忍性發展與成熟人際關係。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2,121-148。
    林正福(譯)(2001)。Diana, D.著。人際關係。臺北:弘智。
    林欽榮(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揚智。
    林筱婷(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惠(2005)。技職校院大一新生生氣表達、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東吳大學學生住宿組(2009)。新生定向輔導系列活動─室長推舉與室規訂定。2009年5月2日,取自http://www.scu.edu.tw/housing/
    吳和懋(2002)。華人社會中人際衝突之勸說:理情行為取向與關係取向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幼妃(1975)。我國大學生之次級文化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麗雲(1998)。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對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6)。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岳慶利(2004)。體育大學生宿舍生活滿意度現狀的調查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10),1324-1326。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美校園濫射31死(2007,4月17日)。聯合報,A1版。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徐恆鑑(2009)。推動學生品德教與與學習效能─宿舍舍戒與書院方案。未出版手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
    馬麗萍(2004)。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調查及干預研究。山西大學發展與教育心裡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山西。
    陳志賢、徐西森、連廷嘉(2008)。團體諮商對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效果及其治療性因素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1-25。
    張雪梅(1994a)。大學院校學生宿舍之管理與發展。訓育研究,34(4),31-42。臺北:中國訓育學會。
    張雪梅(1994b)。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宿舍輔導規劃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劃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訓委會。
    張雪梅(1995)。大學院校學生宿舍之輔導與規劃。訓育研究,33(3),53-58。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院校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臺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0)。學校宿舍的角色功能及其和潛在課程、教育品質的關係。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舉辦之「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臺北。
    張雪梅(2001)。學生住宿生活與高等教育─歐美大學與我國大學宿舍輔導管理之比較。論文發表於教育部訓委會舉辦:九十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導)工作傳承研討會。
    張雪梅(2003a)。學生住宿生活與高等教育─歐美大學與我國大學宿舍輔導管理之比較。教育研究月刊,116,146-158。
    張雪梅(2003b,1月22日)。學生宿舍─學習人生的場所。聯合報,15版。
    張寶蕊(2003)。人際關係的藝術。臺北:水牛出版社。
    教育部(1997)。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大專院校學生宿舍概況。2009年1月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u8.xls
    教育部(2009)。各級學校概況表。2009年2月27日,取自
    陳淑瓊、盧瑞麟、張雪梅(2008)。邊緣與整合─台大宿舍服務學習方案對新生成功轉換的影響初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58-87)。台北:東吳大學。
    陳淑瓊(2002)。建立同儕輔導制度提升宿舍教育功能-以臺大新生宿舍同儕輔導方案為例。學生事務,41(3),63-72。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住宿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青萍(2002)。大學生宿舍生活心理適應障礙及其干預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3(5),435-436。
    許崇憲(2008)。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3,45-80。。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傳新(2005)。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質量研究。當代青年研究,4,6-9。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臺灣教育,354,31-34。
    國立臺灣大學住宿組(2009)。生活公約報告書。2009年5月1日,取自http://dorm.osa.ntu.edu.tw/riki3/riki.php?id=3.%E8%87%AA%E8%A8%82%E7%94%9F%E6%B4%BB%20%E5%85%AC%E7%B4%84%E6%96%B9%E6%A1%88&CID=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宿舍輔導辦法。2009年5月7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dsa/1/dorm/word/dorm-law-1.ht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2007,11月)。教育指標─94學年度大一、大三學生不同住宿情形,在「孤寂感」之情況為何呢?。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5。2009年1月3日,取自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items/nindex.php?i_id=9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1987)。大專院校學生常見問題及輔導實例。臺北:師大。
    郭為藩(2006)。知識社會的通識教育課程。通識在線電子報,4。2009年4月3日,取自http://www.chinesege.org.tw/gepnline/epaper/zhtw/epaper4-06.html
    馮宗俠(2007)。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現狀調查研究。載於席巧娟(主編),校院管理─研究與探索(頁121-132)。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臺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未出版,高雄。
    黃裕熙(2000)。大學宿舍中公共交誼空間之空間使用與學生互動關係研究:以中原、中央、元智大學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堅厚(1988)。中國人對心理衛生觀念的初探。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頁465-490)。台北:桂冠。
    彭炳進(1992)。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臺北:水牛。
    楊一鳴(2008)。學務組織百百種─挑選最適合政治大學的學務分組。未出版手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
    楊極東(1989)。大學、教育、人生 : 大學窄門的前與後。臺北市:桂冠。
    楊榮(2005)。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現狀調查―以池州師範專科學校為分析案。池州學院學報,19(6),142-145。
    楊娟(2008)。衝突與整合─大學生人際衝突問題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08(6B),185-188。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2005),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2008年6月8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5&Page=1
    經素(2006a)。大學生宿舍中的人際衝突現狀研究。青年探索,2007(6),71-74。2008年10月23日,取自http://0-www.ceps.com.tw.opac.lib.ntnu.edu.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0&jnlptype=0&jnltype=0&jnliid=3463&issueiid=60311&atliid=1053763。
    經素(2006b)。大學生宿舍中的人際衝突現狀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京。
    葉紹國(2006年10月17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2009年7月28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
    廖千淳(2003)。我國北部地區大學宿舍社會氣氛與學生住宿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宏啟(1999)。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2007)。多元背景大學生的身心適應。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6。2009年7月21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items/nindex2.php?no=97
    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2007)。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2009年7月20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items/nindex2.php?no=11
    劉媛珍、姚允杰(2007)。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質量研究。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4),45-47。2009年4月23日,取自http://0-www.ceps.com.tw.opac.lib.ntnu.edu.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0&jnlptype=0&jnltype=0&jnliid=3728&issueiid=60985&atliid=1057355
    劉若蘭(2004)。心理衛生概要(第二版)。臺北:偉華。
    潘正德(2007年1月29日)。臺灣大學生身心健康研究初探。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5。2009年7月28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9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臺北:五南。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揚智。
    鄭惠君(2005)。焦點解決網路即時諮商對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成效及相關議題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顏若映(1988)。影響大學生校園疏離感變項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未出版,高雄。
    蕭富元(2007)。競爭實力:臺灣百萬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人才。臺北:天下。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魏薇、劉陽(2008)。高校學生宿舍交往空間設計探析。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16(4),94-96。2009年3月30日,取自http://0-www.ceps.com.tw.opac.lib.ntnu.edu.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0&jnlptype=0&jnltype=0&jnliid=3030&issueiid=72576&atliid=1297266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二、英文部分
    Alden, L. E., & Phillips, N. (1990). An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society and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 499-513.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M. (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erger, J. B. (1997). Students’ sense of community in residence hall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first-year persisten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5), 441-452.
    Blimling, G. S., & Miltenberger, L. J. (1989). A meta-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0, 298-308.
    Bose, P. (2008).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f residential common space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CA.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uestzkow, H., & Gyr, J. (1954).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n decision-making group. Human Relations, 7, 367-381.
    Gurtman, M. B. (1996).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psychotherapy context: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Asscessment, 8(3), 241-255.
    Horowitz, L. M., Rosenberg, S. E., Ureno, G., Kalegzan, B. M., & O’Halloran, P.(1989)Psychodynamic formulation,concensual response method,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 599-606.
    Huebner, L. A. (1989). Interaction of student and campus. In U. Delworth & G. R. Hanson (Ed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2nd ed.) (pp.165-20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ilmann, R. H., & Thomas, K. W. (1977). Developing a forced-choice measure of conflict-handling behavior: The" MODE"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2), 309.
    Kuh, G. D., & Schuh, J. H. (Ed.).(1991). Involving colleges.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Lindgren, H. C., & Fisk, L. W. (1976). Psychology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Newcomb, T.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rts. Psychology Review, 60, 393-404.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ascarella, E., Terenzini, P., & Blimling, G. (1994). 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life on students. In C.C. Schroeder, P. Mable & Associates (Eds.),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residence halls (pp.22-5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iahinejad, A.R., & Hood, A. B. (1984).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498-502.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a). Residential education—Mission.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8, from http://www.stanford.edu/dept/resed/Miss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b). Residential education—Program.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8, from http://www.stanford.edu/dept/resed/Program/
    Strange, C. C. (1993). Developmental impacts of campus living environments. In R. B.Winston, Jr., S. Anchors & Associates (Eds.), 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p.134-16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range, C. C. (1999).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essential idea.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70-586.
    Strange, C. C., & Banning, H. B. (2001). Educational by design-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utz, W. C. (1958).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Rinehart & Company.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josvold, D., Hui, C., & Law, K. S. (2001). Constructive conflict in China: cooperative conflict as a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6(2), 166-183.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management. In M. D.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Verderber, R. F., & Verderber, K. S. (1995). Inter-act--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w York: Wadsworth.
    Upcraft, M. L., & Pilato, G. T. (1982). Residence hall assistants in college: A guide to selection,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