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瓊慧 |
---|---|
論文名稱: |
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 |
指導教授: | 張峻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4 |
中文關鍵詞: | 艋舺龍山寺 、艋舺公園 、公共空間 、空間競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
指導教授:張峻嘉教授
研 究 生:黃瓊慧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九萬字,分五章18節,以688字扼要說明之
艋舺龍山寺是萬華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在傳統社會時期,龍山寺是地方政治、軍事、信仰中心,也是常民的生活空間,而龍山寺對面則是風水池,兩者為實質連續的空間。但在都市變遷下,龍山寺走過空間秩序極度混亂的時期,而對面的風水池則在政治力介入下,歷經多次地景轉變及所有權轉換,至今為國家所有的艋舺公園,兩者從最初的實質連續空間到今日所展現出的互異空間氛圍,其空間公共性的弔詭發展實為本研究初衷。
本研究主要是嘗試結合索雅(Soja)和哈伯瑪斯(Habermas)的理論,從「公共空間」的觀點來看空間生產的過程。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空間生產,國家、寺方按照現代都市價值所進行的空間規劃,但使用者亦可藉由多種使用形式改變空間中的權力關係,也就是由下而上的空間生產,兩者互動的結果在龍山寺與艋舺公園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於兩者公共意義的差異運作,而有了不同的權力空間建構過程。龍山寺因其古蹟性質而據以引入國家力量介入空間管理,以成就其觀光大廟的目標,卻同時產生私有空間公共化的轉變,儘管規範過程衝突不斷,但現今龍山寺多數使用者大都能在廟方的空間規畫下行動,缺乏空間競逐的動能;而艋舺公園為萬華都市更新下的建設,也是大眾皆可使用的公共空間,人民擁有的使用權足以與國家的維護管理抗衡,因此秩序是協商下的產物,而使用時間最頻繁的遊民與一般老人則是空間競逐下的勝利者,卻也產生公共空間私有化的爭議,而在地女性懼於此男性空間所採取的「避免」策略,則形同空間被排除,反映出不均等性別權力關係在空間中的運作。然不論是有公園在場事實的遊民亦或是不在場的在地女性,在缺乏組織行動下,皆難以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實踐,來達到第三空間的基進抵抗效果。
關鍵字:艋舺龍山寺、艋舺公園、公共空間、空間競逐
參考文獻
【中文期刊】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9-56。
方豪(1972)台灣行郊研究導言與台北之「郊」,東方雜誌,5(12):36-50。
王一剛(1957)台北三郊與台灣的郊行,台北文物,6(1):11-23。
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57)答李信齋論臺灣治事書,台灣文獻叢刊,7(4):110-112,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春暉(1959)艋舺龍山寺的慶讚中元,台北文物季刊,8(2):47-50。
李世偉、王見川(2002)台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圓光佛學學報,7:135-151。
李根源(1953)艋舺寺廟記,台北文物,2(1):40-42。
卓克華(1978)艋舺行郊初探,台灣文獻,29(1):188-192。
周素卿(1999)再造老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5:15-44。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15-128。
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35-47。
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6:21-50。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莊文瑞(1986)傅柯論「監獄的誕生」,現代,1:34-36。
陳素秋(2005)一個實現公共性的社會機制:談Habermas公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17:107-120。
黃啟木(1953)分類械鬥與艋舺,台北文物,2(1):55-58。
黃啟明(1953)艋舺與龍山寺,台北文物,2(1):47-49。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17。
廖漢臣(1953)艋舺沿革志,台北文物,2(1):12-17。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167-209。
【中文書籍】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3-113。台北:心理。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
方豪(1969)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台北:方豪。
王泰升(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
王瓊瑜(1996)單身女子.公園,陳義芝、黃秀慧 編,真女人紀事,3-5。台北:聯經。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洛杉磯市:蓬島文化。
台北市工務局(1954)台北市都市建設史稿。台北:台北市工務局。
交通部觀光局(2007)中華民國95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朱萬里(1954) 臺北市都市建設史稿。台北:台北市工務局。
何培齊(2007)日治時期的台北。台北:國家圖書館。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
李佃來(2006)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北京:人民。
李乾朗(1989)艋舺龍山寺。台北:雄獅美術。
李乾朗(1992)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
李棟明(1968)歷來台灣人口社會增加的研究。台灣省衛生處台灣人口研究中心。
李筱峰(2004)台灣全志-戰後台灣變遷史略。南投:台灣文獻館。
林偉盛(1993)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
林萬億(1995)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衡道(1977)台灣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發行。
翁佳音(2006)大台北古地圖考據。北縣:稻鄉。
張仲禮 編(1996)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陳東升、周素卿(2006)台灣全志-社會志‧都市發展篇。南投:台灣文獻館。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陳盛韶(1991)問俗錄:福建.台灣的民俗與社會。台北:武陵。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分析。台北:巨流。
賀嗣章(1959)台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保安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世孟(1990)都市地區公園綠地規劃與法制之基礎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武達(1997)日治時代(1895-1945)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劃。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聖嚴法師(1997)日韓佛教史略。北市:法鼓文化。
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1951)艋舺龍山寺全志。台北:龍山寺管理委員會。
劉枝萬(1963)清代台灣之寺廟。台北:作者自印。
劉進慶(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台灣。台北:故鄉。
劉寧顏(1990)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五)武備志:保安篇、防戍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麗珍(2004)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臺北:內政部社會司。國立台灣大學委托。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戴寶村(2006)台灣政治史。台北:五南。
羅文嘉(1997)台北記憶。台北市政府新聞局。
羅墀璜建築師事務所(1997)台北市十二號公園新建設計。台北:羅墀璜建築師事務所。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
【翻譯書】
Bauman, Z.(1998)工作、消費與新貧,王志弘譯(2002),台北:巨流。
Cresswell, T.(2004)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台北:群學。
Duara, P.(1988)文化、權力與國家,王福明譯(2004),江蘇:人民。
Featherstone, M.(1991)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2000),南京:譯林。
Foucault, M.(1975)規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2007),北京:新華。
Jacobs, J.(1961)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吳鄭重譯(2007),台北:聯經。
Lefebvre, H.(1977)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王志弘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
Lefebvre, H.(1979)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王志弘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
Lynch, K.(1981)優質城市型態,林慶怡等譯(2004),台北:六合。
Peet, R.(1998)現代地理思想,王志弘等譯(2005),台北:群學。
Soja , E.W.(1996)第三空間,王志弘等譯(2004),台北:桂冠。
Weisman, L.K. (1992)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1997),台北:巨流。
又吉盛清,魏廷朝譯(1997)台灣今昔之旅-台北篇,台北:前衛。
田中一二,李朝熙譯(1998)台北市史-昭和六年,台北:北市文獻會。
【碩博論文】
方孝鼎(1990)台灣底層階級研究:以台中市遊民、拾荒者、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為例,東海社會學研究所博論。
王偉忠(1997)臺灣地區遊民服務網絡的初步分析-以國內的四個機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研究所碩論。
朱益宇(1996)台灣民間信仰之寺廟廟埕空間之探討-以礁溪鄉協天廟與慈天宮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論。
江瑩(2001)從大台北地區之遊民服務網絡探討遊民賦權之可行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吳秀琪(1995)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以台北市遊民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吳佩默(2004)宗教活動及其用地需求特性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吳瑾嫣(1999)女性遊民研究:家的意義與城市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林政逸(1999)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施承毅(2003)「神的厝.咱的廟埕」轉化中的宗教空間意義--宜蘭二結王公廟新廟空間生產過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唐明偉(2005)觀光客遊覽台北市龍山寺滿意度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論。
高召恩(2002)性別、勞動與公民權:以國家建構的遊民公民狀態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張育睿(2006)台中市遊民空間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許智偉(2003)都市遊民研究-台北市遊民與環境的共生機制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郭慧明(2003)我要活下去!遊民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世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陳又琦(2005)都市廟宇文化空間之行動者網絡分析-以新莊地藏庵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陳大衛(1999)臺灣遊民問題的結構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陳自昌(1995)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陳秀蓉(1998)戰後台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陳威志(1999)從使用觀點探討寺廟古蹟的意涵─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陳建明(2005)台北市宗教據點觀光吸引力之研究-以龍山寺與行天宮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陳建明(2006)台北市宗教據點觀光吸引力研究-以龍山寺與行天宮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論。
黃玫玲(1994)臺北市遊民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楊永斌(1996)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楊蕙禎(2005)台北市遊民外展社工服務研究—萬華區、中正區外展社工員與遊民間之互動經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論。
廖千慧(2002)舊市街廟埕空間環境之研究-以竹塹舊城區長和宮、東寧宮、城隍廟、武聖廟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滿春梅(2005)社會支持與專業處遇對遊民可能自我概念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論。
劉淑瑛(2000) 都市公園設計評析─以大安森林公園、中山美術公園、萬華民俗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論。
歐陽春芳(1995)未成年遊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蔡厚男(1991)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論。
魏勝賢(1998)台南市街廓內傳統廟埕廣場使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英文期刊與書籍】
Banerjee, T.(2001)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Beyond Invented Streets and Reinvented Pla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r, 67: 9-24.
Blasi, Gary L.(1990)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Science on Homelessles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6(4)207-219.
Boyd-Barrett, O.(1995)Conceptualizng the Public Sphere. In Boyd-Barrett,O.&Chris N.(Eds), 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 London: Arnold.
Chadwick, George F.(1966) The Park and the Town: Public Landscape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New York: Praeger.
Conway, H.(1991) People's park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ictorian Parks in Brita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ly, G.(1996)Homeless: Policies, Strategies and Lives on the Street. London: Routledge.
Ellickson, R.(1996)Controlling Chronic Misconduct in City Spaces: of Panhandlers, Skid Rows, and Public Space Zoning. Yale Law Journal, 105: 1165-1248.
Francis, M.(1989)Control as a Dimension of Public-Space Quality. In Altman, I.&Zube, E.H.(Eds), Public Places and Spac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Franck, K.A.& Paxson, L.(1989)Women and Urban Public Space. In Altman, I.&Zube, E.H.(Eds), Public Places and Spac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Fraser, N.(1990)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Social Text , 25/26: 56-80.
Goffman, E.(1963a)Behavior in Public Spac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b)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reen, E., Hebron, S.& Woodward, D.(1990)Women's leisure, What leisure? London: Macmillan.
Griffin, S.(1986)Rape: The Politic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Haper & Row.
Handler, J.F.& Hasenfeld, Y.(1991)The Moral Constrcuction of Poverty: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London: Sage.
Johnston, R. J., Gregory, D.,& Smith, D. M.(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Punlishers Ltd.
O'Connell, M.E.(2003)Responding to Homelessness: An Overview of US and UK Policy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3(2):158–170.
O'Connor, J.(2003)Homelessness and the Problem of Contai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Counselling & Health, 6(2): 111-128.
Rose, G. (1993) Feminism and Geography: The Limits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Seamon, D.(1979)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Tier, R.(1993)Maintaining Safety and Civility in Public Spaces: A Co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ggressive Begging. Louisiana Law Review , 54: 285-338.
Wilson, J.& Kelling, G.(1982)Broken Windows: The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 The Atlantic Monthly, 249(3): 29-38.
【報紙資料】
佚名(1961/01/10)。〈寺前不約而會,父老閒話選情〉。《聯合報》,版3。
佚名(1978/11/24)。〈十二號公園更新計畫,市長決定親自研究〉。《中國時報》,版3。
佚名(1981/01/24)。〈龍山寺前公園遲遲難產 艋舺昔日風光無復再現〉。《中國時報》,版7。
佚名(1986/07/26)。〈十二號公園拖延七年,龍山區民寄望早日興建〉。《民生報》,版6。
張旭昇(1989/03/14)。〈龍山區十二號公園 用地徵收公告定案〉。《中國時報》,版14。
鍾沛東(1989/11/16)。〈乞丐趕廟公?!龍山寺大門被寺外人控制〉。《聯合報》,版3。
施靜茹(1991/11/5)。〈竊賊 醉漢 乞丐 政客 精神病患 聚在一起,龍山寺「自救」 加強警衛嚴密監看〉。《聯合報》,版14。
施靜茹(1991/11/14)。〈國家二級古蹟-淪為遊民、乞丐和政客留連之處〉。《聯合報》,版14。
范植明(1993/12/20)。〈萬華戲院 落幕了〉。《聯合報》,版15。
祁止戈(1994a/01/05)。〈龍山商場舊址 老人流連不去〉。《中國時報》,版15。
祁止戈(1994b/01/05)。〈萬華需要全面性的社會福利〉。《中國時報》,版15。
董智森(1994/10/16)。〈萬華區 在野黨大本營 新人出線不易〉。《聯合報》,版15。
蕭承訓(1997/03/27)。〈萬華十二號公園-追殺、聚賭、強暴,藏污納垢堪稱北市最大「公廁」〉。《中國時報》,版14。
李健果(1997/03/28)。〈尋訪古城第三站:艋舺〉。《聯合報》,版50。
朱俊哲(1997/12/15)。〈萬華十二號公園 開闢慢半拍〉。《聯合報》,版14。
董智森(1999/02/25)。〈萬華十二號公園動工 市長盼重展艋舺風華〉。《聯合報》,版18。
陶煥昌(2003/5/5)。〈不怕SARS 遊民:怕啥,就當沙士喝〉《聯合晚報》,版3。
陳俍任(2004/12/23)。〈城市之光 龍山寺 宗教心靈中樞〉。《聯合報》,版B3。
【網站資料】
內政部社會司 (2004)日本對路上生活者輔導管理考察報告,內政部社會司考察報告書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400791
艋舺龍山寺網站:http://www.lungshan.org.tw/hom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