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碩佳
Shuo-Chia Shih
論文名稱: 從無聲到有聲—論《婦友》雜誌中參政女性的主體性
From Muffled to Amplified—A Discourse on the Political Woman's Self-Subjectivity in the "Fu Yo" Magazine
指導教授: 林芳玫
Lin, Fang-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想像的共同體新父權婦女參政宋美齡性別政治國族與婦女
英文關鍵詞: magined communities, new patriarchy,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oong Mei-ling, gender politics, nationalism and wome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解嚴之後臺灣女性的參政空間逐漸擴大,這是因為從戒嚴時期開始,女人就已經努力爭取參政空間,她們的言行的確服膺黨國政策,但更細緻的部分是內含了女性的主體意識,解嚴只是一個使女性主體明顯化的契機。所謂的主體意識是指她們在服從黨國的前提下同時抵抗父權的表現,因此解嚴之後的參政女性才能以看似突然,實際上是延續前人努力的軌跡而繼續拓展女性的政治空間。本論文以國民黨官方雜誌《婦友》中所報導的參政女性為研究對象,認為女性參政時的主體性建構歷程是動態且連續的。

    根據本論文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個動態的連續性歷程中,女性逐漸在教育及經濟上取得優勢,女性參政呈現五項變與不變的特色。逐漸改變的特色有下列三者:(一)、參政與女性在私領域的責任是互斥的,兩相取捨之下女性仍以私領域的事務為主;取得優勢後私領域不再是她們的唯一,她們開始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找尋新的平衡點。(二)、對婦女來說,婦女保障名額和女性特質是她們參政時的優勢,能夠稍微彌補政治/社會中的性別劣勢;但是當女性想突破更多侷限時,這些優勢反而成為限制,因此她們必須找尋更多證明自我的條件,並與這兩項條件相互配合。(三)、為了證明女人是有能力的,所以認同女性/自己是必然結果。特別是女人越想找尋證明自己的方法,對於臺灣的認同感也會加深,因為臺灣是她們展現能力的地方,政見內容也呈現在地化和細緻化,相較之下戒嚴時期的參政女性政見內容就籠統多了。

    參政女性一直沒有改變的本質有:(一)、她們與家庭的關係密不可分。戒嚴時期的國民黨運用「家天下」的統治策略穩固權力核心,婦女即使參政也必須背負家的責任;解嚴之後,參政女性已具備更多的專業與能力,但在參選或工作時仍然得維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理想形象,這是為了降低社會大眾對女性參政的負面想法。不論戒嚴或解嚴,這些女性仍無法突破家庭與女性之關連性的迷思。(二)、重視女性特質仍是女性拓展參政空間的首選方式。獲得民眾的認同是從政的不二法門,解嚴前後的參政女性不論具備多少過人的優勢,她們仍會以自己的女性特質為訴求,讓民眾了解女性特質之於政治場域的必須性。

    總結來說,國族脈絡下的女性參政並非黨國的傳聲筒,她們隱約的想要找尋屬於女性的道路,解嚴之後的去國族化使得她們獲得更多共鳴和支持。

    關鍵字:想像的共同體、新父權、婦女參政、宋美齡、性別政治、國族與婦女

    The room for Taiwanese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because women have been striving for it since the Martial Law Period. They indeed bore in mind the policy of their party-state while practicing their words and deeds, but more specifically, they had already held the female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 stor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was merely a juncture of the externalization of female subjectivity. Subject consciousness namely is the behavior of these women’s rebellion against patriarchy while at the mean time being submissive toward party-state. Thus, although the gaining of the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ability seemed sudden post Martial Law, it actually was the labor fruit of many predecessors’ endeavor to push the limit of female political space. This discourse bases the study subjects on the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reported in the official KMT journal “Fu-yo” and considers the progress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while women 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fluid and continuous.

    This study shows that during the fluid and continuous process, women have started to gain advantages in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presents five consistent and changing features, among them, there are three gradually evolving qualities. To begin wi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female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go against each other and women still were focusing on their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after weighing pros and cons. However, they started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after gaining these advantages. Second, female gender quotas and feminine qualities can compensate the gender disadvantages in politics or society, but at the time, these advantages are also limitations when women try to tear down political barricades. Hence, they need to find more reasons to prove themselves and also coordinate these twin aspects. Third, identifying with female or self is a natural result when trying to prove women’s capacity and aptitude, the more these women try to prove themselves, the more they identify with Taiwan because this is their political arena. The content of their political view was also more localized and specified comparing to the Martial Law period’s vague and general political view.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two consistent qualities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First, women and their family have a strong tie. KMT utilized the ruling strategy of “home-state” to stabilize their power so even women wh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had to sh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ir household. Post Martial Law,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were more equipped with professional abilities but still needed to maintain the ideal imagery of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public opinions abou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These women still couldn’t break the myth of family-female relationship. Secondly, the best way to expand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female was still to emphasize feminine qualities. The foolproof strategy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was to gain public trust, and no matter how many advantages a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had, they would still appeal to their feminine qualities to educate the general public about its importance in the political arena.

    In conclusion,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ism was not merely a megaphone of the party-state. They faintly wanted to find a way for female, and the denationalization post Martial Law allowed them to gain more support and feedback.

    Key words:magined communities, new patriarchy,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oong Mei-ling, gender politics, nationalism and women

    目錄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表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理論介紹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預期研究成果和限制 10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1 第五節 在婦運與婦女工作中的相對位置 14 第二章 《婦友》中宋美齡的形象與影響 16 第一節 黨/國、男人中的女強人 16 第二節 宋美齡對婦女的影響 25 第三節 小結 28 第三章 從戒嚴到解嚴前(1954-1987)的臺灣參政婦女 30 第一節 國族下的女性符碼 30 第二節 民族主義式的女性參政 35 第三節 參政女性的多重自我 41 第四節 小結 45 第四章 解嚴之後(1987-1997)的臺灣參政婦女 48 第一節 解嚴後的臺灣社會 48 第二節 參政婦女的政見特色 52 第三節 他人眼中的參政婦女 59 第四節 小結 66 第五章 解嚴之後(1987-1997)婦女參政的困境、矛盾與展望 69 第一節 婦女保障名額之論爭 69 第二節 一份工作—職業類型與母職表現 75 第三節 政壇「新」氣象—參政女性的特質 80 第四節 小結 85 第六章 結論 87 第一節 理論檢視與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 《婦友》雜誌中參政精英婦女之相關報導 99 附錄二 《婦友》雜誌中宋美齡之演說全文及其相關文章 104

    史料
    婦友月刊社,43—86年1月,《婦友雜誌》,臺北:婦友月刊社。

    中文專書
    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1999,《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研院。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9,《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時報。
    王雅各著,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巨流。
    石之瑜、權湘著,1994,《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誰的知識?誰的國家?》,臺北:正中。
    吳密察、陳雅文著,2005,《臺灣史10講—認識臺灣歷史精華讀本(上)》,臺北:新自然主義。
    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 臺北:桂冠。
    李雲漢著,1994,《中國國民黨史述—(第四編),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林博文著,2000,《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 臺北:時報。
    紀 欣著,2000,《女人與政治:90年代婦女參政運動》,臺北:女書。
    范銘如著,2002,《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1997,《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臺北:稻鄉。
    梁雙蓮等著,1989,《婦女與政治參政》,臺北:婦女新知。
    陳其南著,1989,《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
    陳順馨、戴錦華選編,2002,《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2007,《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07,《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楊 渡著,1988,《強控制解體—解嚴前後臺灣社會的面貌》,臺北:遠流。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
    劉巨才著,2002,《世紀傳奇蔣宋美齡》,臺北:風雲時代。
    劉晶輝著,2004,《民族、性別與階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劉毓秀主編,1995,《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臺北:時報。
    錢震原著,鄭貞銘、張世民、呂傑華增修, 2003,《新聞新論》,臺北:五南。
    鍾振昇著,2000,《領導演講法》,臺北:遠流。

    中文譯書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Gilmore, David D.著,何雯琪譯,2005,《厭女現象》,臺北:書林。
    Hyatt, Carole著,張嘉譯,1992,《發揮女性特質的成功技巧》,臺北:方智。
    Michel, Andree著,張南星譯,1989,《女權主義》,臺北:遠流。
    Turner, Jonathan H. 著,吳曲輝譯,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桂冠。

    中文期刊
    王亞權,1978,〈蔣夫人與中國婦女運動〉,《中央月刊》,10:5,頁59-62。
    刊 欣,2004,〈職業婦女不愛事業愛家庭〉,《商業週刊》,849,頁119-120。
    石之瑜,1996,〈蔣夫人與中國的國家性質—後殖民父權文化的建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頁167-199。
    任佑卿,2005,〈殖民地女性與民族/國家想像〉,《臺灣社會研究》,58,頁1-32。
    朱重聖,1999,〈親情、國情、天下情—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經國先生〉,《近代中國》,134,頁63-86。
    佚名 ,2004,〈蔣宋美齡夫人生平大事記〉,《廣東文獻季刊》,32:1=125,頁17-19。
    呂芳上,2002,〈廣播演說的魅力—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在美的演說講起〉,《近代中國》,151,頁36-46。
    李國祁,1999,〈蔣夫人與民族復興〉,《近代中國》,130,頁47-65。
    林芳玫,1997,〈由新社會運動的觀點看媒體與台灣婦運〉,《中外文學》,26:2,頁75-97。
    林芳玫,2008,〈政府與婦女團體的關係及其轉變:以台灣為例探討婦女運動與性別主流化〉,《國家與社會》,5:頁159-203。
    林維紅,2004,〈她的女性特質影響了歷史[宋美齡]〉,《婦研縱橫》,69,頁1-4。
    林蔭庭,2004,〈宋美齡書目舉隅〉,《婦研縱橫》,69,頁51-54。
    林蔭庭,2004,〈是蔣夫人,更是宋美齡〉,《婦研縱橫》,69,頁5-11。
    邵銘煌,2003,〈蔣宋美齡女士傳略〉,《國史館館刊》,35,頁275-280。
    胡藹若,2002,〈論我國婦女保障名額制度—1949年以來的變遷〉,《復興崗學報》,82,頁363-383。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頁133-194。
    倪炎元,2001,〈臺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頁17-57。
    張斐怡,2004,〈宋美齡—相關出版目錄〉,《婦研縱橫》,69,頁55-67。
    張瓊玲,2002,〈我國婦女參政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國家政策論壇》,93:春,頁23-29。
    陳 菊,2002,〈臺灣婦女的政治參與〉,《福利社會》,71,頁6-11。
    陳孟君,2006,〈家庭空間的意識流變:八○年代以降文革小說中的家/國意識〉,《有鳳初鳴年刊》,2,頁433-444。
    曾薰惠,2000,〈五零年代國族想像與異己建構—一個有關性別的閱讀〉,《西港社會科學學報》,18,頁85-112。
    游鑑明,2005,〈是補充歷史抑或改寫歷史?近廿五年來臺灣地區的近代中國與臺灣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頁65-105。
    游鑑明,2005,〈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頁165-224。
    辜嚴倬雲,1999,〈蔣夫人與近代婦女工作〉,《近代中國》,130,頁31-47。
    黃秀政,2002,〈戰後臺灣婦女參政問題的檢討(1949-2004)—以婦女保障名額制度為例〉,《臺灣文獻》,56:1,頁207-229。
    黃儀冠,2000,〈從「家國想像/文化認同/現代性」解析鄭寶娟小說《這些人那些人》〉,《中文研究學報》,3,頁165-179。
    楊婉瑩,2000,〈選舉制度對婦女參政影響之評估〉,《理論與政策》,14:4=56,頁71-90。
    楊婉瑩,2001,〈由民主代議政治的理論與實際檢視性別比例原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3,頁305-344。
    楊婉瑩,2004,〈婦權會到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轉變:一個國家女性主義的比較分析觀點〉,《政治科學論叢》,21:頁117-147。
    劉維開,2004,〈臺灣地區典藏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檔案資料介紹〉,《婦研縱橫》,69,頁28-40。
    謝蕙風,2006,〈初探七○年代臺灣男性知識份子對新女性主義的言論與態度〉,《東華人文學報》,8,頁173-211。
    關國煊,2003,〈宋美齡(1899-2003)〉,《傳記文學》,83:6=499,頁123-150。

    英文期刊
    Raka Ray & Anna Korteweg, 1999, “ Women’s Movement in the Third World: Identity, Mobilization and Autonom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Vol.25: p.47-71.

    中文專書論文
    游鑑明,1990,〈明月照來時路:臺灣婦運的歷史觀察〉,王雅各主編,《性屬文化》,臺北:心理,頁199-226。
    游鑑明,2000,〈臺灣地區的婦運〉,陳三井(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頁403-553。
    蕭阿勤,2007,〈威權統治下的國族認同:隱蔽與公開、連續與斷裂〉,沙淑芬(編),《思想》,臺北:聯經,頁141-175。

    英文專書論文
    Partha. Chatterjee, 2001. ” Nationalism, Gender, and the Narrative of Identity” In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An Anthology, Gregory Castle,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p.152-166.
    R. Radhakrishnan, 2001. ” Nationalism, Gender, and the Narrative of Identity” In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An Anthology, Gregory Castle,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p. 190-205.

    博碩士論文
    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認同與政策議題—以第四屆女性立法委員候選人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所碩士論文。
    江素慧,1996,《女性政治菁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李妙虹,2003,《戰後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1970-200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雪麗,1995,《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蔚虹,1988,《已婚婦女的現代化程度、性別角色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文。
    林倩如,2003,《威權體制下臺灣女性參政之研究—以女性省議員為例(1950-1987)》,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姚源明,1999,《解嚴後臺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藹若,2004,《臺灣婦女人權運動之研究 : 以參政權為例(1949-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毓芬,1998,《女人與國家—臺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堂,1993,《動員婦女:國共兩黨在廣東省的婦女運動(1924-192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倫,1998,《顛簸躓仆來時路—論戰後臺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許翠谷,2002,《影響我國女性政治參與之因素分析—以第四屆女性立法委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郭及天,2001,《我國第一夫人報紙形象研究》,私立淡江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楊晶晶,2007,《反共抗俄聲中的女性身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賴遠清,1991,《臺灣地區解嚴後政治民主化轉型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立敏,1972,《臺灣地區婦女參政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王韋婷,〈臺灣女性參政比例 領先亞洲各國〉,大紐約區臺灣同鄉會:http://www.taiwaneseny.com/coranto/taa/EEukkylpFuPSeYJfBs.s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