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雅茜
Chang, Ya-Chien
論文名稱: 提升初級華語學生時事討論能力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lementary Chinese Students to Discuss Current Affair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口試委員: 蔡雅薰
Tsai, Ya-Hsun
宋如瑜
Song, Ru-Yu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口試日期: 2021/10/0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時事討論師生互動教師提問初級學習者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Current affair discussi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eacher's questions,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action research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時事討論課是根據社會正在發生的事件作為上課的話題,因為觸及的領域多元,需要的詞彙量較廣,使其作為上課討論素材具有一定難度,因此華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常把時事討論課設為中高級以上學習者的學習內容。時事具備話題性,能引發學生討論及表達自己的看法,若華語教師要透過時事促進初級學生討論、增進口語表達,教師該做什麼樣的調整?時事討論課能否適用於初級學習者?
    由於行動研究屬於質性研究,研究結果可回饋課堂教學,因此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主要觀察教師提問、師生互動以及學習表現。據第一堂課觀察初級學習者詞彙量較少加上對中文句式使用不熟練,導致常以英文回答。為提升學習者的口語表達、促進師生互動,課堂設計理念是由教師提問帶出時事話題、提示學習者已知句式並補充超出學習者能力的詞彙。最後找出面對初級學習者,使教師提問更順暢需包括七個面向:問題設計、發問、候答、補充、糾錯、理答及反饋。
    研究結果發現:初級學習者可以透過時事討論增進口說能力並有效提升詞彙量。建議授課教師事先給予學生簡化的擬真教材、以現今時事進行提問設計且留意提問句式及用詞難易度、一個提問涵蓋一個議題概念為原則、上課簡報中可呈現教師提問、參考句型以及附上學習者母語的翻譯或說明。

    The topic of Current affair discussion curriculum is based on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society. As a rule, the curriculum of Current affair will be scheduled to be the content of Mandarin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course for learners to take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meanwhile, the current affair can trigger Mandarin student learners to discuss with one another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How should Mandarin teachers adjust if they try to take advantage of current affair to promote elementary levels of Mandarin learners ' speaking skills? Is Current affair discussion course suitable for the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Action research is a ty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ult of the action research can be used into the course. The researcher adopts an action research, mainly observing teachers' questioning skill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course I found that students lacked vocabulary size and they were not familiar with using Mandarin grammar, so they answered in English instead. For promoting learners' Mandarin speaking skill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a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designs the concept of the course which helps a teacher ask students questions to bring out their news' topic, give them the hint of grammar which they have already known, and supplement them with more vocabulary size. In the end, when an instructor faces to elementary Mandarin learners, he or she must have seven aspects of questioning skills, including question designing, asking, waiting, supplementing, correcting, organizing, and giving feedback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found: The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can promote their Mandarin vocabulary size effectively through discussing current affair.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eachers give students simulated authentic material, design questions based on current affair's topic,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 patterns and the difficulty words and phrases. Meanwhile, an interrogative remark includes only one issue concept. Also, during class briefing, it shows teachers' questions, reference sentence patterns and supplements with learners' mother tongue translation and explanation.

    謝誌I 中文摘要II ABSTRACTIII 目錄V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3 壹、研究時間 3 貳、研究對象 4 參、使用文本 4 第五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時事討論課之教材 7 壹、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7 貳、 國際文憑組織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10 第二節 二語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12 壹、認知語言學角度下的師生互動 13 貳、社會文化學角度下的師生互動 15 第三節 二語教學中的教師提問 17 壹、 教師提問的功能與類型 17 貳、 教師提問的原則與流程 21 參、 不同程度班級的教師提問技巧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7 壹、教師教學經驗 27 貳、 學生 28 參、 課堂形式 28 第二節 研究材料 3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1 壹、 研究前期 31 貳、 行動研究期 32 參、 研究流程圖 33 第四節 分析方法 34 壹、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貳、 資料代碼說明 35 第四章 初級學生時事討論課教學 37 第一節 起步:第一個循環 37 壹、計畫與行動 37 貳、 觀察與發現 45 參、反思與修正 49 第二節 調整:第二個循環 51 壹、 計畫與行動 51 貳、觀察與發現 57 參、 反思與修正 61 第三節 發現:第三個循環 63 壹、 計畫與行動 63 貳、 觀察與發現 69 參、 反思與修正 73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時事討論課優化模式 77 壹、教學流程優化 77 貳、提問流程優化 80 第二節、研究討論 83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展望 88 壹、 研究限制 88 貳、 未來教學建議 88 參、 未來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1 附錄 95 附錄一 課堂錄影知情同意書(範本) 95 附錄二 擬真教材(一) 96 附錄三 擬真教材(二) 98 附錄四 擬真教材(三) 99 附錄五 擬真教材(四) 100 附錄六 擬真教材(五) 102 附錄七 擬真教材(六) 104 附錄八 時事討論課堂教學觀察紀錄表(範本) 106 附錄九 課堂反饋線上訪談問卷(範本) 107

    王文科、王智弘(2019)。教育研究法 (Vol. 10)。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育修(2019)。泰國庶民和弱勢群體的草根式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臺中: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如瑜(2009)。華語文教學實務。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心裡出版社股現有份公司。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 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國際文憑組織(2014)大學預科項目語言B指南。荷蘭:IB出版有限公司。
    國際文憑組織(2018)大學預科項目語言B指南。荷蘭:IB出版有限公司。
    李曉(2014)。Vygotsky社會文化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09),86-87。
    周靜、薛業浩(2018)Swain輸出假設研究綜述。北京城市學院學報,(01),58-63。
    徐富平(2005)。試論漢語報刊課的整體閱讀教學。海外華文教育,3,
    30-34。
    徐敏慧(2006)。從Vygotsky理論視角看翻譯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中國
    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6,83-86。
    高艷(2008)從社會文化理論的角度論語言教師的中介作用。外語教學
    理論與實踐,(03),93-96。
    張祺(2006)。教師提問在不同語言水平課堂的效果。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2(3), 50-53。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
    學刊,(35),87-120。
    張巍、劉富華(2018)。實踐與反思:二與習得研究室玉下的最近發展區
    域理論解讀。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11-116
    陳羚(2006)。國內外有關教師課堂提問的研究綜述。基礎教育研究,(9)
    17-20。
    黃琡華(2014)。從新聞語體特色談華語新聞教學。華語學刊,(16),80-86。
    楊昌裕(2020)。認識UNSDGs:善用《永續發展目標教育手冊》。學生事務與輔導,59(2),66-71。
    靳洪剛(2004)。中文教師提問能力的培養。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0),21-1。
    靳洪剛(2017)。有效輸出在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中的作用。世界漢語教
    學,(4), 510-531。
    靳洪剛(2018)提問互動法:語言課堂教師提問的理論與實踐。國際漢語
    教育(中英文),(1), 46-60。
    靳洪剛(2018)提問互動法續論:語言課堂教師提問的實施程序、策略及
    應用技巧。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6),3-20。
    鄭銀芳(2005)。從建構主義角度看二語習得中輸出的作用。廣州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03),93-96。
    蔣園芬(2010)。通過教師提問促進課堂交互的個案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 (基礎英語教育), 12(2), 29-33。
    于叢揚(1988)。文化與報刊語言教學,《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
    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頁 135-136。
    李蓓華(2005)。韓國學生中文新聞聽力發展與教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維潔(2017)華語報刊新聞語體之常用詞表建置與詞彙特色探討。臺北
    市: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宋如瑜(2012)。華語教師的教學語言研究:以師資培育為導向。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吳培筠(2018)。由報刊到網路之新聞華語教學設計研究。臺北市: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吳馥如(2008)。中級華語交際溝通會話課程之設計與實證。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妙治(2015)。華語文新聞閱讀課程之設計與實踐研究--以熱門話題為討論範圍。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高若瑜(2020)。基于活動理論的對外漢語教學設計研究。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筠惠 (2002)。財經新聞華語閱讀教材規畫設計。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麗文(2004)。華語電視新聞之教學設計研究. (碩士).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翁婉琪(2009)。英語老師問題使用及其對課室溝通之影響─ 中外師教授
    不同學生差異比較之個案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陳俞秀(2016))。新聞華語教材主題研究。桃園市: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許育琦(2010)。一位國小英語教師在不同英語程度班級之提問策略研究。
    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楊宛妘(2014)。中級華語擬真聽力教材編寫原則與實證。臺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蘇文鈴(2006)。華語課堂師生提問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
    蘇珩(2019)。基於網路新聞之華語教材發展之標準作業程序研究。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蕭淑芬(2018)。國小國語課深度討論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臺北市: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Allwright, R.L. (198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5(2),156-171
    Brown, H.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Brock, C.A. (1986). 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 TESOL Quarterly,20(1),47-59
    Gay, L.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Gibbs, G. (1988). Learning by doing: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Further Education Unit.
    Krashen, S. (1977). The monitor model for adult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Viewpoints on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152-161
    Kachur, R., & Prendergast, C. (1997). A closer look at authentic interaction:
    Profiles of teacher-student talk in two classrooms. Opening dialogue: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75-88.
    Lyster, R., & Ranta, L. (1997).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
    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1),37-66
    Larsen-Freeman, D. (2000).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Nickzhad Naeijabad, F., Khodareza, M.R., & Mashhadi Heidar, D. (2020).
    Promoting Dialogic Talk in a Speaking Classroom: Rethinking Bakhtinian
    Pedagogy.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Pedagogy and Practice, 13(26), 160-
    181.
    Schön,D.(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CA
    Swain, M. (2008). The output hypothesis: Its history and its futu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40(1),45-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