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伊萍 |
---|---|
論文名稱: |
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的批判話語分析 |
指導教授: | 林東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 、批判話語分析 、女性主義 、父系霸權 、資本主義 、美麗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 、性別刻板印象 、CDA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1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依據Fairclough的三層次分析去分析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背後所隱藏的話語秩序和意識形態,此三個層次分別為:第一個層次是探討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是如何地去再現女性身體形象和氣質;第二個層次是探討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背後所依循的話語秩序為何;第三個層次試探討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背後所隱藏的意識形態和霸權。
本研究把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依照年齡區分為三個世代的年齡層,分別為12到18歲的《Popteen》;18到24歲的《MINA》、《VIVI》和《WITH》;24到30歲的《Ray》和《東京ef》。根據Fairclough(2003,2006,2010)的三層次分析所得出來的資料分析,在第一層次女性再現的方面,可以明顯地知道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會依循各個年齡層來建構一個美麗標準,在12到18歲為主的女性,強調體貼可愛的女性形象,18到24歲為性感且略帶獨立的形象,也可感覺得到日系女性雜誌開始挪用女性主義在雜誌內文,24到30歲開始強調一種獨立新女性的形象,可以在職場上展現專業幹練的形象也可以溫柔地把家裡照顧地很好。第二層次的話語秩序的探討,日系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基本上是一本廣告型錄,所以最主要是建構許多話語去吸引女性去消費雜誌內的廣告商品。第三層次的社會結構層次探討,日系女性雜誌複製父系霸權且充滿了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毛榮富(1992)。〈傅柯-勾勒權力/知識之譜的雕手〉葉啟政編,《當代社會思想
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台北:正中。
王志鴻譯,Said, E.著(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王宏仁譯,Peter, C.著(2010)。《消費社會》 。台北:群學。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2008)。〈雜誌介紹〉。上網日期:2011年11月11
日,取引自:http://www.magazine.org.tw/window01-1asp?typeidx+21
朱元鴻譯,Best, S. & Kellner, D.著(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
巨流。
吳佩琪(2003)。《解讀少女雜誌中的美貌迷思》。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
象〉。《新聞學研究》,第56期:頁9-34。
李金梅譯,Lucy, I著(2005)。《此性非一》。台北:桂冠。
岩瀏功一(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李天鐸、何慧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
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頁99-123。
岡田章子(2003)。〈日本女性雜誌再現下的亞洲流行意象〉李天鐸、何慧雯編,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頁124-139
青文出版社(2008)。〈時尚雜誌〉。上網日期:2012年11月11日,取引自:
http://www.ching-win.com.tw/index.php?Cpath=53
林沛理(2006)。〈好萊塢的東方想像〉。《亞洲周刊》。上網日期:2012年11月
12日,取引自: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h&Path=3188519351/05a
h.cfm
林東泰(2011)。〈對國內三大報ECFA「讓利說」新聞的批判話語分析〉,2011
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麗珍(2000)。《女性雜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
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倪炎元(2011)。〈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 Dijk 與 Norman
Fairclough 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1卷第2期:頁83-97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
北:韋伯。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第110期:頁1-42。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下)》。台北:五南。
唐曉恬(2010)。〈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
分析)。《騷動》,第4期:頁10-21。
張君玫譯,Davis, K著(1997)。《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台北:巨流。
張小虹(2004)。〈假名牌、假理論、假全球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4期:
頁219-252
張婉珣(2006)。《時尚雜誌版式系統研究》。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如婷(2003)。《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的依附的論
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詠萱(2007)。《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在地化」策略研究-以「在地切割」與
「在地重組」的觀點分析》。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
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柔均(2006)。〈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內容本地化策略研究分析〉。中華傳播
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木柵。
馮建三、孫秀蕙(1995)。《廣告文化》。台灣:陽智。
劉仰芳(2011)。日系混血美: 台灣本土時尚圈的生產邏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趙景雲(2004)。《共謀或抵抗?瘦身女性身體的主體性與客體性》。東吳大學社
會學系碩士論文
楊芳枝(1999)。〈女性性質、女性雜誌與資本全球化〉。《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
第53期:頁22-25。
賴永忠(1993)。《台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政
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袁支翔(2010)。《展售男性氣概:男性生活時尚雜誌所呈現的新男性形象分析(1997-2006)》。第107期
英文部分
Althusser, L. (1984).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Verso.
Beauvoir, Simone de .(1972). The second sex. London: Penguin.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 by Nice, 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G.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rans. by Nice, R.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ombridge: Polity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 Edward Arnold.
Fairclough, N. (200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 in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F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NY: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06). Language and globalizaion.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Mulderrig, J., & Wodak, R. (201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A.van Dijk (Ed),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pp.357-358).
London: Sage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Routledge: Landon and New York.
Foucault, M. (199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Jiwani, Y. (2005). The Eurasian Female Hero[ine]: Sydney Fox as Relic Hunter. Journal of Popular Fime and Television, 32(4): 182-192
McRobbie, A. (1999). In the culture society art, fashion and popular music. NY:
Routledge.
Tseëlon, E. (1995). The Masque of Femininity: the presentation of woman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
Teng, E. J. (2006). Eurasian Hybridity in Chinese Utopian Visions: From one world” A Society Based on Beauty”and Beyond. In Positions Spring 14:1
Wolf, N. (1991). The Beauty Myth: 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Woodward, Kathryn (1997). Motherhood: Identities, meanings and myths. In Kathryn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pp.239-258) London: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