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崧源
Luo, Song-Yuan
論文名稱: 「褒忠」匾與黑香旗: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的物質文化史考察
"Baozhong" tablets and Black pilgrimage flags:The material culture study of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指導教授: 謝仕淵
Hsieh, Shih-Yuan
口試委員: 邱秀英 陳志豪 謝仕淵
口試日期: 2021/06/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義民廟義民爺物質文化林爽文事件客家
英文關鍵詞: Yi-min Temple, Yi-min Ye, Material culture, Lin Shuang-Wen Event, Hakka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3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9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以物質文化研究的視角研究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可見褒忠亭義民廟透過物件彰顯自身的正統性與地位,擴大義民爺的信仰。從匾額可以看到過去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與地方社會和政權的互動。嘉慶7年(1802)後,新竹枋寮褒忠亭才開始和乾隆御筆「褒忠」御匾有緊密的論述。其中,「褒忠」御匾更是竹塹地區粵民的特意設計,巧妙地將原作為里名匾額的御匾,轉化成奉祀義民亡靈的王朝嘉勉。
    匾額之外,另一個攸關義民爺信仰傳播的重要物件為黑香旗。黑香旗之於信眾是相當重要的媒介,透過黑香旗進行對義民爺的供奉、迎請。因黑香旗其易於攜帶的物性,使黑香旗成為義民爺信仰散播於臺灣各地的關鍵物件。因各地區各時代面臨的社會挑戰不同,黑香旗也發展出因地制宜的功能,顯現出信眾解決問題的能力。
    日本時代,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面臨最大的問題為統治者從滿洲皇帝轉變為日本天皇,原本「褒忠」御匾的官方性消失。當時的褒忠亭義民廟協議會經由斡旋,使褒忠亭義民廟可以延續,日本官方也將褒忠亭義民廟轉化為「盡忠報國」之廟宇。
    戰後,「褒忠」御匾又興起一次散播,臺灣各地的義民爺祭祀場所紛紛掛起「褒忠」御匾,複製了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的模式,清代的歷史記憶再次被召喚。戰後社會經濟背景的改變,以及當時的政治局勢,皆助長了「褒忠」御匾又再一次地複製。義民爺信仰也成了戰後臺灣客家意識之集結。在面臨語言急遽流失的情況下,客家人產生認同危機,1980年代開始了臺灣客家運動,臺灣客家人以義民爺為號召,集結臺灣客家意識。義民祭活動獲得了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支持,黑香旗和「褒忠」御匾也有了在都會區公開展示的機會,臺灣客家人的群體認同藉此不斷地受到加強。

    Researching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with the point of material culture study , we can find out that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use the substance to manifest their legitimacy and position . Furthermore ,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rely the substance to broaden their religion. The tablets reveal How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interacted with the local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fact ,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Started to narra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ozhong” tablet and the Yi-min Temple after 1802. The “Baozhong” tablet which is hung in Yi-min temple is a special design by Yi-min, literally “righteous people”. The tablets were hung on the door of village originally , but Yi-min who lived in Zhu Qian convert the tablet into the thing which can 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died Yi-min.
    Black pilgrimage flags are important items about Yi-min Ye belief. For believers, Black pilgrimage flags are quite substantial , they rely on Black pilgrimage flags to pray to Yi-min Ye. Because Black pilgrimage flags are easy to carry , the flags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things about Yi-min Ye belief in Taiwan. Due to different area and era , Black pilgrimage flags develop dissimilar function. The cap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had were show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faced the problem which was the ruler was the Japanese Emperor not the Qing emperor. Therefore, the authoritativeness of “Baozhong” tablet faded away. Yi-min Temple council mediated the Temple Reorganization about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In the event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lasted out. The japan official regarded Yi-min Temple as A temple which was loyal and patriotic.
    In the Post-war period, “Baozhong” tablet was spread again. Many Yi-min Temples in Taiwan hanged Baozhong” tablets, reproducing the mode of Xinpu Baozhong Yi-min Temple, summoning up the historical memory in Qing. The Change of society, econom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encourage that. Yi-min Ye belief assembled Post-war Taiwan Hakka identity. Taiwan Hakka people feel the crunch about Hakka identity due to Hakkanese had faded rapidly. Thus Taiwan Hakka movement arose in 1980s, Taiwan Hakka people assembled with Yi-min Ye belief. As a result , Yi-min festival obtain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Black pilgrimage flags and “Baozhong” tablet have chance to display in metropolis. Taiwan Hakka identity improve unceasingly through the display.

    目次 I 圖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研究目的 - 1 - 第二節、研究回顧 - 3 -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資料 - 9 - 第四節、章節安排 - 13 - 第二章 御匾建廟:「褒忠」御匾與新埔義民廟的建立 - 15 - 第一節、林爽文事件與建塚 - 15 - 第二節、皇權的禮物 - 20 - 第三節、御匾與建廟 - 25 - 第三章 持香奉旗:義民爺的黑香旗 - 33 - 第一節、黑香旗的由來說法 - 33 - 第二節、義民爺的化身與傳播 - 42 - 第三節、黑香旗的社會功能 - 48 - 第四章 御匾之後:褒忠亭義民廟的物與社會 - 54 - 第一節、忠魂皇民化:盡忠報國 - 54 - 第二節、「褒忠」的再散播 - 68 - 第三節、 臺灣客家意識之集結 - 76 - 第五章 結論 - 82 - 參考書目 - 85 -

    ㄧ、史料

    官方資料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官報》
    新竹州編
    1927 《新竹州第五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
    新竹廳編
    1915 《寺廟調查書.新竹廳》。新竹:新竹廳。
    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編
    1997 《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1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 《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臺案彙錄庚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府
    1939 《昭和14年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總督府。
    1993 《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
    旗美義民廟
    1984 〈旗美褒忠義民廟簡史〉。廟內石碑。
    魚池鄉公所鄉誌編纂組
    2001 《魚池鄉誌》。南投:魚池鄉公所。
    關西鎮誌編纂委員會
    2000 《關西鎮誌(稿本)》。新竹:關西鎮公所。
    黃紹恆編
    2018 《關西鎮誌》。新竹:關西鎮公所。
    溫國良
    1999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7 《宮中檔案乾隆朝奏摺》第67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劉枝萬、石璋如等纂
    1983 《南投縣誌稿.風俗誌.宗教篇稿》。臺北:成文出版社。

    私文書
    吳學明
    2015 《六家林氏古文書》。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吳學明、黃卓權
    2012 《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上篇)》。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黃袞、廖芳
    2001 〈邀功紀略〉,收於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義民廟事務所
    1935-1945 《昭和10年以降會議錄》。新竹:未出版。

    專書
    何培夫
    1998 《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人事興信所
    1928 《人事興信錄》第八版。東京:人事興信所。
    幹次郎(原幹洲)
    1937 《臺灣史蹟》。臺北:拓務評論臺灣友社。
    杉山靖憲
    1916 《台灣名勝舊蹟誌》。臺北:臺灣總督府。
    松崎仁三郎
    1935 《嗚呼忠義亭》。屏東:自刊。

    報紙
    《中國時報》
    《民聲日報》
    《自由時報》
    《臺灣日日新報》
    《聯合報》

    二、專著
    王正芬
    2007 《臺北市義民祭典20週年回顧》。臺北: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王志宇
    2008 《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
    皮耶.諾哈(Pierre Nora),戴麗娟譯
    2012 《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出版。
    牟斯,汪珍宜、何翠萍譯
    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
    吳學明、林柔辰
    2013 《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客家委員會。
    吳濁流
    1995《無花果》。臺北:草根出版。
    《臺灣連翹》。臺北:草根出版。
    呂理政
    1992 《傳統信仰與地方社會》。臺北:稻香。
    李文良
    2019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李建緯
    2018 《歷史、記憶與展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臺中:豐饒文化社。
    孟悅
    2008 《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彼得.伯克(Peter Burke)
    2010 《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
    林光華
    2001 《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林秀昭
    2009 《台灣北客南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邱彥貴、吳中杰
    2001 《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國家衛生研究院流感研究小組
    2008 《認識H5N1新型流感》(第三版)。苗栗:國家衛生研究院。
    康豹
    1997 《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2010 《歷史與記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陳韋誠、李至堉、朱振源
    2020 《入寶山.敬義民:民國一百零九年慶祝褒忠亭義民節大隘聯庄寶山祭典分區紀錄專刊》。新竹:新竹縣寶山鄉公所。
    黃運喜
    2005 《新竹縣寺廟傳統與現代對話專輯》。新竹:新竹縣政府。
    黃應貴
    2004 《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鄒信軫編
    1993 《中華民國八十年褒忠祠貳百周年慶典紀念特刊》。桃園:平鎮褒忠祠出版。
    增田福太郎
    1935 《臺灣の宗教》。東京:明治聖德記念學會。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貳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2012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貳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2012《褒忠義民廟創建二百二十週年紀念特刊(義民廟研究與客家運動相關論文精選)》。新竹:庶民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1989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鄭喜夫、莊世宗
    1988 《光復以前臺灣匾額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委員會編印。
    賴玉玲
    2005 《褒忠亭義民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
    2002 《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日文
    宮本延人
    1988 《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
    國史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1988《国史大辞典9》。東京:吉川弘文館。

    三、期刊論文與論文集

    中文
    丁崑健
    2008 〈1918-20年臺北地區的H1N1 流感疫情〉《生活科學學報》12,頁141-175。
    2008 〈1918年全球流行性感冒下的臺灣疫情〉,《認識H5N1流感》,臺北:國家衛生研究院,頁79-103。
    王甫昌
    2019 〈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台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成為台灣客家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頁231-294。
    王和安
    2016 〈新竹州移民的信仰傳布:以高雄地區之義民爺信仰為例〉,《秉筆治史:賴澤涵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頁84-112。
    李文良
    2012 〈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頁1-29。
    2019 〈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台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動亂(1680-1740)〉,《成為台灣客家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頁17-57。
    林偉盛
    1996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
    林富士
    1998 〈臺灣義民廟與義民爺〉,《文化視窗》5,頁99-121。
    林衡道
    1971 〈褒忠亭義民廟〉,《臺北文獻》19,頁138-156。
    邱彥貴
    2001 〈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陳芳妹
    2013 〈臺南孔廟「萬世師表」御匾——兼論康熙與清初孔廟御匾制度的形成及傳播〉,《故宮學術季刊》31:1,頁199-230。
    邱澎生
    2016 〈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17:4 ,頁1-14。
    范振乾
    2005 〈義民爺信仰與臺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
    張正田
    2019 〈平鎮褒忠祠「分香」自枋寮義民廟「傳說」的在思考〉,《聯大學報》16卷2期(2019年12月),頁79-92。
    張珣
    2006 〈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第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37-73。
    張菼
    1984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頻繁之主因〉,《臺灣風物》,24卷4期(1974年12月),頁75-85。
    莊英章
    1989 〈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23-240。
    菊仙
    1953 〈枋寮義民廟沿革〉,《新竹文獻會通訊》9。新竹:成文出版社,頁2-3。
    黃卓權
    2008 〈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敘事的探討〉, 《臺灣文獻》第59卷第3期(2008年9月),頁89-127。
    黃應貴
    2004 〈導論:物與物質文化〉,《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26。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1953 《新竹文獻會通訊》第9卷第11期。
    楊鏡汀
    1990 〈從「出土」史料探討新竹枋寮義民廟史〉,《臺北文獻》92期(1990年6月),頁51-66。
    蔡承豪
    2013 〈流感與霍亂:臺灣傳染病情個案之探討(1918-1923)〉,《臺灣學研究》15,頁119-170。
    蔡錦堂
    2011 〈再論日本治臺末期神社與宗教結社諸問題——以寺廟整理之後的臺南州為例〉,《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年9月),頁67-93。
    謝貴文
    2011 〈傳說、歷史與集體意識——從草屯龍德廟的「刑期無刑」匾談起〉,《高雄師大學報》30:23,頁23-42。
    鍾仁嫻
    2001 〈褒忠義民廟歷史初探》,《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羅烈師
    2005 〈信仰、族群與政治:臺灣義民廟十五大庄形成史及其傳播〉,《客家研究輯刊》1,頁37-43。
    2005 〈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以台灣平鎮褒忠祠為例〉,《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
    2006 〈枋寮義民廟大隘祭典區探源〉,收於黃卓權總編,《義魄千秋:2005褒忠亭義民節大隘聯庄祭典專輯》。新竹:2005年褒忠義民節大隘聯庄祭典委員會,頁55–68。
    2006 〈揮汗挑擔,再祭義民——從傳統鄉村走到現代都會的義民信仰〉,《新活水》第8期(2006年9月),頁98-105。
    2012 〈臺灣枋寮義民廟階序體系的形成〉,《客家研究》創刊號,頁97-145。
    2017 〈英靈與時疫:義民信仰的中元之疑〉,《自然、人文與科技的共構交響: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 269–290。

    英文
    Langford, Christopher.
    2005 ”Did the 1918-19 Influenza Pandemic Originate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31, No. 3, P.473–505.

    四、學位論文
    王和安
    2016 〈移民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新竹州客家移民為中心(1895-1945)〉,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江金瑞
    1998 〈清代臺灣義民爺信仰與下淡水六堆移墾活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龍
    2008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柔辰
    2012 〈枋寮義民廟義民爺信仰之擴張演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禮誠
    2012 〈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發展與在地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班論文。
    范玉玲
    2009 〈義民信仰在頭份地方社會脈絡下的轉變〉,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與社會文化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范國銓
    2009 〈褒忠義民信仰調查〉,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吳俁霖
    2009 〈祈願如潮——臺南三山國王廟的建築文化與歷史脈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連成
    2011 〈客家義民形象及義民信仰的建構——文獻與影視的交融互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徐啟智
    2001 〈新埔褒忠亭義民爺的神格屬性〉,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張正田
    2010 〈從族群關係看清代台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清漢
    1987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劉憶芳
    2009 〈義民爺的神格多樣性——以苗栗市義民廟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玲
    2001 〈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宏武
    1994 〈清代臺灣義民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烈師
    2006 〈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榮明
    2009 〈林爽文事件與臺灣社會變遷〉,花蓮: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資料庫: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2010新版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RCH/Collection。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http://thdl.ntu.edu.tw/。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典藏臺灣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文化部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ulture.tw/Default.aspx。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
    https://hch.hakka.gov.tw/index.asp
    文化部
    國家記憶庫:
    https://memory.culture.tw

    網頁:
    國立故宮博物院
    精彩選件 清乾隆 《平定臺灣圖》
    網址:https://south.npm.gov.tw/SelectionsDetailC004100.aspx?Cond=da3f4fed-9e54-4c2c-9fe7-d50a0091f398(最後檢索日期:2021/1/20)。
    行政院新聞稿
    〈出席2020義民節祭祀大典 蘇揆:仿效義民爺保家衛土精神守護臺灣自由民主〉
    網址: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a322d8de-4ec6-44a5-9012-f3ff02982c2a(最後檢索日期:2021/2/2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