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春榮 Chun Jung Tseng |
---|---|
論文名稱: |
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 A Lif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Wang, Li-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2 |
中文關鍵詞: | 壓力團體 、第三團體 、媒體 、標的團體 、生命史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pressure group, the third groups, media, target group, life history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4 下載:1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旨在探討一個教育壓力團體--人本教育基金會。「人本」在過去十年的台灣教改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生命史研究可以用來了解「人本」如何存續並持續的影響台灣的教育政策與實務。
李伯斯基抗議團體的理論將作為了解「人本」的架構,這個理論主要是分析抗議團體內部動態還有與媒體、第三團體及標的團體互動的策略。文件分析和訪談將作為獲得人本生命史及上述架構相關資料的方法。訪談的對象包括「人本」幹部、教育行政人員、其他的壓力團體、媒體記者等。
依上述的架構來分析「人本」成功的原因,研究結果如下:「人本」的源起與教育改革的風潮有關,而其內部維持與發展策略和領導者、人力、資金及目標等有關;「人本」也重視與媒體的互動以獲得社會資源及其改革的目標。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有:一、協助了解「人本」存續的原因及對台灣教育的影響,生命史的研究也提供了「人本」發展中有價值的史料。二、「人本」的成功經驗可以作為其他教育壓力團體的參照,並藉以充實本土教育壓力團體的理論。三、政府與學校可以從「人本」的相關策略中學習如何面對與因應教育壓力團體。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 unique education pressure group in Taiwa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HEF). HEF is unique not only because it has exercised great influence on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aiwan in the past decade but also for its longevity as a pressure group in education. Life history analysis is used to understand how a pressure group like HEF can survive with great success in influencing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aiwan.
Lipsky’s theory on protest group is used as a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HEF. Internal dynamics of the protest group, strategies used in dealing with the media, interactions with the third group and the target group constitute the focus of the analysis. Comprehensive document analyses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data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strategies used by HEF based on the framework mentioned above. The people interviewed include staff of HE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other pressure groups, as well as journalists to understand how HEF manage to survive and grow.
Findings begin with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HEF went through in its development. Data collected show that HEF succeeded for good reasons. It has successfully handled key surviving imperatives of the pressure group in the four areas just mentioned. In terms of internal dynamic, strong leadership, clear group goals, supporting staff and volunteers, and stable fund raising make HEF survive many other pressure groups in education. HEF also h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 in interacting with the media. Via releasing news strategically to maintain its visibility and advocate its idea, HEF has successfully used the media to bring social support for its reform agendas.
This thesis has the following contributions. First of all, i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how an influencing pressure group in education like HEF can survive and has such great impact on Taiwan’s education. Life history account of HEF also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account of its development. Seco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n pressure group were examined in local context to test its power of explanati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HEF in acting as a pressure group can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s for other pressure group in education. Finally, governments and schools can learn how to cope with pressure group in education better by learning more about their strategie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1989-2002)。人本教育札記,1-160。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著)(1993)。森林小學綠皮書。台北:書泉。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1997-2002)。人本教育電子報,1-504。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2001-2003)。人本之友會訊,1-8。
人本教育基金會網站(2003)(http:// hef.yam.org.tw)
人本把持教育部史英反駁(2001,4月9日)。台灣立報(http://lihpao.shu.edu.tw)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1-536)。台北:巨流。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王俊權(1989)。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美珍(2001)。專訪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教育研究月刊,92, 10-15。
王美玲(2002)。教育部與人本教育基金會關係牽扯不清。中央月刊,35(10),59-60。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5)。高雄:麗文文化。
方妙玲(1997)。組織生命週期與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20, 1-6。
田芳華(1998)。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6,5-38。
幼獅文化(編譯)(1988)。非政府的政治學。台北:幼獅。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明修、陳定銘(2000)。非營利組織政治遊說的途徑與策略。收錄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386-434)。台北:巨流。
朱柔若(譯)(1999)。社會學精通。台北:揚智。
汪明生、朱斌妤(1999)。衝突管理。台北:五南。
李文金(1987)。近代壓力團體影響美國國會的策略。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長貴(1980)。社會運動學。台北:大林。
李長貴(1992)。激進社會運動。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1)。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
李美枝(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遠哲(1994)。教育改革。教改通訊,創刊號, 3-4。
李聲吼(1996)。組織發展的內涵與方法。人力發展月刊,30,32-38。
余坤東、魏正德(1999),組織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關聯性研究-我國海運業之實証,人力資源學報,11, 73-91。
呂亞力(1990)。政治學。台北:三民。
何明修(2001,6月)。社會運動的制度化: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93-1999)。論文發表於中研院社會所主辦之「組織、認同與運動者:台灣社會運動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
宋明順(1988)。大眾社會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宋國誠(1997)。認識社會。台北:臺灣書店。
沈姍姍(1998)。教育改革趨向與影響因素分析-國際比較觀點。教育資料輯刊,23,39-53。
沈嘉信(1997)。社會運動團體的發展-以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暴力行為與暴力形象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定(1996)。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
吳明隆(1996)。學校經營中壓力團體之探究。國教之友,48(2),36-42。
吳宜蓁(1993)。遊戲理論-一個新的公共關係研究典範簡介。傳播文化,1, 203-220。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輯刊,23,261-275。
吳維寧(2000)。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育改革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瑞薇(譯)(2002)。全面品質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杜魯門(1998)。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輿論(上)(下)。台北:桂冠。
林月珠(1994)。組織政治與組織發展:一個政治性觀點對中立性觀點的探索。東吳政治學報,3, 279-313。
林瑞穗(1990)。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載於詹火生(編),社會學(下)。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
周慧洵(2001)。她們眼中的學校教育與文憑:不同口合高學歷女性的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維誠(1999)。解嚴後台灣教育改革工程的結構性分析。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邱毅(1991)。企業生命週期的研究。今日合庫,17(7), 85-98。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愛玲(1990)。報紙報導街頭運動新聞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昭榮、陳亞玲(1998)。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社教雙月刊,85,21-25。
侯夙芳(1999)。組織發展意涵之探索。人力發展月刊,63, 48-56。
「流氓」左右教改?立委批,史英駁(2002,10月25日)。聯合報,3版。
高承恕(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馬起華(1964)。政治學精義。台北:帕米爾。
徐正光(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孫秀蕙(1996)。公關人員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模式對於議題管理策略的啟示-以非營利性的弱勢團體為例。廣告學研究,8,153-173。
晁成婷(2001)。弱勢社群媒體近用策略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凌渝郎(1994)。政治學。台北:三民。
郭昆明(2001)。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殊妍(2000)。北縣社大成立經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傳德(1999)。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華力進(1992)。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陳一新、鄧毓浩、陳景堯(譯)(2001)。現代政治與政府。台北:韋伯。
陳上智(1995)。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運動:消息來源和議題傳散模式的探究。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
陳心田、李高智(2001,12月)。組織生命週期與組織人口:人口組成型態的分析。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九十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6)。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宏璋(2003)。非營利教育組織發展與公關策略演變之個案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陳浩譯(1990)。壓力團體。台北:遠流。
陳國鈞(1981)。中外社會運動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9(3),23-52。
張正霖(1997)。深度專訪人本基金會董事長史英談街頭運動。商業周刊,515,38-86。
張明貴(2002)。政治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張明輝(2002)。上課講義。http://web.ed.ntnu.edu.tw/~minfei(2002/3/21 see)。
張苙雲(1990)。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潤書(1990)。行政學。台北:三民。
馮燕(2000)。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錄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曾介宏(1999)。組織設計的新型態-團隊式組織。考銓季刊,20,139-160。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常山(1998)。林清江:教改是社會運動。天下,203,143-144。
湯恩比(1978)。歷史研究。台北:桂冠。
黃文科(1985)。生態理論與組織發展。中興大學行政學報,1985年6月,150。
黃木添、王明仁(1998)。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81。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8。
黃光國(1988)。中國的社會制度與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雅文(1998)。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傅仰止(2000)。電子郵件聯繫的抽樣方法比較。載於第三屆「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調查研究的課題-方法、對象與倫理。台北:中央研究院。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教育改革類民間公益團體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慧蕙(1997)。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文雄(1981)。政治學導論。台北:聯鳴。
費工信(1998)。解嚴後利益團體活動方式及其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萬瑩屏(1987)。從組織生態理論觀點探討組織生死與組織轉變。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楊國樞(主編)(1995)。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廖春文(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組織發展策略。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 81-102。
廖峰香、陳煌遙、賴貞君(編著)(1991)。政治學入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武吉(2000)。壓力團體研究。華夏學報,27,10299-10350。
鄭瑞城(1991)。政治性街頭運動之消息來源分析-以解嚴前後之聯合報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蔡志杰(2002)。怎麼辦?我們運動組織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以老礦工塵肺症議題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小芩(2003)。對抗、競爭與合作:台灣民間教育改革團體與學校體制的互動模式──以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為例。載於黃顯華、孔繁盛(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頁19-47)。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薛曉華(1995)。80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新煌(1996)。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瞿海源(1999)。社會新聞與社會問題-犯罪新聞為例。「台灣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闕淑茹(1998)。大學院校的公共關係與媒介互動之探討。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秀美(1995)。台灣婦女團體的策略選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娟儀(1997)。基金會的媒體公關運用策略。文教基金會會訊,25, 4-5。
龐建國(1995)。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載於詹火生(編),社會學概論。台北:匯華。
貳、英文部分
Antikainen, A., Houtsonen, J., Huotelin, H. &Kauppila, J.(1996). Living in a learning society.London: The Farmer Press.
Bertaux, D.(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Sage.
De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CA:Sage
Dezin, N. K.&Lincoln, Y. S. (eds.)(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Lipsky, M.(1968) , Protest as a Political Resour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ivew, Vol. 62. 1144-1158 .
Smith,L.M.(1996), Biographical Method,in Denzin,N.K. and Lincoln,Y.s.(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86-305, CA: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