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鎔薇
Tsai, Jung-Wei
論文名稱: 即時新聞環境下花蓮地方記者與政府公關之互動模式與關係類型研究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Relation Types between Hualien's Local Journalist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ials in the Real-Time News Environment
指導教授: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口試委員: 王毓莉
Wang, Yu-li
許志明
Hsu, Chih-Ming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口試日期: 2023/06/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即時新聞地方記者政府公關互動模式社會交換資源關係類型
英文關鍵詞: Real-Time News, Local Journalists, Government PR, Interaction Patterns, Social Exchange Resources, Relationship Types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地方新聞工作者、政府媒體公關人員採用深度訪談研究方法,以期瞭解:(1)即時新聞環境下,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模式;(2)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如何建立關係,在關係經營上彼此交換哪些資源,有助於關係的維繫;(3)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對於雙方關係類型的判斷,以及採取何種社會交換法則來分配資源。

    研究結果發現,地方記者因應即時新聞快速又正確的報導環境下,面對採訪區域範圍廣及人力配置不敷所需的條件限制,實務工作上確實需要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的支援,協助完成新聞工作目標,因此普遍採用競爭性共生模式與消息來源互動,維持與地方政府長期互惠、各取所需之關係,而在即時新聞環境下,首要影響地方記者互動意願的因素為地理臨近性與可靠性,當消息來源越容易被聯繫上,並且在提供訊息前會進行基本查證時,地方記者越有意願接觸消息來源,並進一步發展較密切的互動關係。

    從社會交換資源的觀點來看,即時新聞環境下,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會藉由資源交換來實現互動目標,研究發現資訊資源為雙方普遍交換的資源,能幫助彼此建立關係,不論從採訪邀請、資料蒐集與新聞報導各階段,都可觀察到雙方藉由資訊做人情,或為取得資訊賣人情等交換情形,研究發現人情資源與資訊資源於關係中的交換能累積信任基礎,有助於維繫雙方的互動關係。

    從關係成分的角度而言,雙方之關係組成以工具性成分為主,情感性成分為輔,關係連結程度越弱之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會比較傾向採用工具性關係,在互動過程中優先考慮公平性,不套人情,也不拉關係,強調一視同仁,相信公平法則較能維繫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關係連結程度越強之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及地方記者於關係判斷上越傾向混合性關係類型,當面對社會交換情境時,比較願意考量未來可能的互動,採取相應的人情法則,透過給人情、做面子等情感成分,累積雙方之信任感,維持長久穩定的關係型態。

    本研究也發現地方記者在關係判斷上不論是混合性關係或工具性關係類型皆會運用人情法則分配資源,其具體表現分為二種類型,(1)人情優先類型:採用的是配合策略;(2)人情兼顧KPI類型:採用的策略為提供說明機會、平衡報導、保持默契但不予理會、交換、立場公正但用字斟酌等五項策略。這些具體行為幫助地方記者精通人情法則發揮社會智能,優化資源配置發揮最大效用,完成即時新聞環境下的工作目標,不至陷入人情困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patterns, social exchange resources, and relation types between Hualien’s local journalist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ials in a real-time environment.

    The study employed in-depth interviews as a study method and interviewed nine Hualien’s local journalists and four public relation official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Hualien’s local journalist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ials generally employed interaction patterns of competitive symbiosis. The primary interaction factors of access to news sources were 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reliability, in a real-time environment. Secondly, information was found to be commonly exchanged resources that help buil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exchange of renqing(favor)and information within the relationship accumulates a foundation of trust, which contributes mainta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parties.

    Finally, the relation types regardless of the instrumental tie or the mixed tie of Hualien’s local journalists used renqing(favor)rule whic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1)renqing(favor)priority type, employed a cooperative strategy; (2)balance renqing(favor)and KPI type, included providing explanation opportunities, balanced reporting, maintaining tacit understanding while ignoring requests, exchanging, and exercising impartiality while writing news articl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即時新聞環境下的地方記者工作樣態 7 第二節 地方記者與官方消息來源的互動模式 10 第三節 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判斷與社會交換法則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9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1 第一節 花蓮地方記者與政府公關人員互動模式 41 第二節 花蓮地方記者與政府公關人員資源交換與關係經營 64 第三節 花蓮地方記者與政府公關人員關係類型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2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97 參考書目 101 附錄一 地方記者訪談大綱 109 附錄二 地方政府公關人員訪談大綱 112

    方心怡(2020)。《新聞即時化下金融業媒體公關人員與報社記者之互動態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毓莉(2016)。〈臺灣四大報即時新聞發展對於新聞專業影響之研究〉,《國際新聞界》,38(12): 76-94。
    王淑美(2018)。〈網路速度與新聞—轉變中的記者時間實踐及價值反思〉,《中華傳播學刊》,33: 65-98。
    王偊菁(2016)。《網路即時新聞對電視新聞工作者之影響》。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台北市媒體代理商協會(2017)。《2017台灣媒體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何國華(2014年7月)。〈由上而下─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的轉型驅力〉。「公共電視研發部」報告。取自公共電視網頁http://web.pts.org.tw/~rnd/p6/2014/08/UdnTV%20and%20Apple.pdf
    呂苡榕(2015 年10 月15 日)。〈「即時新聞」成癮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上)〉,《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15-taiwan-InstantNews01/
    余穎(1998)。《地方政府消息來源與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三重市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品葭(2013)。《地方記者資訊蒐集行為研究--一個社會網絡與資源交換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青(2006)。《孤軍打陣仗──電視台駐地記者的美麗與哀愁》。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巧雁、陳建彰(2022 年8 月31 日)。〈每日近1500萬流量變現金! 潘杰賢誓言《壹蘋新聞網》一年賺錢〉,《蘋果新聞網》。取自https://www.appledaily.com.tw/property/20220830/084706E3A580F240874B242E51?utm_campaign=twad_article_shar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url_copy&utm_content=share_link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2年6 月)。〈2022歷年個人上網行為趨勢分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取自https://www.twnic.tw/doc/twrp/202207f.pdf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2)。〈2022台灣網路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取自https://report.twnic.tw/2022/assets/download/TWNIC_TaiwanInternetReport_2022_CH.pdf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無日期)。取自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網頁 https://www.feja.org.tw/62065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22 年10 月11 日)。取自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網頁 https://www.feja.org.tw/66454
    陳炳宏、柯舜智(2021)。《媒體與資訊素養數位公民培力》。臺北市:五南。
    陳雅惠(2021)。〈建構新聞工作者傳播工具與人脈互動的架構:從社會資本交換與再媒介化之考察〉,《新聞學研究》,147: 53-99。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高政義(2008)。《衛星新聞台駐地記者勞動過程研究—控制與回應》。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建家(2009)。《網路時代的消息來源與記者的互動關係研究--以新竹縣政府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強(2015)。《新聞工作的實用邏輯:兩種模型的實務考察》。臺北市:五南。
    張文強(2020)。〈從「共舞」到「舞台展演」:記者、消息來源與公關人員的三方關係〉,《傳播文化》,19: 40-76。
    翁秀琪(2017)。〈反轉即時新聞:慢新聞的實踐與前景〉,《傳播研究與實踐》,7(2): 123-143。
    梅衍儂(2017 年7 月20 日)。〈在人情和KPI之間掙扎-記者的難為之處〉,《聯合報》。取自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3/2595284
    黃懿慧(2001)。〈公共關係之「關係」研究── 研究方向的省思與展望〉,《廣告學研究》,17: 21-44。
    黃懿慧、林穎萱(2004)。〈公共關係之關係策略模式初探:在地與文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9: 135-195。
    黃彥翔(2008)。〈搞關係、玩面子:記者面對消息來源的衝突化解策略〉,《傳播與社會學刊》,5: 129-153。
    黃培怡(2016)。《地方新聞的控制與反控制-以嘉義縣地方記者為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順星(2021)。〈槍口下討生活:《在危險中報導:記者的遇害、威嚇與安全》〉,《傳播文化與政治》,13: 175-180。
    黃驛淵 (2018 年12 月 21日)。〈【花蓮王聘記者】1人每月撒5萬 找在地記者當輿情員〉,《鏡周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219inv001/
    黃驛淵 (2020 年02 月 19日)。〈【花蓮縣收買記者案2】監院約談對話曝光 官員辯:我不知記者的新聞倫理〉,《鏡周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19inv002/?utm_source=feed_related&utm_medium=line
    游淑惠(2015)。《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政府公關對記者日常互動與危機運作之探討》。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靖媛、臧國仁(1995)。〈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臧國仁主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Ⅲ: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黃光國(1999)。〈也談 “人情” 與 “關係” 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 215-248。
    資策會(2014年6 月25 日)。〈2014年上半年臺灣風雲APP百強〉。【臉書動態更新】。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III.org.tw%2Fphotos%2Fa.425338569079%2F10152161180254080%2F%3Ftype%3D3&show_text=true&width=500
    管中祥(2018 年12 月23 日)。〈記者承包政府業務 政府及媒體老闆是共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取自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81923
    監察院(2019 年6 月4 日)。〈花蓮縣府媒體記者採購招標案 監察院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趙永清提案彈劾花蓮縣府前副秘書長謝公秉、處長林金虎、科長黃微鈞〉(六月四日歷史新聞稿)【新聞與公告】。臺北市:監察院。取自 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s=13446
    臧國仁(1995)。〈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的互動關係—系統理論的觀點〉,《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5(2): 264-284。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市:三民書局。
    臧國仁(2001)。〈公共關係研究的內涵與展望-十字路口的觀察〉,《廣告學研究》,17: 1-19。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新聞學研究》,69: 55-93。
    圖地(2021年11 月6 日)。〈臺灣各縣市南北長度誰最長?〉。【臉書動態更新】。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todemap/posts/398348811935020/
    劉蕙苓(2018)。〈 台灣記者的 3L 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傳播與社會學刊》,43: 39-71。
    劉慧雯(2011)。《族群傳播與公共性的拔河—客家電視台新聞報導的屬性分析》。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劉慧雯(2015)。《客家電視台駐地記者新聞取得與製作策略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蔡國華(2002)。《地方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探討:以新竹市府會新聞路線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廣告與市場編輯部(2022 年11 月28 日)。〈2022年10月網站流量統計報告〉,《廣告與市場營銷月刊》。取自https://anm.frog.tw/2022-11%e5%bb%a3%e5%91%8a%e8%88%87%e5%b8%82%e5%a0%b4%e6%9c%88%e5%88%8a/
    蕭維傑、王維菁(2018)。〈動態消息演算法、能見度、與新聞經營:以Facebook平台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4: 63-104。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 年)。〈探討記者工作的知識基礎:建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論文研討會」,新北市深坑。
    羅文輝、蘇蘅(2009)。《促進公眾對於科技的理解及參與:從訊息產製到閱聽眾接收—科學新聞的正確性與科學新聞對民眾科學知識的影響》。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
    羅家德(2006)。〈華人的人脈-個人中心信任網絡〉,《關係管理研究》,3: 1-24。
    龔雋幃(2019 年1 月1 日)。〈花蓮媒體之殤:冰山一角露出後,新聞的公信力沉進海底〉,《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103-taiwan-hualien-reporter-allowance2/
    龔雋幃(2019 年1 月3 日)。〈花蓮媒體之殤:我為什麼參與傅崐萁的「標案」?〉,《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102-taiwan-hualien-reporter-allowance/
    Adams, W. C. (1978). Local public affairs content of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55(4), 690-695.
    Chibnall, S. (1975). The crime reporter: A study in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knowledge. Sociology, 9(1), 49-66.
    Davison, W. P. (1975). Diplomatic reporting: Rules of the gam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4), 138-146.
    Fishman, M. (1997). News and nonevents: Making the visible invisible. In D. Berkowitz (Ed.), Social meaning of news: A text reader (pp. 210-229). Thousand Oaks, CA: Sage.
    Foa, E.B., & Foa, U.G. (2012). Resourc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In K. Törnblom, & A. Kazemi (Eds.), Critical Issues in Social Justice: Handbook of Social Resource Theory (pp. 15-32). New York, NY: Springer.
    Galtung, J., & Ruge, M. H. (1965).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go, Cuba and Cyprus crises in four Norwegian newspaper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1), 64-90.
    Gans, H. J. (2004).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Garrison, B. (2000). Journalists' perceptions of online information-gathering problem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7(3), 500-514.
    Gieber, W. (1960). Two communicators of the news: A study of the roles of sources and reporters. Social Forces, 39(1), 76-83.
    Gieber, W., & Johnson, W. (1961). The city hall “beat”: A study of reporter and source ro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8(3), 289-297.
    Hwang, K. K. (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 944-974.
    Huang, Y. (2001a). OPRA: A cross-cultural,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organization-publ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3(1), 61-90.
    Huang, Y. (2001b). Values of Public Relations: Effects on Organization-public Relationships Mediating Conflict Resolu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3(4), 265-301.
    Huston, T. L., & Burgess, R. L. (1979). Social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An overview. In R. L. Burgess, & T. L. Huston (Eds.), Social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pp. 3-28).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Macnamara, J. (2016). The continuing convergence of journalism and PR : New insights for ethical practice from a three country study of senior practitioner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93 (1), 118-141.
    Mancini, P. (1993). Between trust and suspicion: How political journalists solve the dilemma.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1), 33-51.
    McManus, J. H. (1995). A market‐based model of news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5(4), 301-338.
    Miller, S. H. (1978). Reporters and congressmen: Living in symbiosi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3, 1-24.
    Saltzis, K. (2012). Breaking news online: How news stories are updated and maintained around-the-clock. Journalism practice, 6(5-6), 702-710. doi:10.1080/17512786.2012.667274
    Schiller, H. I. (1971). Rivers," The Adversaries: Politics and the Press"(Book Review). Science and Society, 35(1), 115.
    Shaw, T., & White, C. (2004). Public relations and journalism educators' perceptions of media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0(4), 493-502.
    Wolfsfeld, G. (1984). Symbiosis of press and protest: An exchange analysis. Journalism Quarterly, 61(3), 550–55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