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宋幸蕙 Hsing-hui Su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師對『休閒教育』課程期望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呂建政
Lu, Chien-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休閒 、休閒教育 、休閒態度 、課程 |
英文關鍵詞: | leisure, leisure education, leisure attitude, curriculu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之休閒態度,以及其對『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以 基本資料調查表、休閒態度量表、休閒教育課程期望問卷、及休閒教育課程意見問卷為研究工具,抽取國中教師666名為有效樣本,進行實徵研究。調查所得資料分別採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比較個人因素(性別、任教年資、職稱、學歷任教科目)及組織因素(任教地區、任教學校規模)不同之國中教師,其休閒態度與休閒教育課程期望之差異,並分析國中教師休閒態度與其對休閒教育課程期望之相關。最後,再探討哪些教學科目中,適合融入休閒教育課程,而其融入之內容為何,以及國民中學教師贊成或反對實施休閒教育課程之理由為何。本研究獲致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國民中學教師之休閒態度趨向於積極的反應。
二、 國民中學教師之休閒態度不因性別、任教年資、學歷、職稱及任教地區而有差異,僅針對任教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呈現出差異。亦即任教24班以下學校教師之休閒態度高於任教61班以上學校之教師。
三、 國民中學教師對實施「休閒教育」課程的期望皆有很高的期望。
國民中學教師均最期望「休閒教育」課程的目的,在於豐富生活內涵,提升生活品質。 以「休閒教育」課程期望之向度而論,國民中學教師均最期望由家庭教育層面,實施「休閒教育」課程,能夠引導學生參與有意義之休閒活動,進而達到豐富生活內涵,提升生活品質的最終目的。而在學校層面,國民中學教師均最期望全校學生均接受「休閒教育」課程,並且以融入的方式,適切的納入學校正式課程。而國中教師最期望的「休閒教育」課程內容為休閒倫理,並希望以實作活動方式進行。
四、 國民中學教師對「休閒教育」課程的期望,因其個人因素與組織因素而異。
就個人因素而言,在「目的」方面,女性、任教年資21年以上之教師對「改善社會風氣,維持社會安定」此一目的之重視程度較高。在「實施對象上」,女性、任教16-25年、研究所畢業之教師則較支持「在休閒行為上產生偏差之學生」應接受「休閒教育」課程;任教非聯考科目教師對「全校學生」的同意程度,高於任教聯考科目之教師。在「實施層面」方面,任教21-25年教師對「家庭教育」的同意程度高於任教25年以上之教師;任教非聯考科目教師對「社會教育」的同意程度,也高於任教聯考科目之教師。在「課程內容」向度部份,女性教師在「休閒倫理」此項的同意程度,顯著的高於男性。惟任教21-25年之教師對「休閒覺知」及「人際互動技巧」之同意程度,顯著的高於任教5年以下教師。在「教學方式」方面,研究所畢業之教師、對「講述方式進行」一項之同意程度,高於師範院校畢業之教師。教師兼組長或主任對「講述方式進行」一項之同意程度,高於教師兼導師和專任教師。
就組織因素而言,對大部分「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並無明顯之差異,僅在「實施對象」、「實施層面」方面,任教非聯考科目教師對「全校學生」、「社會教育」的同意程度,高於任教聯考科目之教師。
五、教師休閒態度與其對「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之間,具有某些相關。
從各向度來分析可知,「認知的」、「情意的」及「行為傾向的」休閒態度越高之教師,則對於「休閒教育」課程的目標、目的、實施對象、實施領域、課程內容等向度皆越加重視。
而在其他的向度上,「認知的」、「情意的」及「行為傾向的」休閒態度高之教師,則期望「休閒教育」課程的實施層面為「社會教育」及「家庭教育」兩項,並且期望學校「休閒教育」課程的組織結構為「適切的融入某些學科課程中」。以及期望學校「休閒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為「採實作活動方式進行」等。
六、 國民中學的教學科目中,以藝能科目和活動學科較適合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並且,以「休閒教育」課程內容之向度來說,藝能學科、活動學科較適合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偏向於「休閒覺知」、「人技互動技巧」、「休閒活動技巧」、及「休閒資源」等部份,而自然學科及社會學科則偏向於「休閒倫理」之部份。
國民中學教師普遍認為與「休閒教育」課程最有關係的科目,依次為:童軍教育、鄉土藝術活動、團體活動、音樂、家政與生活科技、美術、體育輔導活動等科目。然,以各科專業教師以其本身任教科目評量其適合融入「休閒教育」課程內容之結果顯示,體育、團體活動、童軍教育、輔導活動、家政與生活科技、及健康教育等科教師認為該科適合融入「休閒教育」課程的程度很高。
七、 當前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師大多數贊成實施「休閒教育」課程,以達總人數之89.6%。
贊成國民中學實施「休閒教育」課程的理由,依高低順序排列分別為: 「培養良好正確的休閒觀念」、「提供更健康及多元化的休閒管道」、「尋找興趣培養專長」、「培養五育均衡的國民」、「紓解課業壓力」、「寓教於樂」、「善用時間」、「其他」等八項。
反對國民中學實施「休閒教育」課程的理由,依高低順序排列分別為: 「缺乏適當師資」、「宜由其他教育機構推行」、「其他」、「上課秩序管理不易」、「國中學生年齡不適宜」、「偏廢正常課業」等六項。
八、 對國民中學實施「休閒教育」課程的其他期望依高低順序排列分別為: 「勿流於形式,造成學生負擔」、「與社區資源相結合」、「培育適當師資」、「理論與活動並重」、「充實學校設備」、「其他」等六項。
依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壹、 國民中學實施「休閒教育」課程的建議
一、 國民中學若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其休閒概念應包含時間、活動、經驗、及行動等觀念,因此,其目標應包括提高學生善用休閒時間的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有意義之休閒活動、引領學生體會和諧、自由的休閒心境、以及幫助學生自我決定及行動,以創造有意義的生活。而其中又以引導學生參與有意義之休閒活動為主要目標。
二、 國民中學假若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其目的應包含人文型和治療-改變型兩種,即其目的應包括豐富生活內涵,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改善社會風氣,維持社會安定等。而其中又以豐富生活內涵,提升生活品質為主要目的。
三、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應針對全校學生、在休閒行為上產生偏差之學生、及殘障學生為實施對象,依其對象,設計不同的課程。而在課程設計的優先順序上,以全校學生為優先。
四、 「休閒教育」課程,應以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為主要實施範圍,輔以學校教育,三者皆不可或缺。
五、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在課程實施領域上,應包括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以及潛在課程等課程領域,然而,以適度的納入國中的相關學科中,最為重要。
六、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在課程組織結構上,應採融入的方式,將「休閒教育」課程適切的融入某些學科課程中。
七、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在課程內容上,應涵蓋休閒覺知、人際互動技巧、休閒資源、休閒活動技巧、及休閒倫理,其中應特別重視休閒倫理的內容。
八、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應採實作活動進行,而非以講述方式進行。
九、 國民中學若欲實施「休閒教育」課程,若採行融入式課程組織結構,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可依照下列建議:
(一) 體育、童軍教育、家政與生活科技等科目,可以廣泛融入「休閒覺知」、「人際互動技巧」、「休閒資源」、「休閒活動技巧」與「休閒倫理」五類「休閒教育」課程內容。
(二) 輔導活動一科適合融入「休閒覺知」、「人際互動技巧」、「休閒資源」、與「休閒倫理」等四個「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三) 美術科適合融入「休閒覺知」、「休閒資源」、與「休閒倫理」等三個「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四) 團體活動科適合融入「休閒覺知」、「人際互動技巧」、與「休閒倫理」等三個「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五) 國文科與健康教育兩科適合融入「休閒覺知」與「休閒倫理」兩個「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六) 地理、認識台灣和鄉土藝術活動三科適合融入「休閒資源」與「休閒倫理」等「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七) 音樂科適合融入「休閒覺知」與「休閒資源」等「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八) 公民、歷史、生物、理化、與地球科學五科適合融入「休閒倫理」此一「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九) 電腦科適合融入「休閒資源」此一「休閒教育」課程之內容。
(十) 英語科與數學科的教師可能認為此兩科較不容易融入「休閒教育」課程的內容。
十、 國民中學實施「休閒教育」課程時,學校應充實學校設備,注意課程的實施勿流於形式,造成學生負擔,並應與社區資源相結合;而教育行政機關應培育適當師資,課程設計應理論與活動並重。
貳、 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由於本研究的發現,與「休閒教育」課程有密切關係的教學科目,大多屬於非聯考科目以及藝能或活動科目,因此,盼望教育機關能減低聯考升學的壓力,將「休閒教育」課程真正落實於國中課程中。
二、 由於本研究的發現,各個學科大多與「休閒教育」課程有密切關係,且有些科目如鄉土藝術活動、團體活動等,並無專門科系在培育此方面的師資,因此,將「休閒教育」課程納入師資培育課程中的通識課程應有其必要性。
參、 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專題研究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師之休閒態度,與其對「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除了以文獻探討休閒態度的概念與實證研究、休閒教育的發展與意義、「休閒教育」課程之內涵以及國民中學課程與「休閒教育」課程之關係之外,並同時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國民中學教師之休閒態度,與其對「休閒教育」課程,以尋求本研究預先設定的五個待答問題之可能答案。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雖然輕個人權力,期本研究能夠盡量完善,然而由於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若干研究構想仍不克付之實施。因此,在此提出下列三點建議,供有志從事此一領域研究者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一、 研究對象可再擴大。
本研究係屬個人獨立進行之研究,雖受人力、物力之限制,然其所涵蓋範圍之台灣地區已算龐大,惟無法涵蓋台灣地區所有國民中學,研究對象亦未能包括校長、職員、以及學生等類人員。今後的研究,如果人力、經費、時間許可,可以考慮選取研究樣本之範圍,將上述未涵蓋之研究對象納入調查之範圍內。
二、 研究之變項可以增加。
本研究主要係以教師之個人因素及組織因素等為自變項,以教師休閒態度及教師對「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為依變項。今後有關此方面之研究,在自變項方面可以增多,例如教師婚姻狀況、教師子女數等。另外,可以增加中介變項,例如以教師之工作壓力、人格特徵等為中介變項,觀察其與自變項和依變項之間的關係。
三、 教師與學生對「休閒教育」課程之期望,值得比較研究。
學校教學係師生互動之歷程,課程實施的主題又以師生為主體,師生對「休閒教育」課程的期望攸關此課程的成敗,因此,除了了解教師之期望之外,似可進一步探討學生之期望以及師生期望之異同。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素敏(1997)。老人的休閒滿意及其休閒教育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1995)。台北市青少年休閒活動與休閒資源規劃之研究。(市政建設專輯 研究報告第257輯),台北市政府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王煥琛(1994)。休閒教育從理論與實際之研討。台灣教育月刊,第523期,9-14。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5)。推展青少年休閒生活輔導實施計劃。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6)。青少年白皮書。台北: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東泰、陳彰儀、黃定國(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調查研究報告。教育部社教司。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林勝義(1987)。青少年問題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社教雙月刊編輯部(1991)。休閒教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社教雙月刊,42期,49。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天河。
李茂政譯(1987)。影響態度與改變行為。台北:黎明。
吳國銑(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輔導問題之研究。訓育研究,35卷,1期,71-80。
呂運志(1995)。社會疏離感對工作態度與休閒態度影響之研究。私立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建政(1994)。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卷,2期,21-28。
呂建政(1996)。倡導休閒教育與輔導,健全青少年身心健康。測驗與輔導,137期,2818-2821。
何進財(1991)。加強休閒教育共享美好生活。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二期,24-27。
何福田(198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六十九),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
託。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輯於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戶外
遊憩學會。
孫邦政(1968)。教學法新論。台北:商務。
高樹蕃(1971)。中正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
翁玉珠(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時容華(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谷風出版社。
教育部(1989)。教育部休閒教育(追求美好人生系列)實施計畫。(民78)台(78)社字第一八六五0號公文。
教育部(1981)。重編國語辭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陸光(1987)。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青年人力研究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明德基金會研
究。
連婷治(1998)。台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等(1990)。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總綱修訂意見調查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印。
郭淑玲(1995)。國民小學人文社會學科休閒教育教材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玲(1993)。兒童時期的課後活動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莊斐瑜(1991)。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
莊慧秋(1989)。樂在工作外。台北:張老師。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台中:霧峰出版社。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許義雄(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九十二),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
託。
張承漢譯(Albert R.Ohara著)(1968)。社會心理學。台北:開明。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振成(1994)。政府應如何推動修休閒活動。台灣教育月刊,第523期,30-32。
張淑貞(1991)。企業管理者的休閒態度、休閒活動屬性與媒介使用行為之關聯。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黃安邦編譯(David O.Sears,Jonathan L.Freedman,L Anne Peplau原著)(1986)。 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定國(1991)。休閒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月刊,第482期,1-6。
黃振球(1962)。中小學休閒教育。國立教育資料館叢書。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金柱(1985)。體育社會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惠慈(1986)。從提高生活素質談擴展休閒活動。社區發展季刊,第33期,21-25。
楊孝嶸(1991)。各國年福利措施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楊秀芝(1988)。一般非行少年休閒生活之比較研究。國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敏玲(1996)。「無聊」(boredom in leisure)與青少年偏差休閒行為。測驗與輔導,137期,2830-2833。
詹棟樑(1991)。社會教育與休閒教育。台灣教育月刊,第482期,7-9。
董樹蕃(1980)。社會心理學。台北:國家出版社。
趙秋巖譯(Thorstein B.Veblen著) (1969) 。有閒階級論。台北:中正。
鄭建雄(1997)。休閒的哲學理念暨分類。輯於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台
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鄭瑞澤(1980)。社會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歐用生、莊明貞、黃建一、林瑞欽、簡紅珠、任秀媚等譯(Louis E. Raths,Merrill, Harmin, Sidney B. Simon原著)(1990)。
價值與教學。台北:復文。
龍麟如(1997)。國小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相關變項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妙桂(1994)。休閒與教育。台灣教育月刊,523期,15-17。
二、英文部份
Argyle, Mi.(1994).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NY:Routledge.
Bender,M.,Brannan,S.A., &Verhoven,P.J.(1984).Leisure education for the handicapped:Curriculum goals,activities,and resources.CA:College-Hill PRESS.
Bernbt,D.D.(1987).Leisure and well-being:A study of adults in rural areas of Wisconsin. Unpublished doctoral'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Borow,H.(1966).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motives and rules.In Hoffman,M.L.,and Hoffman,L.W.(Eds.).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NY:Russell Sage,Vol.Ⅱ.
Brightbill,C.K(1960).The challenge of leisure.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Bronfenbrenner,U.(1958).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rough time and space.In Maccoby,E.E.,Newcomb,T.M.,and Hartley,E.L.(Eds.).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Y:Henry Holt.
Burge,R.(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leisure-orientation scale.Unpublished M.S.Thesis, Ohio State Unversity.Columbus,Ohio.
Callaway,R., & Baruch,S.(1986).Study of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ward leisure and leisure education.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D275575.
Commission 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1918).Cardinal principle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Corbin,H.D. & Tait,W.J.(1973).Education for leisur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Crandall,R. & Slivken,K.(1978).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s.Presented at The SPRE Symposium,National Recreation & Park Association,Miami Beach, Florida.
Csikszentmihalyi,M. & Kleiber,D.A.(1991).Leisure and selfactualization.In B.L.Driver,P.J. Brown, & G.L.Peterson(Eds.),Benefits of leisure(pp.91-102).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Inc.
Dattilo,J.,&Murphy,W.D.(1991).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planning:A systematic approach.State College,PA:Venture .
de Grazia,S.(1964).Of time,work, and leisure.Garden City,NY:Doubleday & Company,Inc..
Dewey,J.(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Y:The Macmillan company.
Freysinger,V.J.(1995).The dialectics of leisure and development for woman and men in mid-life:An interpretive study.
Furlong,A., & Cartmel,F.(1997).Young people and social change:Individualization and risk in late modernity.Ph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per,W.(1981).The experience of leisure.Leisure Sciences,4,113-126.
Havighurst,R.J.(1964).Youth in exploration and man emergent.In Borow,H.(Ed.).Man in a world at work (pp.215-236).Boston:HM.
Hayes,G.(1974).Model of leisure education and couseling in therapeutic recreation. Unpunished paper,Ontario,Canada:Unversity of Waterloo.
Henderson,K.A. & Bialeschki,M.D.(1983).An analysis of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leisure attitudes,and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of woman employed in leisure services.ED233 968.
Hendry,L.B.(1989).The influence of adults and peers on adolescents'lifestyles and leisure -styles. Klaus Hurrelmann,Uwe Engel(Eds.) .The social world of adolescents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Y:Greyter.
Hendry,L.B.,Shucksmith,J,Love,J.G. & Glendinning,A.(1993).Young people's leisure and Lifestyles.NY:Routledge.
Hutchinson,J.(1993).Effects of leisur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attitudes of adolescent male delinquents toward leisure ,alcohol,and drug use. Unpublished doctoral's dissertation,Texas Woman's Unervisity,Denton,Texas.
Lu,C.C.(1993).General foci and content elements for a new scout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Taiwan:A
Delphi study.Unpublished doctoral's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Illinois.
Jones,E.E. & Gerard,H.B.(1967).Foundations of social psychology.NY:Wiley.
Joswiak,K.F.(1979).Leisure counseling program materials for the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Washington,D.C.:Hawkins and Associates.
Kaplan,M.(1975).Leisure :Theory and policy.Springfield,ILL:CC.Thomas.
Kelly,J.R.(1987).Freedom to be.NY:Macmillan.
Kelly,J.R.(1990).Leisure(2nd ed.).Englewood Cliffs,NY:Prentice Hall.
Kerr,S.R.(1991).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isure lifestyles:Three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and three nondisabled older adult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Kraus,R.G.(1990).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4th ed.).NY:HarperCollins.
Mankin,D.A.(1978).Toward a post-industrial psychology: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work,education,and leisure.NY:Wiley.
McDowell,C.F.(1974).Leisure counseling:Review of emerging concerts and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Leisurability. 2(4),19-26.
McMeeking,D.,&Purkayastha, B.(1995)."I can't have my mom running me everywhere":Adolescents,leisure,and accessibility.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4), 360-378.
Murphy,J.(1987).Concepts of Leisure.InA.Graefe & S.Parker(Eds.),Recreation and leisure:An introductory handbook,PA:Venture.
Mundy,J., & Odum,L.(1979).Leisure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NY:John Wiley & Sons.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1976).Leisure education advanced project(LEAP).Arlington,VA:NRPA.
Neulinger, J. & Breit, M.(1969).Attitude dimentions of leisure.Jounal of Leisuren Research,v2,255-261.
Neulinger, J. & Breit, M.(1971).A study of leisure.In : Neulinger,J.(Eds),1976,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pp.167-183).Springfield, ILL:C.C.Thomas.
Neulinger, J.(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2nd ed.).Springfield,ILL:C.C.Thomas.
Overs,R.P.(1971).Avocational counseling inventory(revised).Milwaukee media for rehabillitation research report.NO.5A.Milwaukee,WI:Recre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Division, Milwaukee Public Schools.
Overs,R.P.,Taylor,S. & Adkins,C.(1977).Avocational counseling:A field trial.In A. Epperson,P.A.Witt and G.Hitzhusen(Eds.).Leisure Counseling:An aspect of leisure education(pp.106-136).Springfield,ILL:Charles C.Thomas.
Parr,M.G.(199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theory and recreation practice.Leisure Sciences, 18, 315-332.
Peterson,C.A., & Gunn,S.L.(1977).Therapy and leisure education.Park and Recreation, 12 (11), 22-25,51-52.
Peterson,C.A., & Gunn,S.L.(1984).Therapeutic recreation program design: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Pieper,J.(1963).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NY:Random House.
Ragheb,M.(1980).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2,138-149.
Ragheb,M.&Bread,J.(1982).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2),155-167.
Ragheb,M.G., & Griffith,C.A.(1982).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Shimura,K.(1993):The effects of leisure educat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Japanese American older adults.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La Crosse.
Shane,H.(1976).The seven cardinal principles revisited.Today's Education.September-October,57-752.Stracke,R.(1977).An overview of leisure Counseling.In A.Epperson,P.A.Witt and G.Hitzhusen(Eds.).Leisure Counseling:An aspect of leisure education (pp.31-40).Springfield,ILL:Charles C.Thomas.
Stumbo,N.J.(1992).Leisure education Ⅱ:More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PA:Venture Publishing,Inc.
Veblen,T.(1953).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NY:New American Library.
Wilson,G.T.,Mirenda,J.J., & Rutkoski,B.A.(1977).Milwaukee leisure counseling model.In A. Epperson,P.A.Witt and Hitzhusen(Eds.),Leisure counseling:An aspect of leisure education(pp.271-282).Springfield,ILL:Charles C.Thomas.
Yuskaitis,J.(1981).Leisure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locus of control orient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work and retirement.Unpublished M.A.thesis,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