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高秋鳳 GAO,QIU-FENG |
---|---|
論文名稱: |
天問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熙元
Wang, Xi-Yu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畢業學年度: | 7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40 |
中文關鍵詞: | 天問 、楚辭 、經 、史 、子 、集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7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運用分析、歸納、比較等方法,并參考閃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討《楚辭》
之〈天問〉篇。所據資料除與〈天問〉、《楚辭》有關著作外,尚有經、史、子、集
、文論、文學史與楚文化等論著,于近人所撰之單篇論文,亦多所取資。
全編約四十六萬字,除緒論、結論外,本論分六章十九節。首章「有關〈天問〉諸問
題」,蓋就〈天問〉之作者、寫作時地、呵壁、文義不次與錯簡、題義、篇次等問題
, 綜合前人之說,進行考辨論定。第二章「〈天問〉創作之因緣」,自時代、地理、
作者、文學四端論述〈天問〉創作之緣。第三章「〈天問〉淵源之探」,則透過實際
作品之比對,自形式、內容探討「天問」可能之淵源。第四章「〈天問〉特質之研析
」,為全文之核心,乃自內容、形式二端深入縝密分析〈天問〉,以知其特旨所在。
第五章「〈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據〈天問〉與后代擬作之關系,及〈天問〉
與辭賦、詩歌、詞曲、散文、小說之關系,論述〈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第六章
「〈天問〉價值之研探」,主要探討〈天問〉于文學、史學、哲學之價值。
斯篇研究成果較著者有五:一,透過內容之深入探討,形式之縝密分析,乃能確知〈
天問〉特質所在。二,因明其特質,故能客觀論述〈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與正
確評估〈天問〉于文學、史學、哲學之價值。三,于歷來有爭議之諸多問題,盡可能
羅列異說,并加考辨,以求較合理之解決。四,盡量運用所收集之海內外有關〈天問
〉資料,使本文亦具文獻價值。五,所制譜表十種,可為后之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