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孟豐 Chang, Meng-Feng |
---|---|
論文名稱: |
民主進步黨派系變遷之研究(1999~2005年)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ctional Politics in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1999-2005 |
指導教授: |
謝登旺
Hsieh, Deng-W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5 |
中文關鍵詞: | 派系政治 、意識型態 、少數政府 、國會改革 、兩岸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factionalism, ideology, minority government, congress reform, cross-strait relation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0 下載:10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派系之於政黨,猶如政黨之於國家」,人民可能對政黨、派系觀感不佳,但民主政治運作需要政黨、派系的存在。杭廷頓說:「一個有政黨組織的政權,即缺乏推動社會變遷和吸收變遷產生衝擊的制度方法,其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能力也相當有限」。因此,政黨、派系對政治發展具有關鍵的地位。
民進黨自1986年建黨以來,即以派系共治的型態存在,其相對穩定的派系結構,並以立法院黨團為派系領袖決策中心,黨中央負責黨綱擬訂、黨務行政與選舉工作。換言之,民進黨是一個穩定的派系共治的內造政黨,且以立法院黨團和中央黨部形成二元決策中心。其派系共治特性表現於政黨決策之上,即在決策形成前,各派系即使有不同的政策路線主張,但一旦派系透過政策辯論或領袖協商確定方向後,各派系即團結一致,對外採取共同立場。因此,派系不僅維持其政黨權力組合的平衡,成為政黨職務與選舉提名之分配基礎,也左右民進黨的決策方向。
唯自200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取得執政地位,掌握政經資源分配權力以來,從任命唐飛組成「全民內閣」,因核四停建決策案而下台,到「少數政府」的成立,民進黨內各派系為權力運作方式而意見不一,乃至其黨內初選引發重大爭議等情形,也顯示民進黨的派系結構鬆動與權力重心移轉之過程,引發黨內權力競爭,進而影響政局安定的實際狀況。
“Factions of a party is like parties of a country.” Citizens may have ill feelings for parties and factions; however, both parties and factio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pera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ccording to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of Professor Samuel P. Huntington, a partyless regime lacks a system way to improve society changing and to absorb the impact after changing, and as well, its capacity to realize political ideal, economic goal,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is even limited. Thus, parties and factions are decisive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DPP founded in 1986 has been dominated by factions. The faction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DPP Legislative Yuan caucus is the policy-making center for factional leaders; the DPP Headquarter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rafting of party charter, administration, and elections. In other words, the DPP is a stable Internally-created Party dominated by the factions. The DPP Headquarters and Legislative Yuan caucus form a binary policy-making cen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party dominated by the factions representing at the party policy making is that though faction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f a policy in the very beginning, once the policy goal is set up after a policy debate or factional leaders’ negotiation, all factions cohere and assume common standpoints externally. Therefore, the factions not only maintain DPP’s balance of power—share of the party personnel and allocation of every election nomination, but also affect DPP’s policy-making direction.
The DPP won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0, became the ruling party, and assumed the power to allocat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Nevertheless, from “Non-partisan Government” to “Minority Government,” DPP faction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in the operation of power and disputes in primary election of the party, which reveals that the structure of factions works loose, the power game arises during power transitions, and moreover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s influenced.
一、中文部分
吳叡人譯,Benedict R. Anderson 著(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佈》,台北:時報文化。
丁仁方(1999),〈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頁59-82。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季刊》第39期,頁1-30 。
王金平(2003),〈立法院的功能與改革方向〉,台北:《立法院院聞》31卷3期,頁8-12。
王明輝(1994),〈從台灣地方選舉現象談台灣「民間社會」〉,《思與言》,第32卷第4期,頁171-195。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第5卷第1期,頁77-94。
王業立、陳坤森(2001)〈聯合內閣的類型與成因之分析〉,收於蘇永欽主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3-32。
王業立(2003),〈政黨政治的困境與出路〉,《中國時報》,2003.03.13,版15。
民進黨中央黨部彙編(1998),《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2001),〈民主進步黨於柯江會談後的聲明〉,《民主進步黨兩岸政策重要文件彙編》,台北:民進黨中國事務部,頁66-6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2),《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江長嘯(1984),〈從運動觀點看絕食-絕食事件之後的一點感想〉,《前進週刊》,頁54-55。
江明修(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第25期,頁17-60。
沈襄(1984),〈從「政黨論」到「政黨」-「現階段黨外運動之反省」對談會紀要〉,收於周琇環、陳世宏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史館,頁472-478。
吳乃德(1984a),〈雞兔難題-一個臨時的討論架構〉,《新潮流叢刊》,第17期,頁37-39。
吳乃德(1984b),〈現階段黨外公職人員在運動中的角色〉,《新社會週刊》,第24期,頁34-35。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玉山(1998),〈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收於《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論文》,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
吳志中(2001),〈台灣與法國政權移轉經驗之比較與啟示〉,《國策專刊》,第18期,頁2-4。
吳東野(1996),〈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方法之探討:德國、日本、俄羅斯選舉之實例比較〉,《選舉研究》,第3卷第1期,頁69-102。
吳芳銘(1996),《地方派系的結盟與分化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和高雄縣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典蓉(2002),〈強勢領導民進黨立委不吃這套〉,中國時報,2002.01.28,版2。
吳重禮(2002),〈台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析途徑的示〉,《政治科學論叢》,第17期,頁81-106。
呂亞力(1991),《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呂亞力(1992),〈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的發展〉,收於張京育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政大國關中心,頁195-223。
呂弦玲(2000),《組織變革中派系互動之影響與相關機制的探討-以民進黨為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政達(1995),《謝長廷-人生這條路》,台北:大村文化。
宋朝欽、何榮幸、張瑞昌(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木木(1984),〈林正杰與邱義仁的「相對論」〉,《前進週刊》,第28期,頁56-59。
李同塵(1984),〈試論「康寧祥路線」〉,《新潮流叢刊》,第6期,頁47-52。
李俊達(2003),《我國少數政府存立之因:倒閣不可能性之探討》,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孟奎(2002),〈正義連線:層峰暗示推沈富雄〉,《聯合晚報》,2002.01.20,版2。
林佳龍(1998),〈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的市場化:從威權鞏固到民主轉型1946-94〉,收於陳明通、鄭永年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169-260。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收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87-152。
林佳龍(2000),〈分裂政府的挑戰與回應〉,《國策專刊》,第14期,頁6-9。
林河名、劉寶傑(2003),〈立委轉述 扁:副手無關接班〉,《聯合報》,2003.09.24,版2。
林淑玲(1998),《陳水扁武功心法》,台北:時報文化。
林嘉誠、朱浤源(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濁水(1983),〈放棄理念,必然喪失實力〉,《生根雜誌》,第17期,頁6-8。
林濁水、梁文傑(1999),〈台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6期,頁59-77。
林瑩秋(2005),〈民進黨派系真相〉,《財訊雜誌》,第135期,頁134-168。
周育仁、楊鈞池(2001),〈『中選區制』的可行性及妥當性〉,收於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政治的新境界?》,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7-44。
周育仁(2001),〈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之定位〉,收於陳健民、周育仁編,《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1-37。
周慧君(1996),《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分裂或團結之比較分析》,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琇環、陳世宏(2002),《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史館。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柳金財(2000),〈民進黨的台獨論述與大陸政策:過程、轉型與發展〉,《東亞季刊》,第31卷第2期,頁101-130。
施正鋒(2000),〈分裂政府下行政與國會的關係〉,收於陳健民、周育仁編,《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8-81。
施正鋒(2002),〈當前選舉制度改革的思考〉,《台灣民主鞏固的擘畫:政權輪替與制度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05-124。
施秀宏(1983),〈勞工利益與黨外本質〉,《生根雜誌》,第7期,頁13-15。
孫慶餘(1992),《民進黨現象》,台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徐永明(2001),〈國會改選後政府組成的途徑-政黨中心或總統中心〉,《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5期,頁65-72。
徐永明(2002),〈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衝擊的模擬〉,《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7期,頁6-16。
徐明德(1984),〈誰是雞?誰是兔-不要作國民黨的分化工具〉,《新潮流叢刊》,第15期,頁36-39。
徐銘謙(2002),〈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台獨轉型與兩岸關係〉,《中國評論》頁45-47。
高永光(2001a),〈「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第7卷第1期,頁53-85。
高永光(2001b),〈從博弈理論分析聯合政府〉,收於蘇永欽主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33-56。
涂一卿(1994),《台灣地方派系之社會基礎—以嘉義縣地方派系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松燃(2001),〈統合模式初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頁6-10。
張明雄(1982),〈黨外應放棄冒進機會主義〉,《深耕雜誌》,第16期,頁6。
張俊宏(1989),《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張桂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選舉投票率之關係〉,《民意學術專刊》。
張富忠(1986),〈後美麗島時代的黨外〉,《前進廣場月刊》,第3期,頁49-52。
盛治仁(2002a),〈阿扁的權力與責任〉,《聯合晚報》,2002.07.22,版2聯合論壇。
盛治仁(2002b),〈陳總統兼任黨主席的影響〉,《中央日報》,2002.07.31,版3。
許介麟(1989),《政黨政治的秩序與倫理》,台北:業強出版社。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出版社。
莫靜(1983),〈台灣民主運動與社會階級〉,《生根雜誌》,第10期,頁35-37。
莊慕德(1984),〈不要迷戀「黨外烏托邦」〉,《新潮流週刊》,第4期,頁39-42。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
郭正亮(2000),〈回歸政黨與責任政治〉,《中國時報》,2000.9.25,版15。
郭世雄(1984),〈黨外運動的雞兔問題-陳水扁vs王昆和〉,《新潮流週刊》,第2期,頁36-40。
陳水扁(1999),《新世紀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國家安全》,台北: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台北:圓神出版社。
陳世宏、張建隆(2001),《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台北:國史館。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明通、朱雲漢(1992),〈「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 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第2卷第1期,頁77-97。
陳益倫(2000),《民進黨派系發展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富信(1983),〈資本主義與勞工利益〉,《生根雜誌》,第8期,頁14-16。
陳翠蓮(2002),〈第五屆立法委員政治生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86期,頁62-72。
陳璿仁(2002),《民進黨與地方派系勢力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天豪(1999),〈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之比較研究〉,《立法院院聞》,第27卷第2期,頁7-28。
黃英哲(1991),《扶桑書劍記》,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家興(1997),《民進黨提名制度與黨內派系》,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福(1990),〈美國共和黨內部運作研究〉,《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黃德福(2000),〈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2期,頁1-24。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等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楊永明(1996),〈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政治科學論叢》,第7 期,頁125-156。
新潮流叢刊社(1984a),〈踏出民主的一小步-簡介新潮流的內規〉,《新潮流叢刊》,第1期,頁6-8。
新潮流叢刊社(1984b),〈黨外市議員談雞兔問題〉,《新潮流叢刊》,第14期,頁43-46。
鄒景雯(2004),〈派系難解散 可促其朝良性水展〉,《自由時報》,2004.06.21,版2。
葛永光(2000),《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台北:空中大學用書。
趙永茂(1996),〈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9-56。
趙永茂(2001),〈新政黨政治形勢對台灣地方派系的衝擊〉,《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153-182。
廖益興(2000),〈二千年總統選舉分析〉,《國策專刊》,第14期,頁10-12。
劉世康(1997),《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旭清(1994),《地方派系、選舉與補助款之研究—以嘉義縣為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添財、吳典蓉(2002),〈派系對決 洪奇昌一票險勝〉,《中國時報》,2002.01.28,版2。
謝長廷(1983),〈群眾運動路線的再肯定〉,《生根雜誌》,第24期,頁53-55。
謝長廷(1986),《民主進步黨》,台北:自由時代叢書。
鄭又平(2001),《民進黨立委與總統結盟關係之分析》,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鄭聲(1994),《透視長扁之爭》,台北:朱衣。
鍾年晃(2001),《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文化。
鍾年晃(2002),〈扁意志無法凌駕黨團自主〉,《聯合報》,2002.01.28,版4。
薩孟武(1971),《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瞿海源(2002),《針砭:瞿海源評論集》,台北:圓神叢書。
顏萬進(2003),《在野時期民進黨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
二、外文部分
Berelson, Bernard R.,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1954), Vo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orina , Morris P.(1992),Divided Government , New York: Macmillan .
Fox,Jonathan(1997),“The Difficult Transition from Clientelism to Citizenship:Lessons from Mexico,”in Douglas Chalmers et al. eds.,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91-420.
Huckfeldt, Robert, John Sprague, and Jeffrey Levin(2000),“The Dynamics of
Collective Deliberation in the 1996 Election: Campaign Effects on Accessibility,Certainty, and Accur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 (3): 641-651.
Huckfeldt, Robert, Ken’ichi Ikeda, and Franz Urban Pappi(2000), “Political Expertise,Interdependent Citizens, and the Value Added Problem in Democratic Politics,”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 (2): 171-195.
Huntington, S.P.(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nd’e, Carl H.(1977),“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teffen W. Schmidt, James C. Scott, 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Nicholas, Ralph.(1977),“Fac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in Banton ed. Political System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e Inc.
Panebianco,Angelo.(1988), 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e,Douglas W.(1967),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eal Law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Lester G., and Cary R. Covington.(1989),The Coalitional Presidency, Pacific Grove, Calif.:Brooks/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