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曉楓
Tsai, Shiao-feng
論文名稱: 解讀少年的自我統合與追尋—一個少年小說閱讀討論會的質性研究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of young adults’ ego identit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and dialogue on young adult fictions
指導教授: 單文經
Shan, Wen-J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1
中文關鍵詞: 自我統合少年小說讀者反應理論
英文關鍵詞: self-identity, young adult fictions, reader-response the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0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藉由少年小說的教學活動帶領六位14歲的少年進行六本少年小說的閱讀、分享並對其作訪談活動,以圖瞭解其自我統合的形成與相關概念,並探討其閱讀歷程。其理論基礎為Erikson之心理社會學派與讀者反應理論、社會建構論等。本研究目的主要為探究少年閱讀少年小說之成長反思的歷程以及瞭解少年如何解讀自我的生命歷程。研究者經由閱讀討論會之形式,以互為主體性的對話幫助研究者本身與青少年相互瞭解,並梳理成兩方面的研究結論。其一,閱讀小說的觀想與意義。在閱讀的過程中,討論者傾向於以主題、人物、情節與環境去幫助自己建立觀想世界,並且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討論者在解讀文本時,不僅會以建立假設、預測、具象化的方式建立其觀想世界,更常以自己主觀的經驗詮釋文本的意義。其二,自我統合的意義彰顯。自我統合之意義彰顯可分為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際關係的建構與價值觀的建立三方面,茲縷述如下:
    (一)自我概念的建立
    1.在生涯規劃與能力感上,少年深受家庭與同儕關係的影響,並且不斷地在順從父母價值觀與個人意向之中掙扎。
    2.在自我意象的建構上,少年會傾向於以性格的描述和鏡中自我去建構自己的存在價值。
    3.在角色期待之中,父母、同儕與自己對自己的角色期待往往會互相衝突。
    (二) 人際關係的建構
    在人際關係的建構上,是否能從父母、同儕身上得到情感的支持與同理的瞭解是少年關心的重點。
    (三) 價值觀的建立
    1. 對於社會正義的解讀,討論者認為社會正義是存在的,但是否能實現則取決於當事人的勇氣。
    2. 對於成長過程的解讀,討論者會分享看到的、聽到的成長過程。
    3. 對於家庭關係的解讀,討論者認為家庭關係並非完美,但是會承認傳統的存在,並且認為家庭以愛為聯繫的工具。
    4. 對於性別、種族、弱勢族群的解讀,討論者已經跳脫其性別刻板印象的框架,並反對標籤作用的存在。

    This is a qualitative study about young adult’s ego identity which could be manifested by teaching of young adult fiction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a teaching program based on psychosocial approach and Reader-Response Theory (RRT). In this program, six 14-year-old young adults were arranged to share their life stories, their thoughts about the fic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about values and famili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literature discussion, young adults would like to focus on themes, plots, characters, and circumstances of the fictions. They used them to analyze the texts and create concretization.
    2.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 identity, young adults would be influnced by their parents and the value of peer groups. They also needed affective support and their feelings to be understanded.
    3. In the expression of self images, they tended to describe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looking-glass self.
    4. In the ref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the young adults recognized their parents were imperfect. Therefore, they still admitted most of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were constructed with love and care.
    5.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ir life stories, the young adults have experienced the bitterness and happiness of the struggles after they grew up.
    6.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the young adults admitted the existence of justice, but how to realize ideal world still depends on people’s cour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tried hard to resist the existence of labeling and sexual discrimination.

    第一章 緒論:探索之旅的緣起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少年自我統合的歷程 5 第一節 心理社會學派對自我統合的詮釋 7 第二節 少年期自我統合的追尋 15 第三節 前人研究的綜述與評論 23 第三章 少年小說的文學特性 27 第一節 與教育功能相生相衍的兒童文學 27 第二節 少年小說的文學性與教育性 32 第三節 「成長」與「啟蒙」—論現實小說的主題 37 第三節 前人研究的回顧 41 第四章 少年小說的閱讀指導 47 第一節 理論簡述 48 第二節 教學原則與教學策略 55 第五章 探索的方法與步驟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3 第二節 研究者的角色 65 第三節 課程規劃 7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8 第六章 文本的詮釋與自我統合的追尋 91 第一節 文本的解讀策略 91 第二節 小說主題的回應 107 第三節 生命圖像的探討 122 第七章 結論:再啟新的探索 139 第一節 故事的尾聲 139 第二節 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143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159 附錄二 160 附錄三 161 附錄四 169

    一、中文部分

    王煥琛、柯華崴(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韻明(2002)。臺灣問題少年小說研究—以1990至1999年作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台東。
    冉毅浚(2002)。雙性戀者之個案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江南發(1980)。青少年期自我統合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江南發(1990)。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朱儀羚(2002)。犯行青少年之自我敘事與自我認定。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文薰(1999)。女性成長之孤獨、希望與自我覺醒─從凱瑟琳‧帕特森三本作品談起。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秀琪(1994)。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以台北市遊民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吳慎慎(2002)。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述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鼎(1970)。兒童文學研究。台北:遠流。
    吳銘玟(2001)。青少年自尊內容向度之建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呂芊霈(1999)。臺灣近十年來少年小說主題之研究-以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呂家印(2002)。論李潼少年小說的主題呈現--以其四本得獎作品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呂淑怡(2002)。訂做一個他--交友網站的個人網頁自我形象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宗鑫(2001)。使用類神經網路開發自我統整評估問卷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佳芳(2000)。當代中德青少年問題小說中的青少女。私立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欣怡(1999)。"重新以第一人稱單數來思考自我": 瑪格麗特.艾特伍德《可食的女人》中自我的重新建構。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嘉義。
    李俊枝(2002)。九十年代臺灣生態少年小說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台東。
    李慕如(1997)。兒童文學綜論。高雄:復文。
    周兆蘭(2000)。《女戰士》一書中社會意識話語爭鳴:多元意識交互對話關係中孕育之顛覆性聲音。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新竹。
    林文寶(1994)。論兒童與教育之關係—兒童文學特性之一。東師語文學刊,8,2-31。
    林文寶(1995)。通俗小說與兒童文學。東師語文學刊,9,149-210。
    林文寶(2001)。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的觀察。載於林文寶(主編),少兒文學天地寬(頁5-30)。台北:九歌。
    林文寶(2002)。兒童 文學 閱讀。兒童文學學刊,7,1-66。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良(1997)。認養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家,21,1-10。
    林良(2000)。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
    林純英(2000)。自我認同與鄉土教育——米德與哈伯瑪斯的對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詩屏(2002)。曹文軒作品之意象研究-以《草房子》、《紅瓦房》、《根鳥》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邱嘉慧(2000)。少年小說中負向情緒之因應策略分析—以1996-2000年臺灣本土中篇少年小說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子寧(2002)。試說「青少年文學」。國文天地,18(7),pp.4-9。
    施佩君(2002)。臺灣少年小說中的少女形象──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洪文瓊(1994)。兒童文學見思集。台北:傳文文化。
    洪文瓊(1995)。兒童文學範疇論。東師語文學刊,9,130-143。
    胡芳慈(2001)。永無休止的戰爭-談《巧克力戰爭》中的人我抗衡。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徐曉放(2002)。九O年代少年小說中的臺灣家庭問題-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馬力(2001)。從複雜到混沌—兩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兒童文學創作系統狀態分析。兒童文學學刊,6,54-69。
    張子樟(1998)。閱讀的喜悅:少兒文學品賞。台北:九歌。
    張子樟(1999)。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
    張子樟(2001)。論少年小說的欣賞作用—以「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為例。兒童文學學刊,6,6-21。
    張永裕(1999)。東妮‧摩理森小說中的女性自我與文化。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清榮(1991)。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富春。
    張清榮(2002)。少年小說研究。台北:萬卷樓。
    張婷菀(2001)。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湘君(1992)。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嘉真(1999)。書蟲讀書會。台北:富春。
    許裕雪(2000)。自我認同的追求:從巴赫汀的理論解讀查理斯‧狄更斯的《大期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秀理(2001)。論鍾肇政的《魯冰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P. Newman & B. Newman 著。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 a psychosocial approach)。台北:揚智。
    陳文美(2000)。認同與疏離之間--少年小說中的母女關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正治(1993)。兒童小說認識與寫作。台北師院圖書館館訊,1,137-164。
    陳坤虎(2000)。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昇群(1999)。析看少年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之情節、人物、場景的寫作技巧。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秉華(1996)。自我統合諮商改變歷程個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 77-116。
    陳俞霖(2002)。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秋錦(2001)。論李潼少年小說的人物刻畫--以《博士.布都與我》、《少年噶瑪蘭》和《我們的秘魔岩》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素琳(2001)。集體記憶、尋根與認同-以臺灣兒童文學的歷史小說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偉仁(2002)。「文學的閱讀,死亡的敘說」—資優兒童死亡世界的展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絹(1997)。「指導—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國小閱讀教學之理論探討。台中師院學報,11, 65-112。
    陳皎眉(1986)。少年十五、二十時—青少年的壓力與適應。台北:桂冠。
    陳愫儀(1998)。少年科幻版圖初探--1948年以來臺灣地區出版之中長篇少年科幻小說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鳳如、郭生玉(2000)。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寫作歷程模式之適配度研究。師大學報,45(1),1-18。
    陳錦雀(2002)。陳玉珠的有情世界───以圖畫故事 少年小說 童話作品為主。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艷凰(2002)。曹文軒少年小說中的倫理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徐岱(1992)。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陸志平、吳功正(1990)。小說美學。台北:五南。
    麥莉(2002)。這是真實的我?智障及情障本土少年小說形象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台東。
    傅林統(1990)。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
    傅林統譯(2000)。Paul Hazard著。書‧兒童‧成人(Les livres les enfants les hommes)。台北:富春。
    傅林統(2002)。臺灣少年小說的閱讀與教學。載於林文寶(主編),少兒文學天地寬(頁67-86)。台北:九歌。
    傅騰宵(1990)。小說技巧。台北:洪葉。
    馮建國(2000)。曹文軒《根鳥》之原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武忠(1990)。小說經驗—名家談寫作技巧。台北:富春。
    黃建華(2000)。自我認同的旅程:從沙林傑的麥田捕手探討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郁芩(1997)。尋找自我定位:以女性主義視角解讀凱特.蕭邦的<<覺醒>>。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莉娟(2002)。從少年小說中看性別意識的啟蒙--以紐伯瑞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雲生(1999)。兒童文學的體裁。載於黃雲生(主編),兒童文學概論(頁56-141)。台北:文津。
    楊隆吉(2000)。少年小說中的同儕互動研究──以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楊雅惠(2002)。朝向表演自我意識:山姆薛帕劇中之自我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梁啟超(1902/1989)。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載於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頁14-18)。台北:新文豐。
    溫錦真(1994)。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葛琳(1970)。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台北:康橋。
    雷僑雲(1988)。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廖卓成(2002)。論童話的敘述視角。兒童文學學刊,7,1-66。
    廖卓成(2002)。童話析論。台北:大安。
    廖珮君(1994)。精神分裂症母親其女兒的自我認同過程。國立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素珠(2000)。九0年代臺灣少年小說中的身心障礙兒童形塑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趙天儀(1998)。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富春。
    劉敬洲(2002)。六0年代臺灣少年小說作品初探。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蔡佩芳(2001)。艾登錢伯斯《在我墳上起舞》形式策略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鄭雅文(2000)。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狼的探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龍協濤(1993)。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
    謝珍珍(2002)。親子共讀少年小說研究--以自身個案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謝淑鳳(2002)。少年小說死亡主題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蘇建文、林美珍、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等(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Les
    蔣風(2002)。人生最早的教科書--試論兒童文學和兒童成長的關係。兒童文學家,28,13-21。

    二、小說書目
    李潼(1992)。綠衣人。臺北:大地。
    徐詩思譯(1998)。Avi著。一名女水手的自白(The true confessions of Charlot Doyle)。臺北:小魯。
    曹文軒(2002)。甜橙樹。臺北:民生報。
    麥倩宜譯(2002)。Robert Cormier著。我是乳酪(I am the cheese)。臺北:天衛。
    趙永芬譯(2000)。Louise Sachar著。洞(Holes)。臺北:小魯。
    趙永芬譯(2002)。Kimberly Willis Holt著。人間有晴天(My Louisiana Sky)。臺北:天衛。

    三、英文部分

    Adams, G. A.(1992).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G. A. Adams, T. P. Gullotta, & R. Montemayor (Eds.), Adolencent identity formation(pp.1-9). CA: Sage.
    Adams, G., Abraham, K. G., & Markstrom, C. A. (2000). The relations among identity development,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focusing duri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ce. In G. R. Adams (Eds.), Adolescent Development: The essential readings (pp.72-83). MA: Blackwell.
    Appblebee, A. N.(1978).The child’s concept of story: Ages two to seventeen. Chicago: The Universary of Chicago Press.
    Appblebee, A. N.(1996).Curriculum as conversation: Transforming trandi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cago: The Universary of Chicago Press.
    Appleyard, J. A.(1990).Becoming a reader: the experience of function from childhood to aulthood. NY: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Barr, R.(200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n V.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pp.390-41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aumrind, D.(1999).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In M. R. Lerner(E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iversity, and context (pp.22-61). NY: Garland.
    Benton, M. (1999).Readers,text, contexts: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n P. Hunt(Ed.),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pp.81-99). London: Routledge.
    Bernzonsky, M. D. (2000). Theories of adolescence. In G. R. Adams (E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the Essential readings (pp.12-27).MA: Blackwell.
    Berryman, C. J., Herbert, M., Hargreaves, J. C., & Taylor, M. H.(1991).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you. London : Routledge.
    Burr, V.(1995).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NY: Routledge.
    Carlsen, G. R.(1971).Books and the teen-age reader: A guide for teachers, librarians and parents. NY: Harper &Row.
    Chambers, A. (1993). 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 talk. Stroud : Thimble.
    Coleman, J. C., & Hendry, L.(1990). The nature of adolescence (2th ed.). NY: Routledge.
    Donelson, L. K.(1997). Literature for today’s young adults(5th ed.). NY: Longman.
    Douvan, E.(1966). The adolescent experience. NY: John Wiley & Sons.
    Engdahl, S.(1980). Do teenage novels fill a need?. In M. Lenz & R. M. Mahood (Eds.), Young adult literature: Background and critism (pp.41-48). CH: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rikson, E. H.(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Y: W. W. Norton & Company.
    Fish, S.(1980).Literature in the reader: Affective stylistics. In J. P. Tompkins (E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pp.7-20). London: John Hopkins.
    Fish, S.(1999). Is there a text in the class? In H. A. Veeser (Ed.), The Stanley Fish reader (pp.39-53). MA: Blackwell.
    Gergen, K. J.(1995).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L. P. Steffe & J. Gale (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pp.17-40).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Glazer, J. I., & Williams, G. (1979).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Grams, A.(1980). Understanding the adolescent reader. In M. Lenz & R. M. Mahood (eds.), Young adult literature: Background and critism (pp.18-26). CH: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Grossman, P. L. (200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Finding a place. In V.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4th ed.)(pp.416-432).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Grotevant(1992).Assigned and chosen identity components: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their integration, identity as an aspect of optimal. In G. A. Adams & T. P. Gullotta & R. Montemayor (Eds.), Adolencent identity formation (pp.50-73). CA: Sage
    Grotevant, D. H. & Cooper, R. C.(1999).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in adolescence. In M. R. Lerner (E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iversity, and context (pp.103-117). NY: Garland.
    Head, J.(1997).Working with adolescent: Constructing identity. London: Falmer Press.
    Hindin, A., Morocco, C., & Aguilar, C.(2001).This book lives in our school: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iterature.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2(4), 204~213.
    Hurlock, B. E.(197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Y : McGraw-Hill.
    Ireson(2000).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 in pedagogical contexts.In H. Cowie (Ed.), Social interaction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pp.129-143). Boulevard: Elsevier Science.
    Iser, W.(1980).The reading process: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In J. P. Tompkins (E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pp.50-69). London: John Hopkins.
    Iser, W.(1989).Prospecting: From reader response to literary anthropology. London:John Hopkins.
    Keating, D.(1980).Thinking process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211-246). NY: Wiley-Interscience.
    Kelly, G. A.(1955).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NY: W. W. Norton.
    King, C.(2001). “I like group reading because we can share ideas": the role of talk within the Literature Circle. Reading, 35(1), 32-36.
    Knickerbroker, J. L., & Rycik, J. (2002). Growing into literature: Adolescents’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and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6(3), 196-209.
    Kroger, J. (1989).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London: Routledge.
    Kroger, J. (2001). 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CA: Sage.
    Kurtine, W. M., Azmitia, M., & Alvarez, M.(1992). Science, values, and rationality: philosophy of Science from a critical co-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In W. M. Kurtine, M. Azmitia, M. Alvarez & J. L. Gewirtz (Eds.), The role of values in psychology and human development (pp.3-29).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Langer, J. A.(1990).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Reading for literary and informative purpose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24(3), 229-260.
    Langer, J. A.(1995). Envisioning literature—literary understanding and literature instruc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anger, S. K.(1953). Feeling and form.New York:Scribner.
    Lehr, S.(1988).The child’s developing sense of theme as a response to literature.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3, 337-353.
    Losdale, B. J., & Mackintosh, H. K.(1973). Children experience literature. New York: Random House.
    Lukens, J. R., & Cline, R. K.(1994).Critical handbook of literature for young adults. MA: Blackwell.
    Marcia, J. E.(1980).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pp.159-187). NY: Wiley-Interscience.
    Nodelman, P.(1996).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th ed.). NY: Longman.
    Rosenblatt, M. L.(1978).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 Il : South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oxburgh, S.(1980). The novel of crisis: Contemporary adolescent fiction. In M. Lenz & R. M. Mahood (Eds.), Young adult literature: Background and critism (pp.18-26). CH: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Schwartz, S. J. (2001). 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dentit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1(1), 7-58.
    Sigelman, C. K.& Shaffer, D. R.(1991).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 CA:Brooks/Cole.
    Spiegel(1998).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es and the growth of reader. Language Arts,76(1), 41-47.
    Steinberg, L. (1996). Adolescence (4th ed.). NY: McGraw-Hill.
    Stewig(1980).Children and literature. CH: Rand McNally.
    Tompkins, J. P.(1980). An introduction to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n J. P. Tompkins (E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pp.7-20). London: John Hopkins Russell.
    Waterman, A. S.(1992). Identity as an aspect of optimal. In G. A. Adams & T. P. Gullotta, & R. Montemayor (Eds.), Adolencent identity formation (pp.50-73).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