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麗君 Lin, Li-Chun |
---|---|
論文名稱: |
新北市偏遠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A Study of Oral Health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Remote Areas of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葉國樑
Yeh, Gwo-Liang 曾治乾 Tseng, Chie-Ch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口腔保健行為 、偏遠地區 、國小高年級學童 、口腔衛生自我效能 、口腔衛生社會支持 |
英文關鍵詞: | oral health behavior, remote areas,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ral health self-efficacy, or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1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3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應用KAP模式加入自我效能理論,進行新北市偏遠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保健行為現況調查以及相關因素探討。研究對象為108學年上學期就讀新北市偏遠地區之市立國小高年級學童,採自填問卷調查,共得有效之樣本248份,有效回收率87.63%,研究之重要結果有:
一、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及「口腔衛生自我
效能」為中上程度,「口腔衛生社會支持」為中等。
二、在口腔衛生知識方面,六年級優於五年級,女生優於男生,學業表
現前三分之一者及高家庭社經地位者,學童的口腔衛生知識較好。
三、研究對象之口腔保健行為與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
生自我效能及口腔衛生社會支持皆呈現正相關。
四、經複迴歸分析結果,研究對象之「學業表現前三分之一」、「BMI
適中」、「高家庭社經地位」、「口腔衛生自我效能」及「口腔衛
生社會支持」等五個變項,對「口腔保健行為」的解釋總變異量為
48.1%,其中以「口腔衛生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析,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未來偏遠地區學童研擬口腔保健促進活動及相關計畫實施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pply self-efficacy and KAP Model in an oral health behavior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remote areas of New Taipei City.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were 5th and 6th grade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remote areas of New Taipei City during 2019 fall semester. A total of 248 valid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return rate of 87.63%.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this research:
1.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good in oral health knowledge, oral health attitude and oral health self-efficacy but were moderate in or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2.6th graders performed better oral health knowledge than 5th graders. Female students tend to exhibit better oral health knowledge than males. Students from high social-economic status family and with top one thir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lass had better oral health knowledge.
3.The students' oral health behavior we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ir oral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 self- 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4.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students with top one thir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lass, normal BMI, high 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 oral health self-efficacy and or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can predict the variances of oral health behavior by 48.1%. Oral health self-efficacy is the most relevant factor to predict oral health behavior.
Based on this research results,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improve student’s oral health behavior in the remote areas.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9年)。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alias=settledown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7)。各鄉鎮市區各類醫療機構數。2017年台灣執業醫師、醫療機構統計。取自https://www.tma.tw/stats/index_NYearInfo.asp
內政部(2017)。全國各縣市偏遠地區85個鄉(鎮、市、區)及村落詳表。取自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8011/721_38575_180117_1.xls
內政部戶政司(2018)。歷年全國人口統計資料-16鄉鎮市區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方朝郁(2015)。讓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更好--班杜拉社會學習論在體育課練習教學的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152-158。
毛月玲、胡益進、葉國樑、季麟揚(2014)。新竹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7),71-91。
王素真(2008)。國小學童齲齒口腔保健效率之評估。取自https://120.115.62.5:8080/bitstream/310996100Q/724/1
王素真、蔡吉政、黃純德、陳月珍、洪玉珠(2003)。國小學童口腔健康之相關因素探討。中華牙醫學雜誌,22(1),29-42。
王雅蕙(2013)。臺中市國小學童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台科技大學,臺中市。
朱 嶸(1992)。愛牙日的由來。上海口腔醫學,1(1),10-10。
江美瑤(2013)。大學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及行為探討: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江素玲(2015)。鄒族原住民口腔保健與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口腔保健行為作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余慧容、黃純德、陳弘森、蕭思郁、劉秀月、林妤珊、王乃亭(2008)。台灣東部6-12歲國小學生齲齒狀況與飲食習慣、口腔衛生習慣之探討。臺灣口腔醫學雜誌,24(1),37-48。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俊良(2019)。社區長者口腔衛教實作模式的成效探討-以臺北市北投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睿仁、王敏靜、施文宇(2019)。1,000 ppm 含氟牙膏在兒童齲齒中的預防角色。臨床醫學月刊,83(5),337-340。
李蘭、晏涵文、陳富莉、陸玓玲、吳文琪、江宜珍(2010)。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銜、何清松、邱耀章、藍守仁、陳俊凱、劉育能(2004)。嘉義市國小學童口腔健康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口腔醫學衛生科學雜誌,20,11-22。
周佩螢、林怡伶、李翠芬、陳弘森(2015)。國小學童齲齒狀況之探討-口腔醫療缺乏地區(PartⅡ)。台灣口腔醫學科學雜誌,30(2),134-149。
周佩螢、林怡伶、李翠芬、陳弘森(2015)。國小學童齲齒狀況之探討-口腔醫療缺乏地區(PartⅠ)。台灣口腔醫學科學雜誌,30,10-21。
周佩螢、劉經文、陳正慧、陳弘森(2009)。口腔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學童齲齒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內門鄕內門國小為例。臺灣口腔醫學科學雜誌,25(2),19-30。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林佩瑩(2012)。3-6歲兒童口腔健康、飲食與潔牙習慣之城鄉差距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盈諄(2015)。學齡前兒童乳牙齲齒與母親特質差異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貞慧、曾治乾、葉國樑、胡益進、季麟揚(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臺中縣某國小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2),19-34。
林素君 (2010)。國中生自我身體意像及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相關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雯君、劉仁義、黃純德、謝明雪(2006)。國小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在城鄉地區的差異-以高雄縣為例。中華牙誌,25(3),183-188。
洪文綺、黃淑貞(2007)。國小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7,27-54。
洪武吉主編(2017)。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第七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羚孆(2011)。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益進(2016)。台灣推動口腔衛生政策的企圖心與決心之我見。新北市教育,19,36-38。
胡愷芳、郭曉菁、楊奕馨、 何坤炎、 周郁翔(2016)。接受牙周病治療及支持性牙周治療的牙周病患者之口腔健康生活品質研究。臺灣牙周病醫學會雜誌 , 21(1),12 - 22。
范群忠(2010)。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群忠、黃禎貞、曾治乾、葉國樑、莊博閔、林建輝(2011)。台北縣某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學校衛生,58,103-122。
孫國丁、江顯雄(2004)。地利村與臺中市孩童齲齒狀況之比較。臺灣兒童牙醫學雜誌,4(1),1-5。
康軒文教事業(2018)。國小健康與體育第七冊。臺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雅惠(2010)。青少年口腔狀況對生長發育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學醫學大學,高雄市。
張嘉真、張淑紅(2019)。職場護理師對口腔健康之推動。護理雜誌,66(1),14-20。
張簡于暄、蔡佳玲、林瑩澤(2016)。南臺灣大華國小齲齒狀況之探討。臺灣兒童牙醫學雜誌,16(3),87-93
教育部(2019)。學生健康資訊系統。取自https://hs.nhu.edu.tw/city_sys/city_sys_statistics_ej.aspx?item=11#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校園口腔保健資訊網。取自https://ohpc.kmu.edu.tw/index.php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校園口腔保健資訊網。取自https://ohpc.kmu.edu.tw/images/107教師專區/107學童口腔保健問卷_高年級版.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9)。偏遠地區中等以下公立學校地理資訊查詢系統-教育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s.moe.gov.tw/remotegis/
郭瑩璱(2001)。高雄縣居民牙科就醫行為及口腔保健知識需求城鄉差距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陳素芬、林美聲、何忠鋒、胡雲雯、黃松元(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口腔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學校衛生,(60),61-80。
陳愛如(2018)。樂齡族牙齒保健認知與義齒重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方設計大學,高雄市。
彭楨樺(2005)。 漢民族與原住民兒童齲齒狀況, 飲食狀況與生長發育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游尚霖(2002)。高雄縣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衛生習慣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湯宗泰(2010)。創新採用行動加值服務接受模式的徑路比較。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1),1-24。
黃茂栓(2016)。104-105年度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計畫。衛生福利部委託科技研究執行總報告(M04B3281、M05B4128)。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黃郁樽(2012)。臺北市某高職學生口腔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純德、蕭思郁、陳韻婷、劉秀月、林怡如、陳弘森、···周振英(2007)。台灣中部地區0-6歲兒童齲齒與口腔清潔行為之城鄉差距。中華牙醫學雜誌,26(2),200-208。
黃國榮(2008)。特殊教育學校學童家長口腔健康相關KAP與身心障礙學童口腔健康狀況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黃淑真(2007)。臺灣中部6-18歲兒童、青少年齲齒狀況及口腔衛生知識、態度和行為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黃雅文(2014)。國小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新北市某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曉靈(2015)。104年學童口腔保健計畫-教師口腔保健研習課程。取自https://ohpc.kmu.edu.tw/images/教師研習課程/學童口腔健康.pdf
黃耀慧、胡騰蔚、高森永、季麟揚、姚振華(2006)。臺北縣學齡前兒童齲齒狀況與家長知識、態度、行為相關性研究。中華牙醫學雜誌,4,244-256。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9)。學校資料。取自https://www.ntpc.edu.tw/content/?parent_id=10151
新北政府民政局(2018)。人口統計。取自https://www.ca.ntpc.gov.tw/home.jsp?id=88f142fb0f4a0762
楊全斌(2005)。日本「8020運動」、「健康日 本21計劃與健康增進法」簡介 -上-。臺灣牙醫界,24(1/2),34-43。
楊昭慧、謝琇英(201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中年人使用牙線行為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4(1),367-382。
楊靜昀、羅雪莉、牛玉珍(2019)。校園口腔健康與學校護理師的照護歷程。護理雜誌,66(1),5-13。
葉人芝(2014)。台北市某高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日貴、陳佳惠、陳玉昆(2003)。兒童口腔衛生保健常識。基層醫學,
18(12),279-282。
葉瀞云(2009)。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預防齲齒行為之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美蘭、楊奕馨、謝天渝、鄭增鎰(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衛生教育介入研究,。台灣口腔醫學科學雜誌,24,135-148。
劉雅綺(2017)。主要照顧者對學童口腔保健監督行為及責任歸屬與學童齲齒相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市。
衛生福利部(2016)。新北市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數按地區別分。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3556-37277-113.html.Accessed april 02,2019
衛生福利部(2017)。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106~110年)。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86-1917-107.html
衛生福利部(2018)。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26-36493-1.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6)。隔代教養家庭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研究調查成果報告。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https://www.sfaa.gov.tw › SFAA › Pages › ashx › File › Attach › File_167739.Accessed november 12,20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小一學童臼齒窩溝封填103年9月起全面免費。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4&pid=274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5)。二要二不從齒健康。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4&pid=2788
蕭思郁、黃純德、嚴雅音、張淑玲、黃國榮、劉慧俐、歸明德(2007)。國小教師口腔衛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中華牙醫學雜誌,26(2),137-147。
魏士欽(2016)。從創新經營談偏鄉學校的發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59-62。
羅怡(2019)。新北市某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與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惠玉(2016)。 家庭教育介入策略─ 讓隔代教養更有活力. 家庭教育雙月刊,(60),43-49。
羅利靉(2019)。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保健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若蘭、楊奕馨、曾筑瑄、謝天渝(2006)。原住民國中學生實施衛生教育介入對其口腔保健認知與行為影響之研究。中華牙醫學雜誌,25(2),103-111。
貳、英文部分
Bandura, A. J. P. r.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
dos Santos, A. P. P., Nadanovsky, P., & de Oliveira, B. H. (2013).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luoride toothpastes on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41(1), 1-12.
de Silva‐Sanigorski, A., Ashbolt, R., Green, J., Calache, H., Keith, B., Riggs, E., & Waters, E.(2013). Parental self‐efficacy and oral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re associated with parent and child oral health behaviors and self‐reported oral health status.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41(4), 345-352.
Farsi, D. J., Elkhodary, H. M., Merdad, L. A., Farsi, N. M., Alaki, S. M., Alamoudi, N. M., ... & Alolayyan, M. A. (2016).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ntal caries. Saudi medical journal, 37(12), 1387.
Goldfeld, S., Francis, K. L., Hoq, M., Do, L., O’Connor, E., & Mensah, F. (2019). The Impact of Policy Modifiable Factors on Inequalities in Rates of Child Dental Caries 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11), 1970.
Hescot, P. (2017). The new definition of oral health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Chin J Dent Res, 20(4), 189-192.
Hopkins, K.D.(1998).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8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Janakiram, C., Taha, F., & Joe, J. (2018). The Efficacy of Plaque Control by Various Toothbrushing Techniqu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 Diagnostic Research, 12(11).
Lynn, M. R. (1986).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ntent validity. Nursing research.
Manton, D. J. (2018). Child Dental Caries–A Global Problem of Inequality. EClinicalMedicine, 1, 3.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 mcgraw-hill. Hillsdale, NJ, 416.
Petersen, P. E., Bourgeois, D., Ogawa, H., Estupinan-Day, S., & Ndiaye, C. (2005). The global burden of oral diseases and risks to oral health.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3, 661-669.
Reza, M., Amin, M. S., Sgro, A., Abdelaziz, A., Ito, D., Main, P., & Azarpazhooh, A. (2016). Oral health status of immigrant and refugee children in North America: a scoping review. J Can Dent Assoc, 82(g3), 1488-2159.
Ramakrishnan, M., Banu, S., Ningthoujam, S., & Samuel, V. A. (2019).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parent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primary dentit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 and primary care, 8(2), 414.
Rošin-Grget, K., Peroš, K., & Šutej, I.(2013). The cariostatic mechanisms of fluoride. Acta medica academica, 42(2), 179.
Schroth, R. J., Brothwell, D. J., & Moffatt, M. E. (2007). Caregiver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preschool oral health and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66(2), 153-167.
Seirawan, H., Faust, S., & Mulligan, R. (2012).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2(9), 1729-173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Oral Health. Available
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ral-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