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宜修 I-HSIU WU |
---|---|
論文名稱: |
從「剎」見五、六世紀中國佛塔的南北差異 Differences of Pagoda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 from 5th to 6th Century with a Focus on “Ch'a” |
指導教授: |
福田美穗
Fukuda Mih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5 |
中文關鍵詞: | 塔 、剎 、南北朝 、臺榭 、佛教建築 |
英文關鍵詞: | pagodas, ch'a, period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ai hsieh, Buddhist Architec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0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塔,這種因佛教的傳播而導入中國的建築,向來是建築史學者感興趣的主題之一,不過由於現今留存的早期中國佛塔不多,而且仍有許多面向尚待研究,以致實際上我們對於塔的掌握不夠深入。例如,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還沒有人注意到「剎」對於認識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性,不過儘管如此,由於「剎」在五、六世紀時開始普遍被使用,而且幾乎都是指佛塔的某一部分構造,所以本文特別以「剎」爲主來分析文獻;又因為過去的研究偏重北方佛塔而較忽略南方佛塔,因此本研究從地域性的角度切入,以重新認識五、六世紀的中國佛塔。
本文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全面性地分析文獻裡的「剎」,證實了當時在南方和北方「剎」的意思並不一樣,即南方的「剎」指的是心柱,而北方的「剎」指塔頂構造。「剎」在南北的用法不同,此現象反映出當時南北方的塔有不同的結構。文章的第二部分試圖推測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本研究認為中國在佛教傳入以前自身的建築背景,是影響初期佛塔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中國建築本身具地域性,即在北方以臺榭建築為主,在南方以木構造建築為主,此地域性便造成南北方塔的差異。
總而言之,在接受外來文化時,中國原本地域性的建築體系與觀念,是促使塔在南北發展不同的條件之一,也就是說,在思考中國初期佛塔時,必須考慮地域性的建築條件。
Pagodas, introduced to China along with the spread of Buddhism, have been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ubjects for the historians of architecture. However, it remains a fact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subject is limited , it is mostly because of the poor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pagoda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and their relations contributing to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agodas. For instance, the Chinese character “ch’a” was widely used in the texts during the 5th and the 6th centuries to describe a specific part of pagoda.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ts to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h’a” and its regional aspect to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pagodas in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analyze the usage of “ch’a” in texts, and argues that in the South “Ch’a” meant central pillars of pagodas, while in the North “Ch’a” referred pagoda spires. The different usage of the same word indicates that the pagodas from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structurally different. The second part is to look into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and discusses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Chinese pagodas in its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One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ai hsieh in the North and timber framed structure in the South, is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of pagoda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hen Chinese adopted Buddhism,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system contributed to distinc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pagodas. In other words,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onditions have to be considered when speaking of ancient pagodas in China.
一、古籍
1. 佛教經典
支謙譯,《撰集百緣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
竺法護,《佛說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
竺法護,《法華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9》
佛陀耶舍、竺佛念,《長阿含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1》
佛陀耶舍、竺佛念,《四分律》,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22》
鳩摩羅什譯,《大莊嚴論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9》
鳩摩羅什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8》
佛陀跋陀羅、法顯,《摩訶僧祇律》,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22》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9》
法顯譯,《大般涅槃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1》
慧覺,《賢愚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
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密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16》
僧佑,《出三藏記集》,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5》
僧佑撰,《弘明集》,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2》
慧皎,《高僧傳》,中華書局,1992
吉迦夜、曇曜,《雜寶藏經》,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9》
道世撰;周叔迦, 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中華書局,2003
道宣,《大唐内典録》,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5》
道宣,《廣弘明集》,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2》
道宣,《續高僧傳》,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2》
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2》
道宣,《法苑珠林》,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3》
徐時儀校注,《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2008
智昇,《開元釋教錄》,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55》
志磬,《佛祖統紀》,新文豐,1983,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49》
2. 非佛教經典
《晏子春秋》,新文豐,1975
《禮記》,臺灣中華,1981
司馬遷,《史記》,鼎文書局,1980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藝文印書館,2007
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09
徐岳撰、甄鸞注,《數術記遺》,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97》
趙曄,《吳越春秋》,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新文豐,2001
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華書局,1991
蕭子顯,《南齊書》,中華書局,1988
蕭統,《文選》,中華書局,1987
顧野王,《玉篇》,臺灣中華書局,1982
顧野王,《玉篇索引》,國字整理小組出版、國立中央圖書館發行,1986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楊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古籍,1978
楊衒之撰、周祖謨校釋,《洛陽伽藍記校釋》,中華書局,2010
庾信,《庾子山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64》
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華書局,1980
昭明太子撰,《昭明太子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收於《四部叢刊;30》
魏收,《魏書》,中華書局,1974
徐陵,《徐孝穆集箋注》,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64》
徐陵著,《徐孝穆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收於《四部叢刊;30》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
姚思廉,《梁書》,中華書局,1973
魏徵,《隋書》,中華書局,1973
李延壽,《北史》,中華書局,1974
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1976
許嵩,《建康實錄》,中華書局,1986
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徐堅,《初學記》,中華書局,1962
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李昉等,《文苑英華》,商務印書館,2006
王欽若等,《冊府元龜》,鳳凰出版社,2006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張敦頤,《六朝事迹類編》,中華書局,2012
陳師道,《後山談叢》,中華書局,2007
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76
李誡,《營造法式》,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中華書局,1990
歐陽棐,《集古錄目》,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1》
趙明誠,《金石錄》,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1》
陳思,《寶刻叢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1》
鄭樵,《通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72-381》
王象之,《輿地碑記目》,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2》
王象之,《輿地紀勝》,中華書局,1992
陶宗儀,《古刻叢鈔》,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2》
脫脫等,《宋史》,中華書局,1977
王昶,《金石萃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4-8》
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收於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9-11》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
葉昌熾,《語石》,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朱劍心,《金石學》,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3. 日文古籍
《日本書記》,經濟雜誌社,1897,收於《國史大系;1》
《續日本書記》,經濟雜誌社,1897,收於《國史大系;2》
《扶桑略記》,經濟雜誌社,1897,收於《國史大系;6》
《法隆寺緣起資財帳》,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26,收於《續群書類從;第貳拾七輯下》
《藥師寺緣起》,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26,收於《續群書類從;第貳拾七輯下》
《法隆寺伽藍緣起幷流記資財帳》,東京堂,1962,收於《寧樂遺文;中卷‧宗教編上》
《大安寺伽藍緣起幷流記資財帳》,東京堂,1962,收於《寧樂遺文;中卷‧宗教編上》
《元興寺伽藍緣起幷流記資財帳》,東京堂,1962,收於《寧樂遺文;中卷‧宗教編上》
《西大寺資財流記帳》,東京堂,1962,收於《寧樂遺文;中卷‧宗教編上》
坂本太郎、家永三郎、井上光貞、大野晉校注,《日本書紀》,岩波書店,1965-1967,收於《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7-68》
《上宮太子拾遺記》,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12‧聖德太子傳叢書》
《法隆寺伽藍緣起幷流記資財帳》,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17‧寺誌叢書第1》
《諸寺緣起集》,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18寺誌叢書第2》
《元興寺伽藍緣起幷流記資財帳》,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18‧寺誌叢書第2》
《興福寺濫觴記》,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19‧寺誌叢書第3》
《南都七大寺巡禮記》,名著普及會,1980年覆刻版,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20‧寺誌叢書第4》
二、書籍
1. 中文書籍
朱偰,《金陵古蹟圖考》,商務印書館,1936
錢寶琮主編,《中國數學史》,科學出版社,1964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鼎文,1972
陳垣編,《二十史朔閏表》,藝文印書館,1977
梁思成,〈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收於《梁思成文集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原載於《中國營造學社彙刊》,7:1, 2)
顏尚文,〈六朝揚洲地區的佛教寺院〉,收於《第三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會議紀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1984
陳明達,《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技術》,文物出版社,1990
謝元裕,《初等結構理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劉淑芬,《六朝城市與社會》,臺灣學生書局,1992
吳功正,《六朝園林》,南京出版社,1992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陽永寧寺 : 1979-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宿白,〈東漢魏晉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收於《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 華北教育出版社,1997
傅熹年,〈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研究〉、〈戰國中山王 墓出土的《兆域圖》即其所反映出的陵園規制〉、〈日本飛鳥奈良時期建築中所反映出的中國南北朝隋唐建築特點〉收於《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戰國中山王 墓出土的《兆域圖》即其所反映出的陵園規制〉原載於《考古學報》,01(1980),頁97-118+161;〈日本飛鳥奈良時期建築中所反映出的中國南北朝隋唐建築特點〉原載於《文物》,10(1992),頁28-50)
李中翔,〈嵩嶽寺塔塼的初步研究〉,收於《古建築石刻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柴澤俊,〈五臺佛光寺〉,收於《柴澤俊古建築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佛光文化,2001
劉淑芬,《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三民,2001
傅熹年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文物出版社,2001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 : 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東大,2001
郭湖生,〈六朝建康〉,《中華古都(增訂再版)》,空間出版社,2003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商務印書館,2006
黃蘭翔,〈初期中國佛教寺院配置的起源與發展〉,收於《佛教建築的傳統與創新:2006年法鼓山佛教建築研討會論文集》,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编 ; 王晶辰、董高、杜斌主编,《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2007
敦煌研究院編,《涅槃與彌勒的圖像學》,文物出版社,2009 (翻譯自宮治昭,《涅槃と弥勒の図像學─インドから中央アジアへ》,吉川弘文館,1992)
段鹏琦,《汉魏洛阳故城》,文物出版社,2009
蕭玥(蕭玥是蕭紅顔先生的筆名),《隅樓拾零》,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南越王宮博物館,《南越國宮署遺址─嶺南兩千年中心地》,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王敏,〈永寧寺塔基平面的思考〉,收於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研究院編,《石窟寺研究第二輯》,文物出版社,2011
2. 日文書籍
福山敏男,〈法隆寺の金石文に關する二三の問題〉,鵤故郷舎,1935,收於《夢殿第十三冊—法隆寺の銘文》
村田治郎,《支那の佛塔》,富山房,1940
淺野清,《法隆寺建築綜觀—昭和修理を通じて見た法隆寺建築の研究》,便利堂,1953
關野雄,〈臺榭考〉,收於《中國考古學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1956。(原載於《建築史論叢》,高桐書院,1946)
井上充夫,《日本上代建築における空間の研究―形態・機能の諸点よりみた配置・平面等の総合的考察》第一冊,1961
守屋美都雄,《中國古歳時記の研究 : 資料復元を中心として》,帝國書院,1963
大岡實,《南都七大寺の研究》,中央公論美術,1966
水野清一,〈洛都永寧寺解〉,收於《中国の佛教美術 (復刊)》,平凡社,1968
塚本善隆,《望月仏教大辞典 第二卷》,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2
森鹿三・日比野丈夫譯注,《水經注(抄)》,收於《中國古典文学大系 第21卷》, 平凡社,1974
塚本善隆,《魏書釋老志の研究》,收於《塚本善隆著作集 第一卷》,大東出版社,1974
宗懍著、守屋美都雄譯注,《荊楚歲時記》,收於《東洋文庫》324,平凡社,1978
中尾堯,〈寺院緣起.資財帳〉,收於《日本古文書學講座第2卷古代編Ⅰ》,1978
太田博太郞,〈南都六宗寺院の建築構成〉,《法隆寺と斑鳩の古寺》,集英社,1979
小杉一雄,〈六朝時代仏塔に於ける舍利安置〉,收於《中国仏教美術史の研究》,新樹社,1980
鈴木嘉吉,〈南都の大寺〉,收於上原昭一,鈴木嘉吉編《天平の美術-南都七大寺(日本美術全集;4)》,學習硏究社,1980
村田治郎,《中國の帝都》,綜芸舍,1981
村田治郎,《村田治郎著作集一—法隆寺建築樣式論攷》,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86
大西修也,《日本の古寺美術1法隆寺Ⅰ》(歷史古文獻),保育社,1987
村田治郎,《中國建築史叢考 佛寺佛塔篇》,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88,收於《村田治郎著作集;3》
田中淡,〈中国建築と鳳凰堂—天宮楼閣と神仙の苑池—〉,收於《平等院大觀.第1卷.建築》,岩波書店,1988
中村圭爾,〈建康の「都城」について〉,收於《中国都市の歷史的研究(唐代史研究会報告 第Ⅵ集)》,刀水書房,1988
入矢義高譯注,《洛陽伽藍記》,收於《東洋文庫;517》,平凡社,1990
塚本善隆譯注,《魏書釋老志》,收於《東洋文庫;515》,平凡社,1990
水野敬三郎等編著,《法隆寺から藥師寺へ─飛鳥‧奈良の建築‧雕刻》,收於《日本美術全集 第2卷》,講談社,1990
田中淡,〈『墨子』城守諸篇の築城工程(續完)〉,收於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 續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1
西岡常一、宮上茂隆,《法隆寺─世界最古の木造建築》,草思社,1995
日本史教育研究会編,《新版日本史史料》,吉川弘文館,1996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小學館,1997-2001
小川環樹,西田太一郎,赤塚忠編,《新字源》,角川,1999
關野貞,〈日本建築に及ぼせる大陸建築の影響〉,收於《日本の建築と藝術》,岩波書店,1999
曾布川寬、岡田健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 第三卷 三國‧南北朝》,小學館,2000
吉川忠夫、船山徹,《高僧傳》,收於《岩波文庫;青342-1》,岩波書店,2010
岡村秀典,《中國の初期佛教寺院とその源流にかんする考古學的研究》(平成20年度~平成23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2012
3. 英文書籍
Alexander Soper,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architecture in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Percey 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Bombay,1954
Laurence Sickman and Alexander Soper,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China, Penguin Books,1968
Benjamin Rowland, The Pelican History of Art: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Buddhist.Hindu.Jain, Penguin Books,1977
Dietrich Seckel, “Stupa elements surviving in East Asian pagodas”, The stupa: its religious, historical and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Wiesbaden: Steiner,1980
三、論文
1. 中文論文
濱田耕作著、劉敦楨譯注,〈法隆寺與漢六朝建築樣式之關係并補注〉,《中國營造學社彙刊》,3-1(1932),頁1-59。(再錄於《劉敦楨文集》,明文,1984)
劉敦楨,〈東西堂史料〉,《中國營造學社彙刊》,5:2(1935),頁106-115。(再錄於〈六朝時期之東西堂〉,收於《劉敦楨文集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
劉致平,〈西安西北郊古代建築遺址勘查初計〉,《文物參考資料》,3(1957),頁5-12+3-4
馬承源,〈漫談戰國青銅器上的畫像〉,《文物》,10(1961),頁26-30
王世仁,〈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大土門村遺址)原狀的推測〉,《考古》,9(1963),頁501-515+523-528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漢魏洛陽城初步勘查〉,《考古》,04(1973),頁198-208
陶復,〈秦咸陽宮第一號遺址復原問題的初步探討〉,《文物》,11(1976),頁31-41
劉慶柱、陳國英,〈秦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簡報〉,《文物》,11(1976),頁12-24+41+95-97
宿白,〈北魏洛陽城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跡輯錄之三〉,《文物》,7 (1978),頁42-52
杜玉生,〈北魏永寧寺塔基發掘簡報〉,《考古》,03(1981),頁223-224+212+295-296
孫宗文,〈我国六朝建築對日本考古学上的影響〉,《文博通訊(江蘇)》,6(1984),頁30-35
顏尚文,〈後漢三國西晉時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師大歷史學報》,13(1985),頁1-44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登封嵩嶽寺塔勘測簡報〉,《中原文物》,4(1987),頁7-20
鎮江博物館,〈江蘇鎮江諫壁王家山東周墓〉,《文物》,12(1987),頁24-37+97+102
荊州地區博物館、潛江縣博物館,〈湖北潛江龍灣發現楚國大型宮殿基址〉,《江漢考古》,03(1987),頁19-21+99-100
顏尚文,〈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 : 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師大歷史學報》,16(1988),頁1-36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大歷史學報》,17 (1989),頁1-58
李玉珉,〈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6-3(1989),頁75-104
郭湖生,〈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宮室制度沿革〉,《東南文化》,1/2(1990),頁14-20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1(1990),頁41-89
楊鴻勛,〈關於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草圖的說明〉,《文物》,9(1992),頁82-87+59
蒋贊初,〈南京六處六朝佛寺遺址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1992),頁153-161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登封嵩嶽寺地宮清理簡報〉,《文物》,1(1992),頁14-25。(後收於《古建築石刻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登封嵩嶽寺天宮清理簡報〉,《文物》,1(1992),頁26-30。(後收於《古建築石刻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錢國祥、肖淮雁,〈北魏洛陽永寧寺西門遺址發掘紀要〉,《考古》,08(1995),頁 698-701+770-772
曹汛,〈嵩嶽寺塔建於唐代〉,《建築學報》,6(1996),頁40-45
顏尚文,〈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996),頁167-184
蕭默,〈嵩嶽寺塔淵源考辯〉,《建築學報》,4(1997),頁49-53
劉淑芬,〈經幢的形制、性質和來源─經幢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3(1997),頁643-725
鍾曉青,〈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元探討〉,《文物》,8(1998),頁51-64
中囯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洛陽漢魏故城工作隊,〈漢魏洛陽故城金墉城址發掘簡報〉,《考古》,03(1999),頁1-15+97-98
顏尚文,〈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經》與「佛教國家的建立」〉,《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1998),頁99-127
武蔚,〈嵩嶽寺塔的困惑〉,《建築史論文集》,11(1999),頁123-131
郭湖生,〈臺城辯〉,《文物》,5(1999),頁61-71
叢文,〈嵩嶽寺塔塔體曲線的研究〉,《建築史論文集》,12(2000),頁88-90
蕭放,〈《荊楚歲時記》作者、注者與版本源流考述〉,《湖北大學學報》,28:2(2001/3),頁98-1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鄴城考古隊,〈河北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魏北齊佛寺塔基的發現與發掘〉,《考古》,10 (2003),頁867-870
劉淑芬,〈墓幢─經幢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4(2003),頁673-741
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北魏方山思遠佛寺遺址發掘報告〉,《文物》,4 (2007),頁4-26
王美秀,〈論顏之推的佛教信仰與身分建構的關聯-以《顏氏家訓‧歸心篇》為依據〉,《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9 (2007/06),頁75-95
劉苑如,〈佛國因緣─《洛陽伽藍記》中佛寺園林的自然與文化再探〉,《臺灣宗教研究》,8-1(2009),頁27-64
王鍾承,〈吳越國王錢弘俶造阿育王塔〉,《故宮學術季刊》,29-4(2012夏季),頁109-178
2. 日文論文
關野貞,〈法隆寺金堂塔婆及中門非再建論〉,《建築雜誌》,218(1905), 頁67-82。
關野貞,〈南北朝時代の塔と健陀羅塔との關係. 在遼東の豕的第三項〉,《建築學報》,36:427(1922),頁52-56。(再錄於〈南北朝時代の塔と健陀羅塔との關係〉,收於《支那の建築と藝術》,岩波書店,1938)
關野貞,〈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層塼塔—現存支那最古の塼塔. 在遼東の豕(二)的第四項〉,《建築學報》,36:428(1922),頁129-130。(再錄於〈嵩嶽寺十二角十五層塼塔〉,收於《支那の建築と藝術》,岩波書店,1938)
田中豐藏,〈支那佛寺の原始形式〉,收於《美術研究》,16(1933),頁105-123。 (再錄於〈中國佛寺の原始形式〉,收於《中國美術の研究》,二玄社,1964)
村田治郎,〈北魏の千仏小石塔〉,《国宝》,2-10(1939)
村田治郎,〈中國佛寺伽藍配置の渕源〉,《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17 (1952),頁654-657
村田治郎,〈中國の樓閣形塔婆の起源〉,《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18(1952),頁190-191
村田治郎,〈雀離浮図小考〉,《日本建築学会研究報告》,22(1953),頁460-463
小野勝年,〈晉陽の童子寺—入唐巡礼求法行記の一節について〉,《佛教藝術》, 21 (1954),頁80-88
村田治郎,〈中国仏塔の起原私解〉,《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27(1954),頁323-324
大岡實、村田治郎、福山敏男等,〈大安寺南大門、中門及び回路の発掘〉,《日本建築学会論文集》,50(1955-03-30),頁133-141。
村田治郎,〈佛舍利をまつる建築〉,《佛教藝術》,38(1959),頁1-22
塚本善隆,〈南朝「元嘉治世」の仏教興隆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22-4(1964),頁36-60
服部克彦,〈中国における仏教と娯楽芸能--特に北魏洛陽時代の仏教寺院に関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3-1(1965),頁276-279
服部克彦,〈北魏洛陽の仏教建築〉,《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5-1(1966),頁341-344
服部克彥,〈北魏洛陽にみる神仙思想と仏教〉,《東方宗教》,39 (1972),頁14-31
小杉一雄,〈仏塔の露盤について〉,《美術史研究》,9(1972),頁8-16
桑山正進,〈タキシラ佛寺の伽藍構成〉,《東方學報(京都)》,46 (1974),頁327-359
石上英一,〈法隆寺伽藍緣起并流記資財帳諸写本の傳來〉,《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報》10(1975),頁1-20。
石田德行,〈六世紀後半の巴蜀と佛教〉,《東方宗教》,48 (1976),頁30-55
田中淡,〈昆明円通寺の碑文と建築.池苑〉,《仏教藝術》,151(1984),頁56-71
苅谷定彥,〈初期大乘經典と仏塔信仰〉,《仏教學研究》,39.40(1984),頁163-179
服部克彦,〈北魏洛陽の寺院と仏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2(1987),頁617-621
中村圭爾,〈南朝における議について──宋‧齊を中心に〉,《人文研究》,40-10 (1988),頁669-723
西澤英和、金多潔,〈層塔の構造形式に関する力學的な考察─鐵骨による構造補強を巡って─〉,《建築史學》,13(1989),頁52-63
田中淡,〈中国造園史における初期的風格と江南庭園遺構〉,《東方學報》,62 (1990),頁125-164
申昌秀,〈新羅寺院跡の発掘─掘仏寺跡の発掘 (近年の韓国古代寺院跡の発掘-2-<特集>)〉,《佛教藝術》,209 (1993),頁49-67
王惠君,〈北魏洛陽における佛寺規制の推移と佛塔建立に関する考察〉,《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1994,頁225-232
石松日奈子,〈維摩・文殊像の研究─中国南北朝期仏教美術における左右対置表現の一例として〉,《南都仏教》,71(1995),頁31-63
王惠君,〈北魏洛陽を中心とした捨宅為寺に関する考察〉,《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1996,頁217-222
外村中,〈中國の同泰寺の園池について〉,《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2-4(1999),頁396-399
中村圭爾,〈建康、その傳統と革新(特集 中國都市の時空世界)〉,《アジア遊学》, 78(2005),頁34-53
田中淡,〈望樓、樓閣から高塔へ―中國佛塔の成立―〉,《人文》,54(2007),頁20-21
加藤直子、矢谷早、増井正哉,〈中央ガンダーラにおける仏教寺院の仏塔基壇の形態と変遷について : ガンダーラ仏教建築における仏塔に関する研究 その1〉,《日本建築學會計画系論文集》,74-637(2009),頁703-710
向井祐介,〈北魏の考古資料と鮮卑の漢化〉,《東洋史研究》,68-3(2009),頁518-528
向井祐介,〈北魏平城時代の仏教寺院と塑像〉,《佛教藝術》,316(2011),頁47-73
黄蘭翔,〈初期中国仏教寺院の仏塔とインドのストゥーパ〉,《佛教藝術》,316(2011),頁9-45
3. 英文論文
Tanaka Tan, “The Appearance and Background of the Lou樓: The Multi-storied Timberwork Tower in Ancient China”, East Asian Science: Tradition and Beyond, Kansai University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