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詠欣
Liu, Yung-Hsin
論文名稱: 幼兒教師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之探究
The Study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ocesse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指導教授: 簡淑真
Chien, Shu-Chen
口試委員: 簡淑真
Chien, Shu-Chen
陳淑芳
Chen, Shu-Fang
陳淑琦
Chen, Shu-Chi
熊同鑫
Hsiung, Tung-hsing
賴文鳳
Lai, Wen-Feng
口試日期: 2024/07/18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0
中文關鍵詞: 文化回應教學幼兒教師原住民地區卑南族漢族教師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indigenous areas, Pinuyumayan, Han teacher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5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任教於原住民地區的幼兒教師在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中,如何根據幼兒的文化背景調整教學活動與營造正向的班級氛圍,並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元文化素養的成長歷程。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以一所位於卑南族部落的幼兒園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包括研究者本人和兩位協同教師,三位均為漢族教師,以及23位幼兒,其中大多數為卑南族孩子。研究歷時約10個月,透過家長與族人訪談、課堂錄影、幼兒觀察紀錄、幼兒作品、教學週誌及教師研討紀錄等方式蒐集資料,將這些資料轉譯、編碼,並歸納出主題。研究結果如下:
    在文化回應教學的行動循環方面,發現文化回應教學的發展涵蓋了三個要素,分別為教師對幼兒文化背景的理解、適應幼兒文化背景的教學安排以及營造自在的班級氛圍。此外,當教師剖析與解決教學問題時,能以幼兒文化背景為考量,並善用多元教學策略,以平衡教師教育信念與幼兒文化特質。最為重要的是,與幼兒文化背景相異之教師,要發展有效的文化回應教學,關鍵在建立與當地居民的友誼橋樑。
    在教師多元文化素養成長方面,研究發現教師在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歷程經歷三個階段:理論投入階段、教育信念擺盪與揉合階段、文化自覺階段。此歷程與教師文化敏感度有著雙向促進的關係。此外,協同教師間的和諧與互助關係也是發展文化回應教學的重要基礎。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現場教師、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者之相關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Indigenous areas construct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by adjus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children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class climate. It also analyzes the growth process of teachers' multicultural literac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tudy employs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using a preschool located in a Pinuyumayan tribe as the research site. Participants include the researcher and two co-teachers, all of whom are Han teachers, as well as 23 children, most of whom are Pinuyumayan. The study spans approximately 10 months, during whi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and tribal members, classroom recordings,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s, children's work, teaching journals, and teacher discussion records. These data were then translated, coded, and th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 preschools encompasses three key elements: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children, adapting teaching arrangements to these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creating an amiable class climate. Additionally, when teachers analyze and solve teaching problems, they are able to consider the children'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mploy divers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balance their educational beliefs with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Most importantly, for teachers whose cultural backgrounds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children, the key to develop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lies in establishing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multicultural literac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eachers undergo three st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 theory engagement stage, the vacil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educational beliefs stage, and the cultural awareness stage. This process has a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ultural sensitivity. Additionally, a harmonious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co-teachers is also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ccordingl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or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多元文化觀點下的幼兒園課程 19 第二節 文化回應教學 32 第三節 卑南族文化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取向 5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9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65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80 第五節 研究效度與研究倫理 8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揚帆—檢視過去教學與文化回應理論相符之處 91 第二節 啟航—發展融合幼兒文化特質的學習活動 103 第三節 破浪—營造形隨在地的班級氛圍 151 第四節 回望—邁向文化覺醒教師的成長之路 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結論 19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9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201 第六章 憶路迴響—經驗回顧與研究省思 207 參考文獻 213 附錄一 協同研究同意書 225 附錄二 幼兒參與研究家長同意書 226 附錄三 家長訪談大綱 227 附錄四 資料編碼部分示例 228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幼兒編碼 230

    中文部份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Banks, J. A. & Banks, C. A. M. (2007)。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Carr, W. & Kemmis, S. (2019)。邁向批判性典範:教育、知識與行動研究〔劉唯玉、白亦芳、張德勝、胡永寶、王采薇、高建民、李真文、吳新傑、蓋允萍、羅寶鳳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86)
    DeVries, R. & Zan, B. (2001)。美德教室‧美德孩子:在幼年教育中創造建構論的社會道德情境〔李文正譯〕。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DeVries, R., Zan. B., Hildebrandt, C., Edmiaston, R., & Sales, C. (2003)。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薛曉華、劉惠文、陳湄涵、盧美貴、沈佩玲、廖苑茜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Johnson, A. G. (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苓、吳嘉苓譯〕。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Katz, L. G., & Chard, S. C.(2006)。探索孩子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Mills, G. E.(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蔡美華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Ramsey, P. G. (2004)。多元世界的教與學:兒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朱瑛、蔡其蓁譯〕。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Yawi Nokex與Bali Nangavulan(主持)(2024a, 4月27日)。親愛的漢人(No. 30)[音樂podcast]。Yawi Bali Podcasts。
    Yawi Nokex與Bali Nangavulan(主持)(2024b, 4月20日)。親愛的漢人(No. 29)[音樂podcast]。Yawi Bali Podcasts。
    內政部(2021)。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資料檔〕。內政部,https://gis.ris.gov.tw/index.html
    文化部(無日期)。卑南族紋樣。臺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2021年6月25日,取自https://ticeda.moc.gov.tw/home/zh-tw/PuyumaPattern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33-68。
    王顗婷、陳淑芳(2013)。幼兒園教師實施在地化課程之課程決定與專業成長。幼兒保育學刊,10,27-50。
    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民國108年6月14 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7
    何文馨(2005)。創造與社區無間的校園環境—原住民學校社區化與族群認同:以台東原住民社區學校建築為例。學校行政,40,172-189。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五南。
    吳清山(2018)。教育名詞–地方本位教育。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4,1。
    李秀琴、陳立哲、蔡佳宏、石麗枝(2020)。學習區!「玩」出偏鄉學習力。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568/93646.pdf
    李奉儒(2000)。批判理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335-367頁)。麗文文化。
    李莉春(2007)。“行動中反思”的實踐認識論評述及其對教師發展的意義。教師教育研究,19(6),14-18。
    李麗雲(編)(2009)。卑南族的家與植物。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周梅雀(2012)。幼兒教師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現況之探究—以高屏地區原住民鄉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9-2410-H-168-004)。
    周新富(2018)。教育社會學。五南。
    幸曼玲(2017)。總綱。載於幸曼玲、楊金寶、邱嘉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郭李宗文、簡淑真、林玫君(編),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報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二版)(1-62頁)。心理。
    明立國(2012)。卑南族的歲時祭儀。載於潘英海(編),原住民族歲時祭儀論文集(97-153頁)。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林玉體(1984)。教育改造與學校革新。文景。
    林妙真、林育瑋(2015)。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之初探。幼兒教育,318,6-17。
    林育瑋(2015)。幼兒園教室中的雙人舞-談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幼兒教育,317,4-22。
    林志興(2013)。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新自然主義公司。
    林俊瑩、胡志翔、陳成宏(2020)。學校少數族群學生比例對其學習成就的影響。臺北市立大學學報-教育類,51(2),1-26。
    林俊瑩、謝承佑、高傳正、游千慧(2017)。多元面向學習表現的族群落差─早期教育經驗的重要性。中正教育研究,16(1),77-122。
    林廣文、郭秀春、郭玉婷、陳珮瑜(2020)。晴耕文筆亭,雨讀西勢情。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707/93735.pdf
    社區互助式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2019年6月12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3
    姚村雄、李建德(2015)。校園環境之在地文化元素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為例。藝術與設計學報,2,1-38。
    洪秀菊、陳翠螢、陳妍妙、朱正雄、李阿淑、高綉婷、謝濰潞、何錦鈺(2020)。魚游五汊 樂翻天。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711/93736.pdf
    洪萱芳、姚宗威、林淑芬、顏瓊芬(2017)。以地方為基礎之文化融入科學教育課程研究—以泰雅族和賽德克族傳統編織文化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5(3),245-276。http://doi.org/10.6173/CJSE.2017.2503.03
    洪萱芳、顏瓊芬、張妤萍、洪韶君(2016)。以偏鄉國小為場域之地方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省思。科學教育學刊,24(3),299-331。http://doi.org/ 10.6173/CJSE.2016.2403.04
    胡美智、鄭雅莉(2017)。鄉立幼兒園太魯閣在地文化課程融入學習區的歷程。教育學報,45(1),157-179。
    原住民族委員會(無日期)。原住民族16族簡介。2021年7月3日,取自https://www.cip.gov.tw/zh-tw/tribe/grid-list/index.html?cumid=8F19BF08AE220D65
    原住民族基本法(2018年6月2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03
    原住民族教育法(2021年1月2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2021年2月25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7
    晏文娟(2017)。公立幼兒園大班教師進行在地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系統編號:105FJU01164012)〔碩士學位論文,輔仁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修訂版)。雙葉書廊。
    高清菊、劉經嚴、朱翊翎、李俊志(2020)。mayaka:i’ ka walo’-行動關懷家。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557/93643.pdf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9a)。(17)卑南族典藏品物質文化生活故事。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21年7月3日,取自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33&l3=400&l4=41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9b)。(18)卑南族典藏品物質文化生活故事。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21年7月3日,取自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33&l3=400&l4=41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無日期)。認識台灣原住民:卑南族。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21年7月3日,取自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33&l3=400&l4=411
    莊明貞、潘志煌(2004)。批判理論及其在課程研究上之應用。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309-340頁)。心理。
    張茂桂(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社會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309-318。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學富。
    教育部(2020)。原住民重點學校名錄。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https://ieiw.ntcu.edu.tw/School
    教育部(2020)。原住民重點學校名錄。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https://ieiw.ntcu.edu.tw/School
    教育部(主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教育部(主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莫那能(2010)。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臺北市:人間。
    許淨茹(2019)。幼兒園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系統編號:107CYUT0709004)〔碩士學位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文德(2001)。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縣政府。
    陳文德(2020)。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卑南族的家、部落與地方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枝烈(2001)。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的關係。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53-68)。花蓮:花蓮師院。
    陳玟樺(2017)。師生共構文化回應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集刊,63(2),49-100。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41,171-192。
    陳淑琦、鍾雅惠(2013)。淺談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設計。國教新知,60(4),41-48。
    陳淑琦、鍾雅惠(2019)。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文化課程參考實例(上冊)。教育部。
    陳惠邦(2004)。行動研究在台灣教育場域中的發展與反思。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方法論(433-451頁),心理。
    陳雅婷、李姝吟、黃佳音、劉佳瑜、薛鎧榛、楊蔡美華、陳方儀(2020)。〝童〞創新詩,〝慢〞步天堂路。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565/93645.pdf
    陳儒晰(2011)。幼教人員對多元文化教學實踐之思考。幼兒教保研究,7,31-48。
    陳儒晰(2017)。幼兒教師對文化回應教學的教學實踐與專業省思。中華管理發展評論,6(2),37-57。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游美惠(2019)。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37-58頁)。高等教育。
    黃光國(2018)。社會科學的理路-第四版思源版。心理。
    黃居正、邱盈翠(2015)。台灣原住民族集體同意權之規範與實踐。臺灣民主季刊,12(3),43-82。
    黃明堂(2015年1月2日)。建和部落鞦韆祭,盪高高迎新年。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http://www.tipp.org.tw/news_article.asp?F_ID=43211&FT_No=1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東華。
    楊毓婷、盧明琴、高麗鳳、楊于嫻、童巧甜、黃彩桂(2020)。萬里尋芳~蛙鳴引童趣 社區探索去。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714/93737.pdf
    葉玉賢(2014)。臺灣多元文化概論。載於王建堯、葉玉賢、周宣辰、謝斐敦、謝苑玫、林麗青、魏宗明、沈玫宜、鄭伊田、陳韻文(編),幼兒多元文化教學(35-62頁)。華都文化。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2)。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台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3)。卑南族神話與傳說。晨星。
    廖朝明(2008)。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研究。(系統編號:096NTNU5227006)〔博士學位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熊同鑫(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現場的實踐的ㄧ些想法。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方法論(433-451頁),心理。
    熊慧嵐、周睦怡、施聖文、陳東升(2019)。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3),427-465。
    臺東縣臺東戶政事務所(2021)。110年2月臺東市人口數及原住民統計〔資料檔〕。臺東縣臺東戶政事務所,https://tth.taitung.gov.tw/ezfiles/0/1000/img/111/tai-109-2.pdf
    趙剛(2005)。頭目哈古。聯經文學。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15(2),187-204。
    劉美慧(2011)。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發展困與困境。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221-235頁)。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劉美慧(2019)。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第四版)(1-35頁)。高等教育。
    潘世尊(2003)。一個行動研究者的雙重追尋:改善教學對行動研究的認識。〔未出版之博士學位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潘世尊(2004)。行動研究的基本要求。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163-177。
    潘世尊(2011)。論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ㄧ些問題。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4),41-83。
    潘淑琦(2015)。一所特偏迷你小學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7,122-149。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五南。
    鄭武信、楊璧娟、黃文婷、周琬婷、倪梅芳(2020)。舞鼓千秋~小小弄獅耀坪頂。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717/93738.pdf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2018年1月3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60
    賴文鳳(2020年9月20日)。文化與幼兒園生活。嬰幼兒教育與家庭發展協會電子報。https://cefd2018cefd.weebly.com/2133226371386512337622577/-10
    賴昀岫、呂昱葶(2019年8月31日)。射馬干部落用木雕讓卑南文化更深「刻」。生命力新聞。https://vita.tw/射馬干部落-用木雕讓卑南文化更深-刻-bc553923758f
    賴明珠(2019)。一所幼兒園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簡淑真、熊召弟、陳淑芳、段慧瑩、林妙徽(2010)。部落有教室,教室在部落-參與北部地區泰雅部落幼兒教師建構與實踐地方本位科學課程之合作教學研究(NSC 95-2522-S-026-005-YM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羅幼蓮、陳哈拿、胡芳庭、楊銀萍(2020)。情歸泰雅‧ruma玩竹趣。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4687/93734.pdf
    譚光鼎、林明芳(2002)。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教育研究集刊,48(2),233-261。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二版)。高等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2023)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12/112edu_ODF.htm

    外文部份
    Banks, J. A. & McGee Banks, C. A. (200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6th ed.). John Wiley & Sons.
    Chavajay, P. & Rogoff, B. (2002). Schooling and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Problem Solving by Mayan Mothers and Childre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8(1), 55-66.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38.1.55
    Gay, G. (2003). Becoming Multicultural Educators : Personal Journey Toward Professional Agency. Jossey-Bass.
    Gay, G. (2018).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Ladson‐Billings, G. (1995a). But that's just good teaching! The case for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Theory Into Practice, 34(3), 159-165. https://doi.org/10.1080/00405849509543675
    Ladson‐Billings, G. (1995b).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2(3), 465-491. https://doi.org/10.3102/00028312032003465
    More, A. J. (1993). Adapting teaching to the learning styles of Native Indian student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66493)
    Musu-Gillette, L.; Robinson, J.; McFarland, J.; Kewal-Ramani, A.; Zhang, A.; Wilkinson-Flicker, S. (2016). Status and Trends in the Education of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2016. NCES 2016-007.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67806)
    Nasrollahi, M. A. (2015). A Close Look at Using Stringer’s Action Research Model in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Research, 7(7), 18663-18668. http://www.journalcra.com/sites/default/files/issue-pdf/7466_0.pdf
    Nieto, S. (2004).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4th ed.). Pearson Education.
    Pewewardy, C. D. (1993). Culturally responsible pedagogy in action: An American Indian magnet school. In E. Hollins, J. King, & W. Hayman (Eds.), Teaching diverse populations: Formulating a knowledge base (pp. 77-92).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mith, G. A. (2005, September).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Clearning, 118, 6-43. https://doi.org/10.1177/003172170208300806
    Sobel, D. (2005). Place-Base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Orion Society.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inemann.
    Swisher, K.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Indian/Alaskan native studen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20(2), 36-43. http://www.jstor.org/stable/24398009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8/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