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伶 CHEN, Li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表演藝術團體參與愛丁堡藝穗節之動機與效益-以長弓舞蹈劇場為例 Motivations and Benefits of Taiwanes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for Participating in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
指導教授: |
何康國
Ho, Kang-Kuo |
口試委員: |
彭多林
Peng, Duo-Lin 李斌 Li, Bin 何康國 Ho, Kang-Kuo |
口試日期: | 2023/07/2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1 |
中文關鍵詞: | 愛丁堡藝穗節 、國際展演 、表演藝術團體 |
英文關鍵詞: |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Performing Arts Group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69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7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愛丁堡藝穗節是世界規模最大藝術節之一,創立於1947年由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舉辦,於每年八月與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同時期舉行,每年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表演團體及觀眾,至今已發展成世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交易平台。愛丁堡藝穗節起源於8個未受邀請至愛丁堡藝術節的藝術家團體們,因不滿其節目輪選制度與只接受高藝術性的節目,於是在愛丁堡市內與藝術節周邊,舉行開放式參與(Open access)和無輪選制度的邊緣表演藝術節,藝穗的「Fringe」就由此「邊緣」發展而來。愛丁堡藝穗節在演出限制相較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來的少,表演團體無須經過審查、演出形式不拘,只須找到場地即可參加。
由文化部辦理的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徵選補助計畫,目的是鼓勵臺灣表演藝術團隊透過參與國際展演活動來開拓視野,並增加臺灣文化於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於每年徵選4個團隊赴外演出,至今已辦理10年,更在愛丁堡藝穗節中奠定下了相當程度的好口碑。
本研究將以長弓舞蹈劇場作為研究對象,並運用文獻蒐集法及深入訪談法,探討團隊參與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的動機與組織發展的關係,以瞭解在出訪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返台後的後續發展。藉此分析政府部門在國際展演中的施政成效,以及團隊在出訪前、後的經營變化。透過本論文之研究結果,期望提供表演團體未來在準備國際展演,以及拓展國際藝術市場上能有可參考之策略與方法。
The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is one of the largest festivals in the world. It’s founded in 1947, in Edinburgh, the capital of Scotland. It’s hel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in August every year. It attracts performers and audienc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rgest trading platform of performing arts in the world. The story of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can back the 1947, when eight theatre groups turned up uninvited to perform at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Because they we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program selection system and only accepted high-art programs, they just went ahead and staged their show on the fringe of the festival, which was an open-access arts event that welcomes anyone to perform. And this coined the phrase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Launched in 2014, “Taiwan Season” is a subsidy program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o encourage Taiwanes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by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s and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Taiwanese culture one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his program had been an ever-increasing ‘hot tip’ 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This study’s primary goals ar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vations of participating in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o comprehend the challenges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hang Dance Theat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analyze the governance effect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go abroad.
The results may serve as a guid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to prepare th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or develop the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arket.
一、中文書目
于國華(2010)。 2009年臺灣表演藝術觀眾與市場分析。表演藝術年鑑,頁 293-307。
于國華、袁梅芬(2020)。表演藝術生態觀測指標與架構研究計畫。臺北市: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化內容策進院.(2022)。2021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
文化部(2013)。文化新聞。網址: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28959.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5日。
文化部(2014)。Taiwan in Avignon。網址: https://twavignon.culture.tw/spectacles/39,檢索日期:2021年9月15日
文化部(2016)文化新聞。網址: 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46013.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5日。
文化部(2018)。文化新聞。網址: 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88635.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5日。
文化部(2019)。文化新聞。網址: 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00630.html,檢索日期:2021年9月15日。
文化部(2021)。2020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內容策進院。
文化部(2023)。文化部112年度施政計畫。網址: https://reurl.cc/2LjAKr,檢索日期:2019年9月15日。
方瑞瑜、何康國、吳家禎、李佳欣、沈奐恩、林孟穎、林儀瑄、張郁珮、黃郁琁、謝雲麒(2016)。國際藝術展演攻略:愛丁堡藝穗節。臺北市:師大。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兆欣(2020)。當劇場變成網路現場 另類出口還是未來之門?。PAR表演藝術,329, 34-37。
安東尼(2013)。看臺灣長弓舞蹈劇場的巴黎商演。網址:https://reurl.cc/gD6bYN,檢索日期:2021年8月29日
竹圍工作室(2015)。張堅豪在美國舞蹈藝術節。網址:https://reurl.cc/QXElaM,檢索日期:2022年5月23日。
何康國(2010)。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臺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司。
何康國(2011)。藝穗節與藝術節-全球化的表演藝術經營。臺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司。
李珊瑋(2020)。在異域激盪藝術火花-海外藝遊‧圓夢計畫。臺灣光華雜誌,網址: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th/Articles/Details?Guid=962a6fb3-d079-498f-ae0e-98604f0633fc&langId=1&CatId=8,檢索日期:2022年5月23日。
杜盈瑩(2012)。2012年新人新視野-張堅豪。國藝會線上誌,網址:https://mag.ncafroc.org.tw/article_detail.html?id=297ef7227111396801711a55c119001b,檢索日期:2022年5月23日。
表演藝術聯盟(2019)。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長弓舞蹈劇場(2014)。《堅》。網址: https://reurl.cc/VLMZ2R,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長弓舞蹈劇場(2020)。2022全新製作《臉》。網址: https://reurl.cc/dDybpg,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長弓舞蹈劇場(2021)。長弓舞蹈劇場 Chang Dance Theatre。網址:https://fb.watch/kfD-jOAUTE/,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威傳媒編輯中心(2022)。純白舍《平行視探》全新舞蹈視覺歌劇院凸凸廳登場。威傳媒,網址:https://www.winnews.com.tw/68573/,檢索日期:2023年2月10日。
翁立美(2020)。文化中介平台的建構與表演藝術產業的發展-以愛丁堡藝穗節為例。元智大學,桃園。
翁立美(2022)。文化中介的美麗與哀愁-愛丁堡藝穗節六部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袁常捷(2019)。親愛的生活練習,2019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 長弓舞蹈劇場《BOUT》:團長張堅豪專訪。網址:https://reurl.cc/Eo6NW1,檢索日期:2023年2月10日。
郝妮爾(2019)。這一回合,是他們兄弟的事。PAR表演藝術,322,58。
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原作者:GiddensAnthony)。臺北市:時報出版。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5)。常態補助成果,網址: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e8ca165762794c05bb7c66b0c361d6fa,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6)。常態補助成果,網址: 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2a2802712f16425a86a5d34062ed6dac,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0)常態補助成果,網址: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88a795df99ff4d7d80f9ed64edb7786f,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國際文化交流補助成果,網址: 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29b596795b034718a8ef82bad3df233c,檢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5)。海外藝穗節演出教戰手冊。臺北市:國藝會。
張建一、賴逸芳(2022)。新冠疫情對文化產業的衝擊。主計月刊,799,30-35。
莎繽娜(2019)。張鶴千個人專訪:維護舞蹈的自由、修復、樂趣,才是對舞蹈純粹性的最大敬意。莎文主藝,網址:https://reurl.cc/11bLpQ,檢索日期:2023年3月29日。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溫慧玟、于國華(2009)。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臺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政府(2005)。臺北市年鑑。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2007。臺北市年鑑。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2012。臺北市年鑑。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19)。活力創意顛覆城市的臺北藝穗節。文化快遞,網址:https://cultureexpress.taipei/PastTopic/C000004?ID=1cd62afc-5892-465d-abce-6c7c73ef418b&PageType=1,檢索日期:2023年3月29日。
蔡佩穎(2017)。臺灣表演藝術團體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之後續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蔡馥徽(2010)。以文化政策觀點探討臺北藝穗節之建置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羅能生(2006)。全球化,國際貿易與文化互動。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二、英文書目
Bartie, A. (2013). Edinburgh Festival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Post-War Britai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illington, M. (1989). Performing arts.
Adelaide Fringe. (2023). from: https://adelaidefringe.com.au/about-us
Brighton Fringe. (2023). from: https://www.brightonfringe.org/about-us/
Giddens, A. (2003).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Taylor & Francis.
Gray, A. (2018). The List. from: https://list.co.uk/news/5188/bon-4-bon
Jamieson, K. (2004). Edinburgh: the festival gaze and its boundaries. Space and Culture, 7(1), 64-75.
Hill, E., O'Sullivan, T., & O'Sullivan, C. (2012). Creative arts marketing. Routledge.
Mead, D. (2018). Seeing Dance:Taiwan Season at the Edinburgh Fringe: Bon 4 Bon by Chang Dance Theater. from: https://www.seeingdance.com/bon-4-bon-13082018/
Munro, I., & Jordan, S. (2013). ‘Living Space’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patial tac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smooth space. Human Relations, 66(11), 1497-1525.
Kotler, P., & Scheff, J. (1997). Standing room only: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cratchmann, M. (2019). The Wee Review. from: https://theweereview.com/review/bout/
Society Festival Fringe Edinburgh. (2016).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Guide to Registering and Managing a Venue. Edinburgh: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
Wiegand, C. (2018). The Guardian.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stage/2018/aug/19/bon-4-bon-review-dance-base-edinburgh-fringe-festival-chang-dance-theatre-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