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智涵 |
---|---|
論文名稱: |
遊戲對三年級學生注意力及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藏找遊戲為例 The Effects of Games on Attent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Third Graders’:A case Study of Hidden Pictures Games |
指導教授: | 董澤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注意力 、挫折容忍力 、遊戲 |
英文關鍵詞: | attention, frustration tolerance, gam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04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藏找遊戲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注意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了解藏找遊戲實施後,學生的注意力、挫折容忍力是否有顯著提升。研究結果供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者參考。
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兩班為研究對象,實驗組24人,控制組23人。研究工具採用「多向度注意力測驗」及「挫折容忍力量表」進行量化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實驗組在「多向度注意力測驗」的「總測驗」、「選擇性注意力分測驗」、「分離性注意力分測驗」及「持續性注意力分測驗」之得分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在「多向度注意力測驗」的「總測驗」、「選擇性注意力分測驗」、「分離性注意力分測驗」及「持續性注意力分測驗」之前後測的得分有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在「挫折容忍力量表」的「總量表」、「學業分量表」及「人際關係分量表」之得分顯著優於控制組。
四、實驗組在「挫折容忍力量表」的「總量表」、「學業分量表」及「人際關係分量表」之前後測的得分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藏找遊戲能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的整體注意力表現。
二、藏找遊戲能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力、分離性注意力及持續性注意力。
三、藏找遊戲能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的整體挫折容忍力表現。
四、藏找遊戲能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學業及人際關係兩方面的挫折容忍力。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Hidden Pictures Games on the attent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Primary school third grad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ame. The results are for educators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ers.
The two group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s 24 people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s 23 people. The research tools use the "multi-dimension test on attention" and the "frustration tolerance scale"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fore test scores and the after test scores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test on atten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fore test scores and the after test scores in the "frustration tolerance scale"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Hidden Picture games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Primary school third grader.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3,63-92。
王乙婷、何美慧(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ADHD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市:心理。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王柏清(2014)。探討電玩遊戲對於國小學生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珮珩、周煌智、許秀月(2014)。挫折之概念分析。高雄護理雜誌,31(1),39-49。
王雪梅、王雪琴(2006)。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台北市:華立。
王意中(1994)。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與同儕之遊戲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王夢萍(2005)。每個孩子都要學習的50堂挫折課。台北:宇河文化。
王擎天與武瑛娟(2009)。玩科學!激升全腦8大潛能。博識晴天。
王鍾和(2001)。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76,82-87。
田運虹(2001)。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伍秀蓉(2001)。以長期自然觀察法分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之行為特性(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江麗莉(1997)。邁向專業成長之路。新幼教,14(3),4-6。
何琦瑜(2007)。《天下》品格教育大調查―教與罰的掙扎。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80-92頁)。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宜庭(2016)。桌遊運用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
吳怡儒(1997)。幼稚園戶外遊戲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吳美雲等(1978)。中國童玩集。台北市:漢聲雜誌社。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解釋:挫折容忍力。教育研究月刊,115,115。
宋淑慧(1992)。多向度注意力測驗編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宋淑慧(1994)。專注力異常與評量。高市鐸聲,4(2),21-26。
巫怡美、黃英哲(2007)。團體遊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36-40。
李明宗(1993)。如何擴展兒童的遊戲機會─由文化的觀點探索。兒童遊戲空間規畫與安全研究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李海洲、邊和平(1995)。挫折教育論。南京:江蘇教育。
李素卿譯。W.M.Eysenck&T.M.Keana著(2004)。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台北市:五南。
李鴻彬(2016)。探討正念特質與注意力腦波生理指標之關係—聽覺新異刺激作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杜玉禎譯。S. Reid著(2001)。俱在輸贏間:對賽遊戲治療。載於梁培勇總校閱,遊戲治療實務指南。台北市:心理。
汪德佳(2016)。八週競技疊杯運動對二年級學童注意力及反應時間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谷宗芸(2007)。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2010年3月28日,取自http:// 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 p?id=204&typeid=34&offset=0
周台傑、邱上真、宋淑慧(1993)。多向度注意力測驗。台北市:心理。
周怡蕙(2016)。國小學童的學業挫折容忍力、學業自我效能與學業拖延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孤草(2002)。逆境心理學。高雄:宏文。
林兆君(2003)。本土少年小說改寫為情意教學案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挫折容忍力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宜貞(1994)。國中生的教師期望、歸因型態、失敗容忍力與失敗反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怡君(2013)。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兒童的臉部情緒辨識能力與心智推理能力及生活經驗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林羿姍(2006)。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單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珮蓉(2011)。學生的學習態度、自尊、專注力、教師教學行為與解決問題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高職餐旅群之專題製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彩鳳(2008)。書法學習活動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提升注意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林淑美(1989)。目標設定、失敗容忍力、歸因型態與失敗反應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2011)。中部大學生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全球心理衛生E學刊,2(2),25-44。
林清山譯。Richard E. Mayer著(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瑞欽、黃秀瑄(1991)。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鋐宇、周台傑(2010)。國小兒童注意力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9-53。
邱瑜萱(2004)。注意力訓練融入閱讀理解教學對學習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及分心行為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柯永河(1986)。臨床心理學-心理診斷。台北市:大洋。
段鑫星、趙玲(200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學。
洪郁芝(2016)。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間關係之實驗研究:以幽默風格與合作競爭情境為干擾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洪儷瑜(1998)。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胡永崇(1999)。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台北市:師大書苑。
胡裕成(2012)。運用音樂元素融入多感官課程發展幼兒專注力及人際互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郎亞琴、范月華(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8,20-21。
孫聖和(2000)。遊戲理論及幽默感應用於設計教育之可行性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康嘉玲(2007)。人事智能取向情意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張玉秀(2013)。不同思考風格與遊戲經驗的玩家眼動分析-以數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張欣戊(1989)。發展心理學。台北:空大。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振成(1999)。如何培養學生的挫折容忍力。教育實習輔導,5(2),40-44。
張振成(2003)。挫折與衝突的適應方式。諮商與輔導,211,53-55。
張雅雁(2015)。數位遊戲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注意力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張瀞文(2008)。在親子遊戲中靜下心。台北:親子天下。
梁仲容(1996)。國小學童注意力、認知風格、閱讀策略覺識與其國語文閱讀成就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2,203-228。
章淑婷(1991):兒童的社會認知世界。幼兒教育年刊,4,133-152。
莊文玲(2006)。國一學生挫折容忍力提升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許芳菊(2008)。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專注力。親子天下,2,134-143。
許芳菊(2009)。都是情緒惹的禍。親子天下,5,150。
許智傑、謝政廷譯。Dee C. Ray著(2014)。進階遊戲治療(Advanced play therapy : essential condit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hild practice)。台北市:洪葉。
郭旭鐘(2007)。實施兒童讀經教學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靜晃譯(1992)。J.E. Johnson, J. F. Christie, T. D. Yawkey著。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君如(2003)。國小學生注意力訓練方案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玟池(2011)。運用數位遊戲輔具Wii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之注意力提升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亭君(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與一般無障礙學童之動作發展、社會行為與同儕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威禎(2009)。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情緒管理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昭志(1997)。兒童遊戲實質環境與社會性遊戲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陳柏霖(2008)。挫折容忍與復原力在生命教育的落實。研習資訊雙月刊,25(5),75-80。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美雯(2010)。注意力輔導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振宇、謝淑蘭、吳裕益、成戎珠、黃朝慶、洪碧霞、櫻井二郎、邱上真、陳小娟、曾進興(1997)。兒童認知功能綜合測驗之編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63-81。
陳淑絹(1999)。不同性別與學習潛能支國小學童在學習適應、注意力與記憶力之比較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2,203-228。
陳睿妏(2014)。新北市三蘆區公立國中生情緒智力、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燕萍(2002)。台北市高工學生學業失敗容忍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曾中品(2015)。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馮江平(1991)。挫折心理學。山西:山西教育。
黃立賢(1996)。如何培養學生挫折的容忍力。訓育研究,35(2),65-74。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金源(200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市:五南。
黃真真(2010)。國中學生解釋型態、挫折容忍力與其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堅厚(2002)。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心理。
黃敦晴(2008)。無法聚焦的黑暗時代-分心症候群。親子天下雜誌,2。
楊文麗、葉靜月譯(2003)。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楊坤堂(2000)。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診斷與處遇。台北市:五南。
楊幸真(1992)。注意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教師之友,33(4),28-30。
楊雅婷、陳奕樺(2013)。課室專注力量表之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5,1-28。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鄒小蘭、李惠蘭(2002)。國小兒童專注力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褚增輝(1997)。褚氏注意力測驗。台北市:華健國際企業。
劉一民(1995)。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英茂(1980)。基本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潘慧玲(1991)。兒童遊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NSC79-0301-H003-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蔡佩芬(2008)。案例教學法應用於品格教育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蔡孟霖(2011)。遊戲融入七年級英語單字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福興、游光昭、蕭顯勝(2008)。從新學習遷移觀點發掘數位遊戲式學習之價值。課程與教學,11(4),237-277。
鄭昭明(2006)。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
鄭昭明(2010)。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男。
賴保禎、簡仁育(1981)。心理衛生。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夢夢(2013)。注意力控制對於特質焦慮者的情緒詞彙刺激處理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忍受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鍾聖校(1997)。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國立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羅佳(2007)。挫折忍受度。諮商與輔導,257,13。
二、英文部分
Baars, B. J.(1997). Consciousness versus attention, perception, and working memor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6,363-371.
Bateson, G. (1955).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 Psychiatric research reports.
Benoit, M. B.(2005). The dot.com kids and the demise of frustration tolerance. Alliance for Childhood.Retrived from http://www.allianceforchildhood.org.uk
Bransford, J. D.(1979). Human Cognition: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ing. California:Wadsworth.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3(2),147-160.
Broadent(1957). Investigation of diseases of Brassica crops, Cambridge Univ. Press.
Brooks, R., & Goldstein, S. (2001). 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 Fostering Strength, Hope, and Optimism in Your Child.
Cherry, E. C.(1953).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with one and with two ears. Journal of the Acoustixal Society of Amenrica,25(5),975-979.
Clifford, M. M., Kim, A. & McDonald, B. A.(1988). Responses to failure as influeced by task attribution, outcome attribution, and failure toler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57,9-37.
De Jong, T., & Van Joolingen, W. R. (1998). 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conceptual domai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2), 179-201.
Deutsch, J. A. & Deutsch, D.(1963). Attention: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70(1),80-90.
Doleys, E. J. & Kregarman, J. (1959).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hicago Q-SORT frustration toler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5(2), 177-179.
Dryden, W. (1999).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 Bicester, Oxon: Winslow Press.
Erikson, E. (1963). Children and society. New York: Narton.
Erikson, E. H. (1950). Growth and crises of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Glasser, W. (1969). Schools without failure.
Gross, C. (1898).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ballot in Englan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3(3), 456-463.
Gulick, L. H. (1898). Some psychical aspects of muscular exercise. D. Appleton & Company.
Hall, A. D., & Morison, C. G. T. (1906). On the Function of Silica in the Nutrition of Cereals.--Part I.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Containing Papers of a Biological Character,77(520), 455-477.
Horn, W. F. & Packard, T.(1985).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learning problem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 597-607.
Huizinga, J. (1949).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Jahnston, W. A. & Heinz, S.P.(1978). Flexibility and Capacity Demands of Att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07,420-435.
James, W.(1981).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Y:Holt.
Kahneman, D. & Tversky, A.(1973).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80,237-251.
Kahneman, D.(1973). Attention and effect. Engleword Cliffs, NJ:Prentice-Hall.
Knudsen, E. I. (2007).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atten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30,57-78.
Krulik, S., & Rudnick, J. A. (1983). Strategy game and problem solving-an instructional pair whose time has come. The Arithmetic Teacher,83(12), 26-28.
Kuhl, J. (1984). Volitional aspect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earned helplessness: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action control. 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13, 99-171.
Lazarus, M. (1883). Über die reize des spiels. F. Dümmler.
Mahon, N. E., Yarcheski, A., Yarcheski, T. J., & Hanks, M. M. (2007). Relations of low frustration tolerance beliefs with stres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young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100(1), 98-100.
McDougall, W. (1923). Purposive or mechanic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Review,30(4), 273.
Palloway, C. E. & Payne, R. A.(1985).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retarded special need learners.(3rd ed.).
Parten, M. B. (1932).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27(3), 243.
Patrick, H. T. (1916). FACIAL DIPLEGIA IN MULTIPLE NEURITIS1.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44(4), 322-hyhen.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ren.
Rathus, S. A. & Nevid, J. S.(1986). Adjustment and growth:The challenges of life(3rd ed.).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Savage, R., Cornish, K., Manly, T. & Hollis, C. (2006). Cognitive processes in children's reading and attention: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divided attention, and response inhib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7(3), 365-385.
Sohlberg, M. M. & Mateer, C. A.(1989). Effectiveness of an attention-training program.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9(2),117-130.
Spencer, B., & Horn, W. A. (1896).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Horn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Central Australia.
Sperling, G.(1960).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ersentation.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74(Whole No.498)
Treisman, A.(1960). Strategies and model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76,282-299.
Vygotsky, L. (1976). Play—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in evolution, 537-554.
Waelder, R. (1933).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play. The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Wiebe, D. J.(1991). Hardiness and stress moderation:a test of proposed mechanims. Journal of persons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0(1),89-99.
三、網路資料部分
highlights kids網站:https://www.highlights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