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針對余華、蘇童的小說著作裡書寫「青少年成長經驗」的文本為討論對象,分析兩人書寫成長經驗的主題、意義及寫作動機等。余華、蘇童兩人皆為中國「一九六○年出生作家群」代表,其個人成長記憶對書寫的影響值得觀察;又兩人同為中國「先鋒派」作家,亦是「南方寫作」的代表,作品中總瀰漫著濃厚的頹廢感、敗德與性惡的氣息,而過渡到「新寫實」的行伍後,兩人的書寫方式和價值也有所轉變。本文欲探討在時代風氣及作家風格的遞嬗之下,其成長經驗書寫的變化及其觸及的作者價值或時代意義,故應用了文本分析法、歷史研究法、文學社會學,並借鑑西方成長小說、青少年心理學等理論作為輔佐,藉探究文本中各成長主題,以了解作者寫作意義。此外,本文亦對余華、蘇童的成長及寫作年代分作宏觀及微觀之梳理,以作為理解其成長書寫意蘊的基礎。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余華、蘇童現有研究概況及本文概要。第二章「兩個年代」,分從作家出生的一九六○年代及一九八五迄今的創作年代進行整理,說明成長背景造就兩人的先鋒寫作,文革時代的殘酷則影響著兩人對成長的認知,以及對於父者的矛盾心態。
第三章「屋簷下的困惑:家庭關係的變異」探討青少年在家庭遭遇的變異及困厄。青少年面對失德的父親,由對立逐漸走向和解,然而由余華尋父的繼父情節可見子輩的矛盾與猶疑;兄長是父親角色的承繼,母親與姊妹則一如作家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顯得卑微而無能。第四章「走出屋簷:殘酷的成年禮」,論述青少年面對性、愛混雜的慾望交錯,以及經由直面死亡與苦難的衝擊,在心靈的刺激與幻滅之間所接受的成長儀式。第五章「青春的喧嘩與孤獨」先敘述青少年的性惡本質與暴力崇拜,並進一步探討其暴力行為與結黨模式的原因;其次由青少年友伴的交往及幻滅,說明交友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探究「孤獨少年」在兩人文本中出現的意義,以及歸結出不斷出現的失落與孤獨,乃是青少年必須面對的課題。
壹、文學文本
一、余華著作
(一)小說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余華:《夏季颱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余華:《活著》(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余華:《黃昏裡的男孩》(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華:《世事如煙》(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華:《我膽小如鼠》(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華:《呼喊與細雨》(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余華:《兄弟》(上)(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余華:《兄弟》(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華:《現實一種》(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華:《戰慄》(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華:《鮮血梅花》(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華:《第七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
(二)散文
余華:《我能否相信自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余華:《靈魂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覆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二、蘇童著作
(一)小說
蘇童:《妻妾成群》(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蘇童:《傷心的舞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蘇童:《紅粉》(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蘇童:《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蘇童:《我的帝王生涯》(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蘇童:《南方的墮落》(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蘇童:《一個朋友在路上》(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蘇童:《武則天》(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蘇童:《十一擊》(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蘇童:《香椿樹街的故事》(臺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蘇童:《刺青時代》(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蘇童:《城北地帶》(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蘇童:《把你的腳綑起來》(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蘇童:《天使的糧食》(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蘇童:《蛇為什麼會飛》(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蘇童:《哭泣的耳朵》(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蘇童:《碧奴》(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蘇童:《河岸》(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蘇童:《黃雀記》(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二)散文
蘇童:《菩薩蠻》(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蘇童:《紙上美女》(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蘇童:《散文的航行》(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蘇童:《童言童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貳、專書
Jerome Hamilton Buckley , “Season of Touth:The Bi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 , Cambridge“ ,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13.
Konje, T.C. , “The German Bildunsroman:History of a National Genre” , Columbia, S.C.:Camden House. 1993 , p135.
Elizabeth B. Hurlock著、胡海國編譯:《發展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Melanie Klein)著,林玉華譯:《兒童精神分析》(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Phil Erwin著,黃牧仁譯:《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原著,郭靜晃、吳幸玲譯:《兒童發展: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Richard M. Lerner著,黃德祥等譯:《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2006年)。
Sigmund Freud著,楊韶剛、高深春等譯:《超越快樂原則》(臺北:Portico Publishing Ltd.,2007年)。
[蘇]巴赫金(Bakhtin)著,錢中文譯:《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美]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卜偉華:《「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蘇童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臺北縣:Airiti Press Inc.,2008年)。
王世誠:《向死而生:余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樊國賓:《主體的生成--50年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石師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
石師曉楓:《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刑建昌:《先鋒浪潮中的余華》(北京:華夏出版,2000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朱壽桐:《文學與人生》(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李美枝編:《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發行,1987年)。
李潼:《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臺北:幼獅出版社,1999年)。
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玉山:《大陸文學與歷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芮渝萍:《美國成長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洪子誠:《大陸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洪治綱:《守望先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治綱編:《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野秋:《六零派文學對話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徐福全:《禮儀民俗論述專輯.第七輯--成年禮儀篇》(臺北:內政部,1997年)。
徐瑜:《中共文藝政策析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
高皋、嚴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臺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張子璋:《閱讀與觀察:青少年文學的檢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張清華:《狂歡或悲戚--當代文學的現象解析與文化觀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
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許志英、丁帆:《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郭靜晃、吳幸玲譯:《兒童發展: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陳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人格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陳曉明:《中國先鋒小說精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陶東風、和磊:《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費孝通:《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出版,1991年)。
黃天、楊芊、邱妍祥編著:《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考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趙無眠:《文革大年表》(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
劉玉玲:《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樊國賓:《主體的生成--50年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賴保禎等:《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蘇童、王宏圖:《南方的詩學:蘇童、王宏圖對談錄》(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年)。
參、期刊論文
一、中國地區
王干:〈一個幽靈:自省或批判--新潮文藝中的「文革」陰影〉,《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2期(1994年),頁51-55。
王干:〈最後的先鋒文學--評蘇童的長篇小說《河岸》〉,《揚子江評論》第3期(2009年),頁8-11。
王金苓:〈魯迅、余華小說創作中「狂人」形象的內涵〉,《語文學刊》第5期(2009年),頁111-112。
余華、潘凱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學對話--關於《許三觀賣血記》及其他〉,《作家》第3期(1996年),頁4-10。
吳雪麗:〈鄉土夢魘.末世傳奇--論蘇童的「楓楊樹鄉」系列小說〉,《揚子江評論》第2期(2010年),頁66-71。
吳義勤〈告別「虛偽的形式」--《許三觀賣血記》之於余華的意義〉《文藝爭鳴》第1期(2000年),頁71-77。
季紅真:〈文革中的兒童遊戲〉,《生活教育》第2期(2010年2月),頁68-70。
南帆:〈再敘事:先鋒小說的境地〉,《文學評論》第3期(1993年),頁21-32。
孫彩霞:〈刑罰的意味--卡夫卡〈在流放地〉與余華〈一九八六年〉的比較研究〉《當代文壇》第3期(2003年),頁49-51。
張閎:〈血的精神分析--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原刊於《上海文學》(1998年12月),收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2月)。
張學昕:〈精緻詭譎的文學敘述--漫談蘇童近期的短篇小說〉,《岱宗學刊》第2期(1999年),頁29-31。
張檸:〈逃離愚人船的流浪漢--談蘇童長篇小說《河岸》〉,《全國新書目》第11期(2009年),頁65。
張麗華:〈試論同輩群體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頁91-93。
郭碩博:〈沉默的「愚人船」--福柯《瘋癲與文明》解讀〉,《美與時代》(下),第11期(2011年),頁23-27。
閆加磊、陳亮:〈論余華部分作品中的「弒父」情節〉,《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47-48。
景銀輝〈失範、暴力、儀式:蘇童小說《刺青時代》的三個關鍵詞〉,《長城》第1期(2009年),頁53-55。
景瑩:〈無根之痛:余華小說中的繼父現象〉,《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64-67。
劉蕊、賀智利:〈余華與魯迅小說創作比較論〉,《小說評論》第6期(2011年),頁131-133。
鄭豔、李敬巍:〈生命在尋找中歸於虛無--評蘇童長篇小說新作《河岸》〉,《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82-84。
頡瑛琦:〈在苦難中觸摸成長--論曹文軒小說敘事中苦難與成長的關係〉,《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2卷第3期(2013年3月),頁6-8。
錢海娟:〈試析同輩群體對兒童社會化的消極影響〉,《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總第48期)(2004年),頁87-90。
二、臺灣地區
石師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臺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秋)卷28期(2006年9月),頁153-180。
石師曉楓〈蘇童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以《河岸》為討論對象〉《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15-142。
呂潔如:〈肉身化自我的標記:刺青〉,《身體文化學報》第4輯(2007年6月),頁1-12。
林熒嬌〈魔域/魔慾:蘇童《米》中的城市父權隱喻與女性身體政治〉《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頁93-117。
林薰香:〈死亡、罪責存有與良知〉,「生命與現象學反思」現象學研討會會議論文(2011年),頁1-10。
邱子寧〈啟蒙與成長--臺灣青少年小說界義及其發展〉,《兒童文學學刊》第16期(2006年11月),頁87-125。
紀大偉:〈我看故我在--成長電影與身分認同〉,《幼獅文藝》第510期(1996年6月),頁94-99。
施宜煌、林昭溶、高員仙:〈Albert Bandura社會學習理念對幼兒道德教育的啟示〉,《經國學報》第29期(2011年12月),頁93-106。
徐福全:〈成年禮的淵源與時代意義〉,《臺北文獻直字》第3期(總95期)(1991年3月),頁25-50。
郝譽翔:〈說故事的高手--專訪余華〉,《文訊》307期(2011年5月),頁29-31。
張馨尹〈余華小說《活著》中人物形象寫作技巧之轉變〉《中國語文》第101卷第1期(總601期)(2007年7月),頁54-61。
梁寒衣:〈成長小說中的啟蒙主題〉,《幼獅文藝》,第84卷5期(總521期)(1997年5月),頁58-60。
梅家玲:〈少年臺灣:八、九O年代臺灣小說中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家國想像〉,《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115-13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49-274。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頁35-59。
陳世忠〈暴力、死亡與失序的快樂--余華小說世界裡的表達〉,《問學集》第4期(1994年6月),頁150-163。
陳怡秀:〈論「成長小說」的興起並略敘其流變〉,《博學》第6期(2007年7月),頁13-36。
陳欣怡:〈追尋、逃亡和死亡--蘇童文本之窺探〉,《問學集》第10期(2000年10月),頁63-77。
陳長房:〈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康來新:〈古典文學的青春看板〉、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等,收錄於《幼獅文藝》492期(1994年12月),頁5-21。
陳雀倩:〈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其後現代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9期(2004年6月),頁29-68。
陳雀倩:〈時間與暴力的對位:格非、余華寫作中的歷史蜃影與集體敘事〉,《中外文學》第33卷第12期(2005年5月),頁119-153。
賀淑瑋:〈大陸先鋒派小說:兼論余華〉《中外文學》第25卷第9期(1997年2月),頁137-160。
馮品佳:〈華美成長小說〉《幼獅文藝》510期(1996年6月),頁85-93。
黃文鉅:〈論余華小說中的先鋒暴力以至濫情敘事的辨證〉《中國文學研究》第24期(2007年6月),頁153-186。
楊小濱:〈慾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61-285。
楊照:〈敗德與死亡的種種傳奇--小論蘇童〉,《聯合文學》第8卷第12期(總第96期)(1992年10月),頁86-89。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臺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刊載於《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頁81-95。
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扎根之間〉,《幼獅文藝》第558期(2000年6月),64-71。
肆、碩博士論文
一、中國地區
尹慧蘭:《論蘇童小說女性形象塑造的描寫藝術》(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王強:《余華《兄弟》流行現象解讀》(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王藝筌:《蘇童成長小說中的少年形象》(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石晶:《於生存苦難的絕望處去拯救--論余華長篇小說創作的精神向度》(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李小吉:《論余華小說中的「父親」》(吉林: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李曦:《蘇童小說的詩性敘事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林忠:《從顛覆到重建--論余華小說》(安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范秀玲:《從余華小說中的暴力、血腥敘事看童年記憶對其創作的影響》(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夏艷艷:《論余華小說的生存意識》(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容美霞:《論外國文學對余華創作的影響》(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徐景宏:《論余華小說創作中的童年視野》(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張丹虹:《余華小說中的存在困境解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張學昕:《南方想像的詩學--蘇童小說創作特徵論》(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張曉琴:《中國先鋒小說精神血統和文本來源的考辨》(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麗:《論蘇童小說中的逃亡主題》(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郭穎杰:《論蘇童小說的童年意緒》(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舒偉光:《幽暗處的詭麗--蘇童小說女性生命本相闡釋》(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馮玫:《余華小說的敘事學》(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葉立文:《增長與繁榮--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小說中的先鋒話語》(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劉彩蓉:《蘇童小說家庭倫理敘事類型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鄧青:《余華小說少年形象分析》(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鮑曉宇:《血中的探求--解讀余華作品中的血的意象》(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謝成梓:《論余華小說風格的轉變》(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魏毅:《蘇童青春小說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成因探尋》(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龐秀慧:《顛覆的遊戲--論余華小說的敘事藝術》(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二、臺灣地區
吳佳珍:《蘇童小說的女性人物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林欣薇:《存在與想像--蘇童小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婉雯:〈國中青少年友誼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曾恆源《蘇童小說文本研究(1985年~1994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游舒晨:《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黃國茜:《論蘇童中、長篇小說的女性形象》(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廖麗芬:〈論海德格《存有與時間》之在世存有與死亡〉(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薛凱方:〈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伍、網路資源
〈余華回應《第七天》爭議:它最能夠代表我全部風格〉,鳳凰網:http://qd.ifeng.
com/guoxuewenhua/dushuhui/detail_2013_07/15/994067_0.shtml,2013年7月15日。
〈專訪蘇童談新作《河岸》:寫「性」是最大難度〉,新浪讀書網:http://book.sina.
com.cn/news/a/2009-04-09/0840253694.shtml,搜索日期2015年1月31日。
張定浩:〈余華《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著中國〉,新京報電子報第C03版〈書評周刊,關注〉: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6/22/content_442464.htm?div=-1
,2013年6月22日。
崔華林:〈余華《第七天》惡評如潮,先鋒作家被指江郎才盡〉,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6-23/4959105.shtml,2013年6月23日。
尹維穎:〈余華一個詞評《第七天》:借屍還魂〉,中國新聞網:http://big5.chinanews.
com:89/cul/2013/08-13/5156263.shtml,2013年8月13日。
陸、專題演講
蘇童專題演講〈為臺北朗讀文學--我的文學年代〉,2014年5月11日於臺北誠品敦南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