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坤和 |
---|---|
論文名稱: |
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 再造太魯閣峽谷的創作研究 Recreating Taroko Gorge as Dreamlike Landscapes: A Utopian Creative Study |
指導教授: |
江明賢
Chiang, Ming-Shyan 王友俊 Wang, You-Ju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太魯閣 、峽谷 、山水 、夢 、批判 |
英文關鍵詞: | Taroko Gorge, gorge, landscape, dream, critiqu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70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創作研究的意義在於創作實踐可能性之拓展以及創作理論之探索,透過深入探討繪畫技法與學理,試圖以此將創作的領域大為擴展與理解。筆者認為,做為一位台灣的山水畫家,應該用心體會台灣的山林形貌,反應本土自然與在地特色,見證時代的脈動。因此,筆者希望藉由相關文獻理論的梳理探討,充實繪畫創作的美學思維與提升創作技法的研究
本創作研究論文以太魯閣峽谷作為題材,以「如夢之境」為題探討新的山水創作組構與表現的面向。論文共分五章,依序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如夢之境山水境域的再生。第三章:創作如夢之境山水的美學與實踐。第四章: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系列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
本論文採用法蘭克福學派中阿多諾的美學理論,以藝術的社會批判功能及「間離」創作手法來論證「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之意涵,並從中國歷代的哲學思想中,汲取道釋思想、空間意識,加以整理、融會,轉化為個人創作上的泉源,藉此深化創作廣度與內涵。反映在筆者以太魯閣峽谷為題材的山林夢幻作品中,探索它在山水創作中的獨創性與地域性,透過個人對當前台灣環境生態的體認與觀察,作為創作研究之切入面向,繼而開展出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法。
新的社會型態促進新的時代氛圍,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必然會有新的感受與新的表現方式;筆者從生活體驗出發,嘗試將藝術的「間離本質」學理與實務探討結合,應用現場寫生進行創作整理的資料,以「如夢之境」四大系列「峽谷美的呈現系列」、「峽谷山河變色系列」、「峽谷超越真實系列」與「峽谷原鄉關懷系列」為創作主軸,將太魯閣峽谷的形貌與生態變化,擷取記錄,再應用各種媒材工具以及水性壓克力顏料、版畫的拓印技法,以壓印、擦拭等手法,進行各種技法的實驗、挪用、混搭與重組。巧妙地記錄出山水景觀的變異,意圖展現太魯閣峽谷如實若幻的夢境,來彰顯藝術的批判功能,讓「夢境」的呈現是以虛假性、擬境、反諷來批判現實。建造屬於自己理想中的「如夢之境」,不僅完成山水繪畫美學與技法的探討,更完成一系列「異在性」特質的山水創作。
The meaning of creative studies lies in extending the possiblity of creative practice and exploring creative theory through delving into art technique and theory with a view to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rt creation. As a Taiwanese landscape painte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e should diligently learn about the topography of Taiwan’s mountains and forests, remain faithful to the island’s natural and indigenous traits, and represent the pulse of the time. Thus, by discussing and exploring related theories and documents, the author wishes to fully enrich the aesthetic thinking and value of creative painting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Taroko Gorge as subject matter to explore new forms of constructions and expressions in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subtitles of the five chapters run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Rebirth of Dreamlike Landscapes (Chapter 2); The Aesthetics and Practice of Creating Dreamlike Landscapes (Chapter 3); A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ed Series of Dreamlike Landscapes (Chapter 4); and Conclusion and Prospects (Chapter 5).
Using art as social critique and the “distancing” techniques of creation,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 of “constructting the dreamlike landscape” by adopting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In so doing, the author will also draw upon the Taoist and Buddhist thoughts and spac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hinese dynasties and turn them into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my creation, thereby extending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my creation. What is reflected in the dreamlike landscape of my artworks about Taroko Gorge is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tinuity and regionalism of its landscape creation. Based on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nd observation of Taiwan’s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this study hopes to open up concrete and feasible methods of painting.
New social patterns foster new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are bound to bring about new feelings and new forms of expression. As a water-ink arti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the author makes use of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seek to discuss and combine the “distancing nature” of art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e of art. Using on-site artwork for creation and organization, I tried to record and capture the topography of Taroko Gorge and its ecological changes. The creation of “Dreamlike Landscapes” consists of four main series: “Presenta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Gorge”; “Changing Typography of the Gorge”; “Transcending the Reality of the Gorge”; and “Concern about the Native Gorge.”Then mediums such as water-based acrylic emulsion paints and imprinting techniques of block prints are used for imprint or wipe, with a view to experimenting with, appropriating, and recombining various techniques. I hope to tactfully re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landscape, attempting to convey the dreamlike beauty of Taiwan’s Taroko Gorge in order to bring into relief the critical function of art. My purpose is to present the dreamlike landscape fictively, mimetically and ironically in order to critique reality. It has been the author’s hope to create an idealized personal “dreamlike state”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multi-layering methods. In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incorporat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aesthetics and techniques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to a series of landscape art creations with “utopian” traits.
春秋,老子,《道德經》,台北:文致出版,1980。
宋,蘇東坡,《東坡全集》卷三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07,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
宋,荊浩,〈筆法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一八藝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郭思,〈林泉高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一八藝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郭若虛,俞劍華注釋,《圖畫見聞誌》,鳳凰出版集團、江蘇美術出版,2007。
宋,朱熹,《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78。
元,趙孟頫,〈松雪論畫〉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明,唐志契,《繪事微言》,(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16。
明,董其昌,〈畫眼〉楊家駱主編,《明人畫學論著》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 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十二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初集,第三集。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台北:廣文書局,1977。
〈董其昌山水畫編〉《山水畫論》,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78。
《石濤畫語錄》,杭州:西泠印社,2006。
清,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第五册》,北京:中華書局,1992。
清,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3。
滿州,唐岱毓東,〈繪事發微〉楊家駱主編,《清人畫學論著上》藝術叢刊,第一集,第十四冊,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台北:世界書局,1962。
〈考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84禮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白話莊子讀本》,台北:文源書局印行,1970。
《范寬谿山行旅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中國畫論類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1975。
《中橫沿線據點導遊解說手冊》,內政部營建署員工合作社太魯閣分社,1994。
《太魯閣TAROKO》,台化:中華汽車關係企業 宏碩文化,2002。
《太魯閣國家公園》,台北:英文漢聲出版,1987。
《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內政部營運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5。
《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8。
《太魯閣國家公園攝影精選》,台北:泛亞文化科技,2003。
《走進太魯閣峽谷 步道篇》,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2004。
《山徑百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
《後現代思攷藝術的本質與未來》,上海:世紀出版。
《現代審美哲學》,台北:書城出版,2000。
《大地的脈動台灣河川風情東部篇》,文建會策劃,台北:漢光文化執行,1998。
《高砂春秋—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台北:台灣新生報,1996。
〈面對全球氣候異常該有的風險意識〉《中國時報》,社會論壇,2005、3.、29。
《康熙字典》,台北:啟業書局,1979。
《當代國語大辭典》,台北:百科文化,1984。
《辭源》,台北:遠流出版,1990。
于安瀾編,《畫史叢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
王雲五主編,《四書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王 鑫,《台灣的地形景觀》,台北:渡假出版,1983。
王 鑫,《太魯閣國家公園地形,地質景觀資源》,花蓮:員工消費合作社,1994。
王 鑫,《古今峽谷 變動的太魯閣》,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8。
王 林,〈反省當代藝術〉許江主編《人文藝術》,江蘇:中國美術學院,2002。
王 凱,《自然的神韻 道家精神與山水田園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設計家出版,1981。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王秀雄,〈「鬱黑之旅」其符徵、符旨的象徵意義解析〉盧天炎編,《回音之旅 李錫奇創作評論集》,台北:賢志文教基金會,1996。
王秀雄,〈戰後台灣現代中國水墨畫發展的兩大方向之比較----劉國松、鄭善禧的藝術歷程與創造心理探釋〉,《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台北:書林出版,2000。
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2008。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下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王定理,《中國畫顏色的運用與製作》,台北:藝術家出版,1993。
王家誠,《中國 文人畫家傳》,台北:藝術圖書公司印行,1976。
王耀庭,《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之二 國畫山水畫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王耀庭,〈寫生到筆墨變局 四+餘年來台灣山水畫發展的兩個特徵〉《雄獅美術》267期,1993年5月。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 台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巿立美術館,1992。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
王國維,《校注人間詞話》,台北:項頂文化,2007。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王福東,《煮石集 做為一個台灣畫家》,台北:雄獅美術,1981。
史作檉,《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史作檉,《水墨+講 哲學觀畫》,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司馬雲杰,《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石守謙,《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出版,1996。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1996。
石守謙,〈賦彩與製形 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出版,2000。
石計生,《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台北:左岸文化,2007。
朱蒂娜,《岩石 地球的記事本》,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6。
江兆申,《雙谿讀畫隨筆》,台北故宮博物院,1987。
江宜錦,《天然災害統計指標建構與分析 以台灣縣市為例》,台北:銘傳大學,2007。
江慶林,《台灣開發史話》,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
江合建,《杜威美育思想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研究所,1999。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1992。
呂坤和,《城市造境 以台北多面向建築作為創作題材的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現》,台北:聯經出版,2003。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如何批判文化工業?阿多諾的藝術作品論與美學修養的可能〉《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九期,冬季刊,2004。
何慈全,《中國文化六講》,北京大學出版,2008。
何楚熊,《中國畫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4。
余承堯,〈繪畫自述〉《山水清音》,台北:淡水鎮公所,1994。
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夢〉,台北:爾雅出版社,2006。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006。
余秋雨,〈東方美學的現代生命〉《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巿立美術館,1992。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言語第二,台北:華正書局,2003。
吳憲生,〈留學潮對中國畫的影響─兼談林風眠對中國畫的貢獻〉《廿一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大美術學系,1998。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圖書,1985。
李 沛,《水墨山水畫創作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李光中,《太魯閣峽谷景觀價值及變遷監測之調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8。
李振明,〈文人畫書法性制約的再議〉《文人美學的當代思考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2004。
李振明,〈解開筆墨的裹腳布-台灣現代彩墨拓展的期待〉《彩墨藝術文選》,台中文化局,2003。
李振明,《南宋禪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1988。
李葉霜,〈石濤的生平、思想與藝術〉《石濤的世界》,台北:雄獅圖書出版,1976。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2000。
李霖燦,《藝術欣賞與人生》,台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84。
李霖燦,《山水畫皴法、苔點之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
李鑄晉,〈水墨畫與現代水墨畫〉《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 論文專集》,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李進清,《心念的居所》,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論文,2005。
沈揆一,〈再詮釋與再建構:當代藝術中的山水之題,〉《水墨‧新紀元論文集》,台北:師範大學美術系,2002。
邵 彦,薛永年主编,《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鑑賞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0。
高千惠,〈從補破網到三叉路—台灣文化論述與美術史觀的沈省思〉,《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頁36。
周千秋,《中國歷代創作畫家列傳》,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74。
周積寅,史金城,《談藝錄》〈李可染畫論〉,吉林:美術出版1998。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Ι》,台北:洪範書店,1987。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1981。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北京大學,1987。
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宗白華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1994。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1989。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台北:遠景出版,2005。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書局,1996。
林昌德,《唐宗山水寫生精神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論文,1983。
林昌德,《先秦至兩宋繪畫寫生理論之研究》,台北:藝風堂,1988。
林昌德,《寫生造境一林昌德水墨寫生創作解析》,台中:印刷出版社,1995。
林長勳,〈節能減碳愛地球〉《美Fabulous》2008,第27期,財團法人慈暉文教基金會。
林俊全,《台灣的天然災害》,台北:遠足文化,2005。
林秋雨,《台灣節慶嘉年華》,台北:秋雨文化事業2006。
姚孟嘉,《太魯閣國家公園》,台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1987。
唐俊蓮編譯,《壓克力顏料完全使用手冊》,台北:雅丹公司,2001。
孫麗珠,〈太魯閣國家公園入侵植物初探〉《自然保育季刊》,春季刊,2008,第六十一期。
孫 旗,《藝術概論》,台北:黎明文化出版,1987。
孫 旗編,《黃賓虹的繪畫思想》,台北:天華出版,1979。
徐恒醇,《生態美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8。
涂建翊、余嘉裕、周佳,《台灣的氣候》,台北:遠足文化,2003。
徐國士,《太魯閣國家公園中低海拔生態環境變遷之研究》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6。
殷允芃,〈319個故事點燃鄉鎮希望〉《天下雜誌》,特刊,2001年7月15日。
殷雙喜,〈現代化與當代水墨〉《二十世紀來中國現代水墨藝術走勢》,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
袁禾,〈藝術研究與“全球化”理念〉《後現代思考─藝術的本質與未來》,藝術第三卷第一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1996。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藝術家出版,2004。
高千惠,〈從補破網到三叉路—台灣文化論述與美術史觀的沈省思〉,《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高行健,《論創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
馬寶蓮,〈會心處不必在遠〉季旭昇《世說新語中文經典100句》,台北:商周出版,2007。
張 黔,《藝術美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2008。
張同標,李健强《書畫題跋必鯈》,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
莊明中,〈生態美學-評析莊連東人文觀點的生態議題水墨系列創作〉《生態美學莊連東繪畫創作集》,台中:印刷出版社,2004。
莊連東,《生態美學》,人文觀點的生態議題水墨系列創作,2004。
莊連東,《真實與虛幻之間 與中國園林對話的繪畫創作試探,》,師大美術研究所論文,1993。
許麗雯,《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畫》,北京:中國旅遊出版,2005。
許倬雲,《萬古江河 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台北:英文漢聲出版,2006。
許木柱,《太魯閣群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調查,1989。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出版,1991。
郭文夫,《江明賢‧新人文表現主義美學》,台北:典藏藝術家,2007。
陳 炎,《中國審美文化史》,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陳二紅,《永遠的瑰寶太魯閣峽谷》,台北:大地地理文化,2001。
陳二紅,《太魯閣峽谷》,台北:大地地理2001。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出版,2003。
陳師曾,《國畫要訣》,台北:文心出版社,1979。
陳望衡,《20世紀中國美學本體論問題》,湖北:武漢大學出版,2007。
陳瑞文,《阿多爾諾美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台北:左岸文化,2004。
陳瑞文,〈阿多諾的非同一性思維與現代藝術〉《現代美術學報》6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陳衡恪,〈文人畫的價值〉何懷碩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2》,台北:藝術家出版,1991。
陳錦芳,《美哉!馬蒂斯》,台北:藝術圖書,1995。
陳 炎編,《中國審美文化史》,山東畫報出版,2001。
陳傳席,《山水畫史畫》,江蘇美術出版,2001。
陳傳席,《陳傳席文集》,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
陳傳席、顧平、杭春曉《中國畫山文化》,天津人民美術出版,2005。
陳雨嵐,《台灣的原住民》,台北:遠足文化,2004。
陳建志,《外來種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台灣博物季刊23卷第4期,2004。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2003。
傅抱石,《傅抱石的世界》,台北:羲之堂出版,2004。
曾長生,《西方美學關鍵論述》〈第十章為藝術而藝術的波特萊爾─堪稱現代主義的祖師爺〉,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7。
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2000。
曾振名,《太魯閣群泰雅人之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
曾啟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思想生活屋印行,1999。
曾啟雄,〈墨 黑色材料的最佳代言人〉《美育》516期,台北:藝術教育館,2005。
曾肅良,《水墨、新紀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2002。
曾肅良,《眺望文化群島》台北:典藏出版,2004。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2003。
程天立,〈珍惜大自然 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的設置〉《大自然》第二卷第一期,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
程代勒,《程代勒畫集》,台中:墨賢堂,199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陸儼少,《山水畫的變法》,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黃文卿,《走進太魯閣》,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國管理處,2004。
黃文卿,《走進太魯閣—峽谷步道篇》,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4。
黃光男,《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台北:歷史博物館,1999。
黃光男,《書畫藝術學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院書畫第四期,藝術學系,2008。
黃光男,《藝海微瀾》,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黃集偉,《審美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1993。
黃廷海,《南方山水畫派》,吉林美術出版,2003。
黃 專,〈中國畫的『他者』身份及問題〉《二十世紀末中國現代水墨藝術走勢》,黑龍江:美術出版,1996。
楊恩生,〈何謂生態藝術〉,《台灣生態藝術手册》,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7。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大林出版,1981。
楊 銳,《佛洛依德論藝術》,(吉林美術出版,2007。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1995。
楊樺林,〈對中國美術大轉折的回顧和思考〉《廿一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98。
楊建夫,《台灣的山脈》,台北:遠足文化,2001。
萬青力,《並非衰落的百年》,台北:雄獅美術,2005。
詹明信,唐小兵譯,《後視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出版,允晨發行,2000。
詹前裕,《彩繪山水》,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2。
詹前裕,《中國水墨畫》,台北::藝術圖書出版,1986。
葉世文,〈十方山水〉《無名天地、木石》,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7。
廖新田,《台灣美術四論》,台北:典藏文化出版,2008。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三民書局印行,2001。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商務印書館,2000。
劉坤富,《龔賢的山水畫藝術》,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論文,1984。
劉曦林,〈在傳統的時間隧道裡─古代畫學斷想〉《千年遺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博物館,2006。
劉治貴,《中國繪畫源流》,湖南美術出版,2003。
劉益昌,《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4。
劉益昌,《原住民文化與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研究: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人文活動之研究》,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
劉嘉卿,《太魯閣國家公園外來植物分佈、播遷機制與衝擊評估》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5。
潘富俊,《福爾摩沙植物記》,台北:遠流出版,2007。
潘天壽,《潘天壽論畫筆錄》,台北:丹青圖書,1986。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北京:周結出版社,2006。
蔡源煌,《文學術語新詮─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1990。
蔡 衡,楊建夫,《台灣的斷層與地震》,台北:遠足文化2004。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鄭善禧,〈學畫感懷〉《雄獅美術6》,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1983。
鄭善禧,〈鄔企園先生書畫集編後〉《企園老人書畫集》,台北:學海出版社1982。
盧道杰,《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段部落變遷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國科會GRB編號PG9300-0000,2004。
豐子愷,〈東洋畫六法的論理的研究〉何懷碩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第一冊,台北:藝術家,1991。
蕭 平,《龔賢精品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謝凝高,《山水審美 人與自然的交響曲》,台北:淑馨出版,1992。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韓 韓,〈以國家公園為己任〉《大自然》11期,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1986。
顏崑陽,《看見太魯閣》,台北:躍昇文化,2001。
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卷四、頁2題跋錄自龔賢,1688年,手卷。
羅 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學生書局,1997。
竇亞杰,《石濤畫語錄》變化章第三,杭州:西冷印社,2006。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 原始思維與創作》,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2。
蘇俐洙,《居民災害識覺與教育之探討—以汐止洪患地區為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3。
外文書:
Tolstoy,Leo.(1930)。《What is Art?》London,。
黑格爾、朱孟實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1。
高史密斯(Zac Coldsmith),〈今昔對照—地球給人類的震撼教育〉皮爾斯(Fred Pearce)著、黃中憲譯,《地球相簿變劇的一百年》,台北:貓頭鷹出版,2008。
王秀滿譯(Pam Meecham Julie Sheldom),《現代藝術批判》,台北:章伯文化國際出版,2003。
亞德烈著(Virgil C.Aldrich),《PHILOSPHY OF ART》周浩中譯,《藝術哲學》,台北:水牛出版,1974。
高居翰(James Cahill),《隔江山色 元代繪畫》,台北:石頭出版,1994。
高居翰(James Cahill),《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台北:石頭出版,1994。
朱侃如譯(Joscph Campell﹐Bill Moywrs),《神話》,台北:立緒文化,1995。
溫繼榮、李文蓉合譯(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大中國圖書,1973。
梁錦均金譯(Herbert Read),《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出版,2007。
劉文澤譯(WLADYSLAW TATARKIEWICZ),《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A History Six ldeas〉,台北:聯經出版,2005。
杜若洲譯,《藝術的意義》(Sir Herbert Read),《The Meaning of Art》,台北:巨流圖書,1974。
艾爾.高爾,張瓊懿、樂欣譯,《不願面對的真相》,ALGORE,“an inconvenient truth”,台北:商周出版,2007。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Max Horkheimer、Theodor W Adorno,Diakactic of Enlightenment,New york,1972。
雷克斯‧吉普森著,吳根明譯,《批判理論與教育》,Rex Gibson,《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台北:師大書苑,1988。
太田昭雄、河原英介箸,王建柱,《色彩與配色》,台北:北温带菌者屋出版,1986。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國立台灣大學出版,2004。
網址:
詹姆士、樂夫拉克,(James Lovelock)《蓋婭─地球上生命的新觀點》《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奇摩[新聞2009/02/26,路透倫敦25日電。
林昌德,《儒墨堂藝術網》http://changte.rumotan.com/。2008/9。
林章湖,〈林章湖談創作心路〉《儒墨堂藝術網》
http://rumotan.com/changhu/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2&bdsn=12。2009/2
林比文,http://tw.myblog.yahoo.com/jw!WEvmSESCBxv1TvxMVLY。雅虎部落格2010/3/12。
台灣本土植物資料庫:http://taiwanflora.sinice.edu.tw/ch/ch_4_4htn。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料網:http://www.nfa.gov.tw/index.aspx。2009/4/22。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http://www.museum.org.tw/。2008/1。
奇摩[新聞:《Look at Life on Earth 》2009/02/26,路透倫敦25日電。
奇摩新聞:2009/01/21,法新社華盛頓20日電。